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综合探究 贡献中国智慧课程标准 知能目标 核心素养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论证“坚持合作共赢,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 2.阐释中国方案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简述自己对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观点和建议 3.阐释世界各国只有相向而行才能走出一条共同发展之路,展现全球视野下的文化理解力和传播力 科学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中国智慧的科学性 政治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 公共参与:展现青年学生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意识和责任感1.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目标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要求坚持合作共赢相处之道,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和发展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在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由各国共同制定国际规则,共同参与全球事务,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3.携手共建“一带一路”(1)地位: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引领全球治理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体现。(2)内容:共建“一带一路”是一项系统工程,以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共同发展为核心,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3)丝路精神: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自我诊断]1.我国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提示 × 我国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符合世界发展的趋势,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利益,但并不意味着得到全世界的认可。2.合作共赢符合零和博弈。( )提示 × 零和博弈就是非合作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加起来总和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合作共赢属于正和博弈,是一种共赢。3.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话语权的增强,说明中国已经开始领导世界发展。( )提示 × 中国引领全球治理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并不是领导。4.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已经瓦解,新秩序已经形成。( )提示 × 当前国际秩序仍然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旧秩序,新秩序尚未形成。5.中国的外交政策已被世界各国认可。( )提示 × 中国的外交政策符合时代潮流,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但不代表各国都认可。议题 贡献中国智慧[素养目标] 结合国际形势,说明中国智慧对世界的积极意义,培养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材料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场与疾病的抗争史。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给国际社会带来深刻启示: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相连、休戚相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方向。在抗击疫情战役中,中国加强国际协调合作,共同呵护人类赖以居住的星球,共同建设荣损与共的地球村。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和地区合作,深入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携手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探究 简要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价值。提示 可以从国际形势、新冠肺炎的传播性、携手应对产生的积极效应等方面论证。中国智慧中国智慧一: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我国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合作共赢是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是最大公约数。中国智慧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我们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由各国共同制定国际规则,共同参与全球事务,共同享受发展成果。中国智慧三: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中国智慧四:共建“一带一路”,开辟经济全球化新路径共建“一带一路”,以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共同发展为核心,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智慧五: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提升综合国力。1.“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强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这说明( )①面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我们积极贡献中国智慧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携手应对新的国际威胁 ③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④中国在世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 材料中的内容主要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主席提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等主张,贡献了中国智慧,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不能说明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也不能直接体现负责任大国作用,③④不选。2.环顾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为各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多机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势头不可逆转,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注入强劲动力。令人担忧的是,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愈演愈烈,治理赤字、发展赤字、信任赤字有增无减,世界经济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上升。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 )①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确保核心利益 ②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③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应对挑战 ④建立全球性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应对第三方威胁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面对这种新情况,我们要做的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应对挑战,②③做法可取。材料强调国际合作而不是维护国家主权,①不符合题意。应对第三方威胁是一种结盟关系,不符合伙伴关系的要求,④错误。1.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启迪。中国是《生物多样性公约》最先签署的国家之一,并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日前,我国发布的首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显示,中国将通过多边合作机制为发展中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支持。中国全球生态治理理念( )①将推动人类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筑国际生态安全屏障 ②能弥合世界各国间的生态安全分歧,扩大彼此合作的空间 ③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同时兼顾了我国的自身利益 ④表明我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不断贡献中国方案和智慧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 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国将通过多边合作机制为发展中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支持。这表明中国全球生态治理理念将推动人类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筑国际生态安全屏障,不断贡献中国方案和智慧,①④入选。“能弥合世界各国间的生态安全分歧”的说法夸大了中国全球生态治理理念的作用,②不选。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③不选。2.中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 )①印证了中国发展战略主导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事实 ②说明了中国始终是全球共同交流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③表明了中国立足于时代主题,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④体现了中国为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所做的主动选择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中国不谋求主导地位,①错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这体现了中国为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所做的主动选择,说明了中国始终是全球共同交流发展的重要推动者,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世界多极化,③排除。3.纵观中华民族前进发展,横看世界力量对比变化,在世界舞台的坐标轴上,在全球的定位系统里,中国书写着变化:实力变了——从积贫积弱到建成全面小康;角色变了——从学习融入者到建设贡献者;担当变了——从提供物质到思想引领;心态变了——从穷弱焦躁到自信平和。中国在世界舞台坐标上的位移,折射出( )①中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②中国在全球治理过程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③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与水平在不断提高 ④中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了各国共同发展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决定性力量”的说法夸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作用,①错误。材料中中国书写着的几个变化表明中国在全球治理过程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与水平在不断提高,②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中国促进了各国共同发展。4.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4月20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的主旨演讲。习近平倡议,亚洲和世界各国要回应时代呼唤,携手共克疫情,加强全球治理,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这表明( )A.中国以维护各国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积极为国际治理贡献中国智慧B.中国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原则,为实现亚洲和世界的发展凝聚正能量C.得益于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在各种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中起主导作用D.中国愿与友好国家分享发展红利,携手共建战略同盟应对第三方威胁答案 B解析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A错误。回应时代呼唤,携手共克疫情,加强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说明中国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原则,为实现亚洲和世界的发展凝聚正能量,B正确。中国积极推动各种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但从不谋求在各种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中起主导作用,C错误。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我国坚持不与任何国家结盟,D错误。5.病毒无国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我国在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的同时,主动向世界分享信息和经验,与多个国家开展技术交流,共同研究并提出应对策略,向出现疫情扩散的一些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得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充分肯定和支持。这些举措( )①旨在展现中国在维护全球卫生安全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②反映出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③表明我国以各国共同利益为出发点,推进疫情的防控 ④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我国的举措有利于展现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但不能将这一客观结果视作主观目的,①错误。主动向世界分享信息和经验,与多个国家开展技术交流,共同研究并提出应对策略,向出现疫情扩散的一些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反映出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②④正确。“我国以各国共同利益为出发点”的表述错误,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不选。一、选择题知识点一 合作共赢是最大公约数1.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各国企业搭建汇聚八方的交流融汇平台,进博会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国别结构越来越好。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和回头浪,中国坚定地做开放合作大潮里的中流砥柱,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责任担当,致力于打造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世界美好未来。这说明( )①坚持合作共赢是世界各国的主动选择②我国是合作共赢的倡议者和积极践行者③合作共赢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公约数④举办进博会的根本目的是服务我国消费者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 进博会的举办体现了我国是合作共赢的倡议者和积极践行者,②符合题意。为各国企业搭建汇聚八方的交流融汇平台;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国别结构越来越好;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致力于打造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世界美好未来,说明合作共赢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公约数,③符合题意。不是世界各国都主动坚持合作共赢,①错误。服务我国消费者是进博会的积极效果之一,但不是根本目的,④错误。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利益日益相互交融,国家之间文化不同、信仰不同,但合作共赢是最大公约数。下列能够体现合作共赢的是( )①中非决定打造农业绿色技术联合研发联盟 ②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中欧合作产业园 ③美国对价值75亿美元欧盟输美产品加征关税 ④美国以贿赂交易名义对中兴通讯公司进行调查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 A解析 材料中的中非合作、中欧合作都体现了合作共赢,①②符合题意。美国的做法是“美国优先”的体现,为了美国利益损害他国利益,不能体现合作共赢,③④不选。3.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7届会议通过中国提出的“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决议。决议呼吁各国共同努力,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各国要坚持多边主义,加强人权领域对话与合作,实现合作共赢。这说明( )①世界各国形成了共同的人权观 ②合作共赢理念成为国际社会共识 ③中国为人权领域国际合作贡献智慧 ④中国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发挥领导作用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 “世界各国形成了共同的人权观”观点错误,①不选。联合国通过的决议说明合作共赢理念成为国际社会共识,②符合题意。中国主张说明中国为人权领域国际合作贡献智慧,③符合题意。“中国发挥领导作用”表述错误,④不选。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指出,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愿同世界各国人民携起手来,积极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而不懈努力。这体现了中国( )①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②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 ③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引领全球治理变革 ④践行合作共赢理念,推动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从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中可以看出,我国积极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①符合题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体现了中国践行合作共赢理念,推动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④符合题意。这不能直接体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和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②③未体现。5.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推动解决全球发展失衡、数字鸿沟等问题,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体现了我国( )①坚持以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③在完善全球治理中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④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 A解析 从上述主张可以看出,我国坚持互利共赢,实现共赢共享,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国际关系民主化,不体现我国解决争端、化解分歧,③④不选。知识点二 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6.2021年9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倡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完善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将全力以赴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这表明中国( )①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②大力开展睦邻友好合作,努力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③作为负责任大国,以实际行动维护各国的根本利益 ④坚持合作共赢,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这表明中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分享发展成果,也说明中国坚持合作共赢,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未强调睦邻友好,也未涉及世界多极化,②排除。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各国的根本利益”的说法错误,③排除。7.2021年1月,习近平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发表特别致辞。他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实践一再证明,任何以邻为壑的做法,任何单打独斗的思路,任何孤芳自赏的傲慢,最终都必然归于失败。这表明( )①中国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决定权日益增强 ③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④中国把维护各国共同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习近平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实践一再证明,任何以邻为壑的做法,任何单打独斗的思路,任何孤芳自赏的傲慢,最终都必然归于失败。这表明中国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①③正确。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没有决定权,②错误。中国把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④错误。8.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努力,为世界各国防控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而当疫情在多国多点暴发,中国积极开展合作、分享经验、提供帮助,为国际战“疫”贡献中国力量。在30余次外事互动中,习主席向国际社会传递坚定的中国信心和中国力量。上述事实证明( )①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 ②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不断对人类带来新的考验 ③中国方案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做好疫情防控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材料中的内容体现了中国贡献,①符合题意;中国积极开展合作、分享经验、提供帮助,体现了中国方案发挥着重要作用,③符合题意。②④本身观点正确,但材料未体现。9.2022年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9周年。9年来,中国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同沿线国家谋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动力。这表明( )①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④竞争与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A.①④ B.①②C.①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 中国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体现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和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①③符合题意。独立自主指的是自主地决定本国事务,②不符合题意。竞争与合作、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④说法不全面。知识点三 携手共建“一带一路”10.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上述事实证明,“一带一路”( )①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②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③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④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新思路、新战略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 “一带一路”取得的成就,证明了它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①②符合题意。③④的内容未体现。11.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也是许多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一带一路”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①能充分发挥我国基建能力强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②有利于降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实现共同安全 ③有利于各国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 ④为引导经济全球化向开放、包容方向发展提供新路径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能充分发挥我国基建能力强的优势,沿线国家充分发挥资源禀赋融入全球产业链,从而实现互利共赢,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是基础设施联通的效果。12.“一带一路”倡议提出9年来,我们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各领域人文合作,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上述举措( )①旨在解决中国与沿线国家间发展失衡、数字鸿沟等问题 ②践行了“丝路精神”,有利于中国与沿线国家民心相通 ③有利于增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相互理解,增添和平正能量 ④是完善全球治理的有益尝试,能增进沿线各国民生福祉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 材料中的内容是在进行人文交流,这有利于民心相通,促进相互理解,减少因沟通不畅带来的误解,促进世界和平,②③符合题意。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不存在发展失衡、数字鸿沟等全球性问题,①表述不妥。④不属于人文交流的内容,不选。二、非选择题13.疫情为各国交往按下了“暂停键”,但中国外交并没有止步,而是逆势前行,开启了以电话、书信、视频为主渠道的“云外交”模式。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2021年,无疑也是中国“云外交”的高峰年。在“云外交”中,中国着力推动拓展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清洁能源、5G等新业态合作,为各国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新增长点。中国领导人在一次次“云外交”中,为全球携手抗击疫情、世界经济稳步发展、人类建设美好未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方案,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全球疫情下的中国“云外交”充分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的外交”有关知识对此加以阐释。答案 ①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创性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人类应对共同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②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③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云外交”为全球携手抗击疫情、世界经济稳步发展、人类建设美好未来贡献中国力量,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14.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正逐渐从参与者变为积极的建设者。中国政府制定了到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中国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未来,中国也将积极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中国力量,成为促进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催化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有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为控制全球气温和温室气体排放设定一系列目标。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巴黎协定》的决定,积极以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多边进程。结合材料,从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的角色变化,谈谈中国是如何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贡献中国智慧的。答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由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变化中可以看出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同时,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和谐、国际和平事业、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共50张PPT)综合探究 贡献中国智慧必备知识梳理案核心素养探究案学业质量落实案课时作业巩固案///////1234/////////////////////课程标准 知能目标 核心素养推动构建 新型国际 关系,构 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 1.论证“坚持合作共赢,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国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 2.阐释中国方案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简述自己对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观点和建议 3.阐释世界各国只有相向而行才能走出一条共同发展之路,展现全球视野下的文化理解力和传播力 科学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中国智慧的科学性政治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公共参与:展现青年学生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意识和责任感必备知识梳理案11.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目标推动构建______________,推动构建________________。2.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要求坚持__________相处之道,坚持__________的开放和发展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在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由各国共同制定国际规则,共同参与全球事务,共同享受发展成果,倡导______________的全球治理观。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互利共赢共商共建共享3.携手共建“一带一路”(1)地位: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主动引领全球治理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体现。(2)内容:共建“一带一路”是一项系统工程,以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共同发展为______,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3)丝路精神:以和平合作、__________、互学互鉴、__________为核心。核心开放包容互利共赢[自我诊断]1.我国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 )提示 我国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符合世界发展的趋势,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利益,但并不意味着得到全世界的认可。2.合作共赢符合零和博弈。( )提示 零和博弈就是非合作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加起来总和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合作共赢属于正和博弈,是一种共赢。××3.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话语权的增强,说明中国已经开始领导世界发展。( )提示 中国引领全球治理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并不是领导。4.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已经瓦解,新秩序已经形成。( )提示 当前国际秩序仍然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旧秩序,新秩序尚未形成。5.中国的外交政策已被世界各国认可。( )提示 中国的外交政策符合时代潮流,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但不代表各国都认可。×××核心素养探究案议题 贡献中国智慧2[素养目标] 结合国际形势,说明中国智慧对世界的积极意义,培养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 情景探究材料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场与疾病的抗争史。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给国际社会带来深刻启示:在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相连、休戚相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方向。在抗击疫情战役中,中国加强国际协调合作,共同呵护人类赖以居住的星球,共同建设荣损与共的地球村。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和地区合作,深入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携手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探究 简要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价值。提示 可以从国际形势、新冠肺炎的传播性、携手应对产生的积极效应等方面论证。· 重难突破中国智慧中国智慧一: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我国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合作共赢是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是最大公约数。中国智慧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我们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由各国共同制定国际规则,共同参与全球事务,共同享受发展成果。中国智慧三: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中国智慧四:共建“一带一路”,开辟经济全球化新路径共建“一带一路”,以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实现共同发展为核心,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智慧五: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提升综合国力。· 典例印证A1.“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强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这说明( )①面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我们积极贡献中国智慧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携手应对新的国际威胁 ③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④中国在世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材料中的内容主要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主席提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等主张,贡献了中国智慧,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不能说明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也不能直接体现负责任大国作用,③④不选。B2.环顾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为各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多机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势头不可逆转,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注入强劲动力。令人担忧的是,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愈演愈烈,治理赤字、发展赤字、信任赤字有增无减,世界经济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上升。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 )①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确保核心利益 ②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③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应对挑战 ④建立全球性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应对第三方威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 面对这种新情况,我们要做的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应对挑战,②③做法可取。材料强调国际合作而不是维护国家主权,①不符合题意。应对第三方威胁是一种结盟关系,不符合伙伴关系的要求,④错误。· 知网概览学业质量落实案3B1.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启迪。中国是《生物多样性公约》最先签署的国家之一,并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日前,我国发布的首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显示,中国将通过多边合作机制为发展中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支持。中国全球生态治理理念( )①将推动人类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筑国际生态安全屏障 ②能弥合世界各国间的生态安全分歧,扩大彼此合作的空间 ③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同时兼顾了我国的自身利益 ④表明我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不断贡献中国方案和智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国将通过多边合作机制为发展中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支持。这表明中国全球生态治理理念将推动人类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筑国际生态安全屏障,不断贡献中国方案和智慧,①④入选。“能弥合世界各国间的生态安全分歧”的说法夸大了中国全球生态治理理念的作用,②不选。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③不选。C2.中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 )①印证了中国发展战略主导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事实 ②说明了中国始终是全球共同交流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③表明了中国立足于时代主题,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④体现了中国为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所做的主动选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中国不谋求主导地位,①错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这体现了中国为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所做的主动选择,说明了中国始终是全球共同交流发展的重要推动者,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世界多极化,③排除。B3.纵观中华民族前进发展,横看世界力量对比变化,在世界舞台的坐标轴上,在全球的定位系统里,中国书写着变化:实力变了——从积贫积弱到建成全面小康;角色变了——从学习融入者到建设贡献者;担当变了——从提供物质到思想引领;心态变了——从穷弱焦躁到自信平和。中国在世界舞台坐标上的位移,折射出( )①中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②中国在全球治理过程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③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与水平在不断提高 ④中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了各国共同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析 “决定性力量”的说法夸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作用,①错误。材料中中国书写着的几个变化表明中国在全球治理过程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与水平在不断提高,②③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中国促进了各国共同发展。B4.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4月20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的主旨演讲。习近平倡议,亚洲和世界各国要回应时代呼唤,携手共克疫情,加强全球治理,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这表明( )A.中国以维护各国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积极为国际治理贡献中国智慧B.中国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原则,为实现亚洲和世界的发展凝聚正能量C.得益于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在各种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中起主导作用D.中国愿与友好国家分享发展红利,携手共建战略同盟应对第三方威胁解析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A错误。回应时代呼唤,携手共克疫情,加强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说明中国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原则,为实现亚洲和世界的发展凝聚正能量,B正确。中国积极推动各种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但从不谋求在各种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中起主导作用,C错误。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我国坚持不与任何国家结盟,D错误。5.病毒无国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我国在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的同时,主动向世界分享信息和经验,与多个国家开展技术交流,共同研究并提出应对策略,向出现疫情扩散的一些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得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充分肯定和支持。这些举措( )①旨在展现中国在维护全球卫生安全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②反映出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③表明我国以各国共同利益为出发点,推进疫情的防控 ④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解析 我国的举措有利于展现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但不能将这一客观结果视作主观目的,①错误。主动向世界分享信息和经验,与多个国家开展技术交流,共同研究并提出应对策略,向出现疫情扩散的一些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反映出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②④正确。“我国以各国共同利益为出发点”的表述错误,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不选。课时作业巩固案4C一、选择题知识点一 合作共赢是最大公约数1.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各国企业搭建汇聚八方的交流融汇平台,进博会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国别结构越来越好。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和回头浪,中国坚定地做开放合作大潮里的中流砥柱,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责任担当,致力于打造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世界美好未来。这说明( )①坚持合作共赢是世界各国的主动选择 ②我国是合作共赢的倡议者和积极践行者 ③合作共赢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④举办进博会的根本目的是服务我国消费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进博会的举办体现了我国是合作共赢的倡议者和积极践行者,②符合题意。为各国企业搭建汇聚八方的交流融汇平台;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国别结构越来越好;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致力于打造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世界美好未来,说明合作共赢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公约数,③符合题意。不是世界各国都主动坚持合作共赢,①错误。服务我国消费者是进博会的积极效果之一,但不是根本目的,④错误。A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利益日益相互交融,国家之间文化不同、信仰不同,但合作共赢是最大公约数。下列能够体现合作共赢的是( )①中非决定打造农业绿色技术联合研发联盟 ②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中欧合作产业园 ③美国对价值75亿美元欧盟输美产品加征关税 ④美国以贿赂交易名义对中兴通讯公司进行调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材料中的中非合作、中欧合作都体现了合作共赢,①②符合题意。美国的做法是“美国优先”的体现,为了美国利益损害他国利益,不能体现合作共赢,③④不选。C3.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7届会议通过中国提出的“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决议。决议呼吁各国共同努力,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各国要坚持多边主义,加强人权领域对话与合作,实现合作共赢。这说明( )①世界各国形成了共同的人权观 ②合作共赢理念成为国际社会共识 ③中国为人权领域国际合作贡献智慧 ④中国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发挥领导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世界各国形成了共同的人权观”观点错误,①不选。联合国通过的决议说明合作共赢理念成为国际社会共识,②符合题意。中国主张说明中国为人权领域国际合作贡献智慧,③符合题意。“中国发挥领导作用”表述错误,④不选。B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指出,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愿同世界各国人民携起手来,积极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而不懈努力。这体现了中国( )①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②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 ③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引领全球治理变革 ④践行合作共赢理念,推动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从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中可以看出,我国积极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①符合题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体现了中国践行合作共赢理念,推动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④符合题意。这不能直接体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和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②③未体现。A5.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推动解决全球发展失衡、数字鸿沟等问题,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体现了我国( )①坚持以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 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③在完善全球治理中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④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从上述主张可以看出,我国坚持互利共赢,实现共赢共享,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国际关系民主化,不体现我国解决争端、化解分歧,③④不选。B知识点二 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6.2021年9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倡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完善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将全力以赴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这表明中国( )①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②大力开展睦邻友好合作,努力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 ③作为负责任大国,以实际行动维护各国的根本利益 ④坚持合作共赢,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这表明中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分享发展成果,也说明中国坚持合作共赢,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未强调睦邻友好,也未涉及世界多极化,②排除。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各国的根本利益”的说法错误,③排除。A7.2021年1月,习近平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发表特别致辞。他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实践一再证明,任何以邻为壑的做法,任何单打独斗的思路,任何孤芳自赏的傲慢,最终都必然归于失败。这表明( )①中国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决定权日益增强 ③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④中国把维护各国共同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习近平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实践一再证明,任何以邻为壑的做法,任何单打独斗的思路,任何孤芳自赏的傲慢,最终都必然归于失败。这表明中国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①③正确。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没有决定权,②错误。中国把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④错误。B8.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努力,为世界各国防控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而当疫情在多国多点暴发,中国积极开展合作、分享经验、提供帮助,为国际战“疫”贡献中国力量。在30余次外事互动中,习主席向国际社会传递坚定的中国信心和中国力量。上述事实证明( )①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 ②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不断对人类带来新的考验 ③中国方案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做好疫情防控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材料中的内容体现了中国贡献,①符合题意;中国积极开展合作、分享经验、提供帮助,体现了中国方案发挥着重要作用,③符合题意。②④本身观点正确,但材料未体现。C9.2022年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9周年。9年来,中国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同沿线国家谋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动力。这表明( )①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竞争与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解析 中国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体现共同的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和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①③符合题意。独立自主指的是自主地决定本国事务,②不符合题意。竞争与合作、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④说法不全面。A知识点三 携手共建“一带一路”10.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上述事实证明,“一带一路”( )①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 ②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③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④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新思路、新战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一带一路”取得的成就,证明了它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①②符合题意。③④的内容未体现。B11.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也是许多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一带一路”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①能充分发挥我国基建能力强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②有利于降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实现共同安全 ③有利于各国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 ④为引导经济全球化向开放、包容方向发展提供新路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能充分发挥我国基建能力强的优势,沿线国家充分发挥资源禀赋融入全球产业链,从而实现互利共赢,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不是基础设施联通的效果。12.“一带一路”倡议提出9年来,我们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各领域人文合作,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上述举措( )①旨在解决中国与沿线国家间发展失衡、数字鸿沟等问题 ②践行了“丝路精神”,有利于中国与沿线国家民心相通 ③有利于增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相互理解,增添和平正能量 ④是完善全球治理的有益尝试,能增进沿线各国民生福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解析 材料中的内容是在进行人文交流,这有利于民心相通,促进相互理解,减少因沟通不畅带来的误解,促进世界和平,②③符合题意。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不存在发展失衡、数字鸿沟等全球性问题,①表述不妥。④不属于人文交流的内容,不选。二、非选择题13.疫情为各国交往按下了“暂停键”,但中国外交并没有止步,而是逆势前行,开启了以电话、书信、视频为主渠道的“云外交”模式。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2021年,无疑也是中国“云外交”的高峰年。在“云外交”中,中国着力推动拓展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清洁能源、5G等新业态合作,为各国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新增长点。中国领导人在一次次“云外交”中,为全球携手抗击疫情、世界经济稳步发展、人类建设美好未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方案,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全球疫情下的中国“云外交”充分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的外交”有关知识对此加以阐释。答案 ①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创性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人类应对共同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②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③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云外交”为全球携手抗击疫情、世界经济稳步发展、人类建设美好未来贡献中国力量,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14.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正逐渐从参与者变为积极的建设者。中国政府制定了到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中国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未来,中国也将积极发出中国声音,传递中国力量,成为促进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催化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有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为控制全球气温和温室气体排放设定一系列目标。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巴黎协定》的决定,积极以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多边进程。结合材料,从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的角色变化,谈谈中国是如何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贡献中国智慧的。答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由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变化中可以看出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同时,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和谐、国际和平事业、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 课 结 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综合探究 贡献中国智慧.docx 综合探究 贡献中国智慧.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