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课 题 】八下第五单元 第2课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1课时)
【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并从面积、人口、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通过读图分析了解他们之间在气候、河流流量、植被等方面的明显差异。(重、难点)
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各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重点)
【教学模式】“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有效训练”五步教学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比较归纳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与有关图文资料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
课
导
入
诗词(配乐)欣赏: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学生在聆听中欣赏景观图:
从诗词导入,有效沟通了地理与语文学科间的联系。
承转过渡
上节课我们依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今天来认知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首先学习这两个区域自然环境中的一些明显差异。
自
主
学
习
合
作
探
究
自
主
学
习
合
作
探
究
有
效
训
练
自
主
学
习
出示南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图5.5:
北方和南方的自然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读上图说一说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的大致位置、范围与主要地形。
看图比较南北方河流数量
看图比较南北方河流流量
看图比较南北方年降水量
看图比较南北方气候
依据图文比较我国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自主学习:
1.读图找出大兴安岭、太行山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和南岭。
2.找出黑龙江、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洞庭湖与鄱阳湖。
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类型等均有明显差异。
合作探究:
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主要有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和大部。
地形有平原与高原
南方地区位于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形中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依据图文资料填写表格
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位置
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
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
面积
20%
25%
人口
40%
55%
地形
东北平原(黑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黄土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东南丘陵(红壤),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河湖
黑龙江、松花江、黄河
长江,珠江,鄱阳湖,洞庭湖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区
年降水量
河流流量
植被类型
北方地区
<800㎜
小
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方地区
>800㎜
大
亚热带热带常绿阔叶林
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
先在图上落实基础知识,然后从图上总结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教师提供的图文信息及设计的表格问题,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列表对比,培养学生用比教法来分析和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掌握学习地理的科学方法。
承转过渡
这节课我们明确地学习了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植被类型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希望同学们多用心去掌握更多这方面的知识,并理解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
点
拨
归
纳
合
作
探
究
南方、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差异,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
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位置与范围
面积与人口
地形与河湖
植被与气候
让学生进一步地探究其原因表格式的设计让知识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也让学生对知识掌握更完整
有利于对知识的当堂掌握和巩固。
【有效训练】
1.下列关于北方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多在800mm左右 B.为半湿润、半干旱温带季风气候
C.冬季少雨,常出现冬旱 D.7、8月降水集中,易出现洪涝灾害
2.下列各组省区中,全部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
A.甘肃、宁夏、安徽、江苏 B.江苏、安徽、河南、辽宁
C.陕西、甘肃、山东、广东 D.山东、北京、天津、黑龙江
3.属于南方地区的地形区是( )
A.太湖平原、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珠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D.太湖平原、东南丘陵
4.下列四幅图,反映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B.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C.有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 D.山脉主要有长白山、秦岭、大兴安岭
6.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地区景观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7.南方地区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寒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8. 下列有关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风吹草低见牛羊 B.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
C.山青水碧,鱼米之乡 D.冬季严寒,夏季凉爽
9.读南方地区图,填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①山脉:A_____B______C_____D_____E______F_______G______H_______I_________
②平原:J______平原,K___________平原,L_____三角洲,M______________。
③盆地:N__________。④高原:O__________。⑤丘陵:P___________
(2)填出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河流和湖泊的名称。
河流: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湖泊:⑧ ⑨ ⑩
【教学反思】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陌生变成熟悉,把朦胧变为清晰,把静态知识变成动态感受,我感觉课上的轻松,学生也反应积极。在学习本节课知识时,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及在影视与网络上看到的景象成功的联系了生活实际,达到了入境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合作探究中顺利自然地达到了预期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比较的教学方法,表格式的板书,增强了南北方环境的对比度,差异能清晰的显现,强化了学生的记忆,深化了教学的效果。
另外,本课中涉及对比的内容较多,“比较法”在本课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用比较法和归纳法来学习区域地理,也是这几节课中应该达到的要求。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在整理资料时遇到了一些麻烦,在今后的课堂中加大练习,提高课堂的容量。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