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政治高考主观题几种题型的答题策略(Word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届政治高考主观题几种题型的答题策略(Word版)

资源简介

政治高考主观题几种题型的答题策略
一、现象类
1.设问形式: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或什么政治现象。
2.答题策略:
(1)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整体把握;
(2)在文字材料中找出所包含的全部经济或政治问题;
(3)把图表、数据转换为书面文字,答案中不得有数据;
(4)浓缩材料,直接概括,不必引入观点,不进行分析
二、启示类
1.设问形式:上述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答题策略:
(1)从材料、设问的关键词和材料呈现的措施中去感悟;
(2)不答原理,只答方法,启示就是方法;
(3)答案最好是方法论和材料的统一。
三、体现类
1.设问形式:材料体现了×××原理(原则)等。。
2.答题策略:
(1)一个材料体现多个原理,要从多角度回答;
(2)多个材料体现一个原理,找共同点;
(3)答题格式:原理+材料中的作法(即如何体现)
四、原因类
1.设问形式:
(1)为什么这样做?
(2)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
(3)分析说明这样做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2.答题策略:
(1)答案各要点必须与设问的对象之间有因果关系;
(2)答题格式:客观必然性(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意义(作用、好处、积极影响)
五、意义类
1.设问形式:分析××经济意义或政治意义
2.答题策略:
(1)多答为好,面要广,点要多;
(2)经济意义:①根据不同主体定要点(从对国家、对企业、对居民等),②根据经济活动的性质和不同环节定要点(A根本性质: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B生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护环境、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经济结构等;C分配: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兼顾效率与公平等;D交换:繁荣市场、规范市场秩序等;E消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扩大内需、树立科学消费观等);
(3)政治意义(略);
(4)文化意义(略)。
六、措施类
1.设问形式:我们应怎样做,请你对此提出合理化建议。
2.答题策略:
(1)从材料中找方法:①材料呈现的是负面现象,其反向就是正确方法(如材料呈现水土流失、赤潮等,其反向就是加强环保、合理利用资源);②如果材料中呈现的是正确做法,只需对这种做法加以概括、总结即可;
(2)从课本知识中找方法;
(3)从当前政策中找方法(十九大、十九大一中全会、中全会、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措施)。
七、认识、评价题(分析说明题)类
1.设问形式:谈谈对××观点或对上述材料(现象)的认识。
2.答题策略:
(1)联系材料,分解设问,化大为小。把问题分解成四个小问题:①“是什么”(内容)、②“为什么”(产生的原因)、③“怎么样”(结果、意义、作用、影响等)、④“怎么办”(对策、措施、方法、建议等) 。
(2)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认识”类问题都有这样四个问题,应视具体题目而定 。
八、评析类
1.设问形式:谈谈对××观点或对上述观点的评价。
2.答题策略:
(1)评:①正确;或②错误;或③片面。
(2)析:①为什么正确,符合什么原理;
②为什么错误,违背了什么理论;
③错误会导致什么样的危害;
④应该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