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高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科综合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乐山市高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科综合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文科综合·政治参考答案
12.B13.C14.D15.A16.C17.A18.B19.C20.D21.A22.B23.C
38.(14分)
①更新村民观念,提升村民致富技能,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和智力支持:(3分)②通
过市场化运作,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特色化农业产业发展之路,优化农业产业结
构:(4分)③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村民增收渠道;(3分)④加
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培育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4分)
【评分建议】①答出“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和智力支持”给2分;②答出任意3点给4
分;③答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或“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给2分,两点都答出给3
分;④答出任意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4分。
39.(12分)
①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3分)②中国共产党
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不断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
大理念:(3分)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领导立法,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法治保
障;(3分)④中国共产党通过召开党的会议,对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
要求,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根本遵循。(3分)
【评分建议】①答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或“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
给2分,全部答对给3分;②答出“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或“不断深化对民主
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给2分,答出两句给3分;③答出“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领导立
法”或“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法治保障”给2分,全部答出给3分;④答出“对推进全过
程人民民主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或“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根本遵循”给2分,
全部答出给3分。
40.(26分)
(1)(12分)①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人们的行为选
择,影响改造世界的活动。(4分)②潘东升坚特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
使命,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信念:(4分)③忠诚担当,甘于奉献,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毕生
精力。(4分)
文科综合·政治试题答案第1页(共2页)
【评分建议】①答出“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给2分,全部
答对给4分;②答出“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给2分;③答出“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毕生
精力”给2分。
(2)(10分)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
体现。(4分)②潘东升爱岗敬业、忠诚履职,为人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
行提供了生动范例。(3分)③中华传统美德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潘东升
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滋养。
(3分)
【评分建议】①答出任意一句给2分,全部答对给4分;②答出“为人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供了生动范例或发挥了示范作用”给2分;③答出“为培育和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滋养或养料”给2分。
(3)(4分)①通过电视等大众传媒观看潘东升事迹宣传片;②举办学习潘东升主题征文活动:
③邀请相关人士来学校宣讲潘东升事迹。
【评分建议】任答两点给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的情给分。
文科综合·政治试题答案第2页(共2页)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22年5月6日9:00~11:30】
乐山市高中2022届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
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題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徐涂黑。如需攻
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鸟港澳大湾区、成渝、
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较据中心集群。
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敏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东数西算”就是在西部地区发展救据中心,把东部地区的救据放到西部地区去计算和处理,
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据此完成1~3题。
1.“东数西算”中,影响“西算”的主导因素
A.市场
B.资源
C.劳动力
D.土地
2.从“东数西算”的角度出发,下列产业最适合先向西部地区转移的是
A.工业互联网
B.远程医疗
C,金融证券
D.存储备份
3.发布消息当日,与成都相比呼和浩特日出方位更
A.偏南
B.偏北
C.偏东
D.偏西
C2C是指消费者(consumer)与消费者之间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电
子商务模式,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电子商务类型之一。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货通天下”,使人们
可以简单地进行商务活动。据此完成4一6题。
消曲者
网站
平台
消费者
图1
4,支撑C2C零售商业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供应商和中间商
B,金融业和服务业
C.信息业和物流业
D.制造业和运输业
5.与C2C零售模式相比,传统商业模式的优势区位因素作用
A.逐渐下降
B.不断加强
C.保持不变
D.有强有弱
6.近年来,C2C零售商业在农村大规模出现,增加了
A.生产成本
B.农村客流
C.销售环节
D.销售渠道
文科综合试题第1页(共12页)
河流的凌汛现象在我国北方的河流经常出现。凌汛的开河分“文开河”和“武开河”。文开河
是以热力作用为主形成的触冰开河。武开河是以水力作用为主形成的破冰开河。据此完成7~
8题。
7.与“武开河”相比,“文开河”
A.上下游温差小
B.历时的时间短
C.冰冻融化速度快
D.地势落差大
8.凌汛的“武开河”
A,开河的形势相对平稳
B.凌汛弱
C.凌(冰)块大
D.河道水位下降缓慢
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上升一个单位海拔高度时气温下降的效值,它与地面辐射、空气湿度
密切相关。读我国某山地气温垂直递减率变化图,完成9~11题。
0.7
北坡
0.6
-南坡
0.5
0.4
0.3
0.2
3456789101112)
图2
9.该山地可能是
A.太行山
B.秦岭
C.横断山脉
D.天山
10.夏季,该山体南坡山麓到山顶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规律
A.一直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一直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11.导致11月~次年2月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低于南坡的主要原因是北坡
A.冬季风迎风坡降水多
B.植被覆盖率低
C.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低
D.冬季风影响空气干燥
12.2022年2月22日,央视财经频道报道,某地香椿一上市迅速热销全国,卖出高达200元/公斤
的“天价”,其原因在于:香椿品质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今年气温偏低,香椿产量低:春节前
后人力成本的上升。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能正确表达香椿价格高的原因的是
价格
价格
价格
价宿
D
品质
数虽
数成
7
3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文科综合试题第2页(共12页)文科综合·地理参考答案
1.B2.D3.A4.C5.A6.D7.A8.C9.B10.D11.C
36.(24分)
(1)(8分)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适中,土壤墒情适中:(2分)
②中纬度地区,年均气温低,蒸发弱,土壤含有一定的水分;(2分)
③河流流域面积大、湖泊分布面积广,能补给土壤水分;(2分)
④地势较低,地下水位高,水分易渗透到土壤耕作层:(2分)
⑤春季气温回升,冻土融化能给土壤提供水分;这些都有利于玉米的生长。(2分)
(每点2分,任答对4点给8分。)
(2)(8分)
①海洋环境单一,跨越国家较少,有国家护航,海运较铁路运输人为因素阻碍(干扰)少:(2分)
②海运运量大、(1分)运费低;(1分)
③乌克兰南部临黑海,有港口便于出口:(2分)
④我国东部地区,港口多,便于停靠、装御。(2分)
(3)(8分)
选择观点1:与往年相比,今年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数量可能会减少。
①乌克兰国内政局不稳定,不利于玉米播种,导致产量降低:(2分)
②俄乌战争对部分农业基础设施的破坏;(2分)
③乌克兰国内玉米产量减少导致玉米出口价格上升;(2分)
④中国对境外疫情的防控政策,将减少进口玉米的数量等。(2分)
选择观点2:与往年相比,今年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数量可能会增多。
①受近3年全球疫情影响,玉米出口量诚少,乌克兰国内囤积量增多;(2分)
②受全球疫情影响,为发展国内农业,乌克兰降低玉米出口价格;(2分)
③中国国内疫情控制态势良好,饲料加工业发展稳定,需求量大:(2分)
④因为疫情原因,中国国内玉米生产将受到影响。(2分)
37.(22分)
(1)(4分)
位置:查干湖西南沿岸。(1分)
原因:冰球形成的年份,初封日前一天盛行东北风;(2分)冰球在风、波浪的带动下在迎风侧
的西南岸集聚。(1分)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答案第1页〔共2页)
(2)(4分)
降雪量较少,形成物质来源不够;(2分)风速较小,形成的(风、波浪)动力条件不足。(2分)
(3)(8分)
缓和的低气温冻结出稳定的薄冰层;(2分)湖面的冰、雪在强风和波浪的推动下不断集聚;
(2分)集聚过程中冰、雪不断挤压、碰撞、摩擦形成冰球:(2分)最终在迎风侧岸滩堆积形成
“冰球”景观。(2分)
(4)(6分)
冷空气袭来时带来降温、降雪、大风天气。(2分)降温形成的薄冰层和降雪(1分)为冰球的形
成提供了物质基础:(1分)大风及其形成的波浪(1分)为冰球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1分)
43.(10分)
(1)前期准备:需收集秦岭古道相关资料,了解这一古道的历史始末,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典
故;了解古道所经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确定秦岭古道体验游的地点,设计体验游路线;准
备与设计路线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装备、生活用品:聘请向导等。(任答3点6分)
(2)自然条件:每条谷道都曲折回旋:地形崎岖,山高谷深,悬崖壁立:季风区夏季多暴雨,易爆
发山洪;地质环境复杂,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任答2点4分)
44.(10分)
(1)原因:东北黑土肥力高,质地优良,能满足城市绿化、衣作物育种及生长、家庭绿植等多方
面的需要,市场需求旺盛,盗挖者有利可图;专门针对保护黑土地的法律不完善、监管薄弱;地
方政府及黑土地使用者保护意识淡薄等。(6分,每点2分)
(2)后果:黑土耕地数量诚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和腐殖质层厚度变薄(理化性状日趋恶
化);地力锐减,东北粮食总产量下降,危机国家粮食安全:危及东北生态安全等。(任答2点
4分)》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答案第2页(共2页)文科综合·历史参芳答案
24.B25.A26.D27.A28.B29.C30.D31.B32.B33.C34.D35.A
41.(25分)
(1)(7分)
①有国际经验教训可供参考。
②政府的高度重视,执行力强。
③改革开放的经济成就提供了物质基础。
④中国强大的基建实力,客观上有助于城市遗产保护。
(7分,每点2分,不超过7分)
(2)(14分)
同:立法保障;分阶段推进;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注重国际合作。(6分,每点2分,任答对三点
即可)
异:①法国起步早,中国则晚得多;
②法国以民促官,中国以官促民:
③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为重视;
④中国在本世纪城市遗产保护的密度更大。(8分,每点2分)
(3)(4分)
①要善于吸收国际经验教训,加强国际合作;
②要符合本国国情;
③要有本国声音,做出国际贡献。(4分,每点2分,任答对两点即可)
42.(12分)
示例:标语:三面红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分)
论题: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2分)
阐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们提出了“三面红旗”即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
民公社化运动,这反映了当时加强社会主义建设的强烈愿望,但犯了左倾错误,造成了经济结
构的失衡,之后通过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并发展。“文革”使我国经济遭受严重挫折。(3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逐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
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是总结或汲取
包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内的探索经验或教训的时代成果。在特色理论的指引下,我国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目前正在致力于共同富裕的建设。(3分)
小结:社会主义建设是在探索中前进的,探索中的经验或教训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
(2分)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答案第1页(共2页)
45.(15分)
(1)(6分)
①经济上:变革土地所有制,征收赋税,农业合作,重视商业。
②政治上:铸刑鼎,立成文法;变革政坛风气,凝聚人心。
③外交上:改革外交方略,力避外战。(6分,每点2分)
(2)(9分)
①顺应春秋变革的时代潮流;符合郑国国小势弱的国情。
②吸取贸然外战的历史教训:借鉴齐鲁等国的改革经验。
③国内实力人物的大力支持;子产自身卓越的能力素养。(9分,每点3分)
46.(15分)
(1)(8分)
①当地各地矛盾与地区冲突,给北约发动战争提供了契机。
②东欧地缘政治发生新的变化,巴尔干半岛重要的战略地位。
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欧洲推行全面扩张战略。
④南联盟坚持独立自主,维护国家统一的战略选择与西方国家产生冲突。
⑤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的战略影响力大大诚弱。
(8分,每点2分,任答对四点即可)
(2)(7分)
①干涉他国内政,引发地区冲突,增加国际局势的紧张。
②西方国家谋取政治经济利益的工具。
③帮助美国绑架欧洲国家,服务美国的全球利益。
④不断东扩,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7分,每点2分,不超过7分)
47.(15分)
(1)(8分)
①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和“两系法”杂交水稻;
②培养大批农业科技人才;
③创建杂交水稻学科:
④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高世界粮食供给。(8分,每点2分)
(2)(7分)
①儿时的教育:
②党和国家的支持(政策、资金);
③个人的品质和精神:
④团队的力量;
⑤前人研究成果。
(7分,每点2分,不超过7分)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答案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