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2.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3.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考点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玻利瓦尔) 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时间 18世纪末19 世纪初背景 (1)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之间矛盾尖锐。(2)18世纪末19 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领导人 圣马丁和玻利瓦尔(他们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斗争对象 西班牙、葡萄牙等殖民国家经过 (1)在南美洲北部地区,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影响 赶走了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赢得了胜利;鼓舞了其他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 时间 1857年——1859年原因 19 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民反抗情绪日益高涨。参加者 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被剥夺了权力的封建王公。杰出人物 章西女王 斗争对象 英国殖民者导火线 1857年,涂油子弹事件(密拉特事件)经过 (1)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军夺取了德里。(2)英军后来攻陷德里;英军乘势进攻章西,年轻的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3 )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影响 (1)国内: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2)国际:这次起义也是19 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点2:彼得一世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彼得一世改革 时间 18 世纪初 改革者 彼得一世目的 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 实现富国强兵。对象 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内容 政治上 改组行政机构,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军事上 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经济上 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文教上 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生活上 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结果 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1700—1721 年,俄国与瑞典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营建了新的首都——圣彼得堡。性质 维护沙皇专制统治的地主(农奴制)阶级性质的改革影响 积极 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消极 但是,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时间 1861年 改革者 亚历山大二世原因 19 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目的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缓和国内矛盾,巩固沙皇专制统治内容 1861 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于当时的地价。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意义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局性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认识 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2)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3)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扩大对外开发,借鉴不同文明成就,学习先进科技成果考点3: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时间 1861年——1865年根本原因 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直接原因导火线 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矛盾焦点 奴隶制废存问题。开始标志 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转折 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进程 1864年,北方军队围攻“南部同盟”的“首都”里士满。结果 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性质 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林肯贡献 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影响 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发表时间 1862年。主要内容 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影响 调动了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局限性 废除的是叛乱各州的奴隶制,而不是全国的奴隶制。考点4: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 时间 1868年 推行人物 明治(睦仁)天皇和倒幕派 政治纲领 《五条誓文》背景 (1)19 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德川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1853年和1854年,美国进入被迫开放港口,幕府统治发生动摇。(3)面对民族和社会危机,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1868年,幕府统治结束,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天皇及政府机构迁到东京。目的 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主要内容 政治上 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军事上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 提倡“文明开化”, 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影响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局限性 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识图学史】玻利瓦尔 章西女王 彼得一世 林肯【拓展延伸】1.拉美发展史2.俄国废除农奴制和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的比较相同点 背景 农奴制和黑人奴隶制的存在, 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 (1) 都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劳动力(2) 都进一步扩大了国内市场,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点 方式 (1) 美国: 通过南北战争, 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最终北方胜利, 黑人奴隶制废除(2) 俄国: 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但是农奴在获得自由时必须出高价赎买份地认识 当制度阻碍经济发展时, 就需要变革; 改革与革命推动历史发展;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国家的“分” 与“合”4.洋务运动、 明治维新和俄国1 861 年改革的比较项目 洋务运动 明治维新 俄国1861年改革不同点 性质 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 未触动封建制度, 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推行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等措施, 全面学习西方, 发展资本主义 废除农奴制结果 失败, 未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 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成功,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摆脱了民族危机。 同时, 强大后的日本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成功,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但改革不彻底,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5.美国南北战争与独立战争的比较。(1)从起因上看:北美独立战争是由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北美经济的发展与英国宗主国的殖民压迫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而南北战争是因为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这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引起的。(2)从性质上看:都带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但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南北战争则带有内战的性质。(3)从阶段特征看:独立战争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而南北战争则处在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处在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确立其统治的时期。(4)从影响看: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前者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后者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6.1861年俄国改革和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1)相同点: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此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俄国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农奴制危机,不面临民族危机;日本不仅有严重的国内问题, 而且面临着民族危机。②前提不同: 日本在改革前, 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 为维新改革扫清了障碍; 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发生内战。③内容不同:俄国改革以废除农奴制为主;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以学习西方为主。7.英国、法国、美国、 俄国和日本等大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2)通过资产阶级改革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8.日本明治维新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1)抓住历史机遇,努力发展我国经济,促进社会发展。(2)坚持改革开放,保持政策连续性。(3)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4)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努力发展我国高新技术和产品,增强国际竞争力。【核心素养提升】【解答】事件: 俄国农奴制改革。 作用: 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2.材料:根据该法令的条款,所有农奴都被宣布为自由的,农奴耕种的土地在农奴和贵族地主之间进行分配……作为回报,农民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以偿还政府。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全球通史》【设问】材料中的“重大转折点”指的是什么?它开始于哪一年?侧重体现时空观念【解答】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3.材料:明治维新不是由于社会内在的成熟而引起的革命,而是由于外部压力所产生的立足于民族主义的“文化革命”。一位被恢复权力的年轻天皇的诏书被用来加强服装、发型的变化以及法律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新的学校制度的创立,西方音乐、文学和会计的采用,以及新银行、新工厂的建立,与一支近代军队、一部宪法和一个新的政治秋序的建立同时并进,都是革命的目的。 —— (美)弗兰克·吉布尼《明治:一次文化革命》【设问】材料体现了明治维新的什么特点?【解答】民族危机倒逼了改革的发生;有鲜明的民族主义特点;以天皇为旗帜,排除阻碍改革的势力;文明开化,脱亚入欧;全面学习西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社会生活等领域。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