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YOUR LOGO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余光中以诗读史从诗中你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诗中最后一句“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什么呢?诗中反映了海峡两岸“现在”处于一种怎么样的状况呢?追根溯源之台湾问题的由来我们血脉相连为何骨肉分离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设台湾府管辖台湾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三国隋朝元朝清朝初年康熙年间194919451895隋炀帝派人到达琉求《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蒋介石在内战中失利败退台湾结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1、对台方针政策的演变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解决台湾的思想(毛泽东:36计,和为上计)③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 祖国的大政方针④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 的对台基本方针解放台湾和平方式和平统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三通),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走向缓和。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2.海峡两岸交往过程的演变①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意义: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②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③1992年,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关系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时间:地点:内容:影响:辜振甫和汪道涵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④“汪辜会谈”1993新加坡⑤1995年1月,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⑥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A、内容: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B、意义: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胡锦涛会见连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⑦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在会面中,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就职演说提到“台湾”41次“这个国家”13次,“中华民国”5次。围绕备受关注的两岸关系问题,蔡英文未提“九二共识”,也没有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表述,而是用了一些模糊的话语。李登辉:两国论陈水扁:一边一国二、日益密切的交往1、日益密切交往的概况:①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和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②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政治交流历史性握手两会再启会谈两岸实现“大三通”经济交流台湾水果卖到大陆文化交流两岸帆船友谊赛骨肉情深三通:通邮、通航、通商两岸直航包机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什么异同点?他们的解决方式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都是祖国统一大业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港澳问题则属于外交问题。* 解决方式都以“一国两制”为主。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台湾可以保留其军队,只要不构成对大陆的威胁;而在香港和澳门需要派军队。1.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 )A.实行“三通” B.经济交流 C.互补互利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终被打破是在( ) A.1982年 B.1987年 C.1990年 D.1995年DB成果展示3.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我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不运用武力的原则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窃风 - 乡愁(余光中)-朗读(窃风) (节目).mp3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