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8分)(一)基础知识(8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蛾子飞走了,我也怯(què)生生地退身离去。B. 《当怪物来敲门》剖(pū)析孩子心理的方式非常巧妙。C. 忽然觉得母亲了不起,她发明了这么一个记载(zǎi)情绪的方式来管理情绪。D. 能像他哥一样办个什么厂的人并不多,大部分闲散(sàn)人只好跑出来揽活干。2. 在下列各句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 ① 尽全力努力了,人生也就无憾了。(2)这是一位印度籍 ② 画家来中国旅游时发生的事。(3)生 ③ 字这么多,雅致的同时只能说是相当用心了。(4)这两年,他少年时生活过的贵州山洼 ④ 繁地入梦来。A ①劫 ②板 ③辟 ④频 B. ①劫 ②版 ③僻 ④濒C. ①竭 ②板 ③辟 ④濒 D. ①竭 ②版 ③僻 ④频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因为长途跋涉的疲乏,我倒头就睡着了。B. 这两幅画倒是大相径庭,很难分出谁优谁劣来。C. 这种偷梁换柱、李代桃僵的做法,迟早会被明眼人识破。D. 老钟气冲斗牛,转身离开屋子,办公室的门被狠狠砸上……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负责此次登山的总教练,先回大本营,再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是否登顶。B. 俄国大文豪列夫 托尔斯泰是数学一位爱好者,喜欢将数学问题融入文学创作。C. 我鬼使神差地把久挂于墙古琴摘下来,拂去琴面灰尘,弹了一遍《阳关三叠》。D. 这部动画片中的小鼹鼠天性胆小,而且勇于探索,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这个世界。(二)诗文默写【本题满分6分】5. 根据提示默写。①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___。(《诗经 关雎》)②_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③崔颢在《黄鹤楼》中写登楼所见明丽之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正面揭示自己和征人们心理矛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运用【本题满分4分】6. 2022年北京冬奥会项目图标设计,充分利用了汉字中的篆刻、金文、剪纸等元素。欣赏其中“花样滑冰”的图标(图像中黑色部分在实际图标中是红色),按要求完成相关问题。(1)简要说明“花样滑冰”图标的组成要素,50字左右。(2)“白文”和“朱文”是篆刻印章专用术语。认真观察这两枚印章,简单分析“白文”和“朱文”的主要区别。二、阅读【本题满分52分】(一)诗歌理解(6分)8. 对《过零丁洋》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A. 前两句,诗人回顾平生:回想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B. “风飘絮”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C. “惶恐滩”和“零丁洋”都是想象之景,诗人借此回忆昔日金戈铁马的壮举。D. 全诗表现了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9.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青年杜甫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会当”“凌”表现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B.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水涨起来了,江面宽广,两岸更远了;挂起帆,乘船顺风疾行。王湾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C.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表达了王安石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D.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孙权年轻时就统帅千军万马,占据东南,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表达了辛弃疾对英雄的仰慕。(二)名著阅读(7分)10. 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对文段相关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师徒们离了乌鸡国,夜住晓行,将半月有余。忽又见一座高山,真个是摩天碍日……师徒们正当悚惧,又只见那山凹里有一朵红云,直冒到九霄空内,结聚了一团火气……却说红光里,真是个妖精。他数年前,闻得人讲:“东土唐僧往西天取经,乃是金蝉长老转生、十世修行的好人。如有人吃他一块肉,延生长寿,与天地同休。”他朝朝在山间等候,不期今日到了。A. 文段中的妖精是白骨精,先后变成少女、老婆婆、老翁,均被孙悟空识破,后来使出离间计,迫使唐僧逼走孙悟空。B. 文段中妖精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一心想用唐僧肉孝敬父母,他用苦肉计将唐僧掳进火云洞,后被观音菩萨降伏。C. 文段中的妖精是蝎子精,住高山洞中,孙悟空从光明宫搬来昴日星官,昴日星官对蝎子精啼鸣,致其现出本相、浑身酥软而死。D. 文段中的妖精是自称“南山大王”的花皮豹子精,用分瓣梅花计擒住唐僧,后被孙悟空用瞌睡虫迷倒,死于猪八戒耙下。11. 班里组织以“我心中偶像”为主题的名著阅读活动,小明根据老师提供的名著整理了一份信息表。请你任选其中的两部名著,帮小明补充相关信息。书名 主要人物 性格特征 主要事件《红岩》 余新江 ① ②《海底两万里》 ③ 博学多才 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 ⑤ ⑥(三)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分】九月,公①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苟能礼者从之。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而灭于宋。其祖弗父何②以有宋而授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③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臧孙纥④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今其将在孔丘乎?我若获没⑤,必属说⑥与何忌⑦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事仲尼。仲尼曰:“能补过者,君子也。《诗》曰:‘君子是则是效。’孟僖子可则效已矣。”(选自《左传》)【注】①公:昭公。②弗父何:孔父嘉高祖,宋湣公太子,宋厉公兄。③饘(zhān):米糊,厚粥。④臧孙纥:武仲。⑤没:善终。⑥说:南宫敬叔;⑦何忌:孟懿子。二人都是孟僖子的儿子。1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苟能礼者从之 从:跟从,跟随B. 其共也如是 是:这样看来C. 必属说与何忌于夫子 属:通“嘱”,嘱托D. 能补过者 过:错误,过失13. 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以定其位”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刀劈狼首(《狼》)B. 以顺为正者(《富贵不能淫》)C. 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D.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14. 下列句子中,与“公至自楚”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 B. 一鼓作气(《曹刿论战》)C. 去以六月息(《北冥有鱼》) D.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1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臧孙纥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B. 臧孙纥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C. 臧孙纥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D. 臧孙纥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16.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僖子因自己不精通礼仪而感到羞愧,于是学习礼仪。B. 孟僖子认为:礼仪,是做人的根本。没有礼仪,就不能立身。C. 孟僖子听说将要闻名于世的人叫孔丘,是圣人的后代,家族在宋国灭亡了。D. 孟僖子让两个儿子跟着孔子学习礼仪,是想让自己的后代成为孔子那样的圣贤。17.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四)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9分】【材料一】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当前我们所处时代的特征,“数字化”一定是有高度共识的选项之一。自20世纪中叶以来,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明应用拉开了人类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历史进程,并持续至今。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新应用,坚持创新赋能,激发数字经济新活力,数字生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有力促进了各类要素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实现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优化升级和融合贯通,为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不断改变人们生活和交往方式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考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带来了潜在风险。例如,个人信息和数据泄露带来个人隐私保护风险、算法推荐加剧“信息茧房”、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伦理安全风险等。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风险挑战,向互联网服务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材料二】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凸显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我国对新冠肺炎诊断预测和治疗的水平。2020年,新冠疫情对经济、生活都带来了深刻影响,而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数字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数字经济在多个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应用,数字人民币红包、数字货币等在更多城市落地试用,数字经济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约48万亿元,到2025年有望超80万亿元。【材料三】如何分阶段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材料四】据报道,一段时间以来,数字藏品火了。2022年1月,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原作《群虾图》首个社交化数字藏品以30万元落槌价成交;北京冬奥会举行期间,国际奥委会官方授权的冰墩墩数字盲盒发售,售价99美元,售出当天秒无。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企业甚至艺术家个人都开始试水数字藏品。一时之间,数字藏品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所谓数字藏品,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具有可追溯、难以篡改等特点。将专业的解释翻译一下,其实就是这些作品虽然在线上,不可摸不可碰,但也具有稀缺性特征,也是收藏品。传统藏品和数字藏品的唯一不同是,前者锁在保险柜里,后者则在网络账号里。【资料链接】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18.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明应用拉开了人类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历史进程,为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奠定了基础。B. “新冠肺炎疫情”使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数字经济在多个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应用。C. 目前为止,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农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信息化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更加显著。D. 数字藏品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是锁在保险柜里的藏品。19.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中列举“信息和数据泄露”等事例,具体说明了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存在着潜在的风险。B. 材料二中用约数“约48万亿元”和“超80万亿元”,说明了数字经济带来的巨大利益和拥有的美好前景。C. 材料三中主要采用空间顺序,清楚地介绍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的四个阶段。D. 材料四中“据报道”一词说明“数字藏品火了”这一信息来源于新闻报道,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20. 如果以“‘数字化’发展利弊谈”为辩题,你将确立怎样的观点?请针对你确立的观点简要列举两条理由。(五)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8分】戈壁上的小屋陈世旭①那一年,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通知我与几位作家一起去青海深入生活,主要任务是采访20世纪50年代末内地“援青”的邮电职工。②那一天,夕阳在风沙里沉浮。起先还不时地能见到骆驼草和红柳丛。后来,远远近近就只有红色的沙砾和铁青的岩石了。茫茫天地间除了我们这辆车,连一丝生气也感受不到。③忽然,远远的地方出现了一幢小屋,孤零零地立在戈壁上,就像是月球上的一个黑点。④这是一个邮电线务站。屋子里,简朴而整洁,电话交换台竟是用石块垒成的。屋子里只有一个瘦削的年轻人,黝黑,但眉清目秀。⑤这位瘦削的年轻人,给我们讲起了他与这个线务站之间的故事——⑥在西宁搭的便车整整走了三天,终于把我留在去往县城岔路口一片扬起的尘土里。我看到父亲背着邮包,迎面向我走过来。之后,他把我的行李小心地放进一辆手扶拖拉机的拖斗里。⑦我不知道是不是值得高兴。几天跑下来,我的心情坏透了。我有点想哭。我听说过,有些像我一样从邮校毕业分配到基层的人,从西宁出发两天,就说什么也不肯再往前走了,转身搭便车返回。⑧我与父亲在半夜以后到达了县城。一条不足两百米的街,两边都是轮廓硬朗的房子。有几星昏黄的亮光从黑暗中透出来。⑨这个夜晚到达的并不是目的地。我们将要去的那个线务站,离县城还有一百多公里。⑩县境平均海拔四千米,年平均气温零下十五摄氏度。严寒使人望而却步。父亲之前的几任局长,没有一个在这里干到任满。父亲却说,除非组织上另有需要,他会在这里一直干到退休。 父亲来青海后,最初是乡邮员。几十年的时间,他在这里的山地、草场和戈壁走瘸了两条腿。但他喜欢这里,说这里空气稀薄,但很清新;人烟稀少,但人很热情;还有不常见到的野生动物,不怕人,跟人很亲近。 两天后,父亲开着手扶拖拉机,把我送到了线务站。我当然明白父亲的苦心。他一口一句“老了”,他的样子的确比平原上七十岁的人还老,可他还不到五十岁。 这里的每个线务站之间,相隔差不多上百公里。我常常对着空旷无边的戈壁发怔。 我同青海不可分离的命运,似乎在我父母结合时就注定了。他们来“援青”后就再没有回过老家。我在西宁的邮电中专毕业后,按照父亲的意愿,也回到了县里。 到线务站后,除了局里同事隔些日子给我送一趟粮食、煤和维修零件,大部分日子里,我见不到一个人,看见的只能是太阳和月亮的换班。今天和明天完全一样,就像珠串上的两颗珠子。 在我之前,这个线务站连续九年一直是全省的模范线务站。上一位线务工出席过全国的先进表彰大会,他在这里一待就是九年。人们在他留下的工作日志上一再看到这样的句子:“什么时候有人来啊……我一定要坚持住……局里人还有几天就来了……” 有天早上,我忽然听见了鸟叫。我疑疑惑惑地从床上爬起来,疑疑惑惑地推开窗子—— 真的有一只鸟,就在窗外不远的线杆上做巢! 以后的日子,我每天查完线路就是全神贯注地看着那只鸟,飞出去,又飞回来,从不知什么地方衔来了干草,衔来了土块。于是荒滩上,有了两个巢:一个是鸟巢,一个是线务站;有两个生命:一个是鸟,一个是我。 我们相依为命了。我把拌炒面的曲拉和最新鲜的烤饼都留给了它。我一声口哨,它就飞到我的窗子里来,在屋子里神气地走来走去。我出去查线或是查线回来的路上,它会出其不意地从我身后一下子扑到我的肩膀上。 可是,却从县局里来了电话:“线路上是不是有鸟巢?”电话里传来父亲沙哑的声音,“得移掉它。鸟巢里要是有铁丝什么的,可能会给线路造成短路。” “不!”我坚决挂掉了电话。 第二天,我却被鸟凄厉的叫声惊醒。我爬起床,看到那只鸟正拼命地扑打着我的窗户。 窗外站着父亲,他已经把鸟巢从线杆上端下来了。 “要不,你会下不了手的。”他满脸惭愧地看着我。 父亲退休的时候,省局在西宁市为第一代“援青”人盖了宿舍。但父亲不肯去住。一直到去世,他都住在县里…… 直到他讲完了,良久不再吭声,我们这拨人还是一片静默,甚至,有泪水滴落的声音……(文章有删选)21. 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两代‘援青’人”的主要事迹。22. 文章用“戈壁上的小屋”做标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内容谈谈理解。23. 线务站的“这位瘦削的年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4. 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真的有一只鸟,就在窗外不远的线杆上做巢!25. 从下面两段话中任选一段,自选角度进行赏析。(1)那一天,夕阳在风沙里沉浮。起先还不时地能见到骆驼草和红柳丛。后来,远远近近就只有红色的沙砾和铁青的岩石了。茫茫天地间除了我们这辆车,连一丝生气也感受不到。(2)“要不,你会下不了手的。”他满脸惭愧地看着我。三、写作【本题满分50分】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26. 命题作文请以“新的起点”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不少于600字。27. 自命题作文蛇与锯一条蛇进入一家木工店,在朝墙角爬去之时,它从一把锯子上面爬过,被轻轻地划伤了。疼痛向它报了警,它转过身来,咬着锯子,锯子却严重地割伤了它的嘴巴。这时,它以为锯子在攻击它,就决定绕着电锯打滚,以便用自己的整个身子把它闷死。它挤压得越紧,锯子就切得越深,这让蛇变得更生气,从而更用力地挤压,直到最后,蛇死于自己造成的创伤。根据对上面短文的理解,自主确定内容,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本题满分18分】(一)基础知识【本题满分8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蛾子飞走了,我也怯(què)生生地退身离去。B. 《当怪物来敲门》剖(pū)析孩子心理的方式非常巧妙。C. 忽然觉得母亲了不起,她发明了这么一个记载(zǎi)情绪的方式来管理情绪。D. 能像他哥一样办个什么厂的人并不多,大部分闲散(sàn)人只好跑出来揽活干。【1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有误,怯(què)——(qiè);B.有误,剖析(pū)——(pōu);D.有误,闲散(sàn)——(sǎn);故选C。2. 在下列各句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 ① 尽全力努力了,人生也就无憾了。(2)这是一位印度籍 ② 画家来中国旅游时发生的事。(3)生 ③ 字这么多,雅致的同时只能说是相当用心了。(4)这两年,他少年时生活过的贵州山洼 ④ 繁地入梦来。A. ①劫 ②板 ③辟 ④频 B. ①劫 ②版 ③僻 ④濒C. ①竭 ②板 ③辟 ④濒 D. ①竭 ②版 ③僻 ④频【2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①竭尽全力(jié jìn quán lì):用尽全部力量。②版画(bǎn huà):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铜版、锌版、木版、石版、麻胶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③生僻(shēng pì):生疏,冷僻,不常见。④频繁(pín fán):间隔短暂的,(次数) 多的。故选D。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因为长途跋涉的疲乏,我倒头就睡着了。B. 这两幅画倒是大相径庭,很难分出谁优谁劣来。C. 这种偷梁换柱、李代桃僵的做法,迟早会被明眼人识破。D. 老钟气冲斗牛,转身离开屋子,办公室的门被狠狠砸上……【3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长途跋涉: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句中指使“我”的外出路途遥远且辛苦,与“疲乏”对应,成语使用恰当;B.大相径庭:指相差很远,大不相同,用来形容事物之间没有丝毫的联系或相似之处。而句中“很难分出谁优谁劣来”意思是两幅画非常相似,不相上下,前后意思不符,成语使用不当;C.李代桃僵: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与句中“偷梁换柱”意思相似,成语使用恰当;D.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句中用来形容“老钟”很生气,与“办公室的门被狠狠砸上”对应,成语使用恰当;故选B。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负责此次登山的总教练,先回大本营,再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是否登顶。B. 俄国大文豪列夫 托尔斯泰是数学一位爱好者,喜欢将数学问题融入文学创作。C. 我鬼使神差地把久挂于墙的古琴摘下来,拂去琴面灰尘,弹了一遍《阳关三叠》。D. 这部动画片中的小鼹鼠天性胆小,而且勇于探索,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这个世界。【4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缺少谓语,可在“先回大本营”加“建议”等;B.语序不当,将“数学”和“一位”位置互换;D.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天性胆小”与“勇于探索”应该是转折关系,所以应该把“而且”改为“却”“但是”等;故选C。(二)诗文默写【本题满分6分】5. 根据提示默写。①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___。(《诗经 关雎》)②_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③崔颢在《黄鹤楼》中写登楼所见明丽之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正面揭示自己和征人们心理矛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题答案】【答案】 ①. 辗转反侧 ②. 阡陌交通 ③. 晴川历历汉阳树 ④. 芳草萋萋鹦鹉洲 ⑤. 浊酒一杯家万里 ⑥. 燕然未勒归无计【解析】【详解】默写答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辗转、阡陌、萋萋、洲、浊酒、燕然”等词语容易写错。(三)语言运用【本题满分4分】6. 2022年北京冬奥会项目图标设计,充分利用了汉字中的篆刻、金文、剪纸等元素。欣赏其中“花样滑冰”的图标(图像中黑色部分在实际图标中是红色),按要求完成相关问题。(1)简要说明“花样滑冰”图标的组成要素,50字左右。(2)“白文”和“朱文”是篆刻印章专用术语。认真观察这两枚印章,简单分析“白文”和“朱文”的主要区别。【6题答案】【答案】(1)图标的主体是一个穿冰鞋单脚立地、一手高拉另一脚的舞者,舞者下方分别用中文和英文标注了花样滑冰。(2)“白文”的图案表面凹入,“朱文”的图案表面凸起。(或“白文”的图案是白色的,“朱文”的图案是红色的。)【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构图要素。该图标包含图形与文字两部分,图形展现的是一位穿着冰鞋单脚立地,一手向左上方伸展,一只手拉另一脚的舞者;文字部分位于图形正下方,分别是中文写的“花样滑冰”“Figure Skating”。【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朱文”即阳文,是把除字体线条以外的部分刻除,因此印出来的文字是红的,称为“朱文”,在元代比较盛行。“白文”即阴文,是在石面上刻除字体线条留下其余部分,由于文字部分不沾印泥,所以钤出来的文字是白的,称为“朱文”,兴盛在两汉时期。“白文”的图案表面凹入,因所展现的形象,不沾颜色,所以留下是白色的形象;“朱文”图案表面凸起,留下所展现的形象,沾上颜色,所以留下是红色的形象。二、阅读【本题满分52分】(一)诗歌理解(6分)8. 对《过零丁洋》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A. 前两句,诗人回顾平生:回想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B. “风飘絮”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C. “惶恐滩”和“零丁洋”都是想象之景,诗人借此回忆昔日金戈铁马的壮举。D. 全诗表现了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8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诗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惶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据此可知,C项“‘惶恐滩’和‘零丁洋’都是想象之景,诗人借此回忆昔日金戈铁马的壮举”理解错误。故选C。9.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青年杜甫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会当”“凌”表现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B.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水涨起来了,江面宽广,两岸更远了;挂起帆,乘船顺风疾行。王湾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C.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表达了王安石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D.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孙权年轻时就统帅千军万马,占据东南,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表达了辛弃疾对英雄的仰慕。【9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C.“表达了王安石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理解不正确。“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站在最高层。表达了作者的远大抱负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故选C。(二)名著阅读(7分)10. 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西游记》,对文段相关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师徒们离了乌鸡国,夜住晓行,将半月有余。忽又见一座高山,真个是摩天碍日……师徒们正当悚惧,又只见那山凹里有一朵红云,直冒到九霄空内,结聚了一团火气……却说红光里,真是个妖精。他数年前,闻得人讲:“东土唐僧往西天取经,乃是金蝉长老转生、十世修行的好人。如有人吃他一块肉,延生长寿,与天地同休。”他朝朝在山间等候,不期今日到了。A. 文段中的妖精是白骨精,先后变成少女、老婆婆、老翁,均被孙悟空识破,后来使出离间计,迫使唐僧逼走孙悟空。B. 文段中的妖精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一心想用唐僧肉孝敬父母,他用苦肉计将唐僧掳进火云洞,后被观音菩萨降伏。C. 文段中的妖精是蝎子精,住高山洞中,孙悟空从光明宫搬来昴日星官,昴日星官对蝎子精啼鸣,致其现出本相、浑身酥软而死。D. 文段中的妖精是自称“南山大王”的花皮豹子精,用分瓣梅花计擒住唐僧,后被孙悟空用瞌睡虫迷倒,死于猪八戒耙下。【10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把握。根据文段中的“山凹里有一朵红云”“结聚了一团火气”“红光里”等关键词句可知文段中的妖精是红孩儿。红孩儿为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之子,外号圣婴大王,住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他使用一杆丈八火尖枪,武功非凡,经常与人赤脚打斗,又在火焰山修行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的法术,以五行车作法,口里吐火,鼻子喷烟,功力十分了得。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假扮成一个受难的孩童。以麻绳自缚手脚吊在树上引唐僧师徒搭救,但被孙悟空识破,便直接用狂风卷走唐僧,后和孙悟空大战,变成观音模样骗擒猪八戒。孙悟空一时难以降伏,请来四海龙王下雨也难灭三昧真火,孙悟空只能去请来观音菩萨降伏红孩儿,用玉净瓶的甘露熄灭了三昧真火,并派徒弟木叉去向其父托塔天王借用三十六把天罡刀,藏在莲花台宝座中困住红孩儿。观音菩萨给红孩儿戴上五个金箍儿,最终降伏了红孩儿,他便跟在观音菩萨的身边做了善财童子,最终成了正果。故选B。11. 班里组织以“我心中的偶像”为主题的名著阅读活动,小明根据老师提供的名著整理了一份信息表。请你任选其中的两部名著,帮小明补充相关信息。书名 主要人物 性格特征 主要事件《红岩》 余新江 ① ②《海底两万里》 ③ 博学多才 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 ⑤ ⑥【11题答案】【答案】①坚强不屈②从事地下革命活动,在大屠杀中牺牲③阿龙纳斯④水下航行时,能够将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分门别类⑤顽强拼搏⑥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与疾病顽强抗争,坚持写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及情节的掌握。《红岩》描写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以及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爱国、信念坚定。余新江失学失业后,与青年工人组织“读书会”,在工人村创办《火焰》墙报,表达对黑暗旧世界的诅咒和对光明新世界的憧憬;勇于战斗,乐于奉献,坚强不屈。受党组织派遣入厂当工人,从事地下革命活动。被捕后囚于监狱,从不屈服,牺牲于大屠杀中;《海底两万里》主要叙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等人在深海旅行的故事。阿龙纳斯教授是一名生物学家,博古通今,博学多才,在水下航行时,能够将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分门别类;在科学考察领域经验丰富,一直进积极参与政府的远征考察活动;跟随尼摩船长乘坐潜艇进行海底两万里的探险旅行,仔细观察海底并做笔记;在法国出版《海底的秘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记叙了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小说中的保尔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具有坚强的斗争意志。在一次激战中,保尔头部受了重伤,但他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战胜了死亡;保尔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保尔在受伤出院后不宜重返前线,于是义无反顾地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保尔热爱劳动,乐于奉献。他以工人阶级主人翁的姿态,直接参加艰苦的体力劳动;保尔不畏困难与挫折,意志坚定,顽强拼搏。保尔多次染上重病,险些失去生命,但仍不向命运屈服, 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依然坚持写作,与疾病顽强抗争。(三)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分】九月,公①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苟能礼者从之。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而灭于宋。其祖弗父何②以有宋而授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③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臧孙纥④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今其将在孔丘乎?我若获没⑤,必属说⑥与何忌⑦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事仲尼。仲尼曰:“能补过者,君子也。《诗》曰:‘君子是则是效。’孟僖子可则效已矣。”(选自《左传》)【注】①公:昭公。②弗父何:孔父嘉高祖,宋湣公太子,宋厉公兄。③饘(zhān):米糊,厚粥。④臧孙纥:武仲。⑤没:善终。⑥说:南宫敬叔;⑦何忌:孟懿子。二人都是孟僖子的儿子。1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苟能礼者从之 从:跟从,跟随B. 其共也如是 是:这样看来C. 必属说与何忌于夫子 属:通“嘱”,嘱托D. 能补过者 过:错误,过失13. 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以定其位”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刀劈狼首(《狼》)B. 以顺为正者(《富贵不能淫》)C. 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D.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14. 下列句子中,与“公至自楚”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 B. 一鼓作气(《曹刿论战》)C. 去以六月息(《北冥有鱼》) D.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1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臧孙纥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B. 臧孙纥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C. 臧孙纥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D. 臧孙纥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16.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僖子因自己不精通礼仪而感到羞愧,于是学习礼仪。B. 孟僖子认为:礼仪,是做人的根本。没有礼仪,就不能立身。C. 孟僖子听说将要闻名于世的人叫孔丘,是圣人的后代,家族在宋国灭亡了。D. 孟僖子让两个儿子跟着孔子学习礼仪,是想让自己的后代成为孔子那样的圣贤。17.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12~17题答案】【答案】12. B 13. D 14. C 15. C 16. D17. 沿着墙跑(快步走),也没人敢欺侮我。【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B. “是:这样看来”解释不正确,“其共也如是”句意为他的恭敬就像这样,是:这样。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以定其位”的“以”是“来”的意思,表顺承关系的连词。A.用,介词;B.把,介词;C.因为,介词;D.来,表顺承关系的连词。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式。“公至自楚”的句式为谓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公自楚至”。A.判断句,“……者为”是判断句标志;B.省略句,省略了主语“齐军”;C.谓语前置,正确语序为“以六月息去”;D.被动句,“感”为“被……感动”。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臧孙纥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中“臧孙纥有言曰”是一个主谓句,“臧孙纥”是主语,“有言”是宾语,“曰”是谓语,故在“曰”后断句,故排除AB ;“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是“曰”的内容,“圣人有明德者”有标志性词语“者”,中间不能断,故在“者”后断句,排除D;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D.“是想让自己的后代成为孔子那样的圣贤”理解分析不正确。结合孟僖子的话“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可知,孟僖子让两个儿子跟着孔子学习礼仪,是想以来稳定他们的地位,并非想让自己的后代成为孔子那样的圣贤。故选D。【17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注意句中重点字词“循(沿着)、走(跑)莫(没有人)”要正确理解,还要注意“亦莫余敢侮”的句式是宾语前置,应为“亦莫敢侮余”,翻译时注意调整语序。【点睛】参考译文:九月,昭公从楚国到达。孟僖子不满意自己对礼仪不熟悉,就学习礼仪,如果有精通礼仪的人就跟他学习。等到临死的时候,召集他手下的大夫,说:“礼仪,是做人的根本。没有礼仪,不能自立。我听说有一个将要得志的人名叫孔丘,是聪明人的后代,而他的家族却在宋国灭亡了。他的祖先弗父何本来应当据有宋国而让给了宋厉公。到了正考父,辅佐戴公、武公、宣公,三命而做了上卿就更加恭敬,所以他的鼎铭说:‘一命低头,二命弯身,三命把腰深深弯下。沿着墙赶快走,也没有敢把我欺侮。稠粥在这里,稀粥也在这里,用来糊住我的口。’他的恭敬就像这样。臧孙纥有话说:‘聪明人里具有明德的人,如果不能做国君,他的后代必然有显贵的。’现在恐怕会在孔丘身上吧!我如得以善终,一定把说和何忌托给他老人家,让他们事奉他而学习礼仪,来稳定他们的地位。”所以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把孔子作为老师来事奉。孔子说:“能够弥补过错的,就是君子啊。《诗》说,‘要取法仿效君子’。孟僖子可以学习仿效了。”(四)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9分】【材料一】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当前我们所处时代的特征,“数字化”一定是有高度共识的选项之一。自20世纪中叶以来,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明应用拉开了人类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历史进程,并持续至今。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新应用,坚持创新赋能,激发数字经济新活力,数字生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有力促进了各类要素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实现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优化升级和融合贯通,为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不断改变人们生活和交往方式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考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带来了潜在风险。例如,个人信息和数据泄露带来个人隐私保护风险、算法推荐加剧“信息茧房”、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伦理安全风险等。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风险挑战,向互联网服务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材料二】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凸显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我国对新冠肺炎诊断预测和治疗的水平。2020年,新冠疫情对经济、生活都带来了深刻影响,而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数字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数字经济在多个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应用,数字人民币红包、数字货币等在更多城市落地试用,数字经济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约48万亿元,到2025年有望超80万亿元。【材料三】如何分阶段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材料四】据报道,一段时间以来,数字藏品火了。2022年1月,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原作《群虾图》首个社交化数字藏品以30万元落槌价成交;北京冬奥会举行期间,国际奥委会官方授权的冰墩墩数字盲盒发售,售价99美元,售出当天秒无。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企业甚至艺术家个人都开始试水数字藏品。一时之间,数字藏品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所谓数字藏品,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具有可追溯、难以篡改等特点。将专业的解释翻译一下,其实就是这些作品虽然在线上,不可摸不可碰,但也具有稀缺性特征,也是收藏品。传统藏品和数字藏品的唯一不同是,前者锁在保险柜里,后者则在网络账号里。【资料链接】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18.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明应用拉开了人类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历史进程,为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奠定了基础。B. “新冠肺炎疫情”使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数字经济在多个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应用。C. 目前为止,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明显提升,农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信息化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更加显著。D. 数字藏品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是锁在保险柜里的藏品。19.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中列举“信息和数据泄露”等事例,具体说明了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存在着潜在的风险。B. 材料二中用约数“约48万亿元”和“超80万亿元”,说明了数字经济带来巨大利益和拥有的美好前景。C. 材料三中主要采用空间顺序,清楚地介绍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的四个阶段。D. 材料四中“据报道”一词说明“数字藏品火了”这一信息来源于新闻报道,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20. 如果以“‘数字化’发展利弊谈”为辩题,你将确立怎样的观点?请针对你确立的观点简要列举两条理由。【18~20题答案】【答案】18. D 19. C20. 大意正确即可【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分析。D.结合材料四第二段“所谓数字藏品,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和“传统藏品和数字藏品的唯一不同是,前者锁在保险柜里,后者则在网络账号里”可知,“是锁在保险柜里的藏品”表述有误;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分析。C.结合材料三种的数字乡村战略各阶段表现:第一个阶段,到2020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初步进展;第二个阶段,到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第三个阶段,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长足进发展;第四个阶段,到本世界中叶,全面建成数字乡村。据此可知,这则材料主要使用时间顺序,所以本项分析不正确;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达。辩题为“‘数字化’发展利弊谈”,可选择侧重于“利”或者“弊”的一方为辩题进行论述。示例一:我赞同‘数字化’发展利大于弊的观点。首先, 数字化医疗的发展,让大家可以直接在网上就能花钱看病,也可以不出家门就能预约专家进行问诊;其次,数字化教育的发展,一举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足不出户便可随时随地的自由学习,来自世界各地的名师授课也只需付费即可获取;最后,数字化阅读的发展,使得成千上万的纸质书本皆可通过数字化转化,转换为数据,浓缩在一个小小的软件之中,内容丰富,响应迅捷,你想阅读的书籍都可一点即享,这无疑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示例二:我赞同‘数字化’发展弊大于利的观点。首先,数字化医疗还未能实现全民普及,这不仅受地域、网络的限制,还受人的年龄限制,年龄大的老年一辈,并不会上网,所以数字化医疗对他们而言十分不便。其次,从数字化教育的角度来看,网上教学固然便利,资源环境十分丰富。但面对如此庞大的书籍资源时,也同样会令人眼花缭乱,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很容易使他们偏离原本学习轨道,削弱其对所学知识理解力和想象力。最后,数字化阅读则更可能会是弊大于利,且不说其他种类数字化书本对其诱惑,单从其自身阅读体验来看,与纸质书籍相比,数字化学习、数字化阅读的理解程度会更难,注意分散会更快,否则就更可能会导致事半功倍的效果。(五)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8分】戈壁上的小屋陈世旭①那一年,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通知我与几位作家一起去青海深入生活,主要任务是采访20世纪50年代末内地“援青”的邮电职工。②那一天,夕阳在风沙里沉浮。起先还不时地能见到骆驼草和红柳丛。后来,远远近近就只有红色的沙砾和铁青的岩石了。茫茫天地间除了我们这辆车,连一丝生气也感受不到。③忽然,远远的地方出现了一幢小屋,孤零零地立在戈壁上,就像是月球上的一个黑点。④这是一个邮电线务站。屋子里,简朴而整洁,电话交换台竟是用石块垒成的。屋子里只有一个瘦削的年轻人,黝黑,但眉清目秀。⑤这位瘦削的年轻人,给我们讲起了他与这个线务站之间的故事——⑥在西宁搭的便车整整走了三天,终于把我留在去往县城岔路口一片扬起的尘土里。我看到父亲背着邮包,迎面向我走过来。之后,他把我的行李小心地放进一辆手扶拖拉机的拖斗里。⑦我不知道是不是值得高兴。几天跑下来,我的心情坏透了。我有点想哭。我听说过,有些像我一样从邮校毕业分配到基层的人,从西宁出发两天,就说什么也不肯再往前走了,转身搭便车返回。⑧我与父亲在半夜以后到达了县城。一条不足两百米的街,两边都是轮廓硬朗的房子。有几星昏黄的亮光从黑暗中透出来。⑨这个夜晚到达的并不是目的地。我们将要去的那个线务站,离县城还有一百多公里。⑩县境平均海拔四千米,年平均气温零下十五摄氏度。严寒使人望而却步。父亲之前的几任局长,没有一个在这里干到任满。父亲却说,除非组织上另有需要,他会在这里一直干到退休。 父亲来青海后,最初是乡邮员。几十年的时间,他在这里的山地、草场和戈壁走瘸了两条腿。但他喜欢这里,说这里空气稀薄,但很清新;人烟稀少,但人很热情;还有不常见到的野生动物,不怕人,跟人很亲近。 两天后,父亲开着手扶拖拉机,把我送到了线务站。我当然明白父亲的苦心。他一口一句“老了”,他的样子的确比平原上七十岁的人还老,可他还不到五十岁。 这里的每个线务站之间,相隔差不多上百公里。我常常对着空旷无边的戈壁发怔。 我同青海不可分离的命运,似乎在我父母结合时就注定了。他们来“援青”后就再没有回过老家。我在西宁的邮电中专毕业后,按照父亲的意愿,也回到了县里。 到线务站后,除了局里同事隔些日子给我送一趟粮食、煤和维修零件,大部分日子里,我见不到一个人,看见的只能是太阳和月亮的换班。今天和明天完全一样,就像珠串上的两颗珠子。 在我之前,这个线务站连续九年一直是全省的模范线务站。上一位线务工出席过全国的先进表彰大会,他在这里一待就是九年。人们在他留下的工作日志上一再看到这样的句子:“什么时候有人来啊……我一定要坚持住……局里人还有几天就来了……” 有天早上,我忽然听见了鸟叫。我疑疑惑惑地从床上爬起来,疑疑惑惑地推开窗子—— 真的有一只鸟,就在窗外不远的线杆上做巢! 以后的日子,我每天查完线路就是全神贯注地看着那只鸟,飞出去,又飞回来,从不知什么地方衔来了干草,衔来了土块。于是荒滩上,有了两个巢:一个是鸟巢,一个是线务站;有两个生命:一个是鸟,一个是我。 我们相依为命了。我把拌炒面的曲拉和最新鲜的烤饼都留给了它。我一声口哨,它就飞到我的窗子里来,在屋子里神气地走来走去。我出去查线或是查线回来的路上,它会出其不意地从我身后一下子扑到我的肩膀上。 可是,却从县局里来了电话:“线路上是不是有鸟巢?”电话里传来父亲沙哑的声音,“得移掉它。鸟巢里要是有铁丝什么的,可能会给线路造成短路。” “不!”我坚决挂掉了电话。 第二天,我却被鸟凄厉的叫声惊醒。我爬起床,看到那只鸟正拼命地扑打着我的窗户。 窗外站着父亲,他已经把鸟巢从线杆上端下来了。 “要不,你会下不了手的。”他满脸惭愧地看着我。 父亲退休的时候,省局在西宁市为第一代“援青”人盖了宿舍。但父亲不肯去住。一直到去世,他都住在县里…… 直到他讲完了,良久不再吭声,我们这拨人还是一片静默,甚至,有泪水滴落的声音……(文章有删选)21. 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两代‘援青’人”的主要事迹。22. 文章用“戈壁上的小屋”做标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内容谈谈理解。23. 线务站的“这位瘦削的年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4. 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真的有一只鸟,就在窗外不远的线杆上做巢!25. 从下面两段话中任选一段,自选角度进行赏析。(1)那一天,夕阳在风沙里沉浮。起先还不时地能见到骆驼草和红柳丛。后来,远远近近就只有红色的沙砾和铁青的岩石了。茫茫天地间除了我们这辆车,连一丝生气也感受不到。(2)“要不,你会下不了手的。”他满脸惭愧地看着我。【21~25题答案】【答案】21. 父亲作为第一代“援青”人,一辈子扎根在青海,直到去世。儿子邮电中专毕业后,按照父亲意愿,留在青海偏远的线务站。22. “戈壁上的小屋”是邮电的线务站,“戈壁上”和“小”点明了房子所处环境的恶劣和简陋,能衬托线务人工作的艰苦,突出文章的中心。这个标题也能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23. 一个孝顺的儿子,遵从父亲的意愿留在青海;一个意志坚定的青年,明知青海艰苦却坚定前往。24. 强调鸟在窗外做巢这件事的重要,表达了“年轻人”内心的惊喜;内容上承接上下文,引出下文与鸟“相依为命”及痛失鸟巢的介绍,更能突出线务站工作的孤独和单调。25. (1)“风沙沉浮”“只有红色的砂砾和铁青的岩石”“一丝生气也感受不到”等词句,描绘出青海独特的环境,表现了青海地广人稀、环境恶劣。(2)语言和神态描写。父亲理解儿子对鸟巢的留恋与不舍,内心充满对儿子的愧疚与担心。【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由第⑩段“父亲之前的几任局长,没有一个在这里干到任满。父亲却说,除非组织上另有需要,他会在这里一直干到退休”,第 段“我同青海不可分离的命运,似乎在我父母结合时就注定了。他们来‘援青’后就再没有回过老家”,第 段“父亲退休的时候,省局在西宁市为第一代‘援青’人盖了宿舍。但父亲不肯去住。一直到去世,他都住在县里”可知:父亲作为第一代“援青”人,一辈子扎根在青海,直到去世;由第 段“我在西宁的邮电中专毕业后,按照父亲的意愿,也回到了县里”可知:儿子邮电中专毕业后,按照父亲的意愿,留在青海偏远的线务站。【22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的理解。联系文章第④段“这是一个邮电线务站。屋子里,简朴而整洁,电话交换台竟是用石块垒成的”可知,“戈壁上的小屋”指的就是邮电线务站;由第②段“夕阳在风沙里沉浮。起先还不时地能见到骆驼草和红柳丛。后来,远远近近就只有红色的沙砾和铁青的岩石了。茫茫天地间除了我们这辆车,连一丝生气也感受不到”可知,这个邮电线务站所处的戈壁环境极为恶劣,“小”更突出了这个房子的环境简陋;如此简陋而恶劣的环境,“父亲”和“我”却甘于将青春都奉献在了这里,更能烘托出邮电线务员工作的艰辛,突出文章的主题。此外,“戈壁上的小屋”还能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戈壁上的小屋住着谁,又是做什么用的?这一题目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3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由第⑥段“在西宁搭的便车整整走了三天,终于把我留在去往县城岔路口一片扬起的尘土里”,第⑩段“县境平均海拔四千米,年平均气温零下十五摄氏度。严寒使人望而却步”可知:他是一个意志坚定的青年,明知青海艰苦却坚定前往;由第 段“我在西宁的邮电中专毕业后,按照父亲的意愿,也回到了县里”可知:一个孝顺的儿子,遵从父亲的意愿留在青海。【24题详解】本题考查句段作用的分析。联系前文第 段“到线务站后,除了局里同事隔些日子给我送一趟粮食、煤和维修零件,大部分日子里,我见不到一个人,看见的只能是太阳和月亮的换班”可知,这句话中的“真有”表明“我”对于在这荒凉戈壁还能看到鸟的不可思议,这句话单独成段突出强调了“鸟”在窗外做巢这件事让“我”多么惊喜。这句话既是对上文第 段“有天早上,我忽然听见了鸟叫”的有力承接,又引出下文“于是荒滩上,有了两个巢:一个是鸟巢,一个是线务站;有两个生命:一个是鸟,一个是我”(第 段)的介绍。这句话更能突出表现邮电线务站工作的单调与孤单。【25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赏析。(1)由“夕阳在风沙里沉浮”“见到骆驼草和红柳丛”“只有红色的沙砾和铁青的岩石了”可知,这里是对青海戈壁滩的环境进行描写,突出戈壁的独特风光,也表现出青海戈壁荒凉冷清、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的特征。(2)联系第 段“窗外站着父亲,他已经把鸟巢从线杆上端下来了”可知,“要不,你会下不了手的”是父亲端鸟巢后的语言描写;“满脸惭愧地看着我”则是父亲端鸟巢后的神态表现。从父亲满脸的惭愧可以看出,父亲非常懂得儿子对鸟巢的留恋与不舍,这鸟儿是与儿子在戈壁上相依为命的存在;再联系第 段“得移掉它。鸟巢里要是有铁丝什么的,可能会给线路造成短路”可知,父亲也担心鸟巢可能会导致线路短路,为了坚守线务员这份职责,父亲只好决定自己把鸟窝端掉,他内心对儿子是充满内疚与担心的。三、写作【本题满分50分】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26. 命题作文请以“新的起点”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不少于600字。【26题答案】【答案】参考范文:新的起点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会有许许多多的起点,起点是一件件事情的开始,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正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起点·人生我们出生时,是人生的起点。当我们还很小的时候,父母花了多少时间教我们用勺子和筷子吃东西,教我们穿衣服,系鞋带,扣扣子,洗脸,教我们做人的道理。曾经有多少次,他们冒着雨给我们买渴望已久的玩具,又有多少次,他们在银白的月光中送我们去医院。父母是我们人生的指路者,让我们来到正确的起点上,指引人生的方向。我们大一些时,就开始走入一个新的“小社会”,成员是邻居家,又或是趣味相投的小朋友,我们和他们一起在广场上放风筝,一起玩游戏,在温暖的阳光下快乐着,在最纯洁的友谊中,滋润那颗充满童真的心灵。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也一天天的长大,于是,我来到了小学。起点·学习小学,是学习的起点。第一次步入校园,幼小的心灵充斥着恐惧,第一次看见年龄这么大的哥哥姐姐,一种无形的力量,使我不自觉地远离他们,好像再过一会儿,他们就会变成牛头人身的魔鬼,把我活生生的吃掉。进入教室,这种感觉立刻就消失了,因为我看到了年龄与我相仿的同学和亲切的老师。小学是一个转折点,第一次正式学习,第一次经历考试的历练,我有些招架不住。关键时刻,老师给予我们很大帮助,孜孜不倦的教导我们,关心我们,指引我们学习的道路。上了小学,自然就开始读一些图书了,我在读书的过程中领会到,书中自有广阔天地,书中自有星辰大海,我开始沉迷于读书,爱上了读书……一年一年,日子又流逝,我升入了中学。起点·独立中学是独立的起点。步入附中的大门,我已深深被这所学校吸引,在这所学校中,充满着浓厚的学习氛围,这里的同学们严守校级,作风优良,老师认真教学,把一个又一个的学生培养成人才。在这所学校里,我认真学习,不断取得进步,附中仿佛成了我的第二个家,我在里面感受到了友谊和温暖……人生中还有许许多多新的起点,我会不断努力,迎接每一个开始,每一个新起点!【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第一,审题。分析题目可知,本题采用全命题的形式,作文要求中的关键词是“起点”,“重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词义是:开始的地方或事件。这里说的起点不仅是指道路的起点,还可以指人生的起点。人生在不同的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经历这些人与事,我们便会在人生的一个个新起点中逐渐成长。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感触来完成习作。第二,立意。写好这个题目,要在“起点”上多下功夫。首先要找好“起点”。中学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新起点,如学习的进步、理想的确立、友谊的产生、挫折的经受,见解的提高,都可以与“起点”有关。如写“学习上的进步产生了一个新的起点”,可写一次考试、一次竞赛、一篇文章的发表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你学习上的新起点,这就要求你把那次考试、那场竞赛、那篇作文的发表过程写清楚。要写好这个话题,需要进行联想,找出生活中真实而又有切身感受的故事,将它与“起点”联系起来构思。第三,选材。文章的体裁可以是记叙文,要有具体而典型的事件叙述。还可以是议论文,找出符合自己要写的“起点”的论据,让自己的文章内容更丰富,更能以理服人。要写好“起点”,可用纵式结构来写:先以简洁的语言开头,或开门见山,或倒叙,或在抒写景物中表现心情,以引起下文,再叙述自己在生活中的某个新起点的故事。最后以“点题”的方式结尾,或叙写心情,或展望未来。写作还可以从形式上创新,习作时可以在文章前加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题记,也可以使用几个小标题,将自己感受深刻且与主题相契合的“起点”故事串联起来,让文章的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适当的创新是吸引读者,取得高分的关键。27. 自命题作文蛇与锯一条蛇进入一家木工店,在朝墙角爬去之时,它从一把锯子上面爬过,被轻轻地划伤了。疼痛向它报了警,它转过身来,咬着锯子,锯子却严重地割伤了它的嘴巴。这时,它以为锯子在攻击它,就决定绕着电锯打滚,以便用自己的整个身子把它闷死。它挤压得越紧,锯子就切得越深,这让蛇变得更生气,从而更用力地挤压,直到最后,蛇死于自己造成的创伤。根据对上面短文的理解,自主确定内容,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27题答案】【答案】例文学会控制情绪“路怒症”者,“垃圾人”是一种不会控制负面情绪的人。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控制情绪,如果没有控制好负面情绪,可能会对他人或自己造成伤害。学会控制好负面情绪,否则可能会对他人或自己造成伤害。学会控制情绪,让你生活更加美好。宋濂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少年家贫,却甚爱学习。他总是走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请教老师,有时老师责骂他,他总是认真听取。虽然老师这样会给他带来负面情绪,可他却从不发怒。宋濂是一个会控制负面情绪的人。如果宋濂没有控制好负面情绪。那么他和老师将不会相处的好,他也不会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使自己成为伟大的文学家。因此,我们想要拥有美好的生活就必须学会控制好负面情绪。学会控制情绪,是让你迈向成功的路。明星都有自己出名的方法。但一路走来有的艰辛,有的轻松。著名影视演员周星驰,他出身于农村家庭。可他却有一个明星梦。他在演戏时希望导演让他在镜头前多待几秒,被无情的拒绝了。他向导演提出自己的见解,总是被同行人嘲笑。可他却从未生气,而是默默努力,转化悲痛为力量。终于,他在2002年获得了“最佳导演奖”。正是因为周星驰会控制情绪,在别人的嘲讽中也不发怒,才使他取得成功。他是自己的骄傲,更是我学习的榜样。学会控制情绪,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美国总统林肯,他父亲是一位鞋匠。人们都嘲笑他的梦想只是空想。可他总是一笑而过,有的人也会嘲笑他的父亲是鞋匠,可他总会笑着说:“没有错,我的父亲是一个鞋匠,我希望我治国能像我父亲修鞋一样娴熟。”最终,他成为了总统,实现了梦想。如果林肯没有控制好情绪,没有宽容之心,那么他将只能成为平民。他的梦想也会离他而去。情绪是每个人都有的,好的情绪会带给你好的心情。学会控制心情,你的生活才会少犯错误。一个人之所以能拥有辉煌灿烂的现在,是因为他有过悲伤无奈的曾经。学会控制情绪,不要使自己成为“路怒症”患者或“垃圾人”。人与人之间应学会宽忍,不要让自己的负面情绪给他人或自己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情绪被控制是需要毅力的,控制好的自己的情绪,是一种自我挑战。【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应当弄明材料含义,然后进行写作。一、审题。材料中的蛇“它从一把锯子上面爬过,被轻轻地划伤了”“它挤压得越紧,锯子就切得越深,这让蛇变得更生气,从而更用力地挤压,直到最后,蛇死于自己造成的创伤”,“蛇被划伤”可以理解为人生中的痛苦,当痛苦发生时,我们是深深地吸一口气,原谅对手,继续前进,还是做出消极的反应,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痛苦?如果这条蛇在被锯子轻轻划伤之后能候转身躲开,是不至于毙命于此的。过度情绪,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这不由让人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与事,有些本来是可以避免的痛苦,却因为抓住不放而加深了伤害的程度。人生苦短,那些无关乎生死的痛苦都是划伤,待时间走过,自能痊愈。我们能做的就是忽略这些划伤,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能够做的、应该做的事情上,这样,才不负自己。选择原谅,选择和平之路,选择生活。这是我们最好的选择。由此立意:愤怒、发火等情绪解决不了问题。有情绪的时候,要学会放下,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忽略创伤,接纳自己当下的所有情绪,做自己该做的事;选择原谅,选择和平之路,选择美好生活。二、写作思路:可以写人记事,记叙一件自己因为坏情绪爆发失败的事件,最后自己控制住情绪,改变了心态而收获了成功与快乐的事件,表现出“控制住情绪,就会越快乐”的主旨。也可以议论说理。以上面的立意“控制情绪;接纳自己;选择原谅、和平”等为中心论点,列举事实,引用名言,对这一观点进行有力地论证。如写控制情绪,开头提出主题:人们不能按着性子做事,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人一旦受情绪控制,就会带上有色眼镜,不到真实的世界,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正文举一个古人的例子,如周瑜,因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心生嫉妒气得吐血而死,白白葬送了身家性命。那么,强者又是怎样的呢?然后举一个强者控制情绪的例子。如盛大游戏原CEO李瑜表示过,稳定的心态助他成就创业梦想。用两个例子或道理论证说明控制情绪的重要性。结尾总结强调:纵观世界,大凡有所成就的人,其性格情绪都是非常鲜明而稳定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好自己的心态,只有这样,心理防线的“大堤”,才会越筑越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