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卷(一)(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卷(一)(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卷(一)
(本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以4 m/s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下降
一段距离后刮起了水平方向的风,最终运动员以5 m/s的速度匀速
运动,则此时风速大小是(  )
A.5 m/s   B.3 m/s C.9 m/s D. m/s
2.如图,在一棵大树下有张石凳子,上面水平摆放着一排香蕉。小猴子为了一次拿到更多的香蕉,它紧抓住软藤摆下,同时树上的老猴子向上拉动软藤的另一端,使得小猴子到达石凳子时保持身体水平向右运动。已知老猴子以恒定大小的速率v拉动软藤,当软藤与竖直方向成θ角时,则小猴子的水平运动速度大小为(  )
A.vcos θ B.vsin θ
C. D.
3.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画的人造地球卫星轨道的示意图,则卫星(  )
A.在a轨道运行的周期为24 h
B.在b轨道运行的速度始终不变
C.在c轨道运行的速度大小始终不变
D.在c轨道运行时受到的地球引力大小是变化的
4.如图所示,底部均有4个轮子的行李箱A竖立、B平卧放置在公交车上,箱子四周有一定空间。当公交车 (  )
A.缓慢起动时,两只行李箱一定相对车子向后运动
B.急刹车时,行李箱A一定相对车子向前运动
C.缓慢转弯时,两只行李箱一定相对车子向外侧运动
D.急转弯时,行李箱B一定相对车子向内侧运动
5.对图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火车转弯时既不挤压内轨,也不挤压外轨时的行驶速率约为,取决于内、外轨的高度差h、内外轨间距L及铁路弯道的轨道半径r
B.图乙中汽车过凹形路面时,速度越大,对路面的压力越大
C.图丙中洗衣机脱水时利用离心运动把附着在物体上的水分甩掉,纺织厂也用这样的方法使棉纱、毛线、纺织品干燥
D.图丁中实验不计一切阻力,实验中两个球同时落地,说明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为匀速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
6.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9年1月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着陆前曾绕月球飞行,某段时间可认为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半径为月球半径的K倍。已知地球半径R是月球半径的P倍,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Q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嫦娥四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速率为(  )
A. B. C. D.
7.如图所示,传送带通过滑道将长为L、质量为m的匀质物块以初速度v0向右传上水平台面,物块前端在台面上滑动s后停下来。已知滑道上的摩擦不计,物块与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s>L,则物块的初速度v0为(  )
A. B.
C. D.
8.飞行员进行素质训练时,抓住秋千杆由水平状态开始下摆,如图所示,
在到达竖直位置的过程中,飞行员重力的瞬时功率的变化情况是 (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9.如图,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小球A和B,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绕竖直轴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恰好在同一高度水平面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速度vA=vB B.角速度 ωA>ωB
C.加速度aA=aB D.周期TA=TB
10.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水平面MN上方A点以初速度v1向右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1打在前方竖直墙壁上的P点,若将小球从与A点等高的B点以初速度v2向右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2落在竖直墙角的N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v1>v2 B.v1C.t1>t2 D.t1=t2
11.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进一步激发了人类探测火星的热情。如果引力常量G已知,不考虑星球的自转,则下列关于火星探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探测器贴近火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速度大小为第二宇宙速度
B.若火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十分之一,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一定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C.火星探测器贴近火星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如果测得探测器的运行周期与火星半径,则可以计算火星质量
D.火星探测器沿不同的圆轨道绕火星运动时,轨道半径越大绕行周期越小
12.“竹蜻蜓”是一种儿童玩具,双手用力搓柄可使“竹蜻蜓”向上升起,某次实验,“竹蜻蜓”离手后沿直线上升到最高点,在该过程中 (  )
A.空气对“竹蜻蜓”的作用力大于“竹蜻蜓”对空气的作用力
B.“竹蜻蜓”的动能一直增加
C.“竹蜻蜓”的重力势能一直增加
D.“竹蜻蜓”的机械能守恒
13.如图,篮球运动员平筐扣篮,起跳后头顶与篮筐齐平。若图中篮筐
距地高度2.9 m,球员竖直起跳,则其平筐扣篮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
的功及离地时重力瞬时功率约为 (  )
A.900 J,2 000 W B.900 J,4 000 W
C.500 J,1 000 W D.2 000 J,4 000 W
14.甲、乙两个同学打乒乓球,某次动作中,甲同学持拍的拍面与水平方向成45°角,乙同学持拍的拍面与水平方向成30°角,如图所示。设乒乓球击打拍面时速度方向与拍面垂直,且乒乓球每次击打球拍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则乒乓球击打甲的球拍的速度v1与乒乓球击打乙的球拍的速度v2之比为 (  )
A. B. C. D.
15.跳高是体育课常进行的一项运动,小明同学身高1.70 m,质量为60 kg,在一次跳高测试中,他先弯曲两腿向下蹲,再用力蹬地起跳,从蹬地开始经0.4 s竖直跳离地面,假设他蹬地的力恒为1 050 N,其重心上升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小明从蹬地开始到最大高度过程中机械能的增加量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  )
A.1 830 J B.1 470 J C.630 J D.270 J
16.如图所示,卷扬机的绳索通过定滑轮用力F拉位于粗糙面上的木 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B.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
C.木箱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
D.F对木箱做的功小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6分)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在的位置,实验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成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钉上复写纸和白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紧靠槽口处。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10.00 cm,A、B间距离y1=4.78 cm,B、C间距离y2=14.58 cm。g取9.8 m/s2。
(1)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得小球初速度v0=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小球初速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m/s。
18.(10分)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15甲所示,物块A的质量为m1,物块B和遮光片的总质量为m2,用通过定滑轮的轻细线连接,m1<m2,开始用手托着B静止,细线伸直。此时遮光片到光电门的距离为H,然后释放物块B,当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光电门记录的遮光时间是2.11×10-3 s。已知遮光片的宽度为d,且d<H,在测遮光片的宽度d时,使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来测量,准确操作后,部分刻线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
(1)遮光片的宽度d为________cm。
(2)物块B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需要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4)在实际运算验证时,第(3)中的关系式两边的数值总是有些差异,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对一条即可给分)。
19.(10分)排球比赛时,某运动员进行了一次跳发球,若击球点恰在发球处底线上方3.04 m高处,击球后排球以25.0 m/s的速度水平飞出,球的初速度方向与底线垂直,排球场的有关尺寸如图所示,试计算说明:(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 
(1)此球能否过网?(2)球是落在对方界内,还是界外?
20.(12分)有一辆质量为800 kg的小汽车驶上圆弧半径为50 m的拱桥。g取10 m/s2,求:
(1)若汽车到达桥顶时速度为5 m/s,桥对汽车的支持力F的大小;
(2)若汽车经过桥顶时恰好对桥顶没有压力而腾空,汽车此时的速度大小v;
(3)已知地球半径R=6 400 km,现设想一辆沿赤道行驶的汽车,若不考虑空气的影响,也不考虑地球自转,汽车速度多大时就可以“飞”起来。
21.(14分)如图17甲所示,两滑块A、B用细线跨过定滑轮相连,B距地面一定高度,A可在细线牵引下沿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向上滑动。已知mA=2 kg,mB=4 kg,斜面倾角θ=37°。某时刻由静止释放A,测得A沿斜面向上运动的v t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g取10 m/s2,sin 37°=0.6。求:
(1)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A沿斜面向上滑动的最大位移;
(3)A沿斜面向上滑动过程中细线的拉力所做的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D  4.B  5.D  6.D  7.B  8.C 
9.D 10.A  11.C 12.C  13.B  14.C  15.C  16.C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1)x  ,(2)1
解析:因为每次移动距离x=10.00 cm,所以小球从打A点到打B点与从打B点到打C点的时间相同,设此时间为t。y2-y1=gt2,且y1=4.78 cm、y2=14.58 cm,g=9.8 m/s2,t= =0.1 s,故小球初速度v0==x =1 m/s。
18.答案:(1)1.055,(2)5.0,(3)(m1+m2)=(m2-m1)gH,(4)存在阻力作用
解析:(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0 mm,游标读数为0.05×11 mm=0.55 mm,则遮光片的宽度d=10.55 mm=1.055 cm。
(2)物块B经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为v== m/s=5.0 m/s。
(3)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ΔEp=(m2-m1)gH,
系统动能的增加量为ΔEk=(m1+m2)v2=(m1+m2),
当(m1+m2)=(m2-m1)gH时,系统机械能守恒。
(4)在实际运算验证时,第(3)中的关系式两边的数值总是有些差异,可能的原因是存在阻力作用。
19.解:(1)排球在竖直方向下落高度Δh=(3.04-2.24)m=0.8 m,
设下落运动所用时间为t1,则Δh=gt12,x=v0t1,
解以上两式得x=10 m>9 m,故此球能过网。
(2)当排球落地时h=gt22,x′=v0t2,
将h=3.04 m代入得x′≈19.5 m>18 m,故排球落在对方界外。
20.解:(1)以汽车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代入数据解得F=7 600 N。
(2)当F=0时有mg=m,得v==10 m/s。
(3)当v=时汽车就会“飞”起来,将R=6 400 km代入得v=8 000 m/s。
21.解:(1)在0~0.5 s内,根据v t图像,A、B系统的加速度大小为a1== m/s2=4 m/s2,
对A、B系统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Bg-mAgsin θ-μmAgcos θ=(mA+mB)a1,μ=0.25
(2)B落地后,A继续减速上升,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Agsin θ+μmAgcos θ=mAa2,
将已知量代入,可得a2=8 m/s2,
故A减速向上滑动的位移为x2==0.25 m,
0~0.5 s内A加速向上滑动的位移x1==0.5 m,
所以A上滑的最大位移为x=x1+x2=0.75 m。
(3)A加速上滑过程中,W-(mAgsin θ+μmAgcos θ)x1=mAv2-0,解得W=12 J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