人音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5 《故乡的小路》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音版 五年级上册音乐5 《故乡的小路》教案

资源简介

《故乡的小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故乡的小路》这是一首优美深情的歌,通过对故乡小路的描述回忆起童年的幸福时光,表达了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歌曲采用大调式,与周期性的变化的节拍,单二部曲式。第一部分:曲调平稳,着重表现对往事的回忆。第二部分:合唱部分,情绪较为激动抒发了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结束:以哼鸣重复末乐句的后半句,仿佛还沉浸在无穷的思念之中。在歌曲的演唱过程中掌握弱起、变拍子和升记号等乐理知识。
学情分析:
经过小学五年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审美能力。通过老师的引导,能用他们喜欢和擅长的演唱、聆听、朗诵、表演、创作等多种形式来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不断成熟,他们渴望被认可,也更敢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音乐感悟和个性独特见解。
设计思路:
从相关的音乐导入思乡主题,通过演唱的歌曲,情感处理,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歌曲的意境,表达绵绵的思乡、爱乡之情。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教育学生要珍惜童年的美好时光。
【知识与能力】:能熟练而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通过创编击拍动作,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拍子、四拍子乐曲的特点,加强对变拍子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法学习歌曲,进一步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
2、把握歌曲的三拍子、四拍子的变拍子节奏。
教学难点:
运用优美的歌声抒发思乡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乐理知识卡片、电子琴等。
教学方法:练习法,合作法,自学与听唱结合法,比较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歌曲《乡间的小路》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曲《乡间的小路》,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8页,然后听听这首歌曲的歌词是什么内容 歌唱者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呢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启发,引入课题)
板书课题:故乡的小路 (画小路)
二、新课教学:
(一) 说故乡
请一至两位位从外地转过来的同学说说发生在故乡的事、说说故乡的人和景。
设计意图:通过班上个别从外地转来的孩子的讲述,使班上其他同学感受怀念家乡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二)唱故乡
1、欣赏《故乡的小路》
思考:这首歌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你最喜欢的歌词是哪一句?
2、边听边分组讨论交流上面的问题,请几位同学回答。
3、学唱《故乡的小路》的歌谱。
(1)师教唱歌谱:(唱谱只要求熟悉不要求熟练)
教师唱……学生唱……(注意升fa的音准以及附点的时值。)
······跟琴学唱······前半部分用lu唱(男生),后半部分用la唱(女生)。
(2)你们发现这段歌谱在节拍上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
(3)讲解变拍子。板书:变拍子 #记号 弱起 自由延长记号
设计意图:在演唱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比单一的讲解更人性化。
4、变拍子游戏。
5、学唱歌词。
(1)师教唱歌词;师唱谱生添词;师在琴上弹奏生跟唱歌词。
(2)用哼鸣重复末乐句的后半句,让你联想到了什么?结束句仿佛人们沉浸在无尽的思念之中,情真意切,余味无穷。
(3)跟伴奏带完整演唱歌曲。
用真挚朴实的感情来表现歌曲,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老师和学生共同演唱。
设计意图:根据歌词,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大家一起营造的思乡氛围中得到歌曲情感的升华,并产生共鸣,把“作者故乡的小路“变成“我故乡的小路”是对作品积极有效的三度创作。
三、歌曲的艺术处理
1、师范唱。
2、分组交流讨论:你觉得老师那一句唱的好听?你能唱好那一句?给大家展示一下好吗
3、跟着伴奏音乐用优美的声音有感情的唱一遍。
四、念故乡
1、下面请同学们就自己收集图片照片和自己小组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这些图片和照片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表达的情感更能打动人心,让同学们深深体会思念故乡或者对自己家乡的情感,进一步升华情感这一主题。
(五)课堂小结 (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
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故乡的小路》,体会到歌曲中深深地思乡之情。同学们学的都很认真,掌握的也很好,在这里提出表扬。我们虽然没有离开自己的家乡,不能真切体会到离开故乡的哀伤,但做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家乡,珍惜美好的学习时光,立足本职,好好学习,将来把自己的家乡建设的更美丽!
5、作业:
以美丽的家乡为题,画一幅《家乡好》的作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