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物理必修1 第8讲 重力与弹力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19)】物理必修1 第8讲 重力与弹力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第八讲、 重力和弹力
温故知新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6.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7.重力的计算公式:G=mg。
8.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9.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
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10.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
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11.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知识导图
1
知识点一、力和力的图示
做一做以下实验,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总结力有哪些作用效果.
图 1 图 2
(1)小钢球在较光滑的玻璃板上做直线运动,在小钢球的正前方放一磁铁(如图 1),小钢球靠近磁铁时;
(2)在与小钢球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如图 2);
(3)分别用手拉和压弹簧.
【解析】(1)小钢球的速度越来越大;(2)小钢球的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3)用手拉弹簧,弹簧伸长;用手
压弹簧,弹簧缩短.
力的作用效果有: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1.力的特性
(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我们谈到一个力时,一定同时具有
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力的相互性: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又是施力物体.
(3)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说明:只要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了,不管是速度的大小还是方向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变化.
3.力的表示方法
(1)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力.
①线段的长短(严格按标度画)表示力的大小;②箭头指向表示力的方向;③箭尾(或箭头)常画在力的作用
点上(在有些问题中为了方便,常把物体用一个点表示).
注意:(1)标度的选取应根据力的大小合理设计.
(2)画同一物体受到的不同力时要用同一标度.
是否只有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举例说明.
【解析】不是.例如:电荷作用、磁铁作用等。
2
典例分析
例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
C.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D.两个力的大小都是 5 N,则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解析】C
举一反三
1.在图甲中木箱 P 点,用与水平方向成 30°角斜向右上的 150 N的力拉木箱;在图乙中木块的 Q点,用与
竖直方向成 60°角斜向左上的 20 N的力把木块抵在墙壁上.试作出甲、乙两图中所给力的图示,并作出图
丙中电灯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二、重力
秋天到了,金黄的树叶离开枝头总是落向地面;高山流水,水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无论你以多大的速度跳
起,最终总会落到地面上……试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解析】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
1.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产生原因: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但不能说成“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
3.大小:G=mg,g为重力加速度,g=9.8 m/s ,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不同地点重力的大
小因 g值不同而不同.(注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无关)
4.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不是垂直于支撑面向下,也不是指向地心).
5.作用点:在重心上.
(1)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和物体形状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
心可以不在(填“可以不在”或“一定在”)物体上.
3
典例分析
例 1.如图所示,歼 20 战机是中国研制出的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它以具有隐身性、高机动性以及先进
的航电系统让世界震惊.关于歼 20战机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战机受到的重力指向地心
B.战机受重力的同时,它也对地球产生引力
C.战机向前运动的推力无施力物体
D.战机匀速飞行,它不受重力作用
【解析】B
例 2.一条放在地面上长为 L的匀质细绳,将其一端向上提至绳刚好离地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长
为 L的均匀直钢管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现抬起一端,使其与水平面成 30°角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
L L
【解析】匀质细绳一端上提至下端刚好离地时,重心在 高处,重心升高了 ;均匀钢管将其抬至与水平面成
2 2
L L
30°角时,重心即钢管的中心上升 sin 30°= .
2 4
举一反三
1.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重力会减小
B.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C.物体的重心位置总是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D.物体的重心位置可能随物体形状的变化而改变
【解析】D
2.如图是姚明在比赛中的一张照片,记者给出的标题是“姚明对球施魔力”.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照片中
篮球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
A.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B.球只受到一个沿运动方向的力的作用
C.球此时此刻不受到任何外力作用
D.球受到姚明给的一个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
【解析】A
4
知识点三、弹力
一、弹性形变和弹力
1.弹性形变和弹力
(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的变化.
①弹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②非弹性形变:外力撤去后不能完全恢复原
状的形变.
(2)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填“能”或“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
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3)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2)发生弹性形变.
二、常见弹力的方向
1.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若接触面是曲面,则垂直于接触面的切线;若接触面是球面,
弹力方向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过球心。
2.轻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弹力大小可以突变。
3.轻弹簧中力的方向:沿着弹簧,指向弹簧恢复原长的方向,弹力大小不能突变。
4.活性轻杆(一端带铰链):与杆的方向平行,根据力的效果判断,弹力大小可以突变。
5.“死杆”(一端固定):力的方向任意,弹力大小可以突变。
三、胡克定律
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 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x成正比.
2.公式:F=kx.
3.说明
(1)应用条件:弹簧发生形变时必须在弹性限度内.
(2)x是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弹簧形变后的长度.
(3)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反映弹簧本身的属性,由弹簧自身的长度、粗细、材料等因素决定,与弹力 F 的
大小和伸长量 x无关.
(4)F-x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所示),直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 k.
(5)弹簧弹力的变化量ΔF与形变量的变化量Δx也成正比,即 ΔF=kΔx.
5
典例分析
例 1.下列关于弹力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
C.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解析】C
例 2.画出下图中静止物体 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解析】
例 3.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端,挂一重为 4N 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 12cm;挂一重为 6N 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
13cm,则弹簧原长为多少?劲度系数为多少?
【解析】G1=k(L1-L0)
G2=k(L2-L0)
代入数据解得:L0=10 cm,k=200 N/m
即弹簧原长为 10 cm,劲度系数为 200 N/m.
举一反三
1.杂技演员有高超的技术,能轻松地顶住从高处落下的坛子.如图 9所示,关于他顶坛时头顶受到的压力,
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坛的形变
B.头的形变
C.坛子受到的重力
D.人受到的重力
【解析】A
6
2.分别画出图甲、乙中小球、丙中杆的受力示意图.(甲中小球用细绳挂在光滑的墙壁上,乙中小球用细绳
拴着静止在桌角上,丙中杆一端放在光滑的半球形碗中,另一端靠在墙壁上)
【解析】
3.由实验测得某弹簧所受弹力 F和弹簧的长度 L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求:
(1)该弹簧的原长为多少?
(2)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少?
【解析】图像为直线说明弹力在弹簧劲度系数以内,取图像上两点横、纵坐标带入胡克定律公式 F=kx 计
算;或由图中 F=0点直接读出弹簧原长,取图像上某一点横、纵坐标带入胡克定律公式计算得弹簧的劲度系
数。 解得 L0=0.15 m=15 cm,k=500 N/m.
课堂闯关 正确率:
※温馨提示:学生完成题目后,提醒学生给做错的题标星级,星级标准为:简单-“☆”;中等- “☆☆”;较难-
“☆☆☆”。
1.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如爆炸的手榴弹,所以这个力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B.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C.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D.有的物体只是施力物体而不是受力物体
【解析】B
2.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
B.用一条绳子把一个物体悬挂起来,物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该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
C.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内,不可能在物体外
D.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
7
【解析】D
3.下列各种情况中,属于弹性形变的有( )
A.撑竿跳高运动员起跳中,撑竿的形变
B.当你坐在椅子上时,椅面发生的微小形变
C.细钢丝被绕制成弹簧
D.铝桶被砸扁
【解析】AB
4.2013年 6月 29日凌晨,WBC迷你轻量级拳王争霸赛在阿联酋迪拜世贸中心举行,中国首位职业拳击世
界冠军熊朝忠在首场卫冕战中,战胜菲律宾人丹尼·奎洛成功卫冕冠军金腰带.当熊朝忠用拳头击中对手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熊朝忠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熊朝忠也受到了力的作用
C.双方既是受力者,也是施力者
D.对方只能是受力者
【解析】B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重力越来越大
B.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C.一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始终在改变
D.将一石块竖直向上抛出,在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个过程中,石块所受重力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
【解析】D
6.如图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小球重力为 G,平衡时球在 A位置.今用力 F将小球向下拉长 x至 B位
置,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
A.Kx
B.kx+G
C.G-kx
D.以上都不对
【解析】B
8
7.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叠放在桌面上,在 A 的上面再加一个作用力 F,则 C 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作用力
除了自身的重力之外还有( )
A.1个力 B.2个力
C.3个力 D.4个力
【解析】B
8.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用线竖直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
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相对位置不变
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的动作时,其重心在体内相对位置不变
【解析】BC
9.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集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
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 )
A.马跑得快的缘故
B.马蹄大的缘故
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
D.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
【解析】D
10.一个重 20 N的物体沿斜面下滑,关于该物体重力的图示,下列所示的四个图中正确的是( )
【解析】A
11.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 k,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k值也越大
B.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及形变程度无关
C.与弹簧发生的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k值越小
D.与弹簧本身特性、所受拉力的大小、形变程度都无关
【解析】B
9
12.如图甲、乙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 G=1 N,则弹簧测力计 A和 B的示
数分别为( )
A.1 N,0 B.0,1 N C.2 N,1 N D.1 N,1 N
【解析】D
13.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斜台,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足球和斜台作用时斜台给足球的弹力方向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沿 v1的方向
B.沿 v2的方向
C.先沿 v1的方向后沿 v2的方向
D.沿垂直于斜台斜向左上方的方向
【解析】D
14.一只松鼠站在倾斜的树枝上,则树枝对松鼠的弹力的方向为( )
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垂直树枝斜向上 D.沿树枝方向
【解析】C
15.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
B.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它的方向一定指向地心
C.在同一位置,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一定比质量小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
D.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必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答案】ABD
16.如图,球和各容器都是光滑的,各容器的底部均处于水平面内,小球静止,则( )
A.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无弹力作用
B.各容器的侧壁对钢球均有弹力作用
C.只有 a的侧壁对钢球无弹力作用
D.只有 c的侧壁对钢球无弹力作用
【解析】A
10
17.在半球形光滑碗内,斜放一根筷子,如图所示,筷子与碗的接触点分别为 A、B,则碗对筷子 A、B两点
处的作用力方向分别为( )
A.均竖直向上
B.均指向球心 O
C.A点处指向球心 O,B点处竖直向上
D.A点处指向球心 O,B点处垂直于筷子斜向上
【解析】D
18.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 m1和 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k1和 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
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
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A. 1 B. 2
1 1

C. 1

D. 2
2 2
【解析】C
19.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
测出弹簧的原长 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 L,把(L-L0)作为弹簧的
伸长量 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下图所示图象中的( )
A. B. C. D.
【解析】C
3 3
20.如右图所示,a、b为两根相连的轻质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k1=1×10 N/m,k2=2×10 N/m,原长
分别为 La=6cm,LB=4cm.在下端挂一物体 G,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10N,平衡时( )
A.弹簧 a下端受的拉力为 4N,b下端受的拉力为 6 N
B.弹簧 a下端受的拉力为 10N,b下端受的拉力为 10N
C.弹簧 a的长度变为 7cm,b的长度变为 4.5cm
D.弹簧 a的长度变为 6.4cm,b的长度变为 4.3cm
【解析】BC
11
21. 如图所示,把一个平放着的、边长为 l的均质立方体绕 bc棱翻转,使对角面 AbcD处于竖直平面内,
则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多少?
2-1
【解析】 l
2
22.一根轻弹簧的伸长量 x跟所受的外力 F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1)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k;
(2)若弹簧原长 l0=60 cm,当把弹簧压缩到 40 cm长时,需要多大的压力?
(3)如果用 600 N的拉力拉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原长同上),弹簧长度 l是多少?
F 21 9×10 N
【解析】(1)k= = =1 500 N/m
x1 0.6 m
(2)当把弹簧压缩到 40 cm长时,弹簧的形变量 x2=(0.6-0.4) m=0.2 m
弹力为 F2=kx2=1 500 N/m×0.2 m=300 N
F3 600 N
(3)由 F3=kx3,得 x3= = =0.4 m=40 cm
k 1 500 N/m
故弹簧的长度 l=l0+x3=60 cm+40 cm=100 cm
23.如图所示,矩形均匀薄板长 AC= 60cm,宽 CD= 10cm.在 B点以细线悬挂,板处于平衡,AB= 35cm,则
悬线和板边缘 CA的夹角α等于多少?
【解析】重心在直线上, 45°
24.在图中画出物体 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解析】
12
25.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 k2的轻质弹簧,竖直放在桌面上,上面压一质量为 m的物块,另一劲度系数为 k1
的轻质弹簧竖直地放在物块上面,其下端与物块上表面连接在一起,要想使物块在静
止时,下面弹簧承受物重的 2/3,应将上面弹簧的上端 A竖直向上提高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
自我挑战 建议用时:30min
1.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在地面上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C.物体在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小于它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论其运动状态如何,它所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大的
【解析】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
B.力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C.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D.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解析】C
3.下列有关物体所受的弹力及形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弹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一定发生形变,撤去此力后,形变完全消失
B.有弹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不一定发生形变
C.弹力作用在硬物体上,物体不发生形变;弹力作用在软物体上,物体才发生形变
D.一切物体受到弹力都要发生形变,撤去弹力后,形变不一定完全消失
【解析】D
13
4.在如图所示的跳水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
B.跳板和运动员的脚都发生了形变
C.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跳板受到的压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解析】BC
5.如图,一小球用两根轻绳挂于天花板上,球静止,绳 1倾斜,绳 2恰竖直。则小球所受的作用力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B
6.一杆搁在矮墙上,关于杆受到的弹力的方向,图中画得正确的是( )
【解析】D
7.跳高运动员在做如图所示的四种过杆姿势时,重心最能接近甚至低于横杆的是( )
A. B. C. D.
滚式 跨越式 剪式 背越式
【解析】D
8.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在下列情形下要发生变化的有( )
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 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
C.把它从地面上浸入水中 D.把它置于向上加速的电梯内
【解析】AB
9.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到向空中,如图所示,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正
确的是(G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阻为阻力)( )
A. B. C. D.
【解析】A
14
10.两个物体 A 和 B,质量分别为 M 和 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 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不计
摩擦,A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 A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 )
A.mg,(M-m)g
B.mg,Mg
C.(M-m)g,Mg
D.(M+m)g,(M-m)g
【解析】A
11.如图所示,一个空心均匀球壳里面注满水,球的正下方有一小孔,当水由小孔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空
心球壳和水的共同重心将会(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解析】D
12.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 GA=3N,GB=4N,A用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B放在水平地面上,连接
A、B间的轻弹簧的弹力 F=2N,则绳中张力 T及 B对地面的压力 N的可能值分别是( )
A.7N和 2N B.5N和 2N
C.1N和 6N D.2N和 5N
【解析】BC
13.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 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 l1;改用大小为 F2的力拉弹
簧,平衡时长度为 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F2-F1 F2+F1
A. B.
l2-l1 l2+l1
F2+F1 F2-F1
C. D.
l2-l1 l2+l1
【解析】C
14.S1和 S2表示劲度系数分别为 k1和 k2的两根弹簧,k1>k2;a和 b表示质量分别为 ma和 mb的两个小物体,
ma>mb,将弹簧与物块按图示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大,则应使( )
A.S1在上,a在上
B.S1在上,b在上
C.S2在上,a在上
D.S2在上,b在上
【解析】D
15
15.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放着三个质量和直径均相同的光滑圆球 a、b、c,支点 P、Q在同一水平面上.a
的重心位于球心,b、c的重心分别位于球心的正上方和正下方,如图 10所示,三球皆静止,试分析三种情
况下支点 P、Q对球的弹力方向是怎样的?
【解析】弹力的方向与重心的位置无关.
16.一根长 10cm 的橡皮条,上端固定,下端悬挂 0.5N 的物体时,长度变为 12cm ,要使橡皮条长度再增加
1cm ,需要再挂多重的物体
【解析】0.25N
17.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的原长为 20cm,竖直悬挂着,当用 15N的力向下拉弹簧时,量得弹簧长 24cm.
问:
(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少?
(2)若把它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用 30 N的力竖直向下压时,弹簧长为多少?
【解析】(1)当弹簧受向下的 15 N 的拉力作用时,由胡克定律知 F1=k(L1-L0),
即 15=k(0.24-0.2).
15
解得劲度系数 k= N/m=375 N/m
0.04
(2)当用 30 N的力竖直向下压时,设弹簧长为 L2,
由胡克定律知
F2=k(L0-L2)
F2 30
整理得 L2=L0- =0.2 m- m=0.12 m=12 cm.
k 375
16第八讲、重力和弹力
温故知新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6.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7.重力的计算公式:G=mg。
8.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9.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
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10.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
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11.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知识导图
力的持性
力的作用效果
力和力的图示
力的图示
重力的大小
重力的方向
重力、弹力
重力
里心
弹性形变和单力
常见弹力的方向
弹力
胡克定律
知识点一、力和力的图示
做一做以下实验,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总结力有哪些作用效果

N
图1
图2
(1)小钢球在较光滑的玻璃板上做直线运动,在小钢球的正前方放一磁铁(如图1),小钢球靠近磁铁时:
(2)在与小钢球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如图2):
(3)分别用手拉和压弹簧.
【解析】(1)小钢球的速度越来越大:(2)小钢球的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3)用手拉弹簧,弹簧伸长:用手
压弹簧,弹簧缩短
力的作用效果有: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1.力的特性
(1)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间的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我们谈到一个力时,一定同时具
有】
物体和
物体。
(2)力的相互性: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又是施力物体。
(3)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
2.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
或使物体发生
说明:只要一个物体的
了,不管是速度的还是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变化。
3.力的表示方法
(1)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力.
①线段的长短(严格按标度画)表示力的
②箭头指向表示力的
③箭尾(或箭头)常画
在力的
(在有些问题中为了方便,常把物体用一个点表示).
注意:(1)标度的选取应根据力的大小合理设计
(2)画同一物体受到的不同力时要用同一标度.
是否只有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举例说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