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7九上·瑞安期末)1919年6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等三人为要求条件。”上述新闻中透露该风潮的信息有(  )
①已扩展到上海 ②爆发的导火线 ③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④运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考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题干新闻中的“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可见五四运动已扩展到上海,①已扩展到上海,符合题意。
题干新闻中的“初因青岛外交……后” 可见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②爆发的导火线,符合题意。
题干新闻中的“……始由学生罢课……”可见学生是五四运动的先锋,③学生是运动的先锋,符合题意。
④运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虽然表述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及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2.(2017九上·乐清期中)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地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章(文言文)课文一律废止。与之相关的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五四运动
【答案】A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进行文学革命的运动是新文化运动。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
3.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的绍兴乡贤是(  )
A.周恩来 B.鲁迅 C.秋瑾 D.蔡元培
【答案】D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蔡元培的识记能力。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开拓道路,并实行民主管理和教授治校,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些革新思想与措施不仅推动了北京大学使之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与中心,而且对我国近代教育产生深远影响。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蔡元培的识记能力。
4.(2017九上·瑞安期末)“这是一群激情荡漾的文人,这是一所海纳百川的学校,正是这群人和这所学校,在20世纪初的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狂澜。”这次“思想解放的狂澜”是指(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答案】C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1915年陈独秀等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A项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90年代,与题干中的“20世纪初”不符,同时也不是思想解放运动,不符合题意。
B项维新变法发生在1898年,与题干中的“20世纪初”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新文化运动,符合题意。
D项北伐战争不是思想解放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
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国民党一大 D.遵义会议
【答案】B
【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共二大的主要内容。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二大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和对象,确立了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共二大的主要内容。
6.(2017九上·乐清期中)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7年的中国,可能看到的情形有(  )
①有人在阅读《新青年》 ②青年学生热议巴黎和会
③报纸上刊登倡导婚姻自由的进步文章 ④听到打土豪分田地的歌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新青年》创办于1915年,因此①可能;巴黎和会召开于1919年,因此②不可能;倡导婚姻自由发生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③可能;打土豪分田地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④不可能。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7.2017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纪念日。某班同学要设计“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的主题黑板报,下列作为板报内容不恰当的是(  )
A.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D.国民党一大召开
【答案】D
【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无产阶级的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ABC符合题意;国民党一大在1924年召开的,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建立,不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
8.(2017九上·台州期中)1919年6月,上海一商店贴出标语:“忍痛停业,冀救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这一标语声援的是哪一运动(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D
【考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材料中“1919年”、“不除国贼,誓不开市”提示了该运动的时间和表现(商人罢市),故答案选D。其余选项中的时间都与这两个信息不符合,故不选。
【点评】知道五四运动的时间和经过。
9.“五四运动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  )
A.改变了国家性质 B.社会领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答案】B
【考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五四运动时期,国家政权仍然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仍是封建性质,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说明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和北伐革命军成为社会的主要领导力量,即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10.(2017九上·嘉兴期中)“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注:君指王尽美)。”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一首诗。诗中“南湖泛舟”有可能是在(  )
A.商讨党的纲领和工作计划 B.躲避国内敌对势力的屠杀
C.谋划建立南湖革命根据地 D.纪念中国共产党周年诞辰
【答案】A
【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共一大,由关键词“1961、四十年前会上逢、恩铭、王尽美”可知,诗歌反映的是中共一大,由于敌人的破坏,中共一大最后一在是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的,因此诗中“南湖泛舟”有可能是在商讨党的纲领和工作计划。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史料能力。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材料二: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了来自俄国的新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摘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正通过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1)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一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领导了一场什么运动而闻名?该运动对中国社会有何深远影响?
(2)材料二中的“它”是指什么事件?依据该材料指出“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什么?
(3)请列举20世纪二十年代的史实两个,印证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答案】(1)新文化运动。影响:新文化运动,让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②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更加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
(2)五四运动。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等。
【考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陈独秀、胡适等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故答案为:新文化运动。影响:新文化运动,让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更加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
(2)本题考查五四运动及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的“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联系所学知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根据“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健康发展……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加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可判断“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指马克思主义。故答案为:五四运动。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是中共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27年,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并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工农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故答案为: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相关知识。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1)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局限性:对东西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2)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成分,如崇尚爱国、仁爱、诚信、正义、孝道、和谐等应继承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礼教等要进行否定。总之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采取极端的态度,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局限性。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的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新文化运动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次运动的发起者们彻底的批判了孔孟思想,把孔孟思想一棒子打死了。没有认识到孔孟思想的优点,否认了事物两面性,对东西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故答案为: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局限性:对东西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2)本题考查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及学生的认识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故答案为: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成分,如崇尚爱国、仁爱、诚信、正义、孝道、和谐等应继承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礼教等要进行否定。总之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采取极端的态度,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新文化运动有其历史的局限,对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的分析,往往有悖于实事求是的准则,并且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的作用。但新文化运动的伟大历史功绩,无疑是不可磨灭的。它开启了国人的心智,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旗帜在中华大地高高飘扬,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划时代的伟大启蒙运动一一是对它的确切的、科学的评价。
13.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回答图1,图2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并分析图1与图2反映的内容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道路的探索中有过失误,走过弯路,但中共始终能直面错误、自我纠错,从而战胜挫折。请列举相关史实各一例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答案】(1)图1反映了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有了新的觉醒,马克思主义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以后主要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图2反映了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联系: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2)参考一:
失误:1931年到1935年,支配中共中央长达4年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的重大挫折。
自我纠正:1935年,遵义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军事上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常委。此次会议后,红军取得一系列胜利,本次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参考二:
失误: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因以城市为中心而敌强我弱。
自我纠正: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城市,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率部转战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参考三:
失误:右倾错误加速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完全破裂。
自我纠正:1927年8月7日召开汉口会议,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考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图表的能力。从图一中可看出:1919-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中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大幅增长,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联系所学知识,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五四运动中,涌现出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知识子,他们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图二“中共一大会址”反映的信息是中共一大的召开,根据所学知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故答案为:图1反映了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有了新的觉醒,马克思主义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以后主要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图2反映了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联系: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失误:1931年到1935年,支配中共中央长达4年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的重大挫折。自我纠正:1935年,遵义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军事上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常委。此次会议后,红军取得一系列胜利,本次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失误: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因以城市为中心而敌强我弱。自我纠正: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城市,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率部转战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失误:右倾错误加速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自我纠正:1927年8月7日召开汉口会议,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适中,以“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这一时政热点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7九上·瑞安期末)1919年6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等三人为要求条件。”上述新闻中透露该风潮的信息有(  )
①已扩展到上海 ②爆发的导火线 ③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④运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7九上·乐清期中)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地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章(文言文)课文一律废止。与之相关的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五四运动
3.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的绍兴乡贤是(  )
A.周恩来 B.鲁迅 C.秋瑾 D.蔡元培
4.(2017九上·瑞安期末)“这是一群激情荡漾的文人,这是一所海纳百川的学校,正是这群人和这所学校,在20世纪初的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狂澜。”这次“思想解放的狂澜”是指(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国民党一大 D.遵义会议
6.(2017九上·乐清期中)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7年的中国,可能看到的情形有(  )
①有人在阅读《新青年》 ②青年学生热议巴黎和会
③报纸上刊登倡导婚姻自由的进步文章 ④听到打土豪分田地的歌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7.2017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纪念日。某班同学要设计“中国共产党成立背景”的主题黑板报,下列作为板报内容不恰当的是(  )
A.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D.国民党一大召开
8.(2017九上·台州期中)1919年6月,上海一商店贴出标语:“忍痛停业,冀救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这一标语声援的是哪一运动(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9.“五四运动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  )
A.改变了国家性质 B.社会领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0.(2017九上·嘉兴期中)“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注:君指王尽美)。”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一首诗。诗中“南湖泛舟”有可能是在(  )
A.商讨党的纲领和工作计划 B.躲避国内敌对势力的屠杀
C.谋划建立南湖革命根据地 D.纪念中国共产党周年诞辰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材料二: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了来自俄国的新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摘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正通过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1)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一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领导了一场什么运动而闻名?该运动对中国社会有何深远影响?
(2)材料二中的“它”是指什么事件?依据该材料指出“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什么?
(3)请列举20世纪二十年代的史实两个,印证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13.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回答图1,图2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并分析图1与图2反映的内容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道路的探索中有过失误,走过弯路,但中共始终能直面错误、自我纠错,从而战胜挫折。请列举相关史实各一例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考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题干新闻中的“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可见五四运动已扩展到上海,①已扩展到上海,符合题意。
题干新闻中的“初因青岛外交……后” 可见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②爆发的导火线,符合题意。
题干新闻中的“……始由学生罢课……”可见学生是五四运动的先锋,③学生是运动的先锋,符合题意。
④运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虽然表述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及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2.【答案】A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进行文学革命的运动是新文化运动。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
3.【答案】D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蔡元培的识记能力。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开拓道路,并实行民主管理和教授治校,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些革新思想与措施不仅推动了北京大学使之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与中心,而且对我国近代教育产生深远影响。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蔡元培的识记能力。
4.【答案】C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1915年陈独秀等领导的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A项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90年代,与题干中的“20世纪初”不符,同时也不是思想解放运动,不符合题意。
B项维新变法发生在1898年,与题干中的“20世纪初”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新文化运动,符合题意。
D项北伐战争不是思想解放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
5.【答案】B
【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共二大的主要内容。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二大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和对象,确立了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共二大的主要内容。
6.【答案】B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新青年》创办于1915年,因此①可能;巴黎和会召开于1919年,因此②不可能;倡导婚姻自由发生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③可能;打土豪分田地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④不可能。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7.【答案】D
【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无产阶级的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ABC符合题意;国民党一大在1924年召开的,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建立,不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
8.【答案】D
【考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材料中“1919年”、“不除国贼,誓不开市”提示了该运动的时间和表现(商人罢市),故答案选D。其余选项中的时间都与这两个信息不符合,故不选。
【点评】知道五四运动的时间和经过。
9.【答案】B
【考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五四运动时期,国家政权仍然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仍是封建性质,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说明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和北伐革命军成为社会的主要领导力量,即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10.【答案】A
【考点】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共一大,由关键词“1961、四十年前会上逢、恩铭、王尽美”可知,诗歌反映的是中共一大,由于敌人的破坏,中共一大最后一在是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的,因此诗中“南湖泛舟”有可能是在商讨党的纲领和工作计划。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史料能力。
11.【答案】(1)新文化运动。影响:新文化运动,让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②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更加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
(2)五四运动。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等。
【考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陈独秀、胡适等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故答案为:新文化运动。影响:新文化运动,让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从而更加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
(2)本题考查五四运动及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的“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联系所学知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根据“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健康发展……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加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可判断“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指马克思主义。故答案为:五四运动。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等领导的南昌起义是中共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27年,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并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工农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故答案为: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相关知识。
12.【答案】(1)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局限性:对东西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2)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成分,如崇尚爱国、仁爱、诚信、正义、孝道、和谐等应继承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礼教等要进行否定。总之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采取极端的态度,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考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局限性。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的锋芒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新文化运动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可避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次运动的发起者们彻底的批判了孔孟思想,把孔孟思想一棒子打死了。没有认识到孔孟思想的优点,否认了事物两面性,对东西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故答案为: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局限性:对东西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2)本题考查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及学生的认识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故答案为: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秀的成分,如崇尚爱国、仁爱、诚信、正义、孝道、和谐等应继承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礼教等要进行否定。总之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采取极端的态度,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新文化运动有其历史的局限,对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的分析,往往有悖于实事求是的准则,并且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的作用。但新文化运动的伟大历史功绩,无疑是不可磨灭的。它开启了国人的心智,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旗帜在中华大地高高飘扬,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划时代的伟大启蒙运动一一是对它的确切的、科学的评价。
13.【答案】(1)图1反映了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有了新的觉醒,马克思主义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以后主要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图2反映了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联系: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2)参考一:
失误:1931年到1935年,支配中共中央长达4年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的重大挫折。
自我纠正:1935年,遵义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军事上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常委。此次会议后,红军取得一系列胜利,本次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参考二:
失误: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因以城市为中心而敌强我弱。
自我纠正: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城市,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率部转战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参考三:
失误:右倾错误加速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完全破裂。
自我纠正:1927年8月7日召开汉口会议,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考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历史图表的能力。从图一中可看出:1919-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中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大幅增长,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联系所学知识,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五四运动中,涌现出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知识子,他们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图二“中共一大会址”反映的信息是中共一大的召开,根据所学知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故答案为:图1反映了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有了新的觉醒,马克思主义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以后主要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图2反映了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联系: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失误:1931年到1935年,支配中共中央长达4年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的重大挫折。自我纠正:1935年,遵义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军事上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常委。此次会议后,红军取得一系列胜利,本次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失误: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因以城市为中心而敌强我弱。自我纠正: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城市,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率部转战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失误:右倾错误加速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自我纠正:1927年8月7日召开汉口会议,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适中,以“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这一时政热点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