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 酸碱盐复习导学案 课型 复习 主备人 宿光洋 2013.3.25第七单元 酸碱盐复习导学案(碱)一、复习目标: 1.知道常见的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知道常见的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区分碱溶液和碱性溶液、碱和纯碱(易错点);3.实验探究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区分酸溶液与酸性溶液(易错点);4.认识酸、碱的腐蚀性;5.理解中和反应的概念和实质(难点),并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6.理解溶液的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区分酸碱性与酸碱度(pH)。二、自主学习【温故知新】(用10分钟完成下列基础知识)知识点三:常见的碱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俗称、性质和用途化学式NaOHCa(OH)2俗称 、 、 、 物性色态溶解性露置空气化学性质指示剂溶液使石蕊溶液变 ,无色酚酞溶液变 。非金属氧化物NaOH+CO2=NaOH+SO2=Ca(OH)2+CO2=Ca(OH)2+SO2=酸NaOH+H2SO4=Ca(OH)2+ H2SO4=盐NaOH+FeCl3=Ca(OH)2+Na2CO3=制法Ca(OH)2+Na2CO3=2NaCl+2H22NaOH+H2↑+Cl2↑CaO+H2O=用途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含氢氧化钠。①工业:制漂白粉;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③建筑:2、.碱的化学性质(通性)NaOH=Na++OH-碱的水溶液能导电 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故碱有相Ca(OH)2=Ca2++2OH- 似的化学性质。(1)碱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 ;(2)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3)碱和酸反应 ;(4)碱和盐反应 。知识点四:中和反应1.定义: 与 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属于 反应)2.中和反应的本质: 3.应用:⑴改变土壤的酸碱性;⑵处理工厂的废水;⑶用于医药,等等。知识点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溶液的酸碱性用 来检验。溶液的酸碱度用 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PH范围溶液的酸碱性滴入石蕊溶液滴入酚酞溶液举例PH>7溶液显 性PH=7溶液呈 性PH<7溶液显 性2.测定pH值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测定时,用 蘸取待测溶液,滴在 上,然后再与 对照,便可测出溶液的pH值。 3.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5.6的雨水为酸雨【知识拓展】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定义凡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大多数酸性氧化物是非金属氧化物凡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所有碱性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化学性质(1)大多数可与水反应生成酸CO2+H2O== H2CO3SO2+H2O== H2SO3SO3+H2O== H2SO4(1)少数可与水反应生成碱Na2O +H2O== 2NaOHK2O +H2O== 2KOHBaO +H2O== Ba(OH)2CaO +H2O== Ca(OH)2(2) 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CO2 +Ca(OH)2== CaCO3↓+H2O(不是复分解反应)(2) 碱性氧化物+酸 → 盐+水Fe2O3+6HCl== 2FeCl3+3H2O典例讲解二.(2012年山东菏泽)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之后,知道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H2O、Na+、OH-,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某科技小组想进一步探究是哪一种粒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提出猜想】猜想①:可能是H2O ;猜想②:可能是Na+;猜想③:可能是OH-。【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①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水分子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②用试管取少量氯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③用试管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行练习二1.下列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大于7的是( )。 A.CO2 B.HCl C.NaCl D.Ca(OH)22.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CO2 B.HCl C.NH3·H2O D.K2SO43.物质保存的方法取决于其性质。下列药品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氯化钠 D.浓盐酸 4.(2012年四川宜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H<7的雨水叫酸雨 B.pH<7的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弱C.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是碱性溶液 D.使用pH试纸时应先用蒸馏水润湿5.(2012年四川泸州)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A.常温下,测得溶液的pH<7 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6.(2012年江苏苏州)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B.固体氢氧化钠有挥发性 C.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 D.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水蒸气而潮解7.(2012年山东日照)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滴入酚酞溶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C.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O2也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8.已知氢氧化锂(Li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C.能与稀硫酸反应 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9.(2012年湖北黄冈)对于反应:X+C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类型可能是置换反应 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C.X 可能是CuCl2或Fe2(SO4)3 D.Y 可能是CaCl2或Ca(NO3)210.(2011年广东梅州)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六种物质:①SO2;②NaHCO3;③CO(NH2)2;④Ca(OH)2;⑤O2;⑥H2SO4。请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__。 (2)供急救病人呼吸的是________。(3)能导致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_。 (4)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_。(5)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 (6)可作氮肥的是________。11.(2011年广东茂名)“化学就在身边”。回答下列问题:(1)食醋(含有醋酸)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铁制品来盛放;(2)广东人喜欢喝汤,在煲汤时,加入少量食醋可使骨头中难溶于水的磷酸钙转化为可溶性钙盐,则在汤水中钙元素以________(填“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3)撒在田地里的熟石灰能与酸雨(含有H2SO4)发生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4)要用木柴烧火做饭,从燃烧的三个条件来看,除木柴和空气外,还要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生成碳酸钠。(1)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取少量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一个用碱溶液来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杂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有浓盐酸、氢氧化钠、石灰水三种物质的溶液长期存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8.向盛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4、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02468101214烧杯中溶液的pH1.11.21.41.62.07.011.012.2⑴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mL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⑵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时,溶液显 色;⑶当烧杯中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 。15.(2012年山东聊城)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试剂(括号内的物质)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稀盐酸) B.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 D.稀盐酸和稀硫酸(锌粒)16.(2011年广东湛江)(1)目前,我国一些城市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①乙醇属于________(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②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①由图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②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B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家菜地里的蔬菜叶子发黄了,妈妈叫他去买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来施用,当他到化肥商店时,碳酸氢铵刚好缺货,你建议他买________(填“尿素”或“氯化钾”),也能起到与碳酸氢铵相同的作用。17.已知A、B、C、D、E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氧化铁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E是实验室一种常见溶液,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请回答: ⑴C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上述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可用“甲+乙→丙+丁”表示,其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⑶若B、C、D、E都不变,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也不变,A还可能是________。18.小军同学在学习酸碱盐有关知识时,对一些沉淀物质的颜色产生了兴趣。老师告诉他氢氧化铜是蓝色的、氢氧化铁是红褐色的,让他自己探究氢氧化亚铁的颜色。下面请你和他一起探究。【查阅资料】(1)铁有两种氢氧化物,它们可以分别由相对应的可溶性盐与碱溶液反应制得。(2)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3)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提出猜想】氢氧化亚铁是浅绿色。【实验过程】在2支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FeCl3和FeSO4溶液,然后滴入NaOH溶液,观察现象。请补充完成下表。FeCl3溶液Fe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的现象生成红褐色沉淀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然后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反应FeSO4+2NaOH===Fe(OH)2↓+Na2SO4,Fe(OH)2+____+____H2O===____【学习交流】(1)氢氧化亚铁是________色而不是浅绿色。(2)小军联系到CO2与C的反应,认为FeCl3溶液可以转化为Fe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我学会了我还没完全理解的内容有解决办法1、自己查资料( ) 2、和同学讨论( )3、向老师提问(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