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古老而又现代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利用地图,说出北京地理位置和地势的特点。2、从书本及课外获取的资料、图片中,分析北京的城市职能,感受北京的城市特色:政治和文化中心、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国际大都市、具有的现代城市气质。教学重难点:感受城市特色:政治和文化中心、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国际大都市、具有的现代城市气质。教学准备:PPT课件,搜集并设计能体现北京传统而又现代的旅游路线,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了解首都北京的相关历史与发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四张图片,分别是开国大典、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北京大学等【提问】你会联想到哪座城市?你能说说对北京的了解吗?【转承】看来同学们课前对北京肯定做了很多工作,那么接下来老师要带同学们去近距离接触北京,游览北京。设计意图:一是了解学情,看看学生究竟对学习内容了解多少;二是为后面学习北京做好铺垫;三是能体现史地交融的学科特色。二、合作探索,探索新知【活动】要去北京旅游,我们事先要准备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地图、衣物、旅游路线选择等方面。【转承】那么我们就先来研究下地图。【展示】《北京在中国的位置》《北京的地形》,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说说北京在我国的位置及地势特点。【归纳】学生回答,并总结北京的位置和地势特点:北京位于中国的北方地区,西北高,东南低,三面环山,东南部是平原,永定河等河流流经境内。设计意图:旨在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并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区域的位置,形成地理思维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转承】看来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跟老师去北京旅行,那么我们马上乘坐京沪高铁出发吧!【播放】《2012北京旅游宣传片》(片中涉及故宫、天安门、中南海、新华门、鸟巢、水立方、中关村产业园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八达岭、十三陵、全聚德烤鸭、湖广会馆等知名景点)【提问】看完视频,你对北京有了怎样的了解?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播放,可直观展示全方位的北京,并为后面学习作铺垫,暗示学生从北京的职能: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和独有的饮食文化、胡同文化等。【活动】北京两日游。行程路线安排:D1上午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中南海新华门,下午主要景点奥林匹克公园(水立方、鸟巢)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晚饭全聚德烤鸭,晚上湖广会馆(喝茶、看戏),晚上入住北京四合院。D2上午中关村、王府井,下午奔赴八达岭长城。(旅程形式主要以图片辅助文字说明和视频展示为主)【讨论】大家来谈谈北京旅游下来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上学期《文明中心—城市》的学习方法)概括北京的城市职能或特色?设计意图:意图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北京穿梭于传统和现代的旅游来从多个角度认识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特色。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城市学习的一般方法,既是对知识的回顾又是对区域和城市学习的总结和实践。【总结】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首先体现的是其政治职能: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所在地,是中国的政治心脏。其次,北京又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体现是文化职能:建城3000多年的历史,800多年浓厚的帝都文化。再者,北京又是一个新兴的高科技城市:中关村,号称“中国的硅谷”。同时,北京还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大量的国际外交机构和大使馆入住北京。【转承】就是这样一个古老而又现代城市,正在经历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很多国内外专家在评价北京的发展是时说道:北京的发展实际上是历史文化的积淀。那么接下来我们来感受下北京的传统文化。【交流】请同学们来说说看你所知道有哪些北京的传统文化?学生回答:国粹京剧,北京的小吃:冰糖葫芦、烤鸭、炸酱面、驴打滚,还有胡同和四合院。【转承】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四合院和胡同是北京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那我们就一起通过一篇文章来感受北京的胡同文化。【展示】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文化。展示汪曾祺的文章《胡同文化》和老北京的四合院生活图片。【叙述】无论是具有典型民居风格的四合院,还是幽静的胡同,都承载了北京的传统文化,见证了北京居住环境的变迁。【总结】两天的北京旅游就到此告一段落,穿梭于北京的传统和现代之间,同学们肯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请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对首都北京印象最深的感受。作业设计:1、课外搜集资料,设计最能体现北京特色一日游的旅游路线。2、小组思考题:北京的发展会遇到哪些情况?以及如何解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