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一、单选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颁布并实施了各种法律,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如下面表格)。
生活需要 相关法律保障
我要上学 宪法、义务教育法、民法典等
我要就业 宪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
我要消费 宪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我要安全 宪法、食品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
这说明( )A.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B.法律只对违法的人有约束力
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法律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从本质上说,法律所体现的是( )
A.人民群众的意志 B.统治阶级的意志
C.被统治阶级的意志 D.立法机关的意志
3.对甲乙两人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A.甲的观点正确,乙的观点错误
B.乙的观点正确,甲的观点错误
C.甲乙两人的观点都是片面的,甲忽略了道德的作用,乙忽略了法律的保护作用
D.甲乙两人的观点都正确
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在我国,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原的统一体现
②我国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将于2035年基本形成
③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国必须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问题。这是因为( )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则 ②法治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③法治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④法律反映统治阶层的意志和利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近日,广州互联网法院审理了一起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该案件中,测评博主因未对受害公司的相关产品进行亲身体验、也未经适度查证,而发表诋毁、诽谤荣耀产品的言论,法院判决该测评博主向原告荣耀公司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该测评博主的行为( )
①说明违法行为都应承担民事责任
②体现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③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是行政违法行为
④侵犯了荣耀公司的名誉权,是民事违法行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他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治违法护好人。”这句话说明法律( )
①规范人们的行为 ②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③具有普追约束力 ④保护公民一切权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判断题
8.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 )
9.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
10.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唯一标志。( )
11.法律只规定了我们不应当做什么,而应当做什么法律无权管( )
三、简答题
12.我们在集体中学习,过共同生活,共同生活中的你我他渴望秩序与和谐,渴望平等与自由,走进法治天地,我们用心体会法治对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1)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2)法律的三个主要特征是什么?
(3)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在实际生活中,你将怎样依法办事?
13.《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加快完成法治教育从一般的普法活动到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从传授法律知识到培育法治观念、法律意识的转变,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将法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着力提高系统化、科学化水平,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的任务。
(1)法律有哪些特征?
(2)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力,我们应该怎样做?
四、综合探究题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今,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治国方略。某校七年级(2)班决定以“法律在我身边”为主题,分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资料收集】第一小组对“法律修订完善”进行了调查收集,其中收集到以下资料:
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调整了未成年人担刑年龄,将故意杀人等严重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年龄降低到12周岁。
(1)第一小组收集到“法律修订完善”的相关资料,反映了我国法律的哪些特征?
(2)你知道第一小组是通过哪些方式收集以上资料吗?
【问卷调查】第二小组对围绕“法治中国发挥的作用”,对全校师生开展了问卷调查,部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调查内容 政治 社会 经济 文化 生态
清廉民主 和谐稳定 秩序良好 健康发展 美丽优良
调查结果 99% 96.5% 91.8% 92.4% 90.6%
(3)我们从上面的调查统计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这个结论体现出法治的重要性是什么?
【法治倡议】第三小组与班主任一起分析了本班同学目前的法治观念状况,准备撰写倡议书,向同学们发出倡议。
倡议书 同学们: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中学生要明确法治中国的时代要求,将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同学对法律知之甚少,有的同学对法律缺少应有的敬畏之心,有的同学做出违反法律的事,有的同学解决问题不知道运用法律方式。因此,我们向全班同学提出如下倡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们要善于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提出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供第三小组完成倡议书作为参考。
15.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阅读下列材料用相关法律知识回答问题。
[法治在线]
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监护人护不力、未成年人沉速网络...全国人大常委会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将着力解决些社会关切。下调未成年人的刑事任年龄,年满12周岁也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未满12周岁的违法犯罪成年人,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对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对学生欺凌进行了定义,并明规定了学生在学校欺凌及防控与处置机:增设了发现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时强制报告制度以及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制度:细化了家庭监护职责,列举监护的几类禁止行为,如放任未成年人沉途网络等。
[生活观察]
小丽认为:我今年正好12岁,但是我只是平时旷课、不按时完成作业,我觉得这没啥大碍!
小邹认为:“很多人走上不归路”,都是从旷课和不完成作业开始的,你得及时按下“停止健” 啊!
小梅认为:《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惩治犯罪的利器.必须遵守。同时,当我们受到非法侵害后我们必须走诉讼道维护自己的权益。
(1)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法治在线]进行解读。
(2)请结合[生活观察]对小丽、小邹、小梅的观点进行评析。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C
6.D
7.A
8.错误
9.错误
10.错误
11.错误
12.(1)法治
(2)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①自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②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13.(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14.(1)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或: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上网查询、观看电视新闻、查阅法律资料,咨询法律工作者或老师。
(3)①师生们对法治中国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建设所发挥的作用的认同度都比较高。②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4)①树立法治意识,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②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习惯。③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治观念。④养成依法办事的观念和习惯,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⑤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5.(1)①因为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因此对未成年人进行了立法;②法律具有强制性,即使是未成年人,犯罪也会受到法律制裁。
(2)①小丽的观点错误,我们依法享有的受教育权,要求我们要享受好自己的权利,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制裁;②小邹的观点正确,不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在自己的行为受到侵害时,我们要维护好自己的权益;③小梅的观点片面,“必须”走诉讼渠道维权观点片面,我们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途径有很多,不一定必须走诉讼渠道。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