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一2022学年“安徽卓越县中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答案24~35小题,每小题4分。24.C25.B26.D27.C28.A29.B30.D31.A32.D33.B34.A35.C41.(1)发展状况:外来农作物开始普及(1分):小麦种植主要在北方(1分):经济作物种植品种多(1分):蚕桑栽育普及(1分):区域性棉花种植中心形成(1分)。(4分,任答4点,言之成理即可)成因:中国古代以农立国(2分);统治者实行重衣政策(2分);农业传统与自然环境影响(2分);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农民交纳赋税的需要(2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分)。(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2)变化:棉花种植增多(2分):外国商品倾销(2分):粮食生产陷人困境(2分)。(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影响:自然经济不断走向解体(2分):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2分):冲击农村经济,造成农民日益贫困(2分):密切了与世界市场联系(2分):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2分)。(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3)建议:有效整合土地资源(2分):重视粮食优良品种培育推广(2分);重视粮食生产和安全(2分):优化农业种植结构(2分):有序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2分)。(5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42.示例1:论题:“人”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历史前进(2分)》闸述:在物理科学领域,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并阐释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以及经典力学理论体系,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历史的第一次大飞跃和理论的大综合,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经典力学理论引发了工业革命,期间作为“建筑工人”“建筑师”的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19世纪中后期,欧洲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对科学的需求空前加强,科学在很多领域取得长足进步,指导技术发展,即出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电力成为补充和取代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能源。随后,“建筑工人”“建筑师”发明的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相继问世,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9分,言之成理即可)综上所述,“人”是社会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的推动者和创造者。(1分)示例2:论题:启蒙思想家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2分)阐述:17、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分权与制衡等学说,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也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理论依据。如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作为“建筑工人”“建筑师”的制宪者们,颁布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体现了启蒙思想家倡导的“主权在民”原则: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法院和总统掌握,且三权相互监督和制约,这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分权与制衡”学说。1787年宪法颁布后,美国确立了总统共和制,这促进了美国政局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9分,言之成理即可)综上所述,启蒙思想家的理性精神引导,彰显了人们对世界和人类的思考,从而指导和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1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如列出其他合理的论题,“阐述”有理有据、条理清晰亦可的情给分)2021-2022学年“安徽卓越县中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受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随着大型城市人口的不断聚集,城市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电力供应存在一定的短缺现象。图1为北上广深四座超大型城市人口增长预测图。据此完成1~3题。1.丁城市是A.深圳 B.广州 C.上海 D.北京2.图示四城市后期人口规模保持稳定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B.基础设施条件滞后C.人口迁人政策收紧 D.受生态环境承载力限制3.四城市缓解用电紧张的共同有效途径有①淘汰所有高能耗企业 ②加快发展新能源 ③实施北煤南运工程 ④推进产业转型升级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②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开始走向世界,这些食品以动植物制品为主,杂项食品(如咖啡、茶、调味料、冰淇淋等)、糖及糖食、饮料、酒及醋也占据一定比例。图2示意2001-2016年我国食品出口贸易状况。据此完成4~5题。4.我国食品向东亚出口最多的主要原因是A.饮食文化相近 B.距离较近 C.运输成本低 D.国家支持5.我国食品出口对于输入国的影响是A.改变饮食结构 B.拉动市场消费C.提高消费水平 D.丰富文化内涵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区分布着众多面积大小不一的小型、中型和大型湖泊。1986-2017年该区湖泊主要受原煤于采(露天开采)、农业放牧与灌溉的影响,呈现不断萎缩态势图3示意1986年呼伦贝尔市湖泊的分布。据此完成6~8题。6.图示河流沿岸湖泊主要的形成原因是A.风化侵蚀B.流水侵蚀C.地壳垂直抬升D.地表水平张裂7.推测1986-2017年湖泊萎缩较多的河流流域是A.伊敏河流域 B.海拉尔河流域C.克鲁伦河流域 D.乌尔逊河流域8.煤炭开采引发的各地理要素变化中与湖泊萎缩关联性最大的是A.蒸发 B.地下水 C.地形 D.植被和田地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1961-2018年该地年平均沙尘暴日数为20.4天,是我国沙尘暴发生频次最多的区域,但其年发生频次呈递减趋势,最大风速减小是沙尘暴发生频次减少的主要原因。表1示意1961-2018年和田地区不同季节沙尘暴发生频次与持续时间分布。据此完成9~11题。表1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沙暴发生频次/次 9.4 8.9 1.4 0.6沙尘暴持续时间/分钟 117 99 108 1279.和田地区冬季发生沙尘暴的频次少的地表条件是A.风力较弱 B.地形平坦 C.地表积雪 D.植被覆盖转好10.相比春季,冬季沙尘暴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天气少 B.对流运动活跃 C.天气形势较为稳定 D.暖锋活动较强11.沙尘暴发生频次呈递减趋势最可能的人文原因是A.营造阻风墙 B.耕地大量减少 C.牲畜数量增多 D.发展特色林果业12.近期,国际油价大幅冲高,且正向下游石化产品价格传导,进而对国内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走势产生较大影响。短期内地缘政治冲突仍未缓和,PPI上行压力仍存,PPI同比增幅仍将维持在高位。PPI同比增幅高位运行①将间接提高生活资料价格 ②使下游行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③使工业企业产品供不应求 ④将直接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2年北京冬奥会来临之际,全国各地围绕冬奥会出台了许多刺激冰雪消费的政策,让“冷冰雪”成了“热运动”,极大地带动了冰雪消费热潮,“冬奥经济”促成了冰雪消费新业态。举办北京冬奥会①催生了新产业,使我国产业结构愈加优化合理②所形成的消费需求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③刺激了人们的冰雪消费热情,能促进生产发展④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新契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图4、图5是我国居民持有理财产品意向的相关情况。据此分析,我国居民①缺乏长期投资心理 ②投资结构日趋合理③投资偏好发生变化 ④风险承受能力较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财政部发布的《2021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显示,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预算圆满完成。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20万亿元,达到20.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完成收入预算并有一定超收。这得益于①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②税率提高带来了税收收入的增加③主体税种税收收入较快增长 ④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楼宇是“竖起来的社区”。某社区积极探索和搭建党建引领下的楼宇自治共治平台,形成了楼宇治理恳谈会、协商会、评议会制度。该社区通过健全需求发现、协商处理、监督评议的闭环机制,打造楼宇治理“家园共同体”。楼宇治理“家园共同体”①是发展全过程民主的具体实践 ②创新丰富了基层社会治理模式③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表率作用 ④践行党的宗旨提高了行政效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经济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部署,对人大经济工作监督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21年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这是决定颁行21年以来的首次修订。决定的修订意义在于①重新明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便于常态化监督②对促进各级地方政府更好依法执政发挥重要作用③准确把握新时代人大经济工作监督新形势新任务④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提供更完善的法律规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我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布的《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强调,从事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应当提出申请;网上讲经讲道应当由取得《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的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寺观教堂组织开展,除此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组织开展宗教活动。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国家的保护 ②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一致③国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④我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应该受到限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电影《奇迹·笨小孩》没有夸张的主角光环、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演绎的是平凡人的众生相,是一群平凡小人物在大城市追逐幸福的故事,从普通人的视角诠释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道理。该影片的成功启示我们①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成为催人向上的“兴奋剂”②艺术的价值和生命在于还原平凡人的生活③唤醒观众的奋斗意识是艺术创作的目的所在④艺术创作要自觉站在最广大群众的立场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现实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正义暂时得不到伸张的情况,但事件的最终处理结果是正义终会得以维护。正义虽然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材料蕴含的哲理是①追求真善美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所在 ②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因条件限制变得模糊③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认识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具有反复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春晚爆火的舞蹈类节目《只此青绿》创作灵感来源于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舞蹈采用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回顾名画《千里江山图》,重现大宋美学,开启春晚观众沉浸式“赏画”体验。这说明①物质是本原的,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②舞蹈创作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过程③舞蹈《只此青绿》是对《千里江山图》的辩证否定④忠于历史真相是人们创造新的历史的必要条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疫情无情,世界有爱。截至2021年底,我国累计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0亿剂新冠疫苗。世界各国风雨同舟、团结合作,才能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材料告诉我们①联系具有普遍性,整个世界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②尽管事物发展道路艰难曲折,但我们一定要坚信前途光明③要重视部分,关键部分对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④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解决了主要矛盾才能解决次要矛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图6漫画从一个侧面强调了①人们的情感影响其对事物的评价 ②不同阶级的社会意识必然不同③生活环境对人的看法有重要影响 ④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4.长江流域出土了大量商周青铜器,既有生产工具、武器,也有青铜礼器。其中商代中期典型的与中原地区相同的器物在湖北盘龙城、湖南石门皂市、江西清江吴城和江苏南京等地都有出土。这说明,商周时期A.青铜制造技术先进 B.青铜器使用较普及C.中原文化向南扩展 D.区域发展相对平衡25.东汉灵帝时,太常刘焉建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于是“出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皆以本秩居职”,位在郡守之上,掌管一州军政大权。这一举措客观上A.弱化了中央监察权力 B.助推了地方势力膨胀C.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D.造成了官僚机构臃肿26. 表2 1040-1080年江南东路南北部各州城镇数量据此可知,当时这一地区A.坊市制度已经被打破 B.城市的政治功能减弱C.城镇化水平领先全国 D.商品交易市场的扩大27.明末清初,顾炎武等思想家批判“无道昏君”,期望“有道明君”,近乎一致地认为设置宰相分割君权,是达到他们理想中的“君明”“相好”的最佳途径。这反映出,明末清初思想家A.政治改革主张具有建设性 B.成为社会加速转型的助力C.坚持固有的儒家治世之道 D.对传统政治体制予以否定28.《十可虑奏》是清朝浙江巡抚刘韵珂在鸦片战争失败前夕上的奏折,总结语是“凡此十端皆属必然之患,亦皆属莫解之忧,若不早为筹划,则国家之事岂容屡误。臣病躯楮柱,心急如焚,寝食俱废,辗转思维,并无良策”。这一奏折A.暴露出统治者御敌能力不足 B.体现了地方官主权意识缺乏C.揭示了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 D.反映了清朝统治集团的腐败29.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说:“先生之哲学,博爱派之中学也。先生之伦理,以“仁'字为唯一之宗旨。以为世界之所以立,众生之所以生,家国之所以存,礼仪之所以起,无一不本于仁。”这说明,康有为A.具有救亡图存的民族精神 B.具有深厚的儒学情节C.以前瞻的眼光来看待西方 D.倡导世界的和平发展30.图7是1933年《红色中华》报刊上的漫画《热烈拥护并推销三百万公债》。该漫画所示现象A.促进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 B.开创了“星星之火”燎原之势C.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有助于中国革命的持续开展31.刘少奇在1956年政治报告中道:“美国政府对于我国的态度至今还远不是现实的和合理的”,“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都需要和平”,“事实证明,铁幕不在我们这一边。我们的门是对一切人敞开的。”这反映了我国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要求 B.外交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C.有意放弃“一边倒”外交战略 D.置身于美苏冷战对峙之外32.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自公元前6世纪初建立,其程序运行一直重视口述的方式。大约公元前380年,原告的诉状和被告的辩护都要以书面的形式提交,所有证人的证词都交付到书房员那里登记并宣读。从证据形式的变化中可以看出,雅典A.防止了司法官滥用权力 B.诉讼程序公正公平C.公民法律素养有所提升 D.司法制度不断完善33.卢梭在《爱弥尔》中写道:“要想最恰当地运用我的理性,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使它听从上帝的旨意。”这表明,卢梭A.批判宗教支配之下的理性 B.意识到启蒙理性的局限C.提出人类理想的发展途径 D.对宗教信仰的强力推崇34.图8是世界与苏联制造业生产的年度指数(1913年为100)示意图。这反映出苏联A.集权体制的治理效能 B.经济发展潜力日增C.发展成为工业化国家 D.农业经济长期落后35.1947年美发布JCS1779号文件,指出“政府紧急行动,寻求在德国创建政治、经济和士气条件”。1951年发布NSC-48/5号文件,提出援助日本发展特定的军事力量,将日本建设成为亚洲非共产党地区的兵工厂。这两个文件的出台A.清算了德日两国的军国主义 B.促使德日勇于承担战争责任C.影响了世界体系的未来走向 D.说明美国战略重点移至亚洲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文化艺术产业是隶属于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受文化资源、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具体包括文艺创作与表演服务、图书馆与档案馆服务、文化遗产保护服务、群众文化服务、文化研究和社团服务、文化艺术培训服务和其他文化艺术服务等。伴随着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确立,京津冀文化艺术企业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截至2017年,京津冀文化艺术企业数量为8711家,呈现井喷式增长,空间集聚范围不断扩大,并由“北京一核”发展为“京津双核”的集聚模式,区域经济增长的软实力不断增强。图9示意2017年京津冀地区文化艺术企业的空间分布。(1)推测京津冀地区文化艺术企业呈井喷式增长的主要原因。(6分)(2)分析天津相对于石家庄成为区域文化艺术企业集聚次核心的条件。(8分)(3)简述文化艺术企业的发展对京津冀地区文化和社会的有利影响。(8分)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河岸植物群落是河岸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岸植物通过自身的生物作用对河岸生态系统发挥调节作用。黄河源区地处青藏高原,河道蜿蜒,图10示意黄河源区某河湾处植被及土壤的分布状况,随着距河岸距离的增大,植被逐步向高级演替。(1)指出判断该河湾植被自然演替阶段的重要依据。(6分)(2)描述随着距河岸距离的增大该河湾土壤厚度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6分)(3)分析随着距河岸距离的增大该河湾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的成因。(6分)(4)简述河岸带植被和土壤发育的相互关系。(6分)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对耕地有着特殊的情结。耕地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受国际疫情影响,许多国家开始宣布限制粮食出口。粮食计划署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曾指出,全世界每天有8.21亿人在挨饿,其中1.35亿人正走向饥饿的边缘。2019年中国总人口为140005万人,首次突破14亿。《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提出,203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预期目标为1.8,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总量将达14.5亿人。最新调查显示,我国耕地高产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31.24%;障碍退化耕地面积占比高达40%,土壤退化问题依然突出。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合理性。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1840年的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大门,打醒了沉睡千年的东方雄狮,以“东亚病夫”“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等蔑视和欺辱,践踏着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权利。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今日之中华大地,一幅迈向复兴的新时代画卷徐徐展开: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天眼”探空、“奋斗者”号深潜、高铁奔驰……神州大地跃动着蓬勃生机与无穷活力。今日之中国人民,亿万张笑脸幸福绽放:2020年,人均国民总收入突破1万美元,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今日之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积极履行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担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让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不再重演,走向民族伟大复兴。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2021年12月31日,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二O二二年新年贺词。贺词部分内容如下:近年来,我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一年,还有很多难忘的中国声音、中国瞬间、中国故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运动健儿激情飞扬、奋勇争先;全国上下防控疫情坚决有力;受灾群众守望相助重建家园;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矢志强军、保家卫国……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的三位航天员正在浩瀚太空“出差”,海外同胞仍在辛勤耕耘,使领馆、中资企业等海外派驻人员和广大留学生仍在勇毅坚守,无数追梦人还在奋斗奉献。(1)结合材料并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谈谈你对“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理解。(10分)(2)结合材料,解读“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所彰显的中国精神。(10分)(3)“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请以“奋斗·梦想”为主题写一篇150字左右关于习近平主席二O二二年新年贺词的感言。(6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据《天工开物》记载,明代高粱、玉蜀黍、番薯等开始普及,“燕、泰、晋、豫、齐、鲁诸道,蒸民粒食,小麦居半,而黍、稷、稻、梁仅居半;西极川、云、东至闽、浙、吴、楚腹焉,方长六千里中,种小麦者二十分而一”。粮食生产以外,也有为满足衣着生产的棉、麻、苧等,还有染料蓝靛、红花等以及其他手工业生产原料,蚕桑的栽育几遍天下。棉花种植,“江花出楚中”“北花出畿辅、山东”“浙花出余姚”“姚邑之北乡濒海……每至秋收,贾集如云,东通闵粤,西达吴楚,其息岁以百万计,邑民资是以生者,十之六七”。——摘编自傅衣凌《明清农村社会经济: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材料二 1920年《北四省灾区视察记》道:“因日本人近来在内地办的纱厂很多,而且棉花出口也很厉害,棉花的需要既多,人民争趋其利,广种棉花,几有每年连麦全不种的……粮食遂陷于空虚状态。”据部分地区1921-1925年农家调查材料表明,农民消费资料中,自给部分占65.9%,购买部分占34.1%,而在购买品中,如山西,“八口之家,无一人之身无洋货者”。1933年,湘、鄂、皖、豫、赣五省主席联电国民党中央,称:“外洋米、麦同时输入倾销……(国米)销愈疲,价值愈落,农民所需耕种各费罄谷之值,不能抵偿。”——摘编自刘彦威《世界市场体系下的近代中国农业》(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出现的变化及影响。(10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前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建议。(5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法国思想家柯耶夫说:“为了理解世界历史的宏伟建筑和世界历史的建造过程,只需知道用于建造它的材料就够了。这些材料就是人。为了知道历史是什么,必须知道实现历史的人是什么。·在人那里,在每个人中,有某种促使人--消极地和积极地--参与世界历史的完成的东西。”但是,这里的“人”具有内在的区分,那就是参与缔造“世界历史”的“建筑工人”“建筑师”和少数“仅限于谈论不是通过他们的行动创造的东西”的“知识分子”。——摘编自冯庆《“世界历史”的内与外--欧洲近代政治史观下的审美启蒙难题》材料反映了“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虎年春节前后的庐山雪,持续引爆春节黄金周庐山冬季旅游。2022年1月31日至2月6日七天时间,庐山市共计接待游客53.6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21.75%。游客抵达庐山景区后,只能换乘大巴或索道到达山上冰雪雾凇小镇,在牯岭街亲身参与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板等冰雪运动,观冰赏雪度过欢娱假期。简析相比夏季旅游庐山冰雪游经济规模小的主要原因。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是典型的“城市矿产”资源,含有金、银、铜、锡等多种可回收利用的金属。2020年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规范回收处理量为16006.1万台,合计400.0万吨,规范回收处理量超千万台的省份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从高到低依次为广东、江苏和山东。(1)指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规范回收处理的环境效益。(4分)(2)说明东部沿海地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规范回收处理量大的主要原因。(6分)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桂林(当时是广西省会)于1949年11月22日解放,30日桂林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并告知全体市民:桂林市军管会在军管期间是全市最高权力机关。其后,各地军管会成立后,迅速开展了城市接收与管理、党政建设、社会改造、恢复和发展经济等具体工作。1949年12月17日,桂林市召开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至1952年,广西5个市都普遍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产生的办法有:军管会和市政府的代表由负责人担任,各机关、部队、党派、团体的代表由本单位选派,各界人士的代表由市军管会、市政府和协商委员会商定。各界代表在会议中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参政议政热情高涨。1953年7月,南宁市试行普选,全市选举人口184733人,选民112666人,参选人数占选民的93%。至此,人民代表会议正式被人民代表大会所取代。——摘编自廖胜平《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城市民主建政的初步探索与实践》(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城市民主建政的举措。(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民主建政的意义。(9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1914年8月,威廉二世宣称:“当国家投入战争时,一切政党应该停止争吵,我们大家都是兄弟。”德国报摊上出现了印有口号的明信片,例如“一枪干掉一个俄国佬!”“一脚踩死一个英国佬!”等。德国在战争初期的胜利,使大多数德国人相信,在同年圣诞节前战争就会结束。1915年,德军进攻重点转向东线。由于未能消灭俄军主力,1916年德军进攻的重点放在西线。2月21日,发生凡尔登战役,历时七个月。7月,英法军发动索姆河战役,历时五个月。从5月31日到6月1日,英国在北海同德国进行大规模海战,制海权仍由英国控制。1917年2月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标志着德国的战争危机。经济困难,人民生活穷苦,陆海军士兵对军官们的特权怀有敌意,有组织的工人也开始反对继续战争。由此看,德国是不能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摘编自丁建弘著《德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是不能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的原因。(7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一 管仲(前723-前645年),齐桓公时出任齐相。他认为,要在诸侯争霸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必先争人”“圣王卑礼”以待天下之贤。他强调“选贤论材,而待之以法”,即通过立法规定人才标准和选择人才的程序。并提出“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管仲还提出“三选制度”,即乡长进贤、官长选贤、国君考察用贤的三级举贤制度。——摘编自王奕《管仲的人才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材料二 晏婴(前578-前500年)对齐景公说:臣强而专,就是不忠,兄弟强而专,就是不悌,故“治天下若委裘,用贤委裘(指君主任贤举能)之实”。国之不祥有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苦此者。”其不免与孔子的贤人政治主张一样,其结果必然是“人存政举,人亡政废”。——摘编自张祥浩《晏子人才思想述评》(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管仲与晏子人才思想的异同。(7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管仲与晏子的人才思想。(8分)2021一2022学年“安徽卓越县中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政治答案12-23小题,每小题4分。12.A13.C14.B15.A16.A17.D18.B19.B20.D21.C22.A23.D38.耕地是粮食生产的保障。受疫情影响,全球粮食供应趋紧。(3分)粮食是重要的战咯资源,吃饭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3分)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有利于保障粮食生产,将饭碗始终端在自己手中。(2分)我国人口总量的增加,客观上要求增加粮食产量。(3分)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也有利于维护世界的稳定。(3分)39.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3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3分)在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增强以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3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分)40.(1)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2分)人与青山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2分)满足人的需要不应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保护生态环境,不仅可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可以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3分)把满足人的需要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3分)》(2)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3分)“祝融”探火、运动健儿奋勇争先、全上下防控疫情、受灾群众守望相助、解放军武警官兵保家卫国等,既体现了伟大创造、伟大奋斗、伟大梦想、伟大团结的民族精神,也蕴含着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3分)》(3)知识依托: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人们心中闪亮: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一12021一2022学年“安徽卓越县中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地理答案1~11小题,每小题4分。1.A2.D3.D4.A5.B6.B7.C8.B9.C10.C11.D36.(1)区域经济发展快,文化需求增长快;文化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好:政府政策支持,投资吸引力强。(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2)城市发展早,文化基础较好;文化资源丰富,利于企业文化产品的开发:距离北京近,受到的辐射带动作用强:高校更多,高素质人口多,文化消费市场广阔。(每点2分,共8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3)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增进区域与外界的文化交流:扩大文化的大众普及:创新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人水平。(前四点为文化影响,后两点为社会影响,学生需兼顾这两方面,任答4点,每点2分,共8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37.(1)植物种类:植被覆盖度:植被生境类型。(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2)变化特征:随着距河岸距离的增大土壤厚度逐步增大。(2分)原因:随着距河岸距离的增大,植被覆盖率增加,易于截留较细的泥沙物质,有利于土壤的发育(2分):距河越远,地势越高,地表土壤受水流冲刷侵蚀作用减小,土层厚度增加(2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3)距河岸较近的植被带内,随着距河岸距离的增大,地下水位降低,土壤含水量先减小(2分):但是随着距河岸距离的继续增大,植被覆盖度上升,减少了地表水分的蒸发(2分):且由于土层增厚,土壤含水、蓄水能力增强,土壤含水量又逐步增大(2分)。(其他答案合理可的情给分)(4)河岸带植被发育有利于土壤厚度增加,有机质积累,土壤结构改善(3分):河岸带土壤的熟化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河岸带植被的生长发育(3分)。(其他答案合理可的情给分)43.降雪与积雪时间短,且时间不稳定;出于安全考虑,开放的景点少;游客可参与的旅游项日少,消费少;大部分为近距离游客,停留时间短:积雪会造成交通不便,游客进出受限。(每点2分,共10分。其他答案合理可的情给分】44.(1)能够减少污染物排放:节约金属矿产资源(减少资源消耗)。(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2)人口多,电器电子产品消费量大;经济发达,电器电子产品更换频率高(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多);工业化水平高,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产业起步早、基础好、处理能力强。(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届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试卷 word.docx 历史安徽卓越高三二联答案.pdf 地理安徽卓越高三二联答案.pdf 政治安徽卓越高三二联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