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二模考试理科综合物理部分答案题目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 A D B D C BD CD AC22.(1)2.030(2 分,填 2.025 的同样给分);md 2 1 d(2 2) 2 (2 分,注意不同的表达式,比如: m( ) 等) 2t2 2 t2d d(3) 2gxsin ( )2 ( )2 (2 分)t2 t123.(1)A(2 分) ;(2)越小(2 分) ,高(2 分) ;(3)28.0(3 分,27.8-28.2 同样给分)24.(1)设红、蓝壶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分别为 v1、v2,根据动能定理,有:1- mgs1 0 mv22 1(1 分)- mgs2 01 mv22 2(1 分)依题意: s1 R2 R1 s2 2R2 (2 分)联立以上各式可得 v1 : v2 1: 2 (2 分)(2)设红壶碰前速度为 v0,碰撞前后动量守恒,有:mv0= mv1+ mv2(2 分)又 v1:v2=1:2, 可得 v0: v1=3:11碰撞中损失的能量 E mv2 1 2 1 2 2 22 0 ( mv1 mv ) mv2 2 2 9 0(2分) E 4碰撞过程损失的机械能与碰前瞬间红壶动能之比 1 (2 分) mv2 92 025.(1)离子在电场中做抛物线运动,设加速度为 a,在板间运动的时间为 t,有:q U ma (2 分)dd 1 at 2 (2 分)4 22d v0t (1 分)联立解得: v 8qU00 (1 分) m(2)电压为 U 时收集效率为 50%,离子在板间运动的加速度为 a, ,运动时间和第一问中相同,有:2d v0t (1 分)10.5 d a t 2(2 分)2qU ma (2 分)d解得:U=2U0(1 分)(3) 粒子进入磁场时,速度 v 和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有:cos 2 v v 0 (2 分)5 cos 离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当离子恰好能够全部进入两板间时,半径为 r,有:Bqv m v2 (1 分)r2r cos d (1 分)2联立解得: B 82mU0 (1 分)qd 2 d 如图虚线矩形框的面积为最小面积 S r(1 sin ) d 2(r ) 4 解得: S 7 3 5 d2 (3 分) 32 33.(1)吸收(1 分) 气体对外界(1 分) 300 (3 分)(2)①初态设细管的横截面积为 S p1 p0 gh 90cmHg(1 分) 静止在斜面上时 p2 p0 ghsin 37 84cmHg (1 分)等温变化,由波意耳定律得 p1SL1 p2SL2(2 分)得 L2 32.1cm (1 分)②分析细管整体向下加速时Mg sin 37 Mg cos37 Maa 2m/s2 (2 分)mg sin 37 分析水银柱 p0S p3S ma得 p3 81cmHg (2 分)由初态到稳定向下加速的过程为等温变化;由波意耳定律得p1SL1 p3SL3解得 L3 33.3cm (1 分)cos α34. (1) 2(2分); (2分);不变(1分)cos β(2)①设这两列波周期为 T,波长为 ,波速为 v,有:T 2 2 0.2 s (2 分) 10 S1Pv= 1 =20 m/s (1 分) tλ=vT (1 分)两波在介质中的波长 λ=4 m (1 分)S2P②波源 S2的振动传到 P 所用的时间 t2= =0.45s (1 分) v在 0~0.45s 内质点 P 振动了两个周期,路程 S1=8A=40cm (1 分)0.45s-0.7s 内,两列波的频率相同会发生干涉,波程差 Δs=2λ 振动加强 P 点振幅变为A′=A1+A2=8cm (1 分)0.45-0.7s 内,P 的路程为 s2=5A′=40cm(1 分)所以,在 t=0.1 s 至 t=0.7 s 内质点 P 通过的总路程 s=s1+s2=80cm(1 分)生物答案1--6CDDBCA29.(7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1)由于玉米对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长期种植玉米使土壤矿质元素比例失调(或缺乏某些必需元素)(2分)(2)提高光能利用率、根系深浅搭配合理地利用了不同层次土壤内的水分和养分、与大豆共生的根瘤菌可以固氮,提高了土壤肥力(2分,答对 1点得 1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给分)(3)CO2 [H]和 ATP B30.(12分,每空 2分)(2)①作为营养物质、作为刺激信号、维持渗透压(答对 1点得 1分)②适量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等量生理盐水③胰岛素(3)两组培养液中均有胰岛素,且甲组含量小于乙组 调节型31.(8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1)种群密度 偏大(2)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增大 栖息地破碎化导致每块栖息地面积变小,被捕食高风险区占比变大,种群被天敌捕食的压力变大(2分) 地理 遗传32.(12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1)绿叶:浅绿叶=3:1(2)Y、Z(3) ①突变体 X、Y、Z的浅绿叶基因均在同一对染色体上②第 4组 F2绿叶:浅绿叶=1:1;第 5组和第 6组 F2绿叶:浅绿叶=9:7 (3分)③第 5组 F2绿叶:浅绿叶=1:1;第 4组和第 6组 F2绿叶:浅绿叶=9:7 (3分)37.(15分,除标注外每空 2分)(1)平板划线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防止杂菌污染(2)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气泡会搅乱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3)在相应温度下保温(4)包埋 醋酸菌对氧气含量特别敏感(或为好氧菌),即使短暂中断通氧,也会引起醋酸菌的死亡(3分)38.(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就地保护 (2)逐个计数(3)①(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体积分数为20%的)次氯酸钠②脱分化 ③纤维素酶、果胶酶④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的紫杉醇含量升高,抑制了红豆杉细胞的增殖 (3分)定期更换培养液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题号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B A C C C D D二.非选择题26.(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14 分)I.① 三颈烧瓶(1 分);浓氨水(1 分)②抑制氨水的电离和 Co2+的水解有利于后续 Co2+与 NH3的配合反应(2 分,答“抑制氨水的电离”或“抑制 Co2+的水解”均给 2 分)II.①趁热过滤增大氯离子浓度(或降低[Co(NH3)6]Cl3溶解度),有利于析出[Co(NH3)6]Cl3或 Co(NH3)6Cl3(s) Co(NH3) 3+6 (aq)+3Cl–(aq),平衡逆向移动,有利于 Co(NH3)6Cl3晶体析出。② C(1 分) B(1 分)III.①防止氨气逸出② ×100%或 %27. (每空 2 分,共 14 分)(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2)0.5(3)HNO3(4)2Ag2Se+2Na2CO3+3O2 2Na2SeO3+2Ag2O+2CO2(5) c(HSeO – 2–3 )>c(H2SeO3)>c(SeO3 )(6)Fe3+>SeO 2–3 >Cu2+ Fe3++e–=Fe2+28.(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1)CH3OH(l)+O2(g)=CO(g)+2H2O(g) △H= –(a–b–2c)kJ·mol-1或△H= (b+2c–a)kJ·mol-1(2) >(3 )①适当增大体系的压强(或使用合适的催化剂)②X ; 温度高于 280°C 时,以反应 ii 为主,反应 ii 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碳转化率升高 (或温度高于 280°C 时,反应 i 放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反应 ii 吸热,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且正向移动程度大于反应 i逆向移动程度,二氧化碳转化率升高 )2.24(4)2CH3OH+CO - 2e–=(CH3O)2CO+2H+ ; Pb(1 分)35. (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15 分)(1)1s22s22p63s23p63d9 或[Ar]3d9(2)sp3(1 分);sp2(1 分)(3)①三角锥形(1 分) ② 4(1 分) ; 16(1 分)(4)SnCl4、SnBr4、SnI4 属于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5)50% ; ;36. (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15 分)(1)C13H13O3BrOOH OO O(2) +2 CH C O C CH +2CH3COOH 3 3OH OO取代反应(1 分)(3)乙酸乙酯(1 分) 冰醋酸、浓硫酸/加热CH2OOCH CH2OOCHHCOOCH2 CH2OOCH(4)6 ; 、 、CH2OOCH CH2OOCHCH2OOCH HCOOCH2 CH2OOCH、 、CH2OOCHCH2OOCH中的任一种HCOOCH2(5)HO CH3 CH3COO CH3OCH3COO COOH HO COOH H O C OHn(3 分)准考证号姓名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2022年萍乡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S:32Cu:64Sn:1I9第1卷(选择题,共126分)一、本大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B.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色素带的扩散快慢反映了色素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的大小C.藓类植物叶片薄,叶绿体含量较多,可用于观察细跑质流动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制成的装片可以观察到同源染色体配对2.我国科学家模拟植物光合作用,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人工合成淀粉,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电能/1熊化剂,甲醛碳缩合C讹合物三碳缩合生物聚合+⑨C化合物淀粉C021①.③④OzA.①为光反应过程,②、③为暗反应过程B.②、③、④的缩合或聚合过程均有肽键形成C.③、④的顺利进行,需要多种酶的催化,但不需消耗能量D.在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0量相等时,该体系淀粉的积累量较高3.下列有叙述错误的是A.肽键既可以在叶绿体内形成,也可以在线粒体内形成B.磷酸二酯键既可以在细胞核内形成,也可以在细胞质内形成C.氢键既可以存在于DNA分子中,也可以存在于RNA分子中D.高能磷酸键既可以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形成,也可以在叶绿体基质中形成4.“最后产量恒定法则”是指在一定密度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密度如何,最后产量总是基本一样的。稳定性选择和单向性选择是自然选择中的两种类型,前者是把种群中趋于极端的变异个体淘汰,而保留中间型的个体;后者是在种群中保留趋于某个性状中某极端的个体,而淘汰另一极端的个体。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最后产量恒定法则”说明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基本不变的B.“最后产量恒定法则”解释了个体的平均质量会随种群数量增加而诚少的现象C.单向性选择是直接选择某些基因型导致某基因频率逐代增加,其等位基因频率逐代下降D.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受工业发展影响,桦尺蠖黑化现象属于自然选择中的稳定性选择5。外显率是指一定环境条件下,群体中某一显性基因控制个体表现出相应表现型的百分率(例如:二棋理综试卷第1页(共1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届江西省萍乡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pdf 二模生物答案.pdf 化学二摸定稿答案.pdf 高三物理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