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2节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第五章原子核1.知道放射现象的实质是原子核的衰变.2.知道两种衰变的基本性质,掌握原子核的衰变规律3.会用半衰期描述衰变的快慢,知道半衰期的统计意义.会利用半衰期解决相关问题.学习目标知识点 原子核的衰变1.定义原子核自发地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由于核电荷数变了,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变了,变成另一种原子核,我们把这种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1新知探究知识点 原子核的衰变2.衰变分类(1)α衰变:放出α粒子的衰变.(2)β衰变:放出β粒子的衰变.1新知探究知识点 原子核的衰变3.衰变过程→+→+1新知探究知识点 原子核的衰变4.衰变规律(1)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2)任何一种放射性元素只有一种放射性,不能同时既有α放射性又有β放射性,而γ射线伴随α衰变或β衰变产生.“电荷数守恒”是指电荷数的代数和不变1新知探究知识点 原子核的衰变5.衰变实质α衰变:原子核内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2+2→β衰变: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1新知探究如图为α衰变、β衰变示意图。名师指导(1)当原子核发生α 衰变时,原子核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如何变化?为什么?(2)当发生β 衰变时,新核的核电荷数相对原来的原子核变化了多少?新核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怎样变化?解析:(1)当原子核发生α衰变时,原子核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各减少2个。因为α粒子是原子核内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在一起发射出来的。(2)当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新核的核电荷数相对于原来增加了1个。新核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向后移动了1个位次。名师指导知识点 半衰期1.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这种元素的半衰期。2新知探究知识点 半衰期2.特点①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没有关系.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不同.②半衰期描述的是统计规律,半衰期只对大量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意义,对少量或个别原子核没有意义。2新知探究知识点 半衰期3.公式半衰期公式:=,=式中、表示衰变前的原子数和质量,、表示衰变后的尚未发生衰变的原子数和质量,t表示衰变时间,τ表示半衰期.2新知探究名师指点名师指点知识点 核反应(1)定义: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2)规律: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3)示例: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为+→3新知探究知识点 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1)定义:很多元素都存在一些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它们被称为放射性同位素.(2)天然放射性同位素不过40多种,而通过核反应生成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已达1000多种,每种元素都有了自己的放射性同位素。4新知探究知识点 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3)应用①工业部门使用射线测厚度——利用γ射线的穿透特性;②农业应用——γ射线使种子的遗传基因发生变异,杀死使食物腐败的细菌,抑制蔬菜发芽,延长保存期等;③医疗上——利用γ射线的高能量治疗癌症.④作为示踪原子:放射性同位素与非放射性同位素有相同的化学性质,通过探测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线确定其位置.4新知探究知识点 辐射与安全(1)人类一直生活在放射性的环境中,不过辐射的强度都在安全剂量之内(2)过量的射线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用,这些破坏往往是对细胞核的破坏,有时不会马上察觉。因此,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安全,同时,要防止放射性物质对空气、水源、用具等的污染5新知探究1.某原子研究实验室发生放射性同位素泄漏事故。已知该元素的半衰期为3天,总放射量为人体最大允许量的8倍,则研究人员至少需等待几天后才能进入该实验室( )A.3天 B.6天 C.9天 D.24天课堂训练3.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内部有一定结构B.升高温度可以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C.β射线是原子核外的电子形成的电子流D.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作用最小课堂训练解析:A.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内部有一定结构,故A错误;B.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由自身结构决定,与物理条件和化学状态无关,故升高温度可以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故B错误;C.发生一次β衰变,实际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这个电子被抛射出来,故C错误;D.三种射线中γ射线是不带电的光子,则穿透能力最强,电离作用最小,故D正确;故选D。答案:D课堂训练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