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2018学年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面对鸦片战争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需变法”的主张,下列选项中与“内需变法”相关的有(  )
①改土归流 ②发展近代工业
③训练新式海军 ④兴办学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
A.“民主”与“科学” B.“自由”与“平等”
C.“扶清灭洋” D.“自强”与“求富”
3.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纪录片《幼童》,讲述了清政府派出的以詹天佑为代表的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他们出洋留学是在(  )
A.鸦片战争期问 B.洋务运动期间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期间
4.(2017·杭州)某小组确定的学习主题是“洋务运动”。下列选项与该主题直接相关的有(  )
①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 ②废除科举制,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 ④建成了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17八下·秀洲月考)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你认为他裱糊的屋子是什么 所用材料又是什么 你的最佳选择是(  )
A.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 君立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统治 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统治 民主与科学
6.“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作用
7.为如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
历史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
戊戌变法 东北抗日
历史人物 洪秀全 李鸿章 康有为 杨靖宇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8.(2017九上·台州月考)“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属于追求“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9.(2017八下·柯桥期中)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纪录片《幼童》,讲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他们出洋留学是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戊戌变法时期
C.洋务运动期间 D.辛亥革命期间
10.1881年9月,两江总督左宗棠上书朝廷:“请开办江苏利国煤铁。”次年成立“徐州利国驿煤铁矿务总局”。下列洋务派的相关活动中最符合此举的是(  )
A.为“自强”,创办军事工业 B.欲“求富”,兴办民用企业
C.学习西方,兴办新式学堂 D.加强海防,创办近代海军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真正具有近代意义的企业出现在19世纪的下半叶,就是在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官办洋务企业。洋务派在地方上的带头人 ① 、 ② 、 ③ 、 ④ 等人,饱读儒学经典。洋务企业的文化核心可以概括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抵御外来侵略,为民族的兴亡而承担责任。
材料二 选(汉阳铁厂)厂址时,张之洞为了能在自己的总督衙门就能看到工厂的烟囱冒烟,硬将厂子建在远离铁矿、煤矿的汉山脚下,为此,不仅大大增加了煤铁运转的开销,还为选厂址筑厂多耗白银一百多万两。
(1)材料一中①②③④是指哪四个人?
(2)材料一提到“为民族的兴亡而承担责任”,该责任完成了吗?为什么?
(3)材料二厂址的选择犯了什么错误?如果让你选厂址的话,你会注意什么问题?
12.梁启超曾说“欲知中国近史者,不得不曰李鸿章”。一百多年来,国人对李鸿章毁誉不一。有的赞其为“开启近代化的改革者”,有的则贬之为“卖国贼”。
李鸿章大事简表(部分)
序号 年份 主要大事
① 1863年 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人才
② 1865年 创办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
③ 1872年 创办民用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
④ 1875年 着手组建北洋海军,加强海防
⑤ 1895年 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⑥ 1901年 代表清政府与英、美等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
根据上表回答问题:
(1)史论需要证据支撑,侧重不同的史实,有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表中支撑李鸿章为“开启近代化的改革者”的证据有     (填序号);贬其为“卖国贼”的依据有     (填序号)。
(2)作为改革者,他的变革行为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推动作用?被贬为“卖国贼”,其外交行为的结果给中国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
(3)据此,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持何种观点?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李鸿章曾说,中国的文武制度比西方好,只是武器不如他们……西方人的大炮能攻能守,天下无敌。后来李鸿章在给别人的信中又说,西方国家国土面积均不过千里或数百里,每年国家收入都以百万计,主要是收取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人口等税收。中国如果不早点变法,向西方学习,以贫对富,以弱对强没有不失败的。21·世纪*教育网
(1)在对西方的态度上,李鸿章的观点是什么?据此判断其所属派别是什么?
(2)李鸿章开始时的观点是什么?据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3)后来李鸿章的观点有了什么变化?据此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你认为依照李鸿章的观点能使中国摆脱被侵略的命运吗?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需变法”的主张,“内需变法”指的就是洋务运动,即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中的一部分官员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和新式学堂,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改土归流是明初开始实行,清朝雍正时大规模推行,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内容的识记。
2.【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自强”与“求富”。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口号的识记。
3.【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洋务运动的时期,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清政府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詹天佑等就是第一批被派遣的留学生。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了解。
4.【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②错误,科举制度除于1905年.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戊戌变法时期,可排除,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了解。
5.【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一生风雨裱糊匠”,此事件与洋务运动有关。李鸿章是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他竭力维护的是清王朝封建统治,他采用的是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维护落后的封建制度。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未触动封建制度。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是指清朝的封建统治,所用的材料是西方先进技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识记。
6.【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题干意思是说,洋务运动中产生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作用。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识记。
7.【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的识记。
8.【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A不符合题意。.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B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创办近代工业,C符合题意。.辛亥革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识记。
9.【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发动了洋务运动,内容是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创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创办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生,派遣留学生,清政府就是在这个时候派出第一批幼童留学生的。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识记。
10.【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给出的“江苏利国煤铁”和“徐州利国驿煤铁矿务总局”教材中都没有提及,但煤和铁属于民用物资,它们是洋务派在求富口号下兴办的民用工业。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内容的理解。
11.【答案】(1)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2)没有。洋务运动没有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3)远离原料、燃料产地,增加了运输费用。注意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也要注意对环境的影响。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本题是基本图。洋务派在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洋务运动没有完成为民族的兴亡而承担责任”,洋务运动没有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汉阳铁厂厂址的选择远离原料、燃料产地,增加了运输费用。注意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也要注意对环境的影响。
【点评】本题掌握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
12.【答案】(1)①②③④;⑤⑥
(2)推动作用: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他主张向西方学习,创办了一系列军事和民用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培养了一手比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改革大有帮助。
消极影响:李鸿章所代表的的洋务运动没能挽救清王朝,他本人也不得不代表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
(3)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化中作用及对其正确评价。李鸿章作为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主要人物,其积极作用体现在他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大力开办近代军用、民用企业,积极培养洋务人才,创办近代海军。但李鸿章的洋务运动没能挽救清王朝,他本人也不得不代表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所以对待历史人物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
【点评】掌握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化中作用及对其正确评价。
13.【答案】(1)观点: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洋务派。
(2)认为中国的文武制度优于西方,西方的武器强于中国。
措施: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
(3)后来他认识到中国弱于西方的不是武器而是经济实力。
措施:兴办各种新式民用工业。
(4)不能。因为中国强大的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者不会让中国进行变革而走向富强。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洋务派对西方认识的相关史实。材料中开始李鸿章认为中国制度方面远胜于西方,只是在武器上落后西方,所以要求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采取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的措施。他属于洋务派。后来李鸿章观念有所发展,认识到中国弱于西方的不是武器而是经济实力。所以要求兴办各种新式民用工业。李鸿章的观点不能使中国摆脱被侵略的命运。因为中国强大的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者不会让中国进行变革而走向富强。
【点评】掌握洋务派对西方认识的相关史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面对鸦片战争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需变法”的主张,下列选项中与“内需变法”相关的有(  )
①改土归流 ②发展近代工业
③训练新式海军 ④兴办学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需变法”的主张,“内需变法”指的就是洋务运动,即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中的一部分官员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和新式学堂,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改土归流是明初开始实行,清朝雍正时大规模推行,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内容的识记。
2.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
A.“民主”与“科学” B.“自由”与“平等”
C.“扶清灭洋” D.“自强”与“求富”
【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自强”与“求富”。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口号的识记。
3.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纪录片《幼童》,讲述了清政府派出的以詹天佑为代表的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他们出洋留学是在(  )
A.鸦片战争期问 B.洋务运动期间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期间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洋务运动的时期,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清政府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詹天佑等就是第一批被派遣的留学生。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了解。
4.(2017·杭州)某小组确定的学习主题是“洋务运动”。下列选项与该主题直接相关的有(  )
①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 ②废除科举制,创办京师大学堂
③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 ④建成了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②错误,科举制度除于1905年.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戊戌变法时期,可排除,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了解。
5.(2017八下·秀洲月考)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你认为他裱糊的屋子是什么 所用材料又是什么 你的最佳选择是(  )
A.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 君立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统治 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统治 民主与科学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一生风雨裱糊匠”,此事件与洋务运动有关。李鸿章是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他竭力维护的是清王朝封建统治,他采用的是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维护落后的封建制度。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未触动封建制度。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是指清朝的封建统治,所用的材料是西方先进技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识记。
6.“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作用
【答案】D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题干意思是说,洋务运动中产生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作用。故选择D。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识记。
7.为如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
历史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
戊戌变法 东北抗日
历史人物 洪秀全 李鸿章 康有为 杨靖宇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故选择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的识记。
8.(2017九上·台州月考)“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属于追求“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A不符合题意。.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B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创办近代工业,C符合题意。.辛亥革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识记。
9.(2017八下·柯桥期中)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纪录片《幼童》,讲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他们出洋留学是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戊戌变法时期
C.洋务运动期间 D.辛亥革命期间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发动了洋务运动,内容是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创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创办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生,派遣留学生,清政府就是在这个时候派出第一批幼童留学生的。故选择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识记。
10.1881年9月,两江总督左宗棠上书朝廷:“请开办江苏利国煤铁。”次年成立“徐州利国驿煤铁矿务总局”。下列洋务派的相关活动中最符合此举的是(  )
A.为“自强”,创办军事工业 B.欲“求富”,兴办民用企业
C.学习西方,兴办新式学堂 D.加强海防,创办近代海军
【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给出的“江苏利国煤铁”和“徐州利国驿煤铁矿务总局”教材中都没有提及,但煤和铁属于民用物资,它们是洋务派在求富口号下兴办的民用工业。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内容的理解。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真正具有近代意义的企业出现在19世纪的下半叶,就是在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官办洋务企业。洋务派在地方上的带头人 ① 、 ② 、 ③ 、 ④ 等人,饱读儒学经典。洋务企业的文化核心可以概括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抵御外来侵略,为民族的兴亡而承担责任。
材料二 选(汉阳铁厂)厂址时,张之洞为了能在自己的总督衙门就能看到工厂的烟囱冒烟,硬将厂子建在远离铁矿、煤矿的汉山脚下,为此,不仅大大增加了煤铁运转的开销,还为选厂址筑厂多耗白银一百多万两。
(1)材料一中①②③④是指哪四个人?
(2)材料一提到“为民族的兴亡而承担责任”,该责任完成了吗?为什么?
(3)材料二厂址的选择犯了什么错误?如果让你选厂址的话,你会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1)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2)没有。洋务运动没有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3)远离原料、燃料产地,增加了运输费用。注意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也要注意对环境的影响。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本题是基本图。洋务派在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洋务运动没有完成为民族的兴亡而承担责任”,洋务运动没有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汉阳铁厂厂址的选择远离原料、燃料产地,增加了运输费用。注意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市场,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也要注意对环境的影响。
【点评】本题掌握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
12.梁启超曾说“欲知中国近史者,不得不曰李鸿章”。一百多年来,国人对李鸿章毁誉不一。有的赞其为“开启近代化的改革者”,有的则贬之为“卖国贼”。
李鸿章大事简表(部分)
序号 年份 主要大事
① 1863年 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培养外语人才
② 1865年 创办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
③ 1872年 创办民用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
④ 1875年 着手组建北洋海军,加强海防
⑤ 1895年 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⑥ 1901年 代表清政府与英、美等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
根据上表回答问题:
(1)史论需要证据支撑,侧重不同的史实,有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表中支撑李鸿章为“开启近代化的改革者”的证据有     (填序号);贬其为“卖国贼”的依据有     (填序号)。
(2)作为改革者,他的变革行为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推动作用?被贬为“卖国贼”,其外交行为的结果给中国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
(3)据此,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持何种观点?
【答案】(1)①②③④;⑤⑥
(2)推动作用: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他主张向西方学习,创办了一系列军事和民用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培养了一手比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改革大有帮助。
消极影响:李鸿章所代表的的洋务运动没能挽救清王朝,他本人也不得不代表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
(3)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化中作用及对其正确评价。李鸿章作为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主要人物,其积极作用体现在他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大力开办近代军用、民用企业,积极培养洋务人才,创办近代海军。但李鸿章的洋务运动没能挽救清王朝,他本人也不得不代表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所以对待历史人物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
【点评】掌握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化中作用及对其正确评价。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李鸿章曾说,中国的文武制度比西方好,只是武器不如他们……西方人的大炮能攻能守,天下无敌。后来李鸿章在给别人的信中又说,西方国家国土面积均不过千里或数百里,每年国家收入都以百万计,主要是收取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人口等税收。中国如果不早点变法,向西方学习,以贫对富,以弱对强没有不失败的。21·世纪*教育网
(1)在对西方的态度上,李鸿章的观点是什么?据此判断其所属派别是什么?
(2)李鸿章开始时的观点是什么?据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3)后来李鸿章的观点有了什么变化?据此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你认为依照李鸿章的观点能使中国摆脱被侵略的命运吗?为什么?
【答案】(1)观点: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洋务派。
(2)认为中国的文武制度优于西方,西方的武器强于中国。
措施: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
(3)后来他认识到中国弱于西方的不是武器而是经济实力。
措施:兴办各种新式民用工业。
(4)不能。因为中国强大的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者不会让中国进行变革而走向富强。
【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洋务派对西方认识的相关史实。材料中开始李鸿章认为中国制度方面远胜于西方,只是在武器上落后西方,所以要求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采取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的措施。他属于洋务派。后来李鸿章观念有所发展,认识到中国弱于西方的不是武器而是经济实力。所以要求兴办各种新式民用工业。李鸿章的观点不能使中国摆脱被侵略的命运。因为中国强大的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者不会让中国进行变革而走向富强。
【点评】掌握洋务派对西方认识的相关史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