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考点 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1.(2019·云南)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图1所示为根据化石复原的我国某遗址的远古人类头像。这一远古人类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C.半坡人 D.河姆渡人考点 原始农耕生活1.(2015省卷1题2分)右图所示为我国云南某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相似建筑曾发现于 (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2.[2017省卷29(1)题2分] 材料一 原始人类起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黄河、长江流域有代表性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的名称。(写出两个即可。2分)3.(2018省卷1题2分)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20世纪50年代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某遗迹发掘出距今五六千年的粟粒、菜籽等遗物。据此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考点 远古的传说1. (2016省卷1题2分)中华民族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下列人物与炎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A. 盘古 B. 蚩尤 C. 黄帝 D. 禹2. (2017省卷1题2分)传说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深得众望。舜年老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这一传说反映的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科举制3. (2020省卷1题2分) 对远古传说时代文明作出杰出贡献,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和黄帝 B.尧和舜 C.黄帝和蚩尤 D.炎帝和尧4.(2021省卷26题4分)中华民族同源共租,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阅读下列材料,答问题。材料一距今5000年左右,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落生活在今陕西渭河流域和黄土高原夏楼。夏族。炎、黄部落之间不断地联合,交融,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黄帝、炎常部落为主休的和互相促进,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周边各民族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联系,他们相互学习,华夏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上)(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相,指出华夏族形成的特点。(4分)考点 夏商西周的更替1. (2016省卷2题2分)以下古代政治制度,与“烽火戏诸侯”这一典故相关的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考点 甲骨文和青铜器1. [2018省卷26(1)题2分]材料一图5所示的文字是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被称作什么文字?(2分)2.(2021省卷1题)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考点 动荡的春秋时期考点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1. [2015省卷26(2)题4分]材料二 岷江上游地势陡峻,流至成都平原,水流突然减速,挟带的大量泥沙因沉积而淤塞河道。每逢雨季,江水泛滥成灾;雨季过后,又缺水干旱。李冰在岷江中游江水从山区转入平原的灌县一带,建筑阻水堤坝,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蓄水用于灌溉,外江泄洪排水,调节水量……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二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水利工程?根据材料说出该工程的建成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4分)2. (2020省卷 )中国古代先进的技术与思想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800多千克,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当时冶炼的坩埚一般可熔铜12.5千克,一次铸成如此巨大的青铜器需要60多只坩埚同时并用,200多人同时协作。﹣﹣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部编版)(1)司母戊鼎是中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青铜器的代表?出土文物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青铜铸造业的基本情况。(4分)3.(2021省卷2题)《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鞅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 ( )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影响考点 百家争鸣考点 秦统一中国1. [2017省卷26(1)题2分]材料一 秦始皇,嬴姓,名政。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根据材料一,说说秦始皇的历史功绩。(2分)2.(2019·云南)“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 )A.都江堰 B.隋大运河 C.明长城 D.北京故宫考点 秦末农民大起义考点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考点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 (2015省卷2题2分)下列属于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而采取的措施是( )A. 统一文字 B. 统一度量衡C. 建立皇帝制度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 (2020省卷1题2分)据记载,汉朝廷曾赐给滇王王印,令其“复长其民”。如图文物可以印证汉朝时期( )A.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B.云南地区接受中央王朝直接统治C.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D.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考点 东汉的兴衰考点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1. (2017省卷2题2分)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这条古商路以运送丝绸为主。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最早将这条古商路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通,下列哪一位人物功不可没( )A. 玄奘 B. 鉴真 C. 张骞 D. 郑和(2019·云南)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凿井、冶铁、造纸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西方的乐舞和雕塑等传入中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起点,并说说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作用。(4分)考点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 [2016省卷26(1)题4分]材料一材料一中图3和图4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成就?结合其中的一项成就,说出它对世界发展的贡献。(4分)2.(2021省卷3题)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勤奋好学,饱读书籍,爱憎分明,记事公正,写下了不朽的历史巨著( )A.《论语》 B.《史记》 C.《齐民要术》 D.《资治通鉴》考点 三国鼎立考点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考点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考点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1. (2017省卷3题2分)北魏孝文帝喜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并通过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融。下列措施与孝文帝改革无关的是( )A. 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 B. 重农抑商,推行县制C. 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 D. 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2. (2020省卷1题2分)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等措施的推行,顺应了民族大交融的趋势,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的进程。材料评价的是(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C.唐太宗的民族政策 D.元朝的行省制度3.(2021省卷4题)图1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 )图1A.夏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D.辽宋夏金元时期考点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1. [2018省卷26(2)题2分]材料二 他是南朝著名的数学家,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的人,这个数值的求出,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材料二中的这位数学家是谁?(2分)(2019·云南)2.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是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撰写的(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考点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 (2020省卷 )中国古代先进的技术与思想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开凿,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直到今天,隋朝大运河的某些河段依然承担着运输的作用。﹣﹣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部编版)(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并说出你认为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4分)考点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2016省卷3题2分)唐太宗统治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出现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考点 盛唐气象(2019·云南)2.吐蕃是我国藏族的祖先。唐朝时,唐蕃关系友好。历经了1200多年的唐会盟碑至今依然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以下人物中,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鉴真 B.玄奘 C.文成公主 D.元昊3.材料二(2021省卷26(2)题4分)图4唐蕃会盟碑唐蓦会盟碑立于西藏拉萨大昭寺前,是唐穆宗时唐朝与吐蓦会盟的遗物。这次会盟史称“长庆会盟”,盟约里写道:“患难相恤,暴掠不作。”——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2)吐蒂是今天哪民族的祖先 材料二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唐著之间的友好关系 (4分)考点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 [2014省卷26(2)题3分]材料二有位唐朝名僧受日本僧人礼请,率弟子、工匠等,前后5次东渡,均告失败。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他到达日本后,受到日本天皇和人民的热烈欢迎,政府还为他在平城京都建了一座名为“唐招提寺”的寺院,供其讲经传道。他在日本除了传布佛教外,还将盛唐的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介绍到日本。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名僧”是谁?他在日本受到尊崇的原因是什么?(3分)2. (2015省卷3题2分)唐朝的“开放”是全面的开放,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下列能说明唐朝选官制度开放的是( )A. 接待遣唐使 B. 统治者都善于纳谏C. 实行科举制 D. 长安是座国际大都市考点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考点 北宋的政治考点 辽、西夏北宋的并立考点 金与南宋的对峙考点 宋代经济的发展1. (2015省卷4题2分)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A. 经济重心南移 B. 南方社会动荡C. 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D. 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2. (2020省卷1题2分)宋朝的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材料反映了宋朝( )A.民族关系融洽 B.商人地位不断提高C.海外贸易繁荣 D.江南经济飞跃发展考点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考点 元朝的统治1.(2021省卷5题)元朝的政治制度大都为后代所承袭。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级行政区划,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考点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1. (2014省卷2题2分)《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的繁华景象,其作者是( )A. 顾恺之 B. 吴道子 C. 张择端 D. 赵孟頫2. [2018省卷26(1)题2分]材料一图6是研究哪一朝代商业活动和城市生活风貌的重要资料。(2分)图6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局部)考点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2019·云南)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北宋时,人造磁铁支撑的指南针出现并开始运用于航海。12世纪,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材料四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迎接中国与世界。(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指南针的运用“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2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分)2. (2020省卷 )中国古代先进的技术与思想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作者以“天工开物”命名他的书,是要通过技术从自然资源中开发物产,强调天工(自然力)与人类活动相协调。书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在南北各地实地调查的资料,并将与食、衣有关的农业置于首位。﹣﹣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3)写出《天工开物》的作者,根据材料三说出该书的哪些思想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4分)考点 明朝的统治考点 明朝的对外关系1. (2018省卷2题2分)郑和本姓马,云南人,初名三保。他率船队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关系,至今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还保留着为纪念郑和而命名的“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崇,主要是因为( )A. 开通丝绸之路 B. 七下西洋 C. 六次东渡日本 D. 西游天竺取经考点 明代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 [2018省卷26(3)题2分] 材料三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同时根据自己一生行医用药中对药性的实际体验,写成了一部药物学巨著,这部巨著被译为为日、英、德、法、拉丁、俄等文字,在世界医学领域有很高的学术地位。(3)请说出材料三中李时珍编写的这部药物学巨著的名称。(2分考点 明朝的灭亡考点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 (2015省卷5题2分)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历史信息。右图所示为清政府颁赐的用于确定达掣签所用的金奔巴瓶赖、班禅继承人的“金奔巴瓶”,该文物可以见证清朝加强了对下列哪一地区的管辖( )A. 新疆B. 西藏C. 黑龙江D. 台湾2. (2016省卷4题2分)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 岳飞 B. 文天祥 C. 戚继光 D. 郑成功3. [2017省卷26(2)题4分]材料二材料二图片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写出该朝代统治前期,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管辖采取的措施。(4分)(2019·云南)5.为巩固东南海防,1684年,清政府设置了( )A.伊犁将军 B.台湾府 C.驻藏大臣 D.乌里雅苏台将军4.[2021省卷26(3)题2分]材料三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城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过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例清朝前期为巩固统而采取的措施。(2分)考点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考点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 (2018省卷3题2分)从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的趋势是( )A. 君臣礼仪的规范B. 君主专制的削弱C. 君臣关系的融洽D. 君主专制的强化考点 清朝前期的文化艺术高频考点习题集 第页 高频考点习题集 第页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考点 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1.(2019·云南)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图1所示为根据化石复原的我国某遗址的远古人类头像。这一远古人类是( A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C.半坡人 D.河姆渡人考点 原始农耕生活1.(2015省卷1题2分)右图所示为我国云南某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相似建筑曾发现于 ( D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2.[2017省卷29(1)题2分] 材料一 原始人类起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黄河、长江流域有代表性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的名称。(写出两个即可。2分)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3.(2018省卷1题2分)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20世纪50年代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某遗迹发掘出距今五六千年的粟粒、菜籽等遗物。据此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是( C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考点 远古的传说1. (2016省卷1题2分)中华民族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下列人物与炎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C )A. 盘古 B. 蚩尤 C. 黄帝 D. 禹2. (2017省卷1题2分)传说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深得众望。舜年老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这一传说反映的是 ( A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科举制3. (2020省卷1题2分) 对远古传说时代文明作出杰出贡献,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 )A.炎帝和黄帝 B.尧和舜 C.黄帝和蚩尤 D.炎帝和尧4.(2021省卷26题4分)中华民族同源共租,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阅读下列材料,答问题。材料一距今5000年左右,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部落生活在今陕西渭河流域和黄土高原夏楼。夏族。炎、黄部落之间不断地联合,交融,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黄帝、炎常部落为主休的和互相促进,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周边各民族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联系,他们相互学习,华夏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上)(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相,指出华夏族形成的特点。(4分)炎帝、黄帝;炎黄部落联盟,并与众多民族相互交流,逐渐交融。考点 夏商西周的更替1. (2016省卷2题2分)以下古代政治制度,与“烽火戏诸侯”这一典故相关的是 ( B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考点 甲骨文和青铜器1. [2018省卷26(1)题2分]材料一图5所示的文字是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被称作什么文字?(2分)甲骨文2.(2021省卷1题)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B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考点 动荡的春秋时期考点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1. [2015省卷26(2)题4分]材料二 岷江上游地势陡峻,流至成都平原,水流突然减速,挟带的大量泥沙因沉积而淤塞河道。每逢雨季,江水泛滥成灾;雨季过后,又缺水干旱。李冰在岷江中游江水从山区转入平原的灌县一带,建筑阻水堤坝,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蓄水用于灌溉,外江泄洪排水,调节水量……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二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水利工程?根据材料说出该工程的建成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4分)都江堰;防洪、灌溉和水运2. (2020省卷 )中国古代先进的技术与思想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800多千克,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当时冶炼的坩埚一般可熔铜12.5千克,一次铸成如此巨大的青铜器需要60多只坩埚同时并用,200多人同时协作。﹣﹣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部编版)(1)司母戊鼎是中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青铜器的代表?出土文物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青铜铸造业的基本情况。(4分)商朝时期;规模宏大,工艺高超,种类繁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2021省卷2题)《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鞅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 ( D )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影响考点 百家争鸣考点 秦统一中国1. [2017省卷26(1)题2分]材料一 秦始皇,嬴姓,名政。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根据材料一,说说秦始皇的历史功绩。(2分)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2.(2019·云南)“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 C )A.都江堰 B.隋大运河 C.明长城 D.北京故宫考点 秦末农民大起义考点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考点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 (2015省卷2题2分)下列属于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而采取的措施是( D )A. 统一文字 B. 统一度量衡C. 建立皇帝制度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 (2020省卷1题2分)据记载,汉朝廷曾赐给滇王王印,令其“复长其民”。如图文物可以印证汉朝时期( B )A.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B.云南地区接受中央王朝直接统治C.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D.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考点 东汉的兴衰考点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1. (2017省卷2题2分)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这条古商路以运送丝绸为主。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最早将这条古商路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通,下列哪一位人物功不可没( C )A. 玄奘 B. 鉴真 C. 张骞 D. 郑和(2019·云南)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凿井、冶铁、造纸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西方的乐舞和雕塑等传入中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起点,并说说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作用。(4分)长安;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考点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 [2016省卷26(1)题4分]材料一材料一中图3和图4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成就?结合其中的一项成就,说出它对世界发展的贡献。(4分)造纸术、指南针;贡献:造纸术,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对人类文化作出了伟大贡献。指南针,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2分,选择其中一项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2021省卷3题)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勤奋好学,饱读书籍,爱憎分明,记事公正,写下了不朽的历史巨著( B )A.《论语》 B.《史记》 C.《齐民要术》 D.《资治通鉴》考点 三国鼎立考点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考点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考点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1. (2017省卷3题2分)北魏孝文帝喜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并通过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融。下列措施与孝文帝改革无关的是( B )A. 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 B. 重农抑商,推行县制C. 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 D. 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2. (2020省卷1题2分)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等措施的推行,顺应了民族大交融的趋势,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的进程。材料评价的是( B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C.唐太宗的民族政策 D.元朝的行省制度3.(2021省卷4题)图1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 C )图1A.夏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D.辽宋夏金元时期考点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1. [2018省卷26(2)题2分]材料二 他是南朝著名的数学家,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的人,这个数值的求出,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材料二中的这位数学家是谁?(2分)祖冲之(2019·云南)2.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是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撰写的( B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考点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 (2020省卷 )中国古代先进的技术与思想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开凿,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直到今天,隋朝大运河的某些河段依然承担着运输的作用。﹣﹣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部编版)(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并说出你认为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4分)洛阳;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直到今天,隋朝大运河的某些河段依然承担着运输的作用。考点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2016省卷3题2分)唐太宗统治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出现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 B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考点 盛唐气象(2019·云南)2.吐蕃是我国藏族的祖先。唐朝时,唐蕃关系友好。历经了1200多年的唐会盟碑至今依然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以下人物中,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C )A.鉴真 B.玄奘 C.文成公主 D.元昊3.材料二(2021省卷26(2)题4分)图4唐蕃会盟碑唐蓦会盟碑立于西藏拉萨大昭寺前,是唐穆宗时唐朝与吐蓦会盟的遗物。这次会盟史称“长庆会盟”,盟约里写道:“患难相恤,暴掠不作。”——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2)吐蒂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 材料二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唐著之间的友好关系 (4分)藏族;“患难相恤,暴掠不作。”考点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 [2014省卷26(2)题3分]材料二有位唐朝名僧受日本僧人礼请,率弟子、工匠等,前后5次东渡,均告失败。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他到达日本后,受到日本天皇和人民的热烈欢迎,政府还为他在平城京都建了一座名为“唐招提寺”的寺院,供其讲经传道。他在日本除了传布佛教外,还将盛唐的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介绍到日本。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名僧”是谁?他在日本受到尊崇的原因是什么?(3分)鉴真;他在日本除了传布佛教外,还将盛唐的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介绍到日本。2. (2015省卷3题2分)唐朝的“开放”是全面的开放,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下列能说明唐朝选官制度开放的是( C )A. 接待遣唐使 B. 统治者都善于纳谏C. 实行科举制 D. 长安是座国际大都市考点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考点 北宋的政治考点 辽、西夏北宋的并立考点 金与南宋的对峙考点 宋代经济的发展1. (2015省卷4题2分)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A )A. 经济重心南移 B. 南方社会动荡C. 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D. 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2. (2020省卷1题2分)宋朝的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材料反映了宋朝( C )A.民族关系融洽 B.商人地位不断提高C.海外贸易繁荣 D.江南经济飞跃发展考点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考点 元朝的统治1.(2021省卷5题)元朝的政治制度大都为后代所承袭。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级行政区划,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 D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考点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1. (2014省卷2题2分)《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的繁华景象,其作者是( C )A. 顾恺之 B. 吴道子 C. 张择端 D. 赵孟頫2. [2018省卷26(1)题2分]材料一图6是研究哪一朝代商业活动和城市生活风貌的重要资料。(2分)宋朝图6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局部)考点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2019·云南)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北宋时,人造磁铁支撑的指南针出现并开始运用于航海。12世纪,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材料四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迎接中国与世界。(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指南针的运用“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2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分)郑和下西洋或开辟新航路。(其他符合题意亦可给分,2分)认识:亚洲是人类问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答出任意一点即可,2分)2. (2020省卷 )中国古代先进的技术与思想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作者以“天工开物”命名他的书,是要通过技术从自然资源中开发物产,强调天工(自然力)与人类活动相协调。书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在南北各地实地调查的资料,并将与食、衣有关的农业置于首位。﹣﹣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3)写出《天工开物》的作者,根据材料三说出该书的哪些思想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4分)宋应星;强调天工(自然力)与人类活动相协调、将与食、衣有关的农业置于首位。考点 明朝的统治考点 明朝的对外关系1. (2018省卷2题2分)郑和本姓马,云南人,初名三保。他率船队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关系,至今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还保留着为纪念郑和而命名的“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崇,主要是因为( B )A. 开通丝绸之路 B. 七下西洋 C. 六次东渡日本 D. 西游天竺取经考点 明代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 [2018省卷26(3)题2分] 材料三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同时根据自己一生行医用药中对药性的实际体验,写成了一部药物学巨著,这部巨著被译为为日、英、德、法、拉丁、俄等文字,在世界医学领域有很高的学术地位。(3)请说出材料三中李时珍编写的这部药物学巨著的名称。(2分《本草纲目》考点 明朝的灭亡考点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 (2015省卷5题2分)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历史信息。右图所示为清政府颁赐的用于确定达掣签所用的金奔巴瓶赖、班禅继承人的“金奔巴瓶”,该文物可以见证清朝加强了对下列哪一地区的管辖( B )A. 新疆B. 西藏C. 黑龙江D. 台湾2. (2016省卷4题2分)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D )A. 岳飞 B. 文天祥 C. 戚继光 D. 郑成功3. [2017省卷26(2)题4分]材料二材料二图片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写出该朝代统治前期,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管辖采取的措施。(4分)清朝;设台湾府(2019·云南)5.为巩固东南海防,1684年,清政府设置了( B )A.伊犁将军 B.台湾府 C.驻藏大臣 D.乌里雅苏台将军4.[2021省卷26(3)题2分]材料三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城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过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例清朝前期为巩固统而采取的措施。(2分)在西藏设驻藏达成;在台湾设台湾府;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等考点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考点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 (2018省卷3题2分)从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的趋势是( D )A. 君臣礼仪的规范B. 君主专制的削弱C. 君臣关系的融洽D. 君主专制的强化考点 清朝前期的文化艺术高频考点习题集 第页 高频考点习题集 第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docx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