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项 第4章 透镜及其应用(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项 第4章 透镜及其应用(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四章1234透镜及其应用
【中考透视 明确航向】
纵观近两年全国各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试题,本章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为3%—4%,考试的重点和热点: (1)凹、凸透镜的判别.凸透镜焦点的确定及焦距的测量.(2)透镜的特殊光路图.(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4)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5)近、远视眼判别及矫正.
【典例探究 提炼技法】
考点一、透镜作图
(
【解法技巧】
1.透镜光路图画法:
记住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光路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①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凹透镜的折射光线反向延长过虚焦点);③过凸透镜焦点(或正向延长过凹透镜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在第二点的基础上利用光路的可逆性识记第三点。注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用虚线表示。
2.透镜类型判断:
解决此题的方法可简记为“口诀法”:①入线延长看折线——把入射光线延长,看折射光线的位置;②窄凸宽凹把镜填——如果折射光线在入射光线的内侧,既变窄则是凸透镜,反之折射光线在入射光线的外侧,既变宽则是凹透镜。
)
【例1】:如图甲所示,请画出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中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甲 乙
【例2】: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入符合要求的透镜.
考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命题角度1:判断凸透镜成像特点
(
【解法技巧】
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凸透镜成像规律用口诀记忆为: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异侧倒,物远像近小;虚像同正大,物近像变小;光屏辩虚实,屏显是实像。
注意:
若物、屏互换位置,则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成像大小将互换。
) 【例3】: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  )
A.倒立、放大的像 B.倒立、缩小的像 C.正立、放大的像 D.正立、缩小的像
命题角度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
【解法技巧】
结合对生活中的透镜所成像特点的感知认识,明确
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
原理
。然后对号入座。
) 【例4】:如图所示是小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情景示意图,烛焰位于距透镜1.5倍焦距处,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工作原理与此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器件是 (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
命题角度3:生活中的透镜成像大小的调节
(
【解法技巧】
牢记像的大小由像距决定,即像随着像距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而像距的变化随物距而改变。①当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具有反向性,即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则像随着变小。②当成虚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具有同向性,即物距增大,像距增大,则像随着变大。
) 【例5】: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B.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D.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命题角度4: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求焦距范围
(
【解法技巧】
首先明确题干中的成像特点是什么,然后根据成像特点确定物距和焦距的大小关系,最后解不等式求解。
)【例6】:大山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39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的是(  )
A.5cm B.10cm C.15cm D.20cm
命题角度5:凸透镜前置(或撤掉)眼镜后再次成清晰像的调节
(
【解法技巧】

首先明确凸透镜前放置的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镜片是凹透镜(或凸透镜);

根据凹透镜(或凸透镜)的发散(或会聚)作用判断成像在光屏后(或前),进而确定像距变大(或变小);从而调节光屏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注意:
若是撤掉凸透镜前的眼镜,调节方法与上述情况相反则可。
)
【例7】:拿一副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移走远视眼镜,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
考点三:眼睛和眼镜
命题角度1:眼睛视物原理
(
【解法技巧】
解决此问题应深刻理解和把握两点:①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②
眼睛是一个变焦距的“照相机”:
看近景时,晶状体变厚,晶状体的焦距变小.看远景时,晶状体变薄,晶状体的焦距变大.
)
【例8】:人的眼睛就像是一架精密的照相机,如图所示,是描述人眼看物体的成像图,其中看远处景物的是 图,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 像.(选填“实”或“虚”).
命题角度2:远视眼、近视眼的矫正
(
【解法技巧】
①首先明确近视眼、远视眼分别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和后方而导致看不清;②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使像推迟会聚达到矫正近视眼;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提前会聚成像达到矫正远视眼。
注意:
晶状体变厚或变薄导致晶状体曲度变大或变小,从而使折光能力增强或减弱,从而使像点不能成在视网膜上。
)
【例9】: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是如图的 图,应该佩戴由 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考点四:显微镜和望远镜
(
【解法技巧】
①首先根据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用途理解目镜和物镜的成像原理;②然后利用比较法记忆目镜和物镜的成像特点:物镜都成倒立的实像、目镜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的实像,而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
注意:
远处的物体经过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后,所成的像还是比物体本身小,但是视角变得很大;另外,望远镜的物镜直径大,可以会聚足够多的光,使成的像更加明亮。
)
【例10】: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的.作用相同的是 ,(选填:目镜、物镜)都是成放大、 的虚像.视角越大看到的物体就越大的原理被应用到了 镜中(选填:显微镜、望远镜).
考点五: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
【解法技巧】
从实验器材的组装、像的性质、焦距的测量方法、像的调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虚像的观察方法、像的大小变化、凸透镜前置(或撤掉)近视、远视眼镜后再次成清晰像的调节等几个维度分析解答。
)
【例1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成 、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在上一步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将蜡烛适当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