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状元实业家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纱厂,但他的纱厂最终被吞并。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
①张謇作为一个书生,不懂市场,失败是必然的 ②在多重压榨之下,民族资本家发展艰难
③“实业救国”的口号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④张骞是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张謇创办的纱厂最终被吞并,说明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①③项是对张謇兴办实业的错误认识,张謇兴办实业虽然 失败了,但他作为近代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其爱国情怀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实业救国”的口号是正确,值得肯定的,所以答案选A。
【点评】知道近代民族工业代表人物事迹。
2.广东东莞中考题)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B.发展民用工业
C.筹建新式陆海军 D.派遣留学生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题时必须对史料所表达的内涵有准确的理解,“煤矿、铁路、电报信局”等关键信息都指向“民用工业”,故正确答案为B。
【点评】知道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掌握解读史料的能力。
3.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的企业是(  )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大生纱厂 D.发昌机器厂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题时必须抓住题干中的“洋务派”“自强”这两个关键信息。C项和D项选项属近代民间投资创办的工业,与洋务派无关,应排除;A项和B项选项都属于洋务派,但A项是为“求 富”而创办的民用工业,故也应排除。正确选项为B。
【点评】知道洋务运动的内容。
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
A.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题时必须对材料所表达的内涵有准确的理解,材料中“外轮就损失……”及“洋布进口减少……”是关键信息,A、B、C项与材料无直接逻辑关系,应排除,正确答案是D。
【点评】知道洋务运动的作用。
5.图片材料体现了洋务派的作为主要涉及的领域是( )

①政治 ②军事 ③经济 ④教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本题的核心问题是归纳“洋务派的作为主要涉及的领域”,限制性条件是“图片材料体现了……”,四幅图片依次涉及“军事、经济、教育、军事”。由此推断出正确答案是C。
【点评】知道洋务运动的措施,掌握对散乱的历史知识的归纳和整理能力。
6.慈嬉太后支持洋务派的主要原因是(  )
A.她的主张和洋务派一致
B.慈嬉太后本身也是洋务派
C.慈嬉太后认识到学习西方科技的重要性
D.维护江河日下的清朝统治
【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最终的目的还是维护封建统治,而洋务派的做法正好符合了慈禧的利益。故答案选D。
【点评】知道洋务运动的目的。
7.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正确理解是(  )
A.以“自强”和“求富”为基本出发点
B.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客观评价
C.借助西方科技维护中国的传统封建制度
D.用“中学”来对抗“西学”的传播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首先来说洋务派的阶级性质是封建的官僚及地主 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故答案选C。A是洋务运动的口号。BD不符合题意。
【点评】知道洋务运动的目的。
8.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力图通过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近代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题干中“力图通过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应该是资产阶级的一种探索。AB分别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探索,首先排除,而D是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改革,也排除了,故答案选择C。
【点评】掌握近代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9.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依次是学习西方的(  )
A.军事技术——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
B.军事技术——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C.君主立宪制——军事技术——民主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技术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相关知识。按照时间顺序,中国近代化探索依次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与之对应的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依次是军事技术——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故答案选B。
【点评】知道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及其内容。
10.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写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的主题是(  )
A.侵略与抗争 B.中国的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国近代史上,屡次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我国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等领导了一些运动,试图通过向西方学习来挽救中国。首先是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技,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然后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再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最后是先进的知识分子的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故符合题意的是B。
【点评】知道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即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
11.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
A.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洋务运动目的没有实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是因为仅局限于学习、引用科技方面,而缺乏政治上、制度上的保证。故此题应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有一定难度,属理解题。
12.如果你要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下列途径不符合的是(  )
A.阅读张謇传记 B.搜集林则徐禁烟运动资料
C.调查百年国货品牌 D.听关于“实业救国”的讲座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林则徐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之前发生的事情,而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B错误。其余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点评】知道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
13.被誉为“状元实业家”的是(  )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张謇 D.方举赞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相关知识,李鸿章、曾国藩均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謇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方举赞是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企业的创办人,但不符合“状元实业家”,排除ABD,故选C。
【点评】了解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1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的时间是(  )
A.19世纪末 B.甲午战争后
C.鸦片战争后 D.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民间开始兴办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故答案选D。其余选项与史实不符。
【点评】知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的时间。
15.甲午战败后,李鸿章非常伤感地说:“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
A.洋务运动没有实际内容,只是做做样子
B.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目的
C.洋务运动是纸糊的老虎,唬人而已
D.洋务运动不应该发生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是李鸿章在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后发表的一通感慨。我做了一辈子的事情,训练军队也好,训练海军也好,都像是做纸糊的老虎,何曾真正放开过手脚做 事?也不过是在勉勉强强做一些外表的涂抹装饰的工作而已,都是做表面的事。不撕破了,还可以暂时应付。就像一间破屋子,让裱糊匠勉强补补贴贴,(表面上) 竟然成了一间干净整洁的屋子。即使明明知道是用纸糊的,但是也不能断定里面究竟是什么材料。即使有小的风风雨雨,打破了几个小洞,随即就修补上了,也可以 (勉强)支撑应付。如果一定要用手(把它)撕破时,又没有事先准备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式改造,当然就无法收拾(残局)。然而,一个裱糊匠又有什么能力负 责呢?说明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目的。故答案选B。
【点评】知道洋务运动的影响。
16.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引进了大量西方的科技和机器 ②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③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 ④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洋务运动并没有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命运,并没有使中国走向上富强的道路,故答案选D。
【点评】知道洋务运动的措施和影响。
17.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生意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商品数量也大大减少。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吸引了私人资本投向近代民用工业
B.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C.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达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额相关知识。大龄西方科技和机器的引进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色很难过和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从而出现了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商品数量也大大减少的情况,故答案选C。
【点评】知道洋务运动的影响。
18.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C.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相关知识。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持续了近35年。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故对应的历史事件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正确答案为C。
【点评】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和破产的标志。
19.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北京大学 D.清华大学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洋务运动中,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堂,故答案选A。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中设立的,故B错误;后以京师大学堂仕学馆为前身,成立了北大,故C错误。清华大学诞生于1911年,时间上与洋务运动不符合,故D错误。
【点评】知道洋务运动的内容。
20.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汉阳铁厂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考点的掌握。1865年,曾国藩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它是洋务运动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洋务派考办的企业。
二、问答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其领导人是谁?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3)以上二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答案】(1)事件: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或维护清朝的统治)
(2)时间:1911年。领导人:孙中山。历史意义: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主题:近代化的探索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及其意义。本题要求学生具备分析材料的能力。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辛亥革命的意义是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主题都是近代化的探索
【点评】掌握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及其意义
22.近代以后,中国为什么落伍了?
【答案】(1)近代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我国仍是落后的封建制度;
(2)封建统治阶级实行重农抑商,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在教育制度上,学校以四书五经为教材,八股取士,缺乏对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4)帝国主义的长期侵略和掠夺以及国内的军阀混战,加剧了中国的落后。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有近代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我国仍是落后的封建制度;封建统治阶级实行重农抑商,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在教育制度上,学校以四书五经为教材,八股取士,缺乏对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帝国主义的长期侵略和掠夺以及国内的军阀混战,加剧了中国的落后。
【点评】掌握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
23.旧中国民族工业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案】(1)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2)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江沿海地区;
(3)受中国社会性质制约,整体水平落后。
原因:由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制、排挤和打击。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掌握我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征及原因。旧中国民族工业的总体特征是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江沿海地区;受中国社会性质制约,整体水平落后。原因是由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制、排挤和打击。
【点评】本题掌握我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征及原因
24.查找资料或访问老人,列举出5个中国近代著名的国货品牌。
【答案】鸵鸟墨水,张裕葡萄酒,茅台酒,恒源祥毛线,永久自行车等。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认识区域的方法,主要是文献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例如鸵鸟墨水,张裕葡萄酒,茅台酒,恒源祥毛线,永久自行车等。
【点评】掌握认识区域的方法,主要是文献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
25.列举在近代史上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答案】帝国主义、封建主久、官僚资本主义。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中国人民主要受到的主要压迫。近代史上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久、官僚资本主义。
【点评】掌握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中国人民主要受到的主要压迫
1 / 1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状元实业家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纱厂,但他的纱厂最终被吞并。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
①张謇作为一个书生,不懂市场,失败是必然的 ②在多重压榨之下,民族资本家发展艰难
③“实业救国”的口号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④张骞是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2.广东东莞中考题)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B.发展民用工业
C.筹建新式陆海军 D.派遣留学生
3.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的企业是(  )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大生纱厂 D.发昌机器厂
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
A.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5.图片材料体现了洋务派的作为主要涉及的领域是( )

①政治 ②军事 ③经济 ④教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慈嬉太后支持洋务派的主要原因是(  )
A.她的主张和洋务派一致
B.慈嬉太后本身也是洋务派
C.慈嬉太后认识到学习西方科技的重要性
D.维护江河日下的清朝统治
7.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正确理解是(  )
A.以“自强”和“求富”为基本出发点
B.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客观评价
C.借助西方科技维护中国的传统封建制度
D.用“中学”来对抗“西学”的传播
8.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力图通过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9.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依次是学习西方的(  )
A.军事技术——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
B.军事技术——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C.君主立宪制——军事技术——民主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技术
10.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写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的主题是(  )
A.侵略与抗争 B.中国的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11.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
A.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2.如果你要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下列途径不符合的是(  )
A.阅读张謇传记 B.搜集林则徐禁烟运动资料
C.调查百年国货品牌 D.听关于“实业救国”的讲座
13.被誉为“状元实业家”的是(  )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张謇 D.方举赞
1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的时间是(  )
A.19世纪末 B.甲午战争后
C.鸦片战争后 D.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5.甲午战败后,李鸿章非常伤感地说:“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
A.洋务运动没有实际内容,只是做做样子
B.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目的
C.洋务运动是纸糊的老虎,唬人而已
D.洋务运动不应该发生
16.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引进了大量西方的科技和机器 ②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③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 ④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生意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商品数量也大大减少。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吸引了私人资本投向近代民用工业
B.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C.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达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
18.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C.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19.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北京大学 D.清华大学
20.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汉阳铁厂
二、问答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革命”发生在哪一年?其领导人是谁?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3)以上二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22.近代以后,中国为什么落伍了?
23.旧中国民族工业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24.查找资料或访问老人,列举出5个中国近代著名的国货品牌。
25.列举在近代史上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张謇创办的纱厂最终被吞并,说明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①③项是对张謇兴办实业的错误认识,张謇兴办实业虽然 失败了,但他作为近代民族资本家的杰出代表,其爱国情怀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实业救国”的口号是正确,值得肯定的,所以答案选A。
【点评】知道近代民族工业代表人物事迹。
2.【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题时必须对史料所表达的内涵有准确的理解,“煤矿、铁路、电报信局”等关键信息都指向“民用工业”,故正确答案为B。
【点评】知道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掌握解读史料的能力。
3.【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题时必须抓住题干中的“洋务派”“自强”这两个关键信息。C项和D项选项属近代民间投资创办的工业,与洋务派无关,应排除;A项和B项选项都属于洋务派,但A项是为“求 富”而创办的民用工业,故也应排除。正确选项为B。
【点评】知道洋务运动的内容。
4.【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题时必须对材料所表达的内涵有准确的理解,材料中“外轮就损失……”及“洋布进口减少……”是关键信息,A、B、C项与材料无直接逻辑关系,应排除,正确答案是D。
【点评】知道洋务运动的作用。
5.【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本题的核心问题是归纳“洋务派的作为主要涉及的领域”,限制性条件是“图片材料体现了……”,四幅图片依次涉及“军事、经济、教育、军事”。由此推断出正确答案是C。
【点评】知道洋务运动的措施,掌握对散乱的历史知识的归纳和整理能力。
6.【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最终的目的还是维护封建统治,而洋务派的做法正好符合了慈禧的利益。故答案选D。
【点评】知道洋务运动的目的。
7.【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首先来说洋务派的阶级性质是封建的官僚及地主 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故答案选C。A是洋务运动的口号。BD不符合题意。
【点评】知道洋务运动的目的。
8.【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近代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题干中“力图通过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应该是资产阶级的一种探索。AB分别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探索,首先排除,而D是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改革,也排除了,故答案选择C。
【点评】掌握近代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9.【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相关知识。按照时间顺序,中国近代化探索依次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与之对应的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依次是军事技术——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故答案选B。
【点评】知道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及其内容。
10.【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国近代史上,屡次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我国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等领导了一些运动,试图通过向西方学习来挽救中国。首先是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技,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然后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再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最后是先进的知识分子的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故符合题意的是B。
【点评】知道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即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
11.【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洋务运动目的没有实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是因为仅局限于学习、引用科技方面,而缺乏政治上、制度上的保证。故此题应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有一定难度,属理解题。
12.【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林则徐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之前发生的事情,而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B错误。其余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点评】知道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
13.【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相关知识,李鸿章、曾国藩均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謇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方举赞是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企业的创办人,但不符合“状元实业家”,排除ABD,故选C。
【点评】了解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14.【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民间开始兴办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故答案选D。其余选项与史实不符。
【点评】知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的时间。
15.【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是李鸿章在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后发表的一通感慨。我做了一辈子的事情,训练军队也好,训练海军也好,都像是做纸糊的老虎,何曾真正放开过手脚做 事?也不过是在勉勉强强做一些外表的涂抹装饰的工作而已,都是做表面的事。不撕破了,还可以暂时应付。就像一间破屋子,让裱糊匠勉强补补贴贴,(表面上) 竟然成了一间干净整洁的屋子。即使明明知道是用纸糊的,但是也不能断定里面究竟是什么材料。即使有小的风风雨雨,打破了几个小洞,随即就修补上了,也可以 (勉强)支撑应付。如果一定要用手(把它)撕破时,又没有事先准备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式改造,当然就无法收拾(残局)。然而,一个裱糊匠又有什么能力负 责呢?说明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目的。故答案选B。
【点评】知道洋务运动的影响。
16.【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洋务运动并没有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命运,并没有使中国走向上富强的道路,故答案选D。
【点评】知道洋务运动的措施和影响。
17.【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额相关知识。大龄西方科技和机器的引进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色很难过和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从而出现了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商品数量也大大减少的情况,故答案选C。
【点评】知道洋务运动的影响。
18.【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相关知识。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持续了近35年。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故对应的历史事件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正确答案为C。
【点评】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和破产的标志。
19.【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洋务运动中,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堂,故答案选A。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中设立的,故B错误;后以京师大学堂仕学馆为前身,成立了北大,故C错误。清华大学诞生于1911年,时间上与洋务运动不符合,故D错误。
【点评】知道洋务运动的内容。
20.【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考点的掌握。1865年,曾国藩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它是洋务运动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洋务派考办的企业。
21.【答案】(1)事件: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或维护清朝的统治)
(2)时间:1911年。领导人:孙中山。历史意义: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主题:近代化的探索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及其意义。本题要求学生具备分析材料的能力。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辛亥革命的意义是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主题都是近代化的探索
【点评】掌握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及其意义
22.【答案】(1)近代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我国仍是落后的封建制度;
(2)封建统治阶级实行重农抑商,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在教育制度上,学校以四书五经为教材,八股取士,缺乏对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4)帝国主义的长期侵略和掠夺以及国内的军阀混战,加剧了中国的落后。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有近代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我国仍是落后的封建制度;封建统治阶级实行重农抑商,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在教育制度上,学校以四书五经为教材,八股取士,缺乏对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帝国主义的长期侵略和掠夺以及国内的军阀混战,加剧了中国的落后。
【点评】掌握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
23.【答案】(1)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2)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江沿海地区;
(3)受中国社会性质制约,整体水平落后。
原因:由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制、排挤和打击。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掌握我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征及原因。旧中国民族工业的总体特征是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江沿海地区;受中国社会性质制约,整体水平落后。原因是由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制、排挤和打击。
【点评】本题掌握我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征及原因
24.【答案】鸵鸟墨水,张裕葡萄酒,茅台酒,恒源祥毛线,永久自行车等。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认识区域的方法,主要是文献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例如鸵鸟墨水,张裕葡萄酒,茅台酒,恒源祥毛线,永久自行车等。
【点评】掌握认识区域的方法,主要是文献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
25.【答案】帝国主义、封建主久、官僚资本主义。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中国人民主要受到的主要压迫。近代史上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久、官僚资本主义。
【点评】掌握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中国人民主要受到的主要压迫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