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滴水经过丽江》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跟着一滴水的踪迹,体验“一滴水”奇妙的丽江之旅。2.体会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去游览丽江的新颖构思。教学重点:跟着一滴水的踪迹,体验“一滴水”奇妙的丽江之旅。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去游览丽江的新颖构思。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教学法、品读鉴赏法这节课解决两个问题主问题:一滴水是怎样“以水的方式”经过丽江的?为什么要用一滴水介绍丽江?课前准备:导学案教学流程:一、题目导入,激发思考同学们,写丽江的文章很多,但是独有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选入了中学语文教材,课后的阅读提示中编者称:“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从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你觉得最独特的地方在哪里?(板书题目)引出题目中的关键词:一滴水今天,我们就化身为一滴水,来一段奇妙的丽江之旅。二、整体感知,梳理游踪探讨一:一滴水的“经过”这滴水从哪里来?她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明确:第4段:“我也要去四方街。”第8段:“我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2.这滴水从玉龙雪山出发,在到达四方街之前,经过哪些地方?圈出文中表明地点的词,补充下面的游踪。3.作为一篇游记,这滴水的“经过”,就是这篇游记的“游踪”。这一滴水,可以落在高高的雪山之上,也可以跌落地底下的深潭。从一个地点转换到另一个地点,这是游记的一种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移步换景”。(板书:移步换景)4.这滴水就是一位导游,它给我们介绍了丽江的什么景观?阅读课文3-7段,请概括出来。明确:自然风光、历史变迁(板书)三、品味语言,探究方式探讨二:一滴水的心愿1.这滴水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四方街”。当它经过四方街,这滴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另外一种问法:这滴水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四方街”,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我”是“作为一滴水”走过了四方街?)学生讲,老师引导。品读模式:读—析—提问补充—再读(指导怎么读)--全班读⑴ 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品读指导:①连续使用四个“看到了”,采用排比的手法多方面介绍了四方街的美景,表现了小水滴刚到四方街时惊喜兴奋的心情。②“我”看到的景物顺序能不能颠倒?--水车从下往上,景物从近到远③能不能把“看到了”后面的逗号改成句号?--小水滴在水车上,身不由己,随着水车停不下来,表现兴奋之情。④指导朗读,四个“看到了”重读,音一个比一个高。⑤“古城的建筑”有什么特点?建筑与自然是什么关系?(相互补充、相互依存)⑥再读,读出惊叹。重音在“就这样”和“美丽了”。小结:四方街的建筑与自然天人合一,相得益彰⑵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品读指导:排比句,写出了水的节奏,写出了四方街丰富多彩、具有丽江特色的文化。改成这样好不好?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停顿,很想停下来细细欣赏指导朗读:每一句后面加上一句:“我多想停下来看看啊”,读出一种留恋。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我多想停下来看看啊)。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我多想停下来看看啊)。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我多想停下来听听啊)。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小结:四方街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具有文化特色的地方啊。⑶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品读指导:①小水滴的愿望是什么? 哪些词可以看出小水滴的愿望强烈?连续的“两想”“三被”,表达了小水滴向世界宣扬纳西文化的强烈愿望。这里有至今依然还活着的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体现丽江特有的神奇的民族文化,丽江确实是一个承载着厚重文化的地方。②“看见”一词表达了小水滴怎样的情感?③指导朗读:读出重音:“确实”,“被”,“看见”,读出一种自豪感。⑷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品读指导:①为什么写兰花,而不是其他花或一朵花?---丽江人生活情趣高雅②追问:改成这样好不好?(即改成排比)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看到了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听到了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听到了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听到了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ⅰ水滴不再流动,不再“移步换景”,只能“定点观察”;ⅱ散句更能表现恬淡休闲的氛围。③指导朗读:读慢一点,读出一种平淡悠闲的生活。小结:四方街的人热情和谐,生活平静悠闲。⑸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在自己所来的远处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品读指导:(重点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运用对比和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丽江的山水、人文风情抚平并净化了远方游人喧哗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2.小水滴这位导游,在四方街给我们介绍更多的是丽江的人文景观(即人物活动和文化特色)。(板书)请同学们读一读小结。小结:这一滴水,奔流之中,来到了四方街,以自己的方式,看到了四方街名扬世界的人文景观。她感受到了丽江人的热情和谐,丽江生活的平静悠然。难怪她对四方街如此钟情!四、视角独特,水到渠成过渡:“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请结合课文结尾句,结合PPT出示图片,探讨一滴水的妙处。探讨三:一滴水的妙处提问:既然叙述者都是用第一人称“我”,作者为什么不用一个人、一只鸟或一片云的视角,而要用一滴水来介绍丽江呢?(板书,说明:这是东巴象形文的“水”字)辅助资料: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纳西族知名学者杨福泉说:我觉得作者以水的口吻来看丽江,也有很深的寓意。丽江的字面意思就是一条美丽的江河,丽江是著名的高原水城,水成就了丽江的美,水是丽江的灵魂!纳西人最传统的祝福语就是“愿流水满潭”,可见水之于丽江的意义。阿来说:“丽江很好,写丽江的文章也很多,但我总觉得很多文章并没有写出丽江的精髓。丽江的精髓是水!从玉龙雪山上的冰雪,到黑龙潭这些水体,乃至古城中淙淙流淌的河水,水是丽江之美的载体和精魄。”小结:1.这篇文章是为中小学生写的,作者把自己比作一滴水,带有童话色彩,构思新颖,增加趣味性。2.视角独特、自由,作者在描写景物时,纵贯疆域,从不同角度,多层面介绍丽江。3.“一滴水”能跨越时空,穿越历史,看到古城到现代的历史变迁。丽江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化底蕴厚重。4.丽江以水见长,既是城市名称,也是穿越而过的一条河流,“水”是丽江的灵魂,选择用“一滴水”是充分考虑了描写对象本身的特点的。五、布置作业,视角仿写1.在文中,作者抓住水城特色以一滴水的身份,介绍了自己游览丽江的全过程。你们也可以仿照这种写法,抓住你所熟悉的某个地方的特色,选一个恰当的视角进行介绍。如:我想化作一辆人力三轮车穿行在北京的胡同小巷。2.把仿写的句子运用游记写法试着促成一篇完整的600字作文。六、板书设计移步换景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变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