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4张PPT。体育与健康第二讲(初中)一、心理健康 ★ 心理学上将学生心理健康界定为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适应和发展状态,具体表现为正常的智力、完善的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能积极适应学习、生活、交往和环境,能主动寻求、探索自我发展途径,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和积极的社会作用。二、常见的心理问题1、抑郁 总觉得苦闷、无精打采、提不起劲儿。2、焦虑 总感到莫名其妙的紧张、坐立不安、心情烦躁、 不踏实。3、人际关系敏感 总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好,不理解、不同情自己; 与异性同学在一起时总感到不自在。4、情绪不稳定 心情时好时坏,学习劲头时高时低,对同伴、 家长和老师一会儿亲近、一会儿疏远。5、心理不平衡 如果同学比自己成绩好、比自己有钱或穿的好 就不舒服、总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公平。6、适应不良 对学校各种课都不喜欢,对学校生活不适应, 学习困难。7、强迫症状 总在想一些没有必要的事情,如总在想考不好该怎 么办、说错话了该怎么办;女生总担心自己服装不 整洁,爱照镜子等。8、对抗倾向 常发脾气、摔东西、大喊大叫、爱抬杠、 得理不让人,没理搅三分,控制不了自己。三、引起青春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1、生长加速★2、学习压力★3、家庭的意外变故★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快速增长,开始更多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 渴望独立,但由于青少年认识社会的能力还不成熟,思考问题时常表现出感性化,极端化。当真正的我和理想中的我之间产生较大差距时,就可能导致焦虑,过分敏感或强迫症。初中生由于学习负担过重,成绩不理想,常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如长期得不到缓解和指导,就会对学习产生反抗情绪,导致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考试焦虑、学校恐惧症甚至旷课,退学等。由于初中生正处在发育阶段,此时如果发生家庭变故,如父母离异,、亲人病故或自身的意外伤害,都能产生抑郁、逃避、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现象。四、青少年焦虑的调节焦虑是一种普遍现象,在神经症、精神病和正常人身上均有焦虑的体验。在考试前、即将登台演讲、向异性表达爱慕时都可能伴有焦虑体验。对于青少年来说。焦虑与我们息息相关,焦虑情绪的调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一)焦虑的分类1、学习焦虑★2、社交焦虑★3、环境焦虑★4、境遇焦虑★1、对青少年学习行为的影响2、对青少年认知过程和速度的影响3、与抑制等负性情绪相联系(二)焦虑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不良的家庭氛围和不当的教育方式2、时代环境的变化及社会的剧烈变革3、青少年自我认知与思维方式的误区(三)导致青少年焦虑的原因1、个体干预——引导青少年探索人生的 意义和价值 人生意义的获得和人生价值的确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我们的焦虑干扰。建立自己的人生信念,追求自己的梦想,发掘生命的意义,为自己的人生进行设计,努力成为自己的主人。(四)青少年焦虑调节的方法2、家庭干预——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修正不良的教育方式温暖、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非常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是防止焦虑心理形成的主要因素 。 首先,父母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其次,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最后父母多给孩子一点关爱、理解、支持和鼓励,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及时帮助咱们纠正不正确的想法。 3、学校干预——多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五、青少年抑郁的调节根据一项大规模的研究表明:1/2以上的青少年感到悲伤和失望;1/3以上的青少年“对未来感到没有任何希望”;大约1 /4的青少年经常感到抑郁。(一)主要表现1、兴趣衰退2、精力减退3、封闭退缩4、悲观失望5、身体不适(二)原因分析1、生物因素:与青春期荷尔蒙的分泌有关; 有家族倾向,遗传。2、人格缺陷:受到歧视,虐待,不公正待遇, 自尊心严重受挫。3、生活环境:家庭氛围、同伴关系、学业压力。(三)调节方法1、学会达观 许多事情只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达观一点抑郁忧愁就会烟消云散。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不尽如人意的事未必就一定是坏事;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经常换个角度思考问题2、加强交往3、心理防御:宣泄、哭泣 、大声呼喊 写日记、写信等。4、心理咨询与治疗快乐的学问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开笑容;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会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兴;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让我们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