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练习(一)社会·法治试题卷(2022.04)考生须知: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全卷采用闭卷形式。2,全卷共8页,I选择题和Ⅱ非选择题两部分,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3·15晚会”是由中央电视台联合国家政府部门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在每年3月15日晚共同主办的公益晚会。2022年“3·15晚会”的主题是A共治共享放心消费B.凝聚力量共筑美好C公平守正安心消费D提振消费从心开始2022年2月4日~20日,第24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成功举办。回答25题。2.这届北京冬奥会口号是A.一起感受B.一起向未来C.一束光,一世界D.激情冰火属于你60°盐湖城常契平北京30°0°300120°60060°120°图1历届冬奥会举办地示意图3.据图1,历届冬奥会举办地最多的大洲是A.亚洲B.非洲C.欧洲D.北美洲4.北京具有举办冬奥会的气候条件。图3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符合北京气候特征的是降水量降水量毫米)〔花米)7000035700700006006005000500400-15400-1540030030300200200200450010001007575710月}10(月D图3NH社会·法治(一)试题卷第1页(共8页)可只0000005、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下列关于湄公河平原区域特色的描述,最为合理的是A农民在高温下干活C.渔民在“耕海收渔”B牧民“逐水草而居”D.游客在露天雪场滑雪6.《史记》在评论某一历史阶段特征时写道,“…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该历史阶段主要是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战国D.秦汉时期7《通志》记载:“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发诸尝通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那、南海,以适徙民五十万戍五岭”。据此,“始皇帝”征服“陆梁地”后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是A.分封制B.行省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8。上海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下列历史叙述,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序号历史叙述①洋务派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②近代某屈辱条约将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③上海市信大祥绸布商店庆祝公司合营④国务院批复设立浦东新区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9。在某一历史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规定“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据此推断,这一变化最早发生于A戊戌变法后B.辛亥革命后C五四运动后D新中国成立后10.图4为1959一1994年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个)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35000T数量统计示意图,据此推断3000029509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零售网点锐减2500020000B.“文化大革命”推动了该市零售业发展15000100005671C.“大跃进”使该市的商品供应迅速增加50003365206501959197719871994(年)D.改革开放极大地激发了该市的市场活力图4: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图11,“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某学者所评论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B.工业革命启蒙运动C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D,科学革命文艺复兴NI社会·法治(一)试题卷第2页(共8页)可日0000000202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练习(一)社会·法治参考答案(2022.04)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题号12346789101112答案CCCACCBBD白D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DDBDBACBAAA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25题8分,26~29题10分或12分,共52分)25.(8分)(1)西北:日照、降水、地形。(4分)(2)与北京城区距离近,有公路及铁路,与城区交通联系方便(2分);政府政策支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承办过多次冰雪相关大型活动,服务设施完善(2分,答出1点即可)。26.(10分)(1)限制:国王不得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逮捕自由人;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2分)(2)表现:财产资格逐步降低;获选举权的阶层逐步扩大;成年男性基本实现普选权。(3分)(3)经济制度创新:建立工厂制度;作用: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推动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为寻求世界市场,对外进行殖民扩张,逐步确立起世界霸权。(制度1分,作用4分)27.(10分)(1)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开始长征,长征途中(遵义会议前)遭受重大挫折,使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2分)(2)应全面、一分为二地评价;应用历史的眼光去评价(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2分)(3)采用分层评价。水平1:从革命或建设道路任一维度进行简单分析。水平2:从革命或建设道路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条理清晰。水平3:在水平2的基础上,还能阐明“一脉相承”的逻辑联系或结论,且层次清晰,逻辑严密。NH社会·法治(一)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示例:中共成立后,以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人总结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立足国情,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革命道路,逐步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2分);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的共产党人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总结经验教训,立足中国实际,领导探索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伟大成就(2分)。正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中所进行的奋斗、牺牲和创造,践行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一脉相承”(2分)。(革命及建设道路概括4分,结论2分)28.(12分)(1)有利于彰显宪法最高权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维护宪法最高尊严;在仪式过程中,感受宪法的神圣;有利于学生树立宪法意识,培育宪法至上观念(注:从两个角度作答,共4分)(2)法治标定自由的界限,仇某在网上发表诋毁英雄官兵的言论,触碰了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2分)法治是自由的保障。警方以涉嫌寻恤滋事罪拘留仇某,体现公民合法的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一旦违反了法律就要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2分)(注:仅回答“自由与法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给2分)(3)建议1:制定合理使用手机制度,确有家校联系需求的可向学校提出申请,学习期间手机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理由:遵守规章制度,维护校园秩序。(2分)建议2:开展合理利用手机的主题班会。理由: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提升学生媒介素养。(2分)29.(12分)(1)角度一:浙江经济发展水平高(高质量发展)。角度二:浙江人民生活比较富裕。角度三:浙江城乡贫富差距缩小,区域发展比较均衡。(一个角度2分,共6分)(2)角度一:嘉兴是“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忠诚为民”等红船精神发源地,可在价值引领方面发挥更好的示范作用。角度二:坚持城乡均衡发展,提供“嘉兴经验”。角度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任选一个角度2分,共4分)(3)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2分)NH社会·法治(一)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史社会·道德法治 参考答案.pdf 历史社会道德法治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