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科版六下第四单元第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习题基础练习1.选择题。(1)铁锈的颜色是( )。A.红褐色 B.黄绿色 C.黑色 D.白色(2)下列物质变化中,可确认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B. C. D.(3)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汽油挥发、酒精燃烧 B.食物腐烂、白磷燃烧C.蜡烛熔化、电灯发光 D.水分蒸发、滴水成冰(4)铁变成铁锈,这种变化在科学上叫(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C.生物变化 D.自然变化(5)下列与铁生锈属于一样的变化的是( )。A.开水烧开 B.混合红墨水和清水C.泥水静置 D.用面粉烘制蛋糕2.填空题。(1)古代诗文当中也蕴含着科学道理,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屠苏是一种酒)”中爆竹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___变化。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中的铁杵磨成针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变化。(2)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关键是看这种变化是否_____________。如果物质变化时,_____________,那么该变化是化学变化。(3)化学变化伴随着各种现象,如下选项中的_____________时会发光发热,_____________时会产生气体,而变蓝的是_____________,而硫酸铜溶液与铁混合则会_____________。(米饭中滴碘酒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蜡烛燃烧 硫酸铜溶液与铁混合)实验探究3.小科在自己的自行车上发现有些部位生锈了。铁为什么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针对这一问题,小科提出了假设并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空气试管A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有点生锈水试管B 无变化 生锈 锈多了 锈更多了菜油试管C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1)分析上述实验,你认为小科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结果分析。比较A试管里的铁钉和B试管里的铁钉,证明在有__________水时,铁钉容易生锈。比较在__________试管里的铁钉和在__________试管里的铁钉,证明在有空气时,铁钉容易生锈。(请填字母)(3)实验结论,铁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里容易生锈。(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我们应该怎样防止铁生锈?请列举两种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优训练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汽车锈蚀会降低车身强度,引起部件失灵,增加故障隐患。无论哪一个司机,也难保证汽车表面不会有划痕。而这些划痕决不能忽略,它们往往就是“锈”的源头,所以一定要时常擦拭汽车的表面。如果发现了划痕,那么可以先涂些牙膏在划痕处,防止短期内生锈,但还是要去专业的汽车保养点进行处理。同时汽车的一些空隙和部件常易积水或积泥土,要经常对门边缘、雨刷器活动处及一些边角处等进行检查。(1)汽车的一些空隙和部件常易积水或积泥土,这些位置( )生锈。A.更容易B.不容易C.一定不会(2)在汽车划痕处涂抹牙膏的原理是( )。A.牙膏可以掩盖划痕B.牙膏可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防止短期内生锈C.牙膏的成分和车漆中防锈的成分是一样的参考答案1.(1)A (2)C (3)B (4)A (5)D2. (1)化学 物理 (2)产生新物质 产生了新物质 (3)蜡烛燃烧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米饭中滴碘酒 产生沉淀3. (1)铁生锈与水和空气都有关 (2)水 A C (3)有水和空气(4)示例:①涂上油漆或涂上油。 ②放在干燥处。4. (1)A (2)B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科版六下第四单元第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课题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单元 四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学习目标 1.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现象发生。2.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可以根据是否产生新物质来判别它们。3.能够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4.能够根据物质变化的现象判断物质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5.尊重证据。当多人观察、实验出现不一样的结论时,乐于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6.能坚持长时认真细致观察铁钉生锈的现象,发展探究铁钉生锈的兴趣。7.人类可以利用科学与技术干预物质变化。重点 通过观察铁钉生锈的实验现象得出铁钉生锈的过程是化学变化。难点 通过寻找证据来证明变化现象后是否产生新的物质,以此来判别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在我们周围,会发生很多变化,变化的过程也会伴随着很多现象。比如燃烧的木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有气体及黑烟产生,木炭燃烧后生成炭黑。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想一想,从我们知道的变化中,可以观察到哪些现象 学生交流并回答问题。 聚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讲授新课 探索:变化中伴随的现象。物质的变化经常会产生很多现象。有的会发光发热,有的会改变颜色,有的会产生气体,还有的会生成沉淀。有时这些现象也可能会同时发生。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现象来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的现象化学变化发光发热蜡烛燃烧(燃放烟花)改变颜色加热白砂糖生成沉淀蜡烛燃烧、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生成沉淀某两种物质混合后产生新的沉淀物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往往伴随颜色改变、发光、发热、产生气体和生成沉定等现象,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实验目的:探究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实验猜想:把铁放在水里,铁容易生锈。实验方法:对比法。实验材料:无锈铁钉三根,量筒三个,水,干燥剂,盖子。实验步骤:(1)取三个量筒,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量筒水、一个不装水。(2)将三根铁钉分别放入三个量筒中,在半量筒水中的铁钉要有一半露出水面,一半在水中。(3)将三个量筒封上口,静置在角落,每天观察铁钉的变化,并记录我们能观察到的现象。实验记录:实验分析:铁钉在装满水的量筒中,只能接触到水,没有接触到空气,没有生锈;装一半水的量筒中的铁钉,一半在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接触到水和空气,生锈了;不装水的量筒中的铁钉只接触到空气,没有接触到水,没有生锈。由此可知,铁在水和空气的环境中会生锈。实验结论:铁生锈跟水和空气有关。研讨:观察下面这些变化,包括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生成沉淀和产生气体等。你认为这些变化中有没有新物质产生 它们的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呢 说说你的理由。1.混合红墨水和清水。混合红墨水和清水时会发生颜色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红墨水扩散到了清水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2.电灯发光.电灯发光属于发光、发热的变化,电流流过小灯泡的灯丝时,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这个过程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3.泥水静置。泥水静置后,泥沙沉淀在瓶子底部,水变得清澈,属于发生颜色变化,但是这个过程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4.烧水。烧水的过程会有小气泡从水底冒出来,部分水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由以上现象可以看出,物质变化过程中会伴随发光、发热、颜色改变、生成沉淀和产生气体等现象,判断一个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时,这些变化现象可以作为初步判断依据,但本质依据还是是否产生新物质,即使伴随上述现象,但是没有新物质产生,就属于物理变化。拓展:请进行调查了解,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采取了哪些方法防止铁制品生锈?你认为其中的依据是什么?1.铁生锈的原因。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空气充足的情况下,水越多,铁生锈得越快,并且盐水能加快铁生锈的速度。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根据铁生锈的原因,只要把空气和水与铁隔离,就能达到防止铁生锈的目的。(1)放在干燥处:减少与水的接触。(2)刷油漆:隔绝空气和水与铁的接触。(3)涂抹油:隔绝空气和水与铁的接触。(4)电镀:利用电解原理在铁表面附着一薄层 ,从而隔绝空气和水与铁的接触。(5)完全放入食用油中:隔绝空气和水与铁的接触。(6)烤蓝:在铁制品表面生成一定厚度和强度的致密的氧化层,隔绝空气和水与铁的接触。(7)搪瓷:将玻璃或陶瓷质粉末熔结在物体表面形成外壳,多为彩色具有艺术美感的花样,用于保护和装饰。(8)合金:改变铁内部的组织结构,组成合金,如不锈钢。将镍等金属添加到普通铁里,大大增加钢铁制品的抗生锈能力。…… 讨论。学生观察。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记录表,其他学生可补充或提建议。研讨。观察、分析铁钉生锈的过程。学生分享观察记录,并从记录中寻找证据。研讨。学生分享记录表(生生交流)。小结。 初步判断所举例子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引发思维冲突;进而引导学生探究铁钉生锈的例子,寻找证据。学生通过长期观察实验发现,铁钉生锈的过程会发生颜色改变和产生沉淀物,但这些证据还是不能让学生相信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通过对变化中伴随的现象的研讨,得出变化中的现象是初步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本质判断依据是是否产生新物质。课堂小结 本课是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观察更多伴随物质变化产生的现象,根据现象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最后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4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科版 六年级下新知讲解铁是怎么生锈的?新知讲解在我们周围,会发生很多变化,变化的过程也会伴随着很多现象。比如燃烧的木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有气体及黑烟产生,木炭燃烧后生成炭黑。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想一想,从我们知道的变化中,可以观察到哪些现象 新知讲解变化中伴随的现象。物质的变化经常会产生很多现象。有的会发光发热,有的会改变颜色,有的会产生气体,还有的会生成沉淀。有时这些现象也可能会同时发生。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现象来判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1新知讲解1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往往伴随颜色改变、发光、发热、产生气体和生成沉定等现象,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的现象 化学变化发光发热 蜡烛燃烧(燃放烟花)改变颜色 加热白砂糖产生气体 蜡烛燃烧、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生成沉淀 某两种物质混合后产生新的沉淀物质新知讲解2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实验目的:探究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实验猜想:把铁放在水里,铁容易生锈。实验方法:对比法。实验材料:无锈铁钉三根,量筒三个,水,干燥剂,盖子。实验步骤:(1)取三个量筒,一个装满水、一个装半量筒水、一个不装水。(2)将三根铁钉分别放入三个量筒中,在半量筒水中的铁钉要有一半露出水面,一半在水中。(3)将三个量筒封上口,静置在角落,每天观察铁钉的变化,并记录我们能观察到的现象。新知讲解2实验记录: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装满水的量筒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装一半水的量筒 水有点儿变色 铁钉有些生锈 生锈变多了 生锈更多了不装水的量筒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新知讲解2实验分析:铁钉在装满水的量筒中,只能接触到水,没有接触到空气,没有生锈;装一半水的量筒中的铁钉,一半在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接触到水和空气,生锈了;不装水的量筒中的铁钉只接触到空气,没有接触到水,没有生锈。由此可知,铁在水和空气的环境中会生锈。实验结论:铁生锈跟水和空气有关。新知讲解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新知讲解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新知讲解铁制品生锈全程实录新知讲解观察下面这些变化,包括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生成沉淀和产生气体等。你认为这些变化中有没有新物质产生 它们的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呢 说说你的理由。1.混合红墨水和清水。混合红墨水和清水时会发生颜色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红墨水扩散到了清水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混合红墨水和清水新知讲解2.电灯发光.电灯发光属于发光、发热的变化,电流流过小灯泡的灯丝时,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这个过程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电灯发光3.泥水静置。泥水静置后,泥沙沉淀在瓶子底部,水变得清澈,属于发生颜色变化,但是这个过程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泥水静置新知讲解4.烧水。烧水的过程会有小气泡从水底冒出来,部分水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烧水由以上现象可以看出,物质变化过程中会伴随发光、发热、颜色改变、生成沉淀和产生气体等现象,判断一个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时,这些变化现象可以作为初步判断依据,但本质依据还是是否产生新物质,即使伴随上述现象,但是没有新物质产生,就属于物理变化。新知讲解铁生锈导电实验新知讲解研究铁生锈的条件新知讲解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新知讲解请进行调查了解,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们采取了哪些方法防止铁制品生锈?你认为其中的依据是什么?1.铁生锈的原因。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空气充足的情况下,水越多,铁生锈得越快,并且盐水能加快铁生锈的速度。新知讲解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根据铁生锈的原因,只要把空气和水与铁隔离,就能达到防止铁生锈的目的。(1)放在干燥处:减少与水的接触。(2)刷油漆:隔绝空气和水与铁的接触。(3)涂抹油:隔绝空气和水与铁的接触。(4)电镀:利用电解原理在铁表面附着一薄层 ,从而隔绝空气和水与铁的接触。新知讲解(5)完全放入食用油中:隔绝空气和水与铁的接触。(6)烤蓝:在铁制品表面生成一定厚度和强度的致密的氧化层,隔绝空气和水与铁的接触。(7)搪瓷:将玻璃或陶瓷质粉末熔结在物体表面形成外壳,多为彩色具有艺术美感的花样,用于保护和装饰。(8)合金:改变铁内部的组织结构,组成合金,如不锈钢。将镍等金属添加到普通铁里,大大增加钢铁制品的抗生锈能力。……课堂练习判断题。1.把一张纸折成纸飞机,构成纸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都有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体形状变化等。( )3.以蜡烛为例,在不同条件下,同一种物质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4.铁制品接触了水就会生锈。( )5.在铁盆的外面涂上油漆可以防止铁生锈。( )6.“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涉及的变化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7.物质的变化对人类的生活都是有利的。( )×√√××√×课堂练习选择题(1)铁锈的颜色是( )。A.红褐色 B.黄绿色 C.黑色 D.白色(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汽油挥发、酒精燃烧 B.食物腐烂、白磷燃烧C.蜡烛熔化、电灯发光 D.水分蒸发、滴水成冰(3)铁变成铁锈,这种变化在科学上叫(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生物变化 D.自然变化(4)下列与铁生锈属于一样的变化的是( )。A.开水烧开 B.混合红墨水和清水 C.泥水静置 D.用面粉烘制蛋糕BAAD课堂总结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本课是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观察更多伴随物质变化产生的现象,根据现象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然后通过寻找证据,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最后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板书设计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4铁是怎么生锈的?.mp4 《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材解读.mp4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mp4 教科版六下第四单元第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习题.doc 教科版六下第四单元第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教案.doc 教科版六下第四单元第4课《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课件.pptx 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mp4 观察胭脂红在水中的变化.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