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3讲 热机 热机效率 学案(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3讲 热机 热机效率 学案(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3讲热机
热机效率
从火车到火箭
生产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动力。17世纪,人类发明了热机。最早的热机是蒸汽机。在锅炉里把水烧成水
蒸气,水蒸气在气缸里推动活塞做功。原始的蒸汽机不便于使用
交通运输的发展迫切需要轻便的热机。于是,内燃机应运而生。内燃机分为汽油机、柴油机两大类。汽油
机是1876年发明的,柴油机是1892年发明的。内燃机行驶时不需要携带很多的水和煤,不但轻便,效率
也提高了…
早期的飞机是由内燃机提供动力的。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飞机上越来越多的使用喷气发动机,它向
后高速喷出气体,从而获得前进的动力。在功率相同时,喷气发动机比内燃机更轻便.
1.水的比热比其它物质都大,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水的这个特征的是()
A.供暖系统用循环热水来供给暖气
B.炎热的夏天在地上洒水纳凉
C.用水作为发动机的冷却液
D.冬天在窑中放一桶水,可防止储存的蔬菜冻坏
2.开启啤酒瓶盖瞬间,会听到“嘭”的一声,同时瓶口有一股“白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瓶内压强比瓶外大,气体膨胀时发出响声B.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C.瓶口“白烟”是瓶内喷出的蒸气
D.瓶口“白烟”是瓶口附近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3.两个相同的烧杯里分别装有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分
别给它们加热,发现甲液体温度升高得比乙快,则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大小关系是()
A.C甲>Cz
B.C甲=C乙
C.C甲D.无法判断
4.甲乙两个金属球的质量之比是5:3,吸收相同热量后,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1:1,则它们的比热
容之比c甲:cz是()
A.5:3
B.3:5
C.1:5
D.5:1
5.1kg100℃的水与1kg20℃的水相混合,若不计热损失,则混合后的温度应是()
A.40℃
B.50℃
C.60℃
D.80℃
知识点1热机
1.热机:热机是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汽车、轮船和飞机的发动机都是利用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做功。
2.常见的热机一内燃机
(1)定义: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做内燃机。
初三物理秋季课程
(2)分类: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它们分别利用汽油和柴油作为燃料。
3.汽油机
火花
进气门
气门
(1)工作原理:利用气缸内燃烧的汽油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来推动活塞做功。
(2)构造:如图所示,汽油机的主体是一个气缸,气缸上部有进气门和排气门,
顶部有火花塞,下部有活塞,活塞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
(3)工作过程
冲程名称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图示
孩密罗宽
进气门开闭情况
打开
关闭
关闭
关闭
排气门关闭情况
关闭
关闭
关闭
打开
活塞运动方向
向下
向上
向下
向上
能的转化

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4.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区别
汽油机
柴油机
构造:
顶部有一个火花塞。
顶部有一个喷油嘴。

吸气冲程
吸入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体
吸入空气

点燃方式
点燃式
压燃式

效率


应用
小型汽车、摩托车
载重汽车、大型拖拉机
冲程:活塞在往复运动中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
相同点
,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2次,曲轴和飞轮转动2周,经历四个冲程,做功1次。
例题并解一
例1.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的示意图,则()
A.该冲程是压缩冲程
B.该冲程靠飞轮惯性来完成
C.该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扫码答疑解惑
D.随着汽油的燃烧,汽油的热值会减小
例2.有关四冲程内燃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工作中只有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第 1 讲 分子热运动与内能
课前小测
1.C; 2.D; 3.C; 4.B; 5.B
知识点一例题讲解
1.C; 2.C; 3.扩散;温度;间隙
知识点二例题讲解
1.C; 2.B; 3.B
知识点三例题讲解
1.C 2.C; 3.B; 4.C
知识点四例题讲解
1.A; 2.D; 3.C; 4.C;5.减小;液化
课堂闯关
1.A; 2.D; 3.A; 4.C; 5.D; 6.C; 7.C; 8.C; 9.D;
10.无规则运动;斥力;硫酸铜溶液;快;
11.白雾;做功;减小;液化;
12.右;降低;
13.增大;做功;
14.热传递;熔化;放出
自我挑战
1.A
2.60;小于;减小;做功;
3.A;B;20;40;温度;
4.减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乙;转换法
第 2 讲 比热容与热值
课前小测
1.B; 2.C; 3.C; 4.A; 5.D;
知识点一例题讲解
1.A; 2.B; 3.C; 4.C
知识点二例题讲解
1.D; 2.B; 3.B; 4.A; 5.A
6.(1)3360J;(2)0.14×103J/(kg ℃)
知识点三例题讲解
1.D; 2.A;
3.1.02×108;3.4×107J/kg;
4.(1)1.05×105J;(2)3.0×105J;(3)不可以,因为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并没有全部被
水吸收
课堂闯关
1.B; 2.D; 3.D; 4.B; 5.C; 6.D; 7.D;8.B; 9.CD;
10.1:3;从铅传到铜;
11.不变;1.2×107;
12.液体;温度计的示数高低;燃料;加热时间的长短;
13.比热容;2.268×105;

14.6.72×105;2.24×10 2;
15.1.008×104;1.8×103;使相同质量的水和色拉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
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16.(1)3.36×106J;(2)0.28kg
17.(1)8.4×106J;;(2)0.28kg
自我挑战
1.B; 2.D;
3.乙丙;甲乙;控制变量;示数的变化;转换;4.2×104;4.2×106;偏小
第 3 讲 热机 热机效率
课前小测
1.B; 2.C; 3.C; 4.B; 5.C
知识点一例题讲解
1.C; 2.C; 3.C; 4.D; 5.C;6.A
知识点二例题讲解
1.A; 2.C; 3.D; 4.D;
5.(1)4.6×108J;(2)9.2×107J;(3)20%
知识点三例题讲解
1.D; 2.C; 3.D; 4.B;
课堂闯关
1.A; 2.C; 3.B; 4.C; 5.C; 6.B; 7.B; 8.B; 9.D; 10.B; 11.C;
12.C; 13.C; 14.B
6
15.甲;9.2×10 ;比热容;
5 ﹣2
16.6.72×10;2.24×10 ;
7
17.不变;1.2×10;
18.重力势;不能够;能量守恒定律;内能;
8
19.2.1×10 ;107.5;大于;
10 5
20.(1)8.4×10 J;(2)2×10 kg
8 8
21.:(1)5.4×10 J;(2)1.62×10 J;(3)675N。
自我挑战
22.D
7
23.30;8.64×10 ;37.6%;
3 4
24.8.28×10;2.7×10 ;排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7
25.(1)4.5×10 J;(2)45℃;(3)0.75kg
第 4 讲 电流、电荷与电路
课前小测
1.B; 2.A; 3.A; 4.A; 5.A
知识点一例题讲解
1.B; 2.B; 3.C; 4.D; 5.D
知识点二例题讲解
1.D; 2.D; 3.A; 4.B; 5.D
知识点三例题讲解
1.A; 2.C;
知识点四例题讲解
1.C; 2.D; 3.A;1.B; 2.A; 3.B; 4.C;
知识点五例题讲解
1.C; 2.B; 3.C
课堂闯关
1.B; 2.A; 3.C; 4.B; 5.C; 6.A; 7.B; 8.C; 9.B; 10.A; 11.B;
12.C;
13.A;同种;
14.同种;电子;电子;中子;正;正;
15.A;
16.丙;甲;乙;
17.负电荷;云层到避雷针;
18.1.5V;220V;并;开关;用电器;
自我挑战
1.C
2.电;负;“水果电池”电压的大小与水果的软硬程度是否有关;
3.通;短路;切断;能;闭合;a;
第 5 讲 串联与并联
课前小测
1.D; 2.B; 3.B; 4.B; 5.C
知识点一例题讲解
1.C; 2.D; 3.B; 4.D 5.仍能;并联;开关
知识点二例题讲解
1.C
2 3 4
5 6
7 8
知识点三例题讲解
1. C; 2.A; 3.D
4.
课堂闯关
1.A; 2.B; 3.D; 4.C; 5.B; 6.D; 7.A;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8.并联;不会; 9.S2;S1、S3;不工作;工作; 10.C;互不影响;不会发光;
11 12 13
14 15
16 17
自我挑战
1
2.b;通;短路;不能;切断;能;闭合;a;
第 6 讲 串并联电流规律
课前小测
1.B; 2.B; 3.B; 4.B; 5.C
知识点一例题讲解
1.D; 2.D; 3.C; 4.C;5.断开开关;错误;a;0.6
知识点二例题讲解
1.C; 2.B; 3.B; 4.C; 5.A
课堂闯关
1.C; 2.A; 3.D; 4.D; 5.B; 6.C; 7.B; 8.A; 9.B; 10.A; 11.B;
12.C;
13.没有校零;改用较大的量程;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测出几组数据;得出干路中电流
与各支路电流之间的普遍关系;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14.L2;2.5;b;﹣;
15.略
16.串联;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换用 0~3A 的量程进行测量;
17.角度过小;L2 接触不良;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多次
实验;
18.0~0.6A;1.2A;
自我挑战
1. 0.3;
2.不同;②;电流表;没调零;多次实验;
3.正负接线柱接反了;1.8;1.28;0.52
第 7 讲 串并联电压规律
课前小测
1.C; 2.B; 3.B; 4.B; 5.D
知识点一例题讲解
1.D
知识点二例题讲解
1.A; 2.C; 3.B; 4.A
知识点三例题讲解
1.B; 2.D; 3.D; 4.C; 5.A 6.L1 断路 3
课堂闯关
1.D; 2.B; 3.B; 4.B; 5.C; 6.B; 7.D; 8.D; 9.C; 10.C; 11.C;
12.4.5;2.5;
13.5:1;5.6;
14.短路;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4;换用不同规格灯泡多次实验
15 16
17 ( 1 ) (2)断路;短路
自我挑战
1.C; 2.A;
3.(1)灯泡 L1、L2两端的电压都是 3V;
(2)通过灯泡 L1、L2的电流分别是 1.02A;0.48A;
(3)若在工作过程中 L1灯丝突然烧断,电流表 A2的示数不变,还是 0.48A,A1示数变小。
第 8 讲 电阻 变阻器
课前小测
1.D; 2.D; 3.B; 4.D; 5.A
知识点一例题讲解
1.C; 2.D; 3.C; 4.C
知识点二例题讲解
1.C; 2.C;3.AC;转换法;③
知识点三例题讲解
1.C; 2.D; 3.B; 4.C
课堂闯关
1.C; 2.B; 3.C; 4.D; 5.C; 6.B; 7.B; 8.B; 9.C; 10.D;11.BD
12.电阻;电流表示数;A、B;导体横截面积;其它条件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
大;B;
13.变大;1158Ω;B;2.4V;不能,因为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14.最大;左;变阻器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变阻器接了上面两个接线柱;变阻器滑片接
触不良;
15.左;保护电路,且通过改变电阻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最上面
自我挑战
1.C;2.AC;3.变大;变小;左
第 9 讲 期中复习(一)
课前小测
1.B; 2.D; 3.A; 4.C; 5.A
知识点一例题讲解
1.D; 2.D; 3.D; 4.B
知识点二例题讲解
1.D; 2.C; 3.A; 4.B;
5.甲、乙;燃料尽量充分燃烧;温度计示数的高低;甲和丙
知识点三例题讲解
1.D; 2.B; 3.D;4.3.4×107J/kg;1.7×108;3:4;
5.(1)2.1×107J;(2)1.05×107J;(3)50%;(4)0.08m3
课堂闯关
1.C; 2.B; 3.B; 4.C; 5.D; 6.B; 7.A; 8.D; 9.D; 10.C; 11.B
12.A; 13.C
14.做功;内;机械;30;15;
15.4.2×108;500;
16.机械;4;
17.2.1×108;107.5;大于;
18.机械;内;甲;做功;
19.(1)1.68×106J;(2)1.68×107J;(3)10%
自我挑战
1.D
2.(1)2.025×109J;(2)2250km
第 10 讲 期中复习(二)
课前小测
1.D; 2.A; 3.A; 4.D; 5.C
知识点一例题讲解
1.C; 2.B; 3.A
知识点二例题讲解
1.B; 2.C; 3.C
4 5
知识点三例题讲解
1.A; 2.C; 3.A; 4.D;5.0.5;0~3A;不变
知识点四例题讲解
1.B; 2.B; 3.B; 4.D; 5.B
知识点五例题讲解
1.B; 2.C;
3.A;B;在材料和长度都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材料;转换法;否;保护电
路;
4.电流;变小;较大;保护电路
课堂闯关
1.D; 2.D; 3.A; 4.C; 5.D; 6.B; 7.C; 8.C; 9.C
10.短;b;c;1(或 3);
11.用电器;并;吸引轻小物体;机械
12.左;变暗;滑动变阻器接入的是下面两个接线柱;
13
14.短路;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4;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部分两端电压之和;
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做几次实验;
15(1)灯泡 L1的电压为 6V;L2两端的电压是 3V;
(2)通过灯泡 L1的电流是 0.5A,电流表示数为 0.5A;
(3)若灯泡 L1灯丝烧断,则电压表 V1的示数为 9V,电压表 V2的示数为 0V
自我挑战
1.C 2.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