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图文结合知识归纳(干货)1现状分析:关于该册书的内容尤其是第一章,最忌讳的就是死记硬背,很多学生只记文字而不利用好地图,不掌握其中的理论,所以地理就学得一塌糊涂,本篇内容讲会引导学生如何去学,掌握解题技巧。经纬线常见类型题(一)纬线、纬度的变化规律解决方法:能画出图1,识记图1中的几条关键的纬线以及纬度变化规律。遇到该类型题只需参照下图分析即可。千万不要只记书中文字!图1例1:答案:通过图1可以看出,纬度越低(例如0°)纬线越长,纬度越高(例如60°N)纬线越短。而我们发现纬度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是相等的(例如30°N和30°S),B错。纬度越高,度数越大。所以正确答案是A。例2:纬线的长度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变( )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 )在南半球中,越靠南纬线越( ),纬度越( )。答案:长,大,短,大常见类型题(二)经线和经度的判定及变化规律解决方法:该类型题主要考察的是认识本初子午线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判断东经西经、判断东西半球,这类题我们不需要记图,记图反而会成为负担,下面我们只需理解并记住几句关键的话即可。具体方法1:经度也是看度数,经度向西增加就是西经,向东增加就是东经。(不要记0°经线以西是什么,以东是什么,这样会越记越混!我们能判断出来即可,180°经线也一样。)例1:先标出下图中经度的增加方向,然后在数字后面标出东经西经(W、E)答案:具体方法2:东西半球的判定和东经西经的判定要区分开。关于东西半球,我们只需记住下面的结论(小小为东,大大为西)——经度<20°为东半球,>160°为西半球。不大不小的时候才能看WE。例2:判断下列经线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1)170°E (2)16°W (3)70°E答案:(1)我们先看度数是否符合<20°或>160°,170°是>160°的,所以是西半球。同理,16°是<20°的,所以是东半球。70°既不小于20°也不大于160°,这时候看它后面的字母,是E,所以是东半球。具体方法3:关于本初子午线和东西半球分界线的区分本初子午线 东西半球分界线另外的名称 0°经线 20°W和160°E (必须背下来,忘了就再背)意义 它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180°经线也是) 20°W和160°E都是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其他知识点:经线是半圆,每两条相对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例如:20°W和160°E,70°W和110°E等等)经线有无数条,经线的指示方向是南北方向(因为我们是从上到下画的)。沿着任何一条纬线走,最终都能回到原点。而沿着经线走,最终只能走到南极点或北极点。常见类型题(三)经纬网解决方法:该类型题需要我们能在经纬网中能认出经线和纬线,其次是经纬位置。经纬位置就可以综合前面北纬南纬、东经西经的判断方法来分析。具体方法1:通常用“横纬竖经”判断经纬线(如图2,横线是纬线,竖线是经线)图2如果以曲线的形态出现需要另分析(如图3,地球的俯视图,圆圈是纬线,从北极点N分散开来的直线是经线)(更特殊的如图4,弧形的是纬线,直线是经线)图3 图4具体方法2:经纬度位置的确定步骤标出纬度和经度的增加方向 标出度数后面的是“N还是S”、“W还是E” 最后写出位置,先写纬度后写经度。例1 分别写出A、B、C、D的经纬度位置答案:A(40°S,150°W) B(30°S,120°W) C(20°S,90°W) D(10°S,60°W)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