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法律保障生活 课件(25张)+1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法律保障生活 课件(25张)+1视频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思考:2022年全国两会他们关心什么?为什么?
完善法律法规,让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
法律保障生活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01
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
目录
CONTNETS
02
法律的特征
04
法律的作用
03
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01
PART ONE
法律的特征
法律的特征
道德
校规校纪
法律
社会生活有很多规则
法律的特征
从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方面,讨论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有什么不同。
产生方式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和范围
法律
道德
校规/校纪
共同点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全体社会成员
自然形成、约定俗成
依靠社会舆论、习俗、信念
全体社会成员
法律和道德都是行为规范,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教育行政机关、学校制定
在校学生
批评教育、
学生自觉遵守
1、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
法律的特征
法律和道德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的特征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由民法总则与经过常委会审议和修改完善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形成的民法典草案,并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
2015.03
2019.12
2017.03
2021
民法典的制定过程: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
2021.1.1民法典正式生效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
(国家制定: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法律、修改或废止现有法律的活动。)
法律的特征
国家制定法律
国家认可法律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列入法律条文当中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自2021年1月1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日起施行。
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形式
法律的特征
法律制定后,是如何保证实施的?
法律的特征
在某居民住宅区发生一件这样的事情:居民王某欺负邻居李家孤儿寡母,建院墙时抢占李家宅基地,居委会、派出所对王某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多次进行教育,但王某不予理睬。李家只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依法判决王某限期拆除院墙,让出多占的李家宅基地。王某无视法院判决,拒不执行。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强制王某执行法院判决。
(1)人民法院是依据什么规范对王某实施制裁?
(2)无视法院判决,拒不执行。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实施制裁的?这说明法律是靠什么保障实施。
法律
国家强制执行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法律的特征
军队
警察
法庭
监狱
国家强制力
它的运用必须以合法为前提。
法律的特征
2022年4月21日,据最高检消息,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傅政华涉嫌受贿、徇私枉法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徇私枉法罪对傅政华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傅政华是十九大后,首个涉嫌徇私枉法罪的“老虎”
公开资料显示, 傅政华从北京市公安局普通侦查员做起,一步步做到了后来的公安部常务副部长、司法部部长。
问题:法律对哪些人具有约束力?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P92
法律的特征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法律的特征有哪些 ?
落马的高级官员
徐厚才,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涉嫌受贿犯罪
令计划,中央统战部部长,贿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滥用职权罪
郭伯雄,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涉嫌受贿犯罪
法律的特征
(1)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享受法律的保护,平等的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3)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02
PART TWO
法律的作用
法律的作用
思考:高空抛物有什么危害,民法典中规定高空抛物的法律条文后,有哪些作用?
法律的作用
法律的规范作用: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法律的作用
民法典的首案判决
2021年1月4日,民法典施行后的首个工作日,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法院判决民法典首例高空抛物损害责任纠纷,一儿童高空抛下矿泉水瓶,致使一名老人受到惊吓摔倒受伤,家长被判赔9万余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民法典从纸面走进现实,对社会行为的指引效果也将逐步显现。
法律的保护作用: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法律的作用
(1)法律的规范作用: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2)法律的保护作用: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4.法律的作用?
课堂小结
法律
保障
生活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律的作用
法律的特征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1、法律的规范作用
2、法律的保护作用
当堂检测
1.2020年8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契税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由此可以看出(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A
当堂检测
2.针对“霸座”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铁路公安局制定出台了《旅客列车常见警情处置指引》。据此,各地铁路公安机关果断出手,一批“座霸”被拘留,有的还被列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黑名单”并被限制乘坐火车。惩治“霸座”等不文明行为(  )
①有利于维护良好的乘车秩序
②保障了其他乘客的合法权益
③能有效规范乘客的乘车行为
④可以杜绝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当堂检测
3.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大了犯罪惩处力度,最高可判处死刑。这体现出我国法律( )
A.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B.只具有制裁功能,制裁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最有效的方法
C.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D.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