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复习学案-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复习学案-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复习学案
课标要求
1.体会联想思维中迁移、想象的运用;知道迁移、想象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
2.了解思维发散方法;概括发散思维的特点;知道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功能。
3.分析逆向思维的依据和优势;了解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互补作用。
4.体会超前思维是对常识局限性的突破和超越;把握超前思维的探索性、预测性、不确定性特征;了解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理解创新思维和联想思维的含义;认识发散思维的含义、特点和方法;认识聚合思维的含义、方法和功能;理解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辩证认识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关系;认识超前思维的特征,明确超前思维的探索性、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的具体内涵;认识超前思维的积极意义。
公共参与:通过理解创新思维的条件、创新思维的过程,树立创新思维意识,自觉进行创新思维;通过理解联想思维方法,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正确运用发散思维的技法,恰当进行思维发散;运用聚合思维的方法,正确进行聚合思维;掌握逆向思维的方法,正确进行逆向思维;正确运用超前思维矛盾分析方法、推理和想象的方法以及调查研究的方法,提高超前思维的正确性。
明确五点
重点:(1)创新思维、联想思维、超前思维的特征(2)联想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3)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4)超前思维的意义
难点:(1)联想思维的方法(2)逆向思维的方法(3)超前思维的方法
疑点:同难点
易错点:见错点专题
考点:(1)进行创新思维的条件(2)创新思维、联想思维、超前思维的特征(3)联想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超前思维的方法(4)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5)超前思维的意义
环节一:自主复习教材P96-P118,构建知识体系。(写在下面)
环节二:重难点突破
重点一:创新思维的特征
1.英国一家闻名世界的国家图书馆,藏书非常丰富。图书馆要搬家,光搬家运费就要花掉几百万英镑,于是图书馆在报上登了一则广告:从即日开始,每个市民可以免费从图书馆借10本书,条件是从旧馆借出,还到新馆去。结果,广告一出,市民蜂拥而至,没几天,就把图书馆的书借光了,而且大家按期把书还到了新馆。这说明(  )
①创新思维排斥一步一步的逻辑推导与分析②创新思维跨越转换角度,结果具有独特性
③创新思维跨越时间进度,省略思维步骤,加大思维的前进性④创新思维表现为跳出常规的逻辑推导规则和通常的实践进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变式训练
2.当某一问题用一种方法不能解决时,需转向另一种方法来解决。该做法体现了(  )
A.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 B.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
C.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D.创新思维的主观能动性
重点二:联想思维的特征 + 难点一:联想思维的方法
3.联想思维是依据事物之间相似、接近或对比的关系,将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事物认识进行可能的联结。下列事例属于依据事物之间相似的关系进行联想的是(  )
①某医生发现一个小孩在跷跷板一头用石头摩擦,另一个小孩用耳朵贴在跷跷板另一头就能听到声音,于是他想到用竹笛听病人胸腔内心跳的声音,医用听诊器因此诞生
②巧匠鲁班从手指被边缘呈细齿状的茅草划了一个口子,联想到可以把片状铁条的边缘打成细齿状,用以锯木头,于是他发明了锯子
③人们很早就发现冷冻能延缓食物腐败。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认为加热能杀菌,也能延缓食物腐败,并由此发明了“低温灭菌”技术
④化学家摩尔沃成功地将金刚石转化为了石墨。许多人在摩尔沃的基础上展开了联想:石墨能不能转化为金刚石呢?后来,有人成功实现了这个想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龙”的形象有“九似”,即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世界上根本没有龙,龙的形象是人类凭空臆造出来的②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③龙的形象是人类通过逻辑推理形成的④“龙”是人类联想思维作用的结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变式训练
5.早期的医生并没有很好的办法来治疗肾结石。后来,一个医生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建筑工人在对一栋楼进行定向爆破。他发现,爆破时的炸药设置得非常巧妙,正好将一栋坚固的建筑物炸得粉碎,而又不会伤害到周围建筑物。这个医生由此联想到,能不能也用这种办法来治疗肾结石呢?由此,便产生了治疗肾结石的微爆破疗法,即正好将肾结石炸毁又不会危及肾脏本身。这一医疗方法的创立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
A.相似联想 B.接近联想 C.对比联想 D.因果联想
重点三: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的方法
6.美国人沃森和英国人克里克提出“自我复制”的假说来描述DNA的行为……他们将前人的多条研究思路进行聚合,将晶体结构、生物化学、信息复制等多个观念加以综合,终于揭开了DNA的奥秘。这说明(  )
A.他们采用发散思维的检核表法来揭示DNA的奥秘B.沃森和克里克采用的是聚合思维的方法
C.DNA奥秘的揭示完全是个人主观努力的结果D.在思维方向上,两人采用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的方法
变式训练
7.为了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其他性质和关系,寻求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功能与作用,人们常常需要运用发散思维。下列各项包含发散思维的是(  )
难点二:逆向思维的方法、作用
8.在瓷器烧制过程中,如果釉彩的膨胀系数大于瓷胚的膨胀系数,就会使釉面开裂,形成许多细小的裂纹。人们将错就错,有意识地造成釉面裂纹,使之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裂釉瓷器成为一种珍贵的艺术品。这一事例所使用的逆向思维技法是(  )
A.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B.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
C.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D.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
9.两个推销员到一个岛上去推销鞋。第一个推销员发现这个岛上的人们没有穿鞋的习惯,都打赤脚。没有穿鞋,怎么推销鞋?他气馁了,马上发电报回去说:“鞋不要运来了,它在这个岛上没有销路。”第二个推销员来了,高兴得几乎晕过去。因为他觉得,在这个岛上,鞋的销售市场太大了:每个人都不穿鞋,要是一个人穿一双鞋,销量就不得了了。于是,他马上发电报回去:“空运鞋来,赶快空运鞋。”下列对两位推销员思维方式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第一位推销员运用了正向思维,第二位推销员运用了逆向思维
②第二位推销员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了转换性思考
③第二位推销员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了交换性思考
④第二位推销员必然成功,因为逆向思维优于正向思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变式训练
10.甲从网上买了一箱水果,收到货后发现有半箱水果是坏的,商家却拒不退换货,实在没有办法,甲就到超市买了两箱特别好的水果,然后拍照给商家评价“花了一箱水果的钱,却收到了两箱水果,感谢卖家买一赠一,水果个个饱满新鲜,真是太划算了”。几天后,该店被投诉关闭了,评论里都是买家关于“为什么自己收到的水果品质很差”的评价以及催问商家何时发送赠送的那一箱水果的留言。由此可见(  )
①逆向思维比正向思维的效果更好②创新思维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
③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互为前提、互相补充④逆向思维往往是在运用正向思维未能获得满意结果的情况下才采用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重点四:超前思维的特征
1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诗中描写了汉将李广凭直觉误将石头看作老虎,把箭射入石头的故事。这表明超前思维具有的特征是(  )
A.敏捷性 B.准确性 C.总体性 D.预测性
变式训练
12.“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最为后人所称道的是他预言的人类登月之旅。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整个登月过程的大量具体细节都已经被凡尔纳在小说中描述过了。当时执行登月任务的宇航员弗兰克·博曼说,我驾驶的宇宙飞船跟巴比康(小说中人物)的宇宙飞船一样,也是从佛罗里达出发,重量相同,高度一样,后来掉落在太平洋上,离小说确定的位置仅差4千米。凡尔纳的预言体现的超前思维的特征是(  )
A.预测性 B.探索性 C.不确定性 D.“先知先觉”
难点三:超前思维的方法
13.列宁说过:“神奇的预言是神话,科学的预言却是事实。”这是在强调超前思维(  )
①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  ②要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③要注重调查研究  ④要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变式训练
14.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2020年的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部署了2021年经济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应对措施,以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确保“十四五”开好局,用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  )
①超前思维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②超前思维要以事物发展的状况为根据
③超前思维要运用推理和想象的方法④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和预测性的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重点五:超前思维的意义
15.我们党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将我国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发展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战略性安排说明(  )
①超前思维要以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状况为根据②超前思维指向的未来存在多向变化的可能性③把握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才能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的趋势④超前思维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重难点知识整合提升
创新思维的五种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 特征 方法 作用
联想 思维 联结性;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迁移;想象 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有助于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发散 思维 思维方向扩散、辐射 检核表法;信息交合法;头脑风暴法 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新问题,而且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众多新设想
聚合 思维 思维方向收敛、集中 比较、分析、抽象、归纳、演绎、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 在众多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从而把看似互不相关的知识贯穿起来,聚焦所要解决的问题
逆向 思维 反向 求索 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 有意识地将两个或多个对立面联系在一起思考,正反补充,可以打破单方面性质的限制,避免思维的僵化和极端化,更有可能发现事物的新功能和新作用,产生创新性的成果
超前 思维 探索性;预测性;不确定性 矛盾分析方法;推理和想象的方法;注重调查研究 有助于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也有助于人们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成功地改造世界。超前思维能使人们通过前瞻性思考,把握事物发展状态,帮助人们规划和调整思路,从而进行正确的决策,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
三、易错点明晰
1.创新思维来自人们的聪明才智。
[矫正]
2.创新就是否定旧事物中的一切。
[矫正]
3.创新思维的目的就是获得新思想和新方法。(  )
[矫正]
4.运用聚合思维的过程具有严谨性,结论则不需要再论证。
[矫正]
5.逆向思维不属于创新思维。
[矫正]
6.超前思维就是一种未卜先知的神秘预测功能。(  )
[矫正]
四、复习自测
1.任何创新思维都不能凭空产生。正确进行创新思维的条件是(  )
①要以实践为基础  ②运用非常规的方法 ③直觉、幻想与灵感 ④要继承前人和他人已有的成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从思维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  )
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通过聚合思维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
②通过发散思维,去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其他性质和关系,寻求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功能和作用③通过聚合思维,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归纳、演绎等方法寻求创新的合理方案④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揭示不同事物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从思维方法的角度看,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在正向思维未能获得满意结果情况下可以采用逆向思维②采用逆向思维进行反向求索总是比采用正向思维的效果好③要坚持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正逆互补,才能相得益彰
④要实现创新的目的就要多采用“倒着来”的逆反心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近年来,随着我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日益走向平民化。有些大学生意识到客观形势的变化,能够“放下架子”及早地走入基层锻炼,从“简单化”的工作做起,积累经验,做到了先人一步,这样能够少走弯路,在未来的竞争中胜人一筹。材料告诉我们的道理有(  )
①超前意识要有自觉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意识②“先知先觉”是超前思维的基本品质
③立足于科学思维是对事物作出正确判断和预测的先决条件④超前思维能够帮助人们进行正确决策,抓住发展的先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自己的一生追求打下了袁隆平精神时代意蕴的注脚。当我们回顾他的一点一滴、一时一事时发现,最好的定义是科学精神。
袁隆平如果因循守旧、盲从权威,就永远成不了伟大的科学家,更遑论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他坚持尽信书不如无书,通过对李森科“无性杂交”理论的具体实践,发现其学说的致命漏洞,冒着被批判的危险坚持了在孟德尔分离理论指导下进行杂交水稻研究,从而奠定了杂交水稻培育的正确基调。随后,面对“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国际普遍论调,袁隆平反其道而行之,在发现“雄性不育株”之后独辟蹊径地提出了用“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配套培育体系。正是在“三系法”的独创理论框架下,杂交水稻才缓缓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袁隆平的经历告诉我们,唯有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坚持实践出真知,才有可能跨进科学的殿堂。
结合材料,谈一谈袁隆平是如何运用创新思维研究杂交水稻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