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五章 电压电阻【中考透视 明确航向】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本章出题的热点有:(1)生活中常见电源的电压值.(2)电压表的读数和使用规则.(3)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及应用.(4)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5)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生活中的应用.【典例探究 提炼技法】考点一:电压表的使用(【解法技巧】解题关键:①能正确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电压表应与测量对象是并联,若电压表测量对象不直观则采用“滑移法”巧断:分别使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在导线(闭合的开关或电流表相当于导线)上滑动,直到找到与它直接并联的用电器或电源;②会正确读数:首先做到“三看清”——即看清接线柱对应的量程,看清每大格和每小格的代表的电压值;然后观察指针偏转的大格数和小格数,两者对应的电压值相加即为电压表的示数.注意:若电压表与用电器串联在电源两端,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例1】:如图,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锌片插入盐水中,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盐水电池.观察电压表的接线情况和指针偏转可知:锌片是盐水电池的 极,电池的电压为 V.【例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的是( )A.灯L1两端的电压 B.灯L2两端的电压 C.电源两端的电压 D.开关S两端的电压考点二: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命题角度1:“开关通断”型动态电路(【解法技巧】解题关键:①首先根据开关的通断明确每个电路状态电压表的测量对象;②然后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求解.注意:①开关的通断常会使电路出现短接和断路现象,分析时要将短接对象和断路部分去掉,从而简化电路。)【例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示数为8V;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3.8V,则此时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A.4.2V 3.8VB.3.8V 8VC.3.8V 4.2VD.8V 3.8V命题角度2:双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型串联电路(【解法技巧】解题关键:①首先利用“去表法”直接去掉电压表简化电路明确电路连接方式;②电表重新复位后明确各电表的测量对象;③最后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求解.注意:①若电压表测量对象不直观则用“滑移法”速断;②双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表明大量程测总电压,小量程测的是某个用电器两端电压,且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5倍。)【例4】:如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A.1.8V、7.2V B.7.2V、1.8V C.1.8V、9V D.9V、1.8V考点三:电表类型判断(【解法技巧】①若题目中已知电路的连接形式是串联或并联,先利用电流流向法形成符合要求的电流通路,那么电流流经的电表一定是电流表,没有电流流经的电表是电压表,因为电流表等效于导线,电压表等效于断路。②若电路连接方式未知,则用“假设法”假设电路为串联或并联电路,然后利用电流流向法结合电表的连接特点逐一分析判断进行取舍确定连接方式,进而确定电表类型。)【例5】: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当闭合开关S后,电阻R1、R2并联,电路正常工作,则( )A.甲接电流表,乙接电压表B.甲、乙均接在电压表C.甲、乙均接在电流表D.甲接在电压表,乙接电流表【例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灯均能发光,则( )A.甲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B.甲为电压表,乙为电流表C.甲、乙都为电流表D.甲、乙都为电压表考点四: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解法技巧】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大小只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电流、电压等因素无关。解题时根据电阻大小影响因素用控制变量法解答。)【例7】: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导电说明它对电流没有任何阻碍作用B.导体的电阻越大,说明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C.相同条件下,铜导线比铁导线的导电性能好,说明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D.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例8】:材料、横截面积均相同的两根电阻丝(温度相同),a的长度大于b的长度,则( )A.a的电阻小于b的电阻 B.a的电阻等于b的电阻C.a的电阻大于b的电阻 D.无法判断a与b电阻的大小考点四: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解法技巧】已知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化判断所接的接线柱:①首先明确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正确连接方法:上下接线柱各取一,即“一上一下”连接;②根据滑片移动方向看滑片向哪端移动时符合电阻变化要求;则符合要求的该端电阻线的接线柱必连入电路;③金属杆的任一端接线柱与之匹配都可以。注意:若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时,灯变暗(或亮),说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大(或变小)。)【例9】: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中,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是( )A. B. C. D.【例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灯逐渐变亮,则下列接法正确的是( )A.M接A,N接BB.M接C,N接DC.M接C,N接BD.M接A,N接D考点五:电路故障分析判断命题角度1:“无电表”型电路故障分析(【解法技巧】1.首先根据两灯泡发光状态,判断哪一段电路中有电流,哪一段电路中无电流;2.然后利用电流流向法逐一查找短路或断路对象:①对于串联电路,若一灯亮,一灯不亮,则不亮的灯出现短路或通过该灯的电流太小导致灯不足以发光;若两灯都不亮,故障一定是断路;②对于并联电路,灯亮的支路是无故障,不亮的支路出现断路;若两灯都不亮,故障可能有三种情况:干路断路、支路用电器均断路或某一支路出现短路的同时电源也被短路。)【例11】: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不亮,L2正常发光.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A.开关S接触不良B.电灯L1灯丝断了C.电灯L1的两个接线柱被一根导线直接相连D.电灯L2灯丝断了例11图 例12图【例1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发现灯泡L1亮,L2不亮.调节变阻器滑片P,L1变亮,L2始终不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滑动变阻器短路 C.灯泡L2短路 D.灯泡L2断路命题角度2:“只含电压表型”串联电路故障分析(【解法技巧】1.首先明确电压表测量对象并画出直观的电路图;2.根据灯泡的发光状态确定短路或断路:①若只有一灯亮,则只能是另一灯短路,与该灯并联的电压表也被短路,示数为零;所测亮灯的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②若两灯都不亮,则故障一定是断路,然后根据电压表有无示数进一步确定故障位置:先根据电压表有示数,确定电压表与电源构成电流通路的各元件无断路,把有示数的电路部分用笔描出,则剩余电路部分则是断路部分。注意:①当电压表与用电器串联在电路中时,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②若题目所给的图是实物图,通常将实物图转化为电路图再进行判断更快捷。)【例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当开关S、S1和后,只有一只灯泡发光,且电压表V的示数为6V,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灯L1处短路 B.灯L1处断路 C.灯L2处短路 D.灯L2处断路例12图 例13图【例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示数为零,灯泡L1、L2均不亮,如果把电压表改接在L1两端,示数为2.8V,如果把电压表改接在电源两端,示数也为2.8V,则该电路的故障是( )A.L1断路 B.L2断路 C.L1短路 D.L2短路命题角度3:“含电流、电压表型”电路故障分析(【解法技巧】1.首先明确电路的连接以及各电表测量对象并画出直观的电路图;2.然后根据电流表和电压表有示数,分别把电流表、电压表与电源构成的电流路径用笔描出,则剩余部分为电路故障,然后再根据电路的连接形式进一步确定是断路还是短路:若是并联电路,电流表所在的支路用电器正常,另一支路是断路;若是串联电路,当电压表在测量某一用电器有示数时,通常是测量对象断路。)【例1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两灯均正常发光;一会儿后,一灯突然熄灭,另一灯仍正常发光,且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L1短路 B.L1断路 C.L2短路 D.L2断路【例15】: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灯泡L1,L2均不发光,且电流表 和电压表 指针均指在零刻度.现将灯泡L1和L2位置对调,其余元件位置不变,重新闭合开关S时,发现两只灯泡仍不发光,电流表 指针仍然不动,但电压表 的指针发生了明显偏转,依据上述信息可以判断( )A.灯泡L1的灯丝断了 B.灯泡L2的灯丝断了 C.电源接线处松脱 D.电流表损坏了考点六:实验探究命题角度1: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解法技巧】①首先利用已有知识写出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②然后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实验注意事项;③最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并对实验进行评估。注意:①为使电压规律的得出具有科学性、普遍性,常通过改变灯泡规格或改变电源电压实现目的。②探究实验常会结合电压表的正确使用以及电路故障考查。)【例16】: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活动中.(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时,至少需要 根导线;实验中应选择规格 (相同/不同)的小灯泡.(2)在测L1两端电压时,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原因可能是 (填出一种即可).(3)小芳保持电压表的B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接点,并改接到C连接点上,测量L2两端电压.她能否测出L2两端电压? ,理由是 .(4)小明分别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请对小明的做法进行评价: ,改进方法是 .UAB/V UBC/V UAC/V2.4 1.4 3.8命题角度2: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解法技巧】①首先利用已有知识写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②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设计实验方案;③最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注意:结论的陈述一定要有“在xxx和xxxx相同时”的前提条件。)【例17】:在探究影响导题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兵、小红两位同学作出了如下猜想:①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②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③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材料如表.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A 镍铬合金 0.5 0.1B 镍铬合金 1.0 0.1C 镍铬合金 0.5 0.2D 锰铜合金 0.5 0.1(1)按照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 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②,应该选用编号为 和 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3)如果选用编号为A、D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 (填序号);(4)如果选用编号为A、B两根电阻丝近视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 (填序号).分别将A和B两电阻丝接入电路中M、N两点间时,A电阻丝接入时电流表示数较大,由此,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5)在我国城乡许多地区进行输电线路的改造,将原来细的铝质输电线换成较粗的铝质输电线,这样就 了输电线的电阻(选填“增大”或“减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