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手法之虚实结合》 课件(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手法之虚实结合》 课件(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诗歌中的虚写和实写
1. 明确诗歌中虚写和实写的概念;掌握诗歌中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2. 运用虚实结合相关高考题,精准鉴赏,规范答题。
3. 体悟诗歌抒情委婉含蓄的特点。
学 习 目 标
一、明辨概念,明白 “虚”与“实”
古诗的“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是诗人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
古诗的 “实”则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得到,是真实具体的描绘。
虚实结合: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是古诗词中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
1.当前为实,过去为虚
诗歌中,诗人在描写当前景况时,常插入作者经历过的,或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景象,通过今昔对比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怀。当前景象为实,已逝景象为虚。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人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眼前之景,虚写将来与妻子西窗剪烛的恩爱场景。虚实结合,以虚衬实,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深挚思念。
2.当前为实,将来为虚
诗词中有不少诗句是设想未来之境,诗人以它来对当前之景当前之情进行对比或烘托,来抒发心中的情怀,这也是一种虚实结合。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者本是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偏想象对方如何思念自己。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诗人想到的却是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这就比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已不能参与更显得深情且富有新意。这种写法比单写自己如何思念对方来得委婉,但却达到情感双面交代的效果。因而感情更加深沉,更加真挚动人,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
3.己方为实,对方为虚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诗歌的前两句表现妻子采莲送给远方的丈夫,丈夫却远在天涯是实写。后两句想想丈夫也在远方望向故乡,思念妻子,为虚写,采用对写法(悬写法)。在虚实结合中强化了夫妻之爱以及妻子对丈夫的忠贞与深情。
4.客观为实,主观为虚
严格地说,写过去、写未来、写对方都是主观之景,这里为了阐释的方便,我们用“主观之景”来特指诗词中所描绘的梦境、仙境、誓愿等等。(想象)
梦境为虚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为虚写,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
(2)仙境为虚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作者用瑰丽的诗句详细描写了天界的神秘与美丽,衬托出现实世界的凶险和丑恶,表达了诗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不屈志节,是虚实结合手法的典型表现。
(3)愿望为虚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诗《上邪》
诗人设想了五种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景象并以此为誓言,是虚写。女主人公把这些作为“与君绝”的条件,突出表现了誓死不与君绝的坚定信念。用虚写的手法有力的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5、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以《虞美人》为例: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句,写愁绪。愁绪本是很抽象,李煜却将之化成了“一江春水”气势汹涌,不可遏止,化抽象为形象,化虚为实。
小结:虚实结合的作用
1、虚实结合能丰富诗歌的意象,开拓诗歌的意境,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2、虚景和实景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诗人情感(感慨)。
3、虚景和实景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诗人情感的。
四、真题链接,解题指导
1.命题方式:
①请从“虚与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②本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简要分析。
③请指出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2.答题步骤:
①亮出虚实结合手法;明手法
②分析虚写、实写内容,简要描述;(诗中实写..或...是实写)阐运用(诗中虚写..或...是虚写)
③点出此手法的艺术效果及所表现的诗人的情感,析效果
3.鉴赏示例
①下面这首诗主要使用了何种手法 请简要分析。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明手法:虚实结合
阐运用:虚写凯旋威武、繁盛热闹的往事,实写王城故址鹧鸪乱飞的眼前之景。
析效果: (虚景实景相反相成) 虚实对比,表达了今昔盛衰无常之感。
②(2005年全国卷II )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问: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答题要点]
明手法:诗歌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阐运用:诗的前两句写冬至之日,诗人一个人在客店里,抱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他相伴是实写,表现其孤寂、思家之情。而三四两句“家中夜坐”“说着远行人”等是虚写,想象家里的人或许像我这样深夜坐着,在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表现家中人也在想我。
析效果:虚实结合,相辅相成,突出表现了诗人孤寂之感,思家之情。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诗歌的前两句表现妻子采莲送给远方的丈夫,丈夫却远在天涯是实写。后两句想想丈夫也在远方望向故乡,思念妻子,为虚写,采用对写法(悬写法)。在虚实结合中强化了夫妻之爱以及妻子对丈夫的忠贞与深情。
在一些抒情诗中,作者常常突破时空的限制,通过想像将对方的言行摄入诗中,增强诗词的情趣,扩大诗词的意境,将所抒发的情感加以深化。因这种设想着眼于对方,故有人称之为“对写法”。
示例: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这首怀妻之作凝注了诗人真挚而深切的情感。首联不说自已见月忆妻,却说妻子见月忆已,正如幻晓岚所云“入手便摆落现境,纯从对面着笔,蹊径甚别”。颔联不说自已看月忆儿女偏说儿女随母看月而不解其母忆父,把悬念儿女、体贴妻子深情婉曲地表达了出来。颈联写想像中妻子看月忆已的情景。颔、颈两联纯为虚拟之词,从侧面表现夫妻情深。尾联以想像中归家后的相聚之乐来反衬今日相思之苦,对写手法更进一层。此诗纯从对面落笔泼墨,无一笔正面描写,正如王世爽所言:‘“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已,已进一层;至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如此写来,感情更为深沉,艺术感染力也更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