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角度二 化学平衡与平衡移动1.化学平衡的判断(1)等——“逆向相等”①同一物质:v正=v逆。②不同物质:=。(2)定——“变量不变”:如果一个量是随反应进行而改变的(即变量),当其“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即“变量”不变→平衡状态;反应前后始终不变的量不能作为判据。2.化学平衡常数(1)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K=。另可用压强平衡常数表示:Kp=[p(C)为平衡时气体C的分压]。气体的分压=气体总压×体积分数=气体总压×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2)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对于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对于吸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3)平衡常数与速率常数的关系应用举例例1 温度为T1,在三个容积均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 ΔH=+206.3 kJ·mol-1,该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k正c(CH4)·c(H2O),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c(CO)·c3(H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已知T1时,k正=k逆,则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____;当温度改变为T2时,若k正=1.5k逆,则T2________T1(填“>”“=”或“<”)。答案 1 >解析 解题步骤及过程:步骤1:带入特殊值平衡时v正=v逆,即k正c(CH4)·c(H2O)=k逆c(CO)·c3(H2)步骤2:适当变式求平衡常数K1==;k正=k逆,K1=1步骤3:求其他K2==;k正=1.5k逆,K2=1.51.5>1,平衡正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则T2>T1。3.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1)根据浓度商(Q)规则判断:若某温度下Q<K,则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2)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在一定条件下,aA(g)+bB(g)mC(g) ΔH<0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如下:改变的条件(其他条件不变) 化学平衡的移动浓度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压强(对于有气体存在的反应) a+b≠m 增大压强 向气体总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 向气体总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a+b=m 改变压强 平衡不移动温度 升高温度 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 向放热方向移动催化剂 使用催化剂 平衡不移动4.化学平衡移动与转化率的关系(1)熟记几种化学方程式模型平衡移动与转化率的关系一定温度下,A、B、C均为气体。下列几种化学反应方程式建立的平衡体系,恒温恒容时,只改变A的浓度,平衡移动方向与转化率的关系。可逆反应 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反应物转化率 备注A+B??C 增大A的浓度 正向 α(B)增大 α(A)减小A??B+C 增大A的浓度 正向 α(A)减小 实际是考虑压强影响2A??B+C 增大A的浓度 正向 α(A)不变3A??B+C 增大A的浓度 正向 α(A)增大(2)“定一议二”法分析平衡移动结果举例例2 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 CH3OCH3(g)+H2O(g)。容器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CH3OH(g) CH3OCH3(g) H2O(g)Ⅰ 387 0.20 0.080 0.080Ⅱ 387 0.40Ⅲ 207 0.20 0.090 0.090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0;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容器Ⅰ________容器Ⅱ(填“>”“<”或“=”)。[解题步骤](1)看变化,定一议二(2)用平衡原理作判断降温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ΔH<0;恒温恒容下,Ⅱ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加倍,等同于加压,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不变,平衡不移动,则容器Ⅰ、Ⅱ中CH3OH的体积分数相等。(3)“虚拟状态”法分析平衡移动结果举例例3 (2018·江苏,15改编)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容器1 容器2 容器3反应温度T/K 700 700 800反应物投入量 2 mol SO2、1 mol O2 4 mol SO3 2 mol SO2、1 mol O2平衡v正(SO2)/ (mol·L-1·s-1) v1 v2 v3平衡c(SO3)/ (mol·L-1) c1 c2 c3平衡体系总压强p/Pa p1 p2 p3物质的平衡转化率α α1(SO2) α2(SO3) α3(SO2)平衡常数K K1 K2 K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1<v2,c2<2c1B.K1>K3,p2>2p3C.v1<v3,α1(SO2)<α3(SO2)D.c2>2c3,α2(SO3)+α3(SO2)<1答案 D解析 由题中表格信息可知,容器2建立的平衡相当于容器1建立平衡后再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为原来的(相当于压强增大为原来的2倍)后平衡移动的结果。由于加压,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则v1<v2;题给平衡右移,则α1(SO2)<α2(SO2),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得c2>2c1,p1<p2<2p1。容器3中建立的平衡相当于容器1建立的平衡升温后平衡移动的结果。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则v1<v3;题给平衡左移,则α1(SO2)>α3(SO2),c1>c3。由于温度升高,气体物质的量增加,故p3>p1。对于特定反应,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题给平衡左移,平衡常数减小,则K1=K2>K3。由以上分析可得结论v1<v3,α1(SO2)>α3(SO2),C错;因为c2>2c1,c1>c3,则c2>2c3,若容器2的容积是容器1的2倍,则两者建立的平衡完全相同,根据平衡特点,此时应存在:α1(SO2)+α2(SO3)=1,由于容器2的平衡相当于容器1的平衡加压,故α2(SO3)将减小,则α1(SO2)+α2(SO3)<1,结合α1(SO2)>α3(SO2),则α2(SO3)+α3(SO2)<1,D对;由以上分析可知c2>2c1,A错;由以上分析可知p1<p2<2p1,p1<p3,则p2<2p3,B错。1.电镀废液中Cr2O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Cr2O(aq)+2Pb2+(aq)+H2O(l)2PbCrO4 (s)+2H+(aq) ΔH<0,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B.增大溶液的pH,Cr2O的转化率减小C.加入 Pb(NO3)2 固体,平衡逆向移动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答案 D解析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动,A说法错误;增大溶液的pH,c(H+)减小,平衡正向移动,Cr2O的转化率增大,B说法错误;加入Pb(NO3)2固体,溶液中c(Pb2+)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说法错误。2.(2021·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联考)在某容器中加入1 mol PCl5,发生反应PCl5(g)PCl3(g)+Cl2(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作如下几种改变:①体积增大一倍;②增大体积至总压强减为原来一半;③恒容下增加2 mol PCl5;④恒压下增加1 mol PCl5。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达到新平衡后,①②③④中PCl5转化率都增大,且增大倍数一样B.达到新平衡后,④中化学反应速率比原平衡大C.达到新平衡后,①中PCl5转化率小于②中PCl5转化率D.③中平衡右移,PCl5转化率增大答案 C解析 根据平衡:PCl5(g)PCl3(g)+Cl2(g),①②体积增大,平衡向右移动,PCl5转化率增大,③增加PCl5浓度,平衡向右移动,但PCl5转化率降低,④恒压增加1 mol PCl5,平衡正向移动,但最终PCl5转化率不变,A错误;恒温、恒压增加PCl5,最终平衡与原平衡等效,反应速率与原平衡相同,B错误;①体积增大一倍,平衡会正向移动,压强略大于原来的一半,②增大体积至总压强减为原来一半,相当于在①的基础上再增大体积,因此②平衡比①平衡正向移动的趋势大,②中PCl5的转化率略大于①,C正确。3.在100 ℃时,容积为5 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2O4,容器内N2O4和NO2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表所示:时间/s 0 2 10 30 60 90n(N2O4)/mol 0.3 0.25 0.15 0.125 b 0.12n(NO2)/mol 0 0.1 a 0.35 0.36 0.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 s时,以NO2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速率为0.006 mol·L-1·s-1B.该温度下反应2NO2(g)N2O4(g)的平衡常数K=0.216C.35 s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6倍D.其他条件不变,90 s后向容器中再加入0.3 mol NO2建立新平衡时,与原平衡时比较,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答案 D解析 10 s内,以NO2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6 mol·L-1·s-1,10 s时为瞬时速率,小于0.006 mol·L-1·s-1,故A错误;根据分析,60 s时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N2O4为0.12 mol,浓度为0.024 mol·L-1,NO2为0.36 mol,浓度为0.072 mol·L-1,该温度下反应2NO2(g)N2O4(g)的平衡常数K=≈4.63,故B错误;35 s时,若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状态,根据恒温恒密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则==1.6,但根据题中表格数据,35 s时,反应不一定平衡,压强不一定是反应前的1.6倍,故C错误。4.(2021·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高三模拟)温度为T1时,在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O2(g)2NO2(g)(正反应放热)。实验测得:v正=v(NO)消耗=2v(O2)消耗=k正c2(NO)·c(O2),v逆=v(NO2)消耗=k逆c2(N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不同时刻测得容器中n(NO)、n(O2)如下:时间/s 0 1 2 3 4 5n(NO)/mol 0.20 0.10 0.08 0.07 0.06 0.06n(O2)/mol 0.10 0.05 0.04 0.035 0.03 0.0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NO)=0.03 mol·L-1·s-1B.其他条件不变,往原容器中再通入0.20 mol NO和0.10 mol O2,则达平衡时NO2体积分数减小C.其他条件不变时,移走部分NO2,则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当温度改变为T2时,若k正=k逆,则T2答案 A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0~2 s内,NO的物质的量由0.20 mol变为0.08 mol,Δn(NO)=0.20 mol-0.08 mol=0.12 mol,则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NO)==0.03 mol·L-1·s-1,A正确;其他条件不变,往原容器中再通入0.20 mol NO和0.10 mol O2,相当于增大体系的压强,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所以达平衡时NO2体积分数增大,B错误;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故其他条件不变时,移走部分NO2,化学平衡正向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C错误;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在温度为T1时,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平衡时各种物质的浓度:c(NO)=0.03 mol·L-1、c(O2)=0.015 mol·L-1、c(NO2)=0.07 mol·L-1,化学平衡常数K====,若k正=k逆,则K减小,化学平衡逆向移动,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所以:T2>T1,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