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文言文二则 《学弈》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文言文二则 《学弈》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14《学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能够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等多种方法理解古文的大意,并连起来说出故事的内容。
3.对比两人跟弈秋学下棋的正反事例,说出“做事应该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观点。
4.推荐阅读《弈秋败弈》,尝试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故事大意,并能通过具体事例说明观点。
教学重点
能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对比两人跟弈秋学下棋的正反事例,说出“做事应该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趣味猜字,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琴弈书画”四个古文字字形,学生猜字。
师: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琴棋书画被称为雅人四好,是中国的四大才艺,他们是修炼性情的文化。古时的棋指围棋,又叫“弈”。关于琴弈书画这四个古文字字形,你能认出他们吗?
2.引出课题,学生齐读。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下棋的古文,它出自《孟子·告子上》,同学们齐读课题《学弈》。(板书:学弈)
二、读准读通,理解文意
(一)检查预习,读准读通
1. 指名检查朗读,相机正音。
2. 强调难读的句子,学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关注下面句子中加标记的字,这些字都是大家容易读错的,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教师特别提示多音字“为”字,据意定音。
①惟弈秋之为听 (wéi,助词,是)
②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wéi,认为)
③为是其智弗若与?(wèi,因为)
3. 学生再读,读通语句。
(二)回顾学法,疏通文意
1. 回顾学法
师:刚才我听到有些同学断句不太准确。了解古文的意思不但能帮助我们确定读音,也能帮助我们正确断句。大家回顾一下,我们都学到过哪些理解古文的方法呢?
预设: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组词、借助插图、查阅工具书、联系生活……
2. 小组合作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意。
3. 汇报交流
(1)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交流。
(2)教师顺学而导,重点指导学生难理解的字。
预设:
文中“善”、“之”字两字可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①通国之善弈者也。(善:善于,擅长。)
②文中多次提到“之”字,意思也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有所不同。
惟弈秋之为听。(之:弈秋讲课的内容)
一人虽听之。(之:弈秋讲课)
思援弓缴而射之。(之:鸿鹄,即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两个“之”:专心致志听讲的人)
4. 完整讲述
师:现在谁能把每句意思连起来,完整讲述古文的意思呢?
5. 据意断句
师:我们理解了意思,还可以据意断句,把文章读得更好。
(1)学生尝试断句,指名读。
(2)老师出示PPT,全班齐读,读出节奏。
三、具体事例,说明观点
(一)知晓要素
出示要素,全班齐读。(板书:具体事例 观点)
(二)落实要素
1.再读课文,找出说明观点
师:作者孟子的观点是什么?请你用横线画出,并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交流。
预设:
孟子的观点是“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两人学下棋的结果不同,跟智力无关,而是与学习是否专心的态度有关。(板书:非智、专心)
2.理清事例,理解证明方法
师:作者是怎样说明观点的呢?
(1)小组合作,完成作业单。
(2)学生反馈
预设:
①列举两个具体事例说明观点:“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文章列举了两人跟弈秋学下棋的具体事例来说明观点的:一人专心致志地听弈秋讲课,所以学下棋学得很好;另一个人学习起来三心二意,一边听讲一边想着拿弓箭射大雁,所以没学好下棋。(板书:其一人 专心致志 一人 三心二意)
②通过正反两个事例对比说明观点:“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两人跟弈秋学下棋,一人专心致志地学习,结果学得不错;另外一人三心二意地学习,结果效果很差。可见两人学下棋的态度完全相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书:正反 对比)
3. 师生合作读,梳理全文思路
师:这篇古文先是对比两人跟弈秋学下棋的不同态度:
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然后揭示了两人学下棋的必然结果:
生:“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师:最后用设问句向我们说明了观点:
生:“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师:看来,学习做事需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啊!
四、读背全文,延伸拓展
(一)多种方式,读背全文
1. 带着理解,全班齐读。
2. 竖排去标点朗读,指名读。
3. 结合板书,指名尝试背诵。
4. 根据课文内容依次出示三个人物插图,学生借助画面配乐背诵。
(二)运用学法,延伸拓展
师:借助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是古人写文章的一个重要方式。下面老师再向大家推荐一篇文章《弈秋败弈》。
1.出示任务单
(1)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弈秋败弈》的大意。
(2)说说这个故事的观点是什么呢?作者又是怎样说明观点的呢?
2.同桌交流。
3.指名学生汇报。
预设:
(1)故事大意: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有一日,弈秋正在下棋,一位吹笙的人从旁边路过。弈秋专心地听了起来。此时,正到了下棋决定胜负的时候,吹笙人问弈秋下棋的对策,弈秋竟不知如何回答。不是这下棋的对策突然变得深奥了,而是他心里一时糊涂,被笙的声音干扰了。
(2)本文借弈秋下棋时因为听笙乐分心,回答不出下棋的对策的事例,说明下棋也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观点。
小结:学下棋需要专心致志,下棋时也同样需要专心致志啊!这两篇古文借助不同的事例都说明了学习做事要专心的观点。
五、作业设计
1.背诵全文。
2.搜集关于孟子的经典名句积累下来。
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