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物态变化姓名: 班级:____________【聚焦中考 明确航向】晶体熔化和沸腾图像是新课标考查的重点.主要考查同学们识图和绘图的能力,从图像中寻找物理规律的能力.水循环问题是课改区考查的热点和亮点,该部分内容大多以填空(包括实验中的填空)、选择、分析讨论的形式出现,也可能以探究的形式出现.本章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比较密切,中考试题的特点是: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让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热现象,主要考查同学们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探究熔化、凝固、沸腾过程中的特点及规律和利用所给数据来作图像也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考查的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作图题、实验透视题等.【典题探究 提炼技法】考点一、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命题角度1:温度计的读数(甲 乙) (【解法技巧】首先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然后看温度计液柱上表面在零刻线上方还是下方;最后从零刻线开始数格,先数大格数,再数小格数,两者相加既是温度计的示数.若温度计的零刻度没标记,则让液柱变静为动来判断温度值是“零上”还是“零下”。若刻度值随液柱的升高而变大则为“零上”温度,否则为“零下”温度值。) 【例1】:测量温度用温度计,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命题角度2:常见物体温度的估测(【解法技巧】熟记与自己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常见物体的温度值以及常见晶体的熔点、水的凝固点、沸点是关键。要多注意日常积累.如人的正常体温是37℃,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是23℃,洗澡水的温度略高于人的体温,等等.)【例2】: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 B.冰块的温度一定为0℃C.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可达零下18℃ D.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为100℃考点二:物态变化命题角度一:判断物态变化类型及吸热、放热(【解法技巧】①首先明确六种物态变化的类型和特点;②然后从物理现象中分析物理情景,找出物质状态变化前后的初态和末态;③对照概念确定物态变化类型及吸热、放热情况。)【例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 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 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命题角度2:物态变化图像 (【解法技巧】①判断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过程.看图象走势,若走势上升则是吸热过程;若走势下降则为放热过程.②判断物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以及确定熔点、沸点、凝固点的大小.看图象“水平段”(与时间轴平行).它表示物质虽然继续吸热(或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这个对应的温度为熔点、沸点或凝固点的值.另外,根据“水平段”还可以确定晶体熔化、凝固和液体沸腾时间和物质的状态.)【例4】: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B.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考点三:物态变化中的实验命题角度1:物质的熔化和凝固实验(【解法技巧】利用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或凝固)特点,通过分析物态变化图像或数据表格进行解答。另外还要熟知实验装置中各器材的作用。)【例5】: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 ℃;(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分析图乙可知,萘在AB段状态的比热容 (填“大于”、“等于”、“小于”)萘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种即可).命题角度2:液体的沸腾实验(【解法技巧】利用液体沸腾特点、沸点跟气压的关系以及液体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结合图像或实验数据进行解答。)【例6】:小明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 )分折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低于l00℃.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图 (填“乙”或“丙”)内能反映水沸腾前产生气泡的情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