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东至县2021-2022学年度(下)九年级模拟考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6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
(1)中庭生旅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潭记》)
(5)诸葛亮《出师表》中,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宋朝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扬了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严贡生道:“后来倒也不常进去。实不相瞒,小弟只是一个为人shuài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汤父母容易不大喜会客,却也凡事心照。就如前月县考,把二小儿取在第十名,叫了进去,细细问他从的先生是那个,又问他可曾定过亲事,着实关切。”范举人道:“我这老师看文章是法眼,既然赏鉴令郎,一定是英才。可贺!”严贡生道:“岂敢,岂敢!”又道:”我这高要,是广东出名县分,一年之中,钱粮耗羡,花、布、牛,驴,渔、船、田、房税,不下万金。”又自拿手在桌上画着,低声说道:“像汤父母这个做法,不过八千金。前任潘父母做的时节,实有万金。他还有些枝叶,还用着我们几个要紧的人。”说着,恐怕有人听见,把头别转来望着门外。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相瞒( ) 赏鉴( ) shuài( )真
(2)下列词语的词性与“晓得”相同的一项是( )
A. 关切 B. 英才 C. 门外 D. 细细
(3)明清时期对中试者称呼“举人”考试是( )
A. 会试 B. 乡试 C. 殿试 D. 院试
(4)上文段节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作者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_,书中“隐括全文”的“名流”指的是______(人名),“暮年登上第”的老童生是______________(人名)。
4. 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我运动,我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小亮同学准备向大家介绍有关运动与健康的知识,下面是他搜集相关资料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助他补充,修改。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甲】抵抗疾病不再入侵,延长寿命的积极手段。【乙】根据研究资料表明,经常运动的健康人,【丙】_________是细胞免疫功能,还是体液免疫功能都优于一般人,“养生之道,常欲小劳”。运动是祛病延年,健康长寿的要素,是生命的需要。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②【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③请在【丙】处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关联词语。
(2)该校对全体学生自主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根据表格内容。写出调查结论。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每周锻炼的平均次数 每次锻炼的平均时长
3次以上 2-3次 0-1次 60分钟以上 20-60分钟 20分钟以下
男生 42% 50% 8% 14% 24% 62%
女生 38% 45% 17% 10% 20% 70%
(3)该校运动会上,七年级武术方阵活力四射,八年级足球方阵精彩纷呈。请你作为志愿者,仿照七年级方阵的宣传语,为八年级也写一句宣传语。向来宾介绍本次活动。
七年级宣传语:中华武术现活力,传统文化扬天下。
八年级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5分)
[一](22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推磨
刘庆邦
①小时候我不爱干活儿,几乎是一个懒人。可我娘老是说一只鸡带俩爪儿一只蛤蟆四两力。在这样的观点支配下,一遇到合适的小活儿,娘就会拉上我。动用一下我的“俩爪儿”,发挥一下我的“四两力”。
②秋天,生产队给各家各户分红薯。鲜红薯不易保存。把一块块红薯削开。削成一片片红薯片子,摊在地里晒干,才便于保存。削红薯片子是技术活儿,由娘操作,娘分派给我的任务。是把湿红薯片子运到刚排上小麦的麦子地里,一片一片排开。这么多红薯片子。啥时候才能掉完呢。我一见就有些发愁。娘好像看出了我的畏难情绪,手上一边快速削着红薯片子,一边督促我:快。快。手脚放麻利点儿!我虽然不爱干活儿,却很爱面子,不愿让娘当着别人的面吵我。只得打起精神,用竹篮子把红薯片子装满,抵在肚子上,一趟一趟往附近的麦子地里运。天渐渐黑下来了。月亮已经升起,照得地上的红薯片子白花花的。当时我一点儿都不觉得美。更没有感到什么诗意。只想赶快把活儿干完。好回家吃饭。
③ (1)
④石磨分两扇,下扇起轴,上扇开孔。把轴置于孔中,推动上扇以轴为圆心转起来,夹在石磨两扇间的粮食就可以被磨碎。磨的上扇两侧,各斜着凿有一个穿透性的磨系眼。磨系眼上拴的绳套叫磨系子,把推磨棍穿进磨系子里,短的一头别在上扇的磨扇上。长的一头杠在人的肚子上。利用杠杆的原理,人往前推。石磨就转动起来。
⑤我刚参与推磨时,还抱不动一根磨棍,娘让我跟她使用同一根磨棍推。娘把磨棍放在小肚子上往前推,我呢,只能举着双手,举得像投降一样,低着头往前推。人的力量藏在身上看不见,只有干活儿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可因为我和娘推的是同一根磨棍,我不知道能不能帮娘增加一点儿力量。娘一个劲儿鼓励我,说好,好,不错,男孩子就是劲儿大。得到娘的鼓励。我推得更卖力。似乎连吃奶的力气也使了出来。一开始我觉得推磨像是一种游戏,挺好玩的。好多游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让不动的东西动起来,不转的东西转起来。推磨不就是这样嘛!可很快我就发现,石磨可不是玩具,推磨也不是游戏,推磨的过程过于沉重,单调和乏味。只推了一会儿,我就不想推了,拔腿就往外跑。娘让我站住,回来!我没有听娘的话,只管跑到院子外边去了。
⑥等我长得能够单独抱得动磨棍,就不好意思再推磨推到半道跑掉。娘交给我一根磨棍,等于交给我一根绳子,我像是被拴在石磨上,只能一圈接一图推下去,推磨说不上前进。也说不上后退,因石磨和磨盘是圆形的,磨道也是图形的,推磨的人只能沿着磨道转圈。转一圈又一圈。循环往复没有尽头。
⑦ (2) 每个人的耐心,都不是天生就很足够。多是后天经过锻炼积累起来的。对我的耐心最大的考验来自每年春节前的推磨。一年一度过春节,要蒸白馍、包饺子,炸麻花。需要比较多的面粉。过年主要是吃白面,白面都是由麦子磨出来的。在所有的粮食中,因麦子颗粒小,坚硬。是最难研磨的品种之一。没办法,人总得过年,总得吃饭。再难推的磨也得推。年前学校已经放寒假,我再也找不到逃避推磨的理由,只得硬着头皮加入推磨的行列。平常我们吃不到白面馍,都是吃用红薯片子面做成的黑面锅饼子,锅饼子结实又粘牙,一点儿都不好吃。吃白面馍的希望构成了一种动力,推动我们把磨推下去。
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农村通电和打面机的普遍使用,石磨就用不着了。我小时候反复推过的、曾磨炼过我的耐心的石磨,也不知扔到哪里去了。
⑨推磨的时代结束了,怀念就开始了。
(选自《文化艺术报》)
6. 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的句子分别填到文中(1)(2)处的横线上。
A.推磨不仅要付出体力,更要付出耐力。
B.比起晒红薯片子,最让我难忘的活儿是推磨,
7. 文章详细描写了“我”参与推磨的心理体会,请结合文章内容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时间段 心理感受
刚参与推磨时 ①
能够单独抱得动磨棍时 像是被栓在石磨上,只能沿着磨道转圈,循环往复没有尽头。
每年春节前推磨时 ②
8. 请赏析下面两段文字。
(1)当时我一点儿都不觉得美,更没有感到什么诗意,只想赶快把活儿干完,好回家吃饭。(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2)娘交给我一根磨棍,等于交给我一根绳子,我像是被拴在石磨上,只能一圈接一圈推下去。(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
9. 文章题目是“推磨”,为什么要写晒红薯片子的内容?
10. 读了本文,你对劳动有了哪些认识?请从不同角度至少写出三点。
[二](17分)
材料一:
不一般的文化自信,那是中国故事最动人的篇章。象征友谊的玫瑰、象征坚韧的月季、象征幸福的铃兰等,由七类花组成的冬奥会颁奖花束成功“出圈”,中国风满满。与传统鲜花花束不同的是,冬奥会的颁奖花束采用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纵放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而不止是颁奖花束,此次冬奥会的会徽、火炬,奖牌等,每一次的精彩呈现,都因融入东方文化而出彩。换言之。这是一种中国文化自信的表达,通过冬奥的窗口,讲述动人的中国故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能够历经千年越过无数艰难困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崛起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冬奥是媒介,文化当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中国故事的不断传播,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摘编自《冬奥,闪耀不一般的中国自信》)
材料二:
北京冬奥会上,文明交流互鉴随处可见。冰雪健儿在冬奥村里为饺子、豆包等中华美食着迷,亲身体验中医药文化,茶文化,中国功夫文化;花样滑冰表演滑赛场上,身着“神奇女侠”服装、装扮成拳击手模样的运动员卸下比赛的紧张,自由驰骋在冰面;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运动员与憨态可掬的“冰墩墩”合影互动……一幕幕各美其美,和合共生的场景暖人心田,奥林匹克精神因团结和友谊而绽放。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深刻阐述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到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再到今年北京冬奥会胜利举办,中国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大量机会和平台。
(摘编自《北京冬奥会,中华文化与冰雪文化交相辉映》)
材料三:
冬奥会上的中国文化元素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数字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融让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时代“顶流”和“出圈”的流量密码。一如河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特别节目(《2021年河南春晚》《元宵奇妙夜》清明时节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舞蹈作品成功“炸圈”。又如B站和河南卫视推出的文化剧情舞蹈节目《舞千年》,历东汉,大唐、大宋等盛世,融历史背景,以奇舞著书《十二风舞志》,讲述蕴于舞蹈之中的华夏故事。还有火爆全网的着盛唐妆发的大唐不夜城不倒翁小姐姐、“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西塘汉服文化周,无一不彰显传统文化的“顶流”影响。
(摘编自《从冬奥会谈文化自信》)
材料四: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积淀,薪火相传与发展创新。早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就凭借短短8分钟,用传统民乐“茉莉花”、中国功夫、国粹京剧,演绎出“从奥林匹亚到万里长城”的历史性传递。回首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刻有祥云图案的奥运火炬,带有“中国印”的会徽,以及夸父逐日,敦煌飞天、太极拳、四大发明的传统元素,形象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这样一次次登上世界舞台,促进了世界文化交流发展,也为世界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摘编自《北京冬奥彰显文化自信》)
11.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北京冬奥会让中国故事不断传播,显示了中国文化的自信,提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
B. 中国为世界文明交流作出了贡献,包括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文明交流互鉴思想、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和冬奥会。
C. 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特别节目用时代精神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
D. 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为北京冬奥会的文化展示打下了基础。
12. 中国文化自信在北京冬奥会上是如何表达的?请根据材料一加以概括。
13. 材料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说它有什么作用
14. 同是“冬奥会与文化自信”的话题,材料三和材料四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三](16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①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②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节选自《墨子 贵义》)
[注]:①今;若,如果。②为:愿意
15.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意思。
(1)二者不可得兼 得:_________ (2)所恶有甚于死者 甚:_________
(3)蹴尔而与之 蹴:__________ (4)予子冠履 予:_________
16.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乏贵也。
17. 【甲】文中的“_______________”与【乙】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表达的意思相同。(用原文语句填空)
18. 【甲】【乙】两文阐述的主要观点分别是什么?请根据【甲】【乙】两文简要概括“义”的内涵。
三、写作(55分)
19.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东京奥运会上,9秒83,苏炳添带来了中国体育历史上的最燃时刻之一,苏炳添冲线的瞬间,是所有中国人感动和激动的瞬间!2021年感动中国给苏炳添的颁奖辞这样写道:“你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
请以“超越”为题,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和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东至县2021-2022学年度(下)九年级模拟考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6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题答案】
【答案】 ①. 井上生旅葵 ②. 独怆然而涕下 ③. 伤心秦汉经行处 ④. 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 陟罚臧否 ⑥. 不宜异同 ⑦. 山河破碎风飘絮 ⑧. 身世浮沉雨打萍 ⑨. 年少万兜鍪 ⑩. 坐断东南战未休
【2题答案】
【答案】(1) ①. mán ②. jiàn ③. 率 (2)A (3)B
(4) ①. 科举制 ②. 王冕 ③. 周进
【3题答案】
【答案】(1)①去掉“不再”。
②删去“根据”或“表明”。
③无论(或“不论”) (2)示例:绝大部分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但锻炼的时间普遍较短;相对而言,该校女生自主锻炼的意识比男生差。(或该校女生每周锻炼的平均次数比男生少,每次锻炼的时间普遍比男生短。
(3)示例:绿茵场上展风采,校园足球传佳音。
二、阅读(55分)
[一](22分)
【4~8题答案】
【答案】4. ①B ②A
5. ①开始觉得挺好玩,后来觉得沉重,单调和乏味。②硬着头皮加入推磨的行列,吃白面馍的希望构成了推磨的动力。
6. (1)心理描写,写出“我”晒红薯片子的劳累的真实感受,以及只想着回家吃饭的心理,表现了劳动的辛苦和“我”对劳动的抵触。“当时”一词,暗示“我”现在很怀念当年生活的诗意。
(2)比喻,把磨棍比作“绳子”,生动形象地写出“我”被迫推磨的感受,表现了“我”的不情愿和无奈。
7. (1)内容上,晒红薯片子和推磨一样都属于“我”小时候干的活儿,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表现了娘对“我”在劳动上的督促和有意磨炼。(2)结构上,照应上文,晒红薯片子也是娘给“我”安排的“合适的小活儿”。为下文写推磨作铺垫。(意思对即可)
8. 示例:(1)劳动光荣,青少年要尽可能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文中母亲有机会就让“我”晒红薯片子和推磨。(2)劳动有助于磨练意志。劳动磨练了耐心,推磨要忍受沉重,单调和乏味,推磨让“我”明白了要吃白面馍就得推磨的道理,推磨让“我”体会劳动的不易。(3)孩子参与劳动需要大人的督促和鼓励,让孩子有机会参与劳动。(4)劳动工具决定了劳动的效率。原始的推磨让人不堪忍受,而打面机的普遍使用,就用不着石磨了。(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
[二](17分)
【9~12题答案】
【答案】9. D 10. (1)由七类花组成的冬奥会颁奖花束采用海派绒线编结技艺钩编而成。
(2)此次冬奥会的会徽、火炬、奖牌等,每一次的精彩呈现,都因融入东方文化而出彩。
11. 举例论证,列举运动员着迷中华美食,体验中国各种传统文化,运动员身着“神奇女侠”服装,装扮成拳击手模样,不同国家和地区运动员与“冰墩墩”合影互动等事例,证明北京冬奥会上,文明交流互鉴随处可见。
12. (1)材料三侧重从传统文化的“顶流”影响的角度,谈冬奥会上的中国文化元素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2)材料四侧重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8分钟演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传统元素为例,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代积淀、薪火相传与发展创新。
[三](16分)
【13~16题答案】
【答案】13. ①. 得到,获得 ②. 超过 ③. 踩踏 ④. 给
14. (1)高位厚禄却不辨明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
(2)为什么?就因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可贵。
15. ①.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②. 是贵义于其身也
16. 【甲】文观点是“舍生而取义”,【乙】文观点是“万事莫贵于义”。“义”指的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
三、写作(55分)
【17题答案】
【答案】例文
超越自我
有人说,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的确,超越自我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我们常常发现自己之所以敬佩一个人,就是因为他拥有这种精神。  
奥运会开幕近10天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女子举重最后一块金牌的争夺。在对手——一位荷兰的女大力士把重量一下子加到147.5公斤时,我就觉得中国队队员可能不行了。没想到,她还是成功了。在她举起杠铃的一刹那,我明白了什么叫奇迹。我看到她眼角边似乎渗出了泪水,那是一个人看到自己超越了自我时的感动。身边所有的人都在欢呼着,而我却一动不动——我被深深打动了。每一块金牌不都是超越了别人也超越了自我而获得的吗 奥运会的宗旨不就是“更快、更高、更强”吗?一个“更”字表达了人类追求了几千年而且将永远追求下去的精神——超越自我,超越极限。 
其实,又何止体育运动呢?人类社会本来就是靠着这不断超越的精神而进步的。战胜了自我的恐惧,人类才学会用火;战胜了自我的畏惧仿往,哥白尼才敢于宣布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或许即使这样说,也还是没有把这种精神所涵盖的内容说尽吧。超越自我并不是世界冠军、伟人才可能做到的,看看我们身边的普通小人物吧,他们的身上有着同样灿烂的光辉。“开心小巴”的李师傅,妻子患重病在家卧床不起,两次自杀未遂,一家三口在狭小潮湿的平房里过着贫困艰难的生活,然而李师傅给每一个乘客带去了无尽的欢乐。他编的快板书,可以和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节目相媲美。如果没有坚强的超越自我的精神,他或许会和一些人一样失去自信,放任生活。但是现在,他以超人的微笑面时着人生。普通人同样可以伟大,因为普通人同样有着超越自我的精神。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由于先天能力的限制,不会成为伟人,但是,我们应该用超越自我的精神,好好地生活,把握好每一天,即使得不到金牌,也同样可以为自己的人生挣得一份辉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