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9八上·吴兴期中)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  )
①地处大河流域 ②以农业经济为主 ③都延续至今 ④社会分化明显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C
【考点】原始的农业聚落;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相关知识。此题要说明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地处大河流域,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都产生了明显的社会分化。这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明是延续下来的,其他都是中断了,所以说都延续至今是错误的,故正确答案为C。
【点评】理解四大文明古国相关知识。
2.看下图回答,从地理位置来看,该流域大致在今天哪个国家境内(  )
A.埃及 B.印度 C.伊拉克 D.伊朗
【答案】C
【考点】古代西亚国家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相关知识。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两河流域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或两河文明。是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今天来看,这里属于埃及,正确答案为C。
【点评】知道四大文明古国相关知识。
3.看下图回答下列哪一早期文明诞生于此(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中国
【答案】C
【考点】古代西亚国家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古代大河文明的相关情况。图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可以提示我们,此题涉及两河流域的文明,从而判定该地区为古巴比伦的诞生地。正确答案为C。
【点评】知道古代大河文明的相关情况。
4.读图“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
A.海洋 B.沙漠 C.高山 D.河流
【答案】D
【考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四大文明古国孕育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孕育都和大河密不可分,都属于大河文明。故通过看图对比知道河流对早期文明孕育的影响,正确答案为D。
【点评】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孕育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
5.读图“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纬度相似,但农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②地比①地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  )
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D.人口多,劳动力丰富
【答案】C
【考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四大文明古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②纬度较高,故A说法有误;B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不大,故B说法有误;D是人文条件,不是自然条件,故正确答案为C。
【点评】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6.某校初一同学准备以“早期大河文明”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列探究内容中符合史实的是(  )
A.埃及人建造的古城乌鲁克是著名的人类早期城市之一
B.摩亨佐﹒达罗遗址反映了两河流域早期的文明成就
C.埃及人们渴望尼罗河的泛滥,因为泛滥的河水给河谷耕地带来天然的肥料
D.大约4000年前,商王朝的建立,奏响了中华文明的序曲
【答案】C
【考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探究早期区域文明的异同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早期大河文明的相关知识。乌鲁克是美索不达米亚西南部苏美尔人的古城,A排除;摩亨佐﹒达罗遗址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城市,B排除;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奏响了中华文明的序曲,D排除。正确答案为C。
【点评】知道早期大河文明的相关知识。
7.文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之一。下图中文字的发明者是(  )
A.印第安人 B.埃及人
C.苏美尔人 D.玛雅人
【答案】C
【考点】古代西亚国家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早期文明出现的文字。此题通过辨别图片来识别早期楔形文字的特点,用间接的方式考查学生对两河流域文明的了解。图片明显是泥板文书,是西亚地区的楔形文字,它是苏美尔人发明的,故答案为C。
【点评】知道早期文明出现的文字。
8.(2020七下·台州开学考)按出现国家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两河流域 ②尼罗河流域 ③黄河流域 ④印度河流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答案】C
【考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西方文明的摇篮;中美洲文明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相关知识。主要侧重从国家形成的时间来了解早期区域文明形成的先后顺序,从而知道国家形成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之一。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最早,为公元前4000年,然后是埃及,公元前3100,接着是古印度,公元前2300,古代中国夏朝,公元前2070。故正确答案为C。
【点评】理解四大文明古国相关知识。
9.早期城市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人类最早的城市出现的时间与对应区域是(  )
A.约公元前3500年 尼罗河流域
B.约公元前3500年 两河流域
C.约公元前3000年 印度河流域
D.约公元前3000年 黄河流域
【答案】B
【考点】古代西亚国家;探究早期区域文明的异同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亚非大河文明出现的相关情况。约公元前3500年前后,尼罗河沿岸逐渐形成了几十个最初的小国,A说法有遗漏;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C说法有误;约公元前2070年,黄河流域出现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故答案选择B。
【点评】知道亚非大和文明出现的相关情况。
10.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下列不属于大河流域 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
A.古印度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代中国文明 D.古希腊文明
【答案】D
【考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代人类文明产生概况的识记。A产生于印度河流域,B产生于尼罗河流域,C产生于黄河与长江流域,D产生于爱琴海沿岸。根据题干中”不属于“一词可知答案为D。
【点评】了解古代人类文明产生概况。
11.(2020八上·海曙期中)某班级准备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代印度历史,涉及“种姓制度”时,下面台词中不正确的是(  )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姻殿堂
【答案】A
【考点】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古印度在雅利安人进入后逐渐产生了不同等级,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称为“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他们是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由国王、武士和官吏组成,把持国家的军事和行政大权;第三等级是吠舍,是广大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而且种姓制度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B武士与国王同属于刹帝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商人属于吠舍也是事实,不符合题意;D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也是正确的说法,不符合题意。A国王把持军政大权是正确的,但是他只属于第二等级,不能唯我独尊,故符合题意的是A.
【点评】理解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12.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自己的住房,在城市开了一家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所属的等级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答案】C
【考点】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古代印度考点的理解。吠舍是广大的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要向国家纳税,为神庙上供,养活第一等级(婆罗门)和第二等级(刹帝利)。题目中的这户人家是古代印度的手工业者。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3.有一首歌这样唱道:“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道……”其中的“经”产生于(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3世纪
【答案】A
【考点】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古代印度及佛教考点的掌握。佛教诞生在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佛教的创立时间。
14.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古代印度有关的有(  )
①摩羯陀国王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②种姓制度
③发明阿拉伯数字 ④创立佛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考点】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古代印度及佛教考点的掌握。阿育王基本统一了印度半岛。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成为种姓制度。古代印度人发明了0到9十个数字符号,即阿拉伯数字。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
15.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所以(  )
A.宣传种姓制度 B.宣传“众生平等”
C.倡导刻苦修行 D.号召削弱王权
【答案】B
【考点】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古代印度及佛教考点的掌握。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佛教教义。
16.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广泛使用也直接促进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对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创制作出重要贡献的有(  )
①印度人 ②中国人 ③阿拉伯人 ④希腊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考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古代印度及佛教、阿拉伯帝国及伊斯兰文明考点的掌握。阿拉伯人在数学上的最大贡献是改造了印度人发明的从0到9的计数法,并传播到欧洲。由此,产生了阿拉伯数字。因此,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印度人,传播者是阿拉伯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掌握阿拉伯数字的发展过程。
17.下图所示的路线传播的是(  )
A.佛教 B.阿拉伯数字
C.活字印刷术 D.基督教
【答案】A
【考点】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古代印度及佛教考点的掌握。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佛教主要向两个方向传播。一个是向北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然后通过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这支佛教被称为北传佛教。另一支向南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国,称南传佛教。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时候A。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佛教的起源地及传播路线。
18.阿育王在印度可谓是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答案】B
【考点】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的概况。古印度种姓制度把社会成员分成四个等级,其中,刹帝利由国王、武士和官吏组成,阿育王是国王,故而选择B。
【点评】掌握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的概况,知道刹帝利的组成。
19.在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中,从事农业、牧业、渔业的人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答案】C
【考点】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的概况。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把社会成员分成四个等级,其中吠舍是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广大商人,故而答案为C。
【点评】了解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知道四个等级分别从事的行业。
20.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中,最有可能碰到的是(  )
A.那里的人们最早开始种植粟
B.商人的女儿与官吏禁止通婚,等级制度森严
C.很多手工业者从事青铜铸造业
D.柏拉图在和学生们探讨哲学问题
【答案】B
【考点】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世界早期文明的概况的了解。A中所提粟最早产生我国半坡聚落,错误。C中所提青铜出现于我为夏商周时期,错误。D所提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错误。B是古印度种姓制度中内容,故答案为B。
【点评】了解世界早期文明的概况,知道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二、填空题
21.请将以下三幅图的文字类型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答案】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
【考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文字。这几幅图片显示的早期文字分别是印度的图画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故答案依次是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
【点评】知道四大文明古国的古文字。
三、问答题
22.用横线画出下面一段话中叙述有误的地方,并加以修正。
尼罗河由北向南流,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二长河。它每年春季泛滥,淹没了河岸堤坝两旁的大片田野。在公元31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公元前18世纪,埃及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军事大帝国,到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答案】1. 尼罗河由南向北流;
2. 是世界第一长河;
3. 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
4. 公元前15世纪,埃及成为一个地跨亚非的军事大帝国。
【考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尼罗河和古埃及文明的相关知识。本题要求找出错误内容:1. 尼罗河不是由北向南流而上由南向北流;2.不是世界第二长河而上第一长河;不是在公元31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埃及而是公元前3100年;不是公元前18世纪,埃及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军事大帝国而是公元前15世纪。
【点评】掌握尼罗河和古埃及文明的相关知识
23.请将下列有关古代埃及文明的事件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沿箭头所示填人相应框中。(填字母)
A.发达的农业 B.尼罗河定期泛滥 C.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
D.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 E.村落的形成 F.尼罗河两岸的小国出现
【答案】BAEDFC
【考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及古埃及文明发展的过程。先后顺序应是B.尼罗河定期泛滥—A.发达的农业 —E.村落的形成 —D.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F.尼罗河两岸的小国出现 —C.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
【点评】本题掌握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及古埃及文明发展的过程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9八上·吴兴期中)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  )
①地处大河流域 ②以农业经济为主 ③都延续至今 ④社会分化明显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看下图回答,从地理位置来看,该流域大致在今天哪个国家境内(  )
A.埃及 B.印度 C.伊拉克 D.伊朗
3.看下图回答下列哪一早期文明诞生于此(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中国
4.读图“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
A.海洋 B.沙漠 C.高山 D.河流
5.读图“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纬度相似,但农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②地比①地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  )
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D.人口多,劳动力丰富
6.某校初一同学准备以“早期大河文明”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列探究内容中符合史实的是(  )
A.埃及人建造的古城乌鲁克是著名的人类早期城市之一
B.摩亨佐﹒达罗遗址反映了两河流域早期的文明成就
C.埃及人们渴望尼罗河的泛滥,因为泛滥的河水给河谷耕地带来天然的肥料
D.大约4000年前,商王朝的建立,奏响了中华文明的序曲
7.文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之一。下图中文字的发明者是(  )
A.印第安人 B.埃及人
C.苏美尔人 D.玛雅人
8.(2020七下·台州开学考)按出现国家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两河流域 ②尼罗河流域 ③黄河流域 ④印度河流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④③②①
9.早期城市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人类最早的城市出现的时间与对应区域是(  )
A.约公元前3500年 尼罗河流域
B.约公元前3500年 两河流域
C.约公元前3000年 印度河流域
D.约公元前3000年 黄河流域
10.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下列不属于大河流域 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
A.古印度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代中国文明 D.古希腊文明
11.(2020八上·海曙期中)某班级准备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代印度历史,涉及“种姓制度”时,下面台词中不正确的是(  )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姻殿堂
12.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自己的住房,在城市开了一家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所属的等级是(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13.有一首歌这样唱道:“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道……”其中的“经”产生于(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3世纪
14.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古代印度有关的有(  )
①摩羯陀国王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②种姓制度
③发明阿拉伯数字 ④创立佛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所以(  )
A.宣传种姓制度 B.宣传“众生平等”
C.倡导刻苦修行 D.号召削弱王权
16.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广泛使用也直接促进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对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创制作出重要贡献的有(  )
①印度人 ②中国人 ③阿拉伯人 ④希腊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下图所示的路线传播的是(  )
A.佛教 B.阿拉伯数字
C.活字印刷术 D.基督教
18.阿育王在印度可谓是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19.在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中,从事农业、牧业、渔业的人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20.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印度,下列情况中,最有可能碰到的是(  )
A.那里的人们最早开始种植粟
B.商人的女儿与官吏禁止通婚,等级制度森严
C.很多手工业者从事青铜铸造业
D.柏拉图在和学生们探讨哲学问题
二、填空题
21.请将以下三幅图的文字类型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三、问答题
22.用横线画出下面一段话中叙述有误的地方,并加以修正。
尼罗河由北向南流,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二长河。它每年春季泛滥,淹没了河岸堤坝两旁的大片田野。在公元31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公元前18世纪,埃及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军事大帝国,到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23.请将下列有关古代埃及文明的事件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沿箭头所示填人相应框中。(填字母)
A.发达的农业 B.尼罗河定期泛滥 C.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
D.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 E.村落的形成 F.尼罗河两岸的小国出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考点】原始的农业聚落;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相关知识。此题要说明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地处大河流域,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都产生了明显的社会分化。这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文明是延续下来的,其他都是中断了,所以说都延续至今是错误的,故正确答案为C。
【点评】理解四大文明古国相关知识。
2.【答案】C
【考点】古代西亚国家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相关知识。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两河流域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或两河文明。是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今天来看,这里属于埃及,正确答案为C。
【点评】知道四大文明古国相关知识。
3.【答案】C
【考点】古代西亚国家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古代大河文明的相关情况。图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可以提示我们,此题涉及两河流域的文明,从而判定该地区为古巴比伦的诞生地。正确答案为C。
【点评】知道古代大河文明的相关情况。
4.【答案】D
【考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四大文明古国孕育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孕育都和大河密不可分,都属于大河文明。故通过看图对比知道河流对早期文明孕育的影响,正确答案为D。
【点评】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孕育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
5.【答案】C
【考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四大文明古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②纬度较高,故A说法有误;B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不大,故B说法有误;D是人文条件,不是自然条件,故正确答案为C。
【点评】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6.【答案】C
【考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探究早期区域文明的异同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早期大河文明的相关知识。乌鲁克是美索不达米亚西南部苏美尔人的古城,A排除;摩亨佐﹒达罗遗址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城市,B排除;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奏响了中华文明的序曲,D排除。正确答案为C。
【点评】知道早期大河文明的相关知识。
7.【答案】C
【考点】古代西亚国家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早期文明出现的文字。此题通过辨别图片来识别早期楔形文字的特点,用间接的方式考查学生对两河流域文明的了解。图片明显是泥板文书,是西亚地区的楔形文字,它是苏美尔人发明的,故答案为C。
【点评】知道早期文明出现的文字。
8.【答案】C
【考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西方文明的摇篮;中美洲文明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四大文明古国相关知识。主要侧重从国家形成的时间来了解早期区域文明形成的先后顺序,从而知道国家形成是文明产生的重要标志之一。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最早,为公元前4000年,然后是埃及,公元前3100,接着是古印度,公元前2300,古代中国夏朝,公元前2070。故正确答案为C。
【点评】理解四大文明古国相关知识。
9.【答案】B
【考点】古代西亚国家;探究早期区域文明的异同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亚非大河文明出现的相关情况。约公元前3500年前后,尼罗河沿岸逐渐形成了几十个最初的小国,A说法有遗漏;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C说法有误;约公元前2070年,黄河流域出现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故答案选择B。
【点评】知道亚非大和文明出现的相关情况。
10.【答案】D
【考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代人类文明产生概况的识记。A产生于印度河流域,B产生于尼罗河流域,C产生于黄河与长江流域,D产生于爱琴海沿岸。根据题干中”不属于“一词可知答案为D。
【点评】了解古代人类文明产生概况。
11.【答案】A
【考点】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古印度在雅利安人进入后逐渐产生了不同等级,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称为“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他们是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由国王、武士和官吏组成,把持国家的军事和行政大权;第三等级是吠舍,是广大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而且种姓制度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B武士与国王同属于刹帝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商人属于吠舍也是事实,不符合题意;D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也是正确的说法,不符合题意。A国王把持军政大权是正确的,但是他只属于第二等级,不能唯我独尊,故符合题意的是A.
【点评】理解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12.【答案】C
【考点】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古代印度考点的理解。吠舍是广大的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要向国家纳税,为神庙上供,养活第一等级(婆罗门)和第二等级(刹帝利)。题目中的这户人家是古代印度的手工业者。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3.【答案】A
【考点】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古代印度及佛教考点的掌握。佛教诞生在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佛教的创立时间。
14.【答案】A
【考点】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古代印度及佛教考点的掌握。阿育王基本统一了印度半岛。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成为种姓制度。古代印度人发明了0到9十个数字符号,即阿拉伯数字。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
15.【答案】B
【考点】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古代印度及佛教考点的掌握。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佛教教义。
16.【答案】B
【考点】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古代印度及佛教、阿拉伯帝国及伊斯兰文明考点的掌握。阿拉伯人在数学上的最大贡献是改造了印度人发明的从0到9的计数法,并传播到欧洲。由此,产生了阿拉伯数字。因此,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印度人,传播者是阿拉伯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掌握阿拉伯数字的发展过程。
17.【答案】A
【考点】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古代印度及佛教考点的掌握。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佛教主要向两个方向传播。一个是向北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然后通过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这支佛教被称为北传佛教。另一支向南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等国,称南传佛教。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时候A。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佛教的起源地及传播路线。
18.【答案】B
【考点】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的概况。古印度种姓制度把社会成员分成四个等级,其中,刹帝利由国王、武士和官吏组成,阿育王是国王,故而选择B。
【点评】掌握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的概况,知道刹帝利的组成。
19.【答案】C
【考点】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的概况。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把社会成员分成四个等级,其中吠舍是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广大商人,故而答案为C。
【点评】了解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知道四个等级分别从事的行业。
20.【答案】B
【考点】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世界早期文明的概况的了解。A中所提粟最早产生我国半坡聚落,错误。C中所提青铜出现于我为夏商周时期,错误。D所提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错误。B是古印度种姓制度中内容,故答案为B。
【点评】了解世界早期文明的概况,知道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21.【答案】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
【考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及佛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文字。这几幅图片显示的早期文字分别是印度的图画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故答案依次是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
【点评】知道四大文明古国的古文字。
22.【答案】1. 尼罗河由南向北流;
2. 是世界第一长河;
3. 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
4. 公元前15世纪,埃及成为一个地跨亚非的军事大帝国。
【考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尼罗河和古埃及文明的相关知识。本题要求找出错误内容:1. 尼罗河不是由北向南流而上由南向北流;2.不是世界第二长河而上第一长河;不是在公元31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埃及而是公元前3100年;不是公元前18世纪,埃及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军事大帝国而是公元前15世纪。
【点评】掌握尼罗河和古埃及文明的相关知识
23.【答案】BAEDFC
【考点】大河文明---古代埃及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及古埃及文明发展的过程。先后顺序应是B.尼罗河定期泛滥—A.发达的农业 —E.村落的形成 —D.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F.尼罗河两岸的小国出现 —C.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
【点评】本题掌握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及古埃及文明发展的过程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