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19八下·诸暨期中)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不同的是( )A.促进资本主义发展B.进行环球航行C.进行殖民掠夺D.扩大政治影响,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2.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财富是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动力B.航海家们的探索和冒险精神为新航路的开辟起了推动作用C.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客观条件D.葡萄牙王室是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支持力量3.“他们绕东南亚航行到印度,有些船继续西航到亚丁和波斯湾口,而个别船则驶入非洲东岸的一些港口。我们应该记得,在这一时期,葡萄牙人只是刚刚开始沿非洲海岸探寻航路。”“他们”是指谁率领的船队(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郑和4.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许多物产传动到欧亚大陆,如玉米传播到中国、非洲及东南欧。这客观上反映了( ) A.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殖民掠夺 B.欧洲贸易中心发生变化C.欧洲封建制度加速解题 D.世界各地经济联系加强5.(2020·天台模拟)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共同之处有( )①都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②都使用了中国发明的指南针③规模都很庞大 ④都以寻找黄金为目的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6.小明最近读了一本名为《归来没有统帅》的传记,记述欧洲航海家环球航行的事迹,其主人公肯定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7.由于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受到毁灭性打击的人类文明是( ) A.中华文明 B.东方文明 C.印第安文明 D.玛雅文明8.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欧洲人狂热地追求黄金和货币C.航海、造船技术发达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阻碍9.(2021八下·诸暨月考)“航行半年后,船队突然遭遇了一次罕见的风暴,在被风暴裹挟、被动地向东南方漂泊了13个昼夜之后,他意外地发现:船队已经绕过了非洲的最南端,为纪念这次九死一生的传奇经历,他给这个海角取名‘风暴角’。”文中的“他”是指( ) 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10. 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与郑和下西洋相比,不同点是( )A.得到统治者支持 B.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C.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加强了与海外诸国的联系二、材料分析题11.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是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以下是小明同学课后收集到的资料、整理的读书笔记及提出的问题。请你一起参与他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材料一 明成祖即位后,欲向海外炫耀中国的富强,决定派人出使西洋。1405年6月.郑和首次奉命出使西洋。他率领一支有62艘船,载有将士27800人和大量金、帛、货物的船队出海。据史载,郑和的宝船,船身最大者长约44丈,宽18丈。1405-1433年间,郑和率舰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在后期的几次远航中,郑和的船队载有前来朝贡的各国使节,还携有赠送各国国君的礼品,明朝赠予和交换的物品大多为丝绸、珠宝、瓷器等,换回的是大量的琥珀、珊瑚、珍珠、玛瑙、药材等,多数是供达官显贵享用的奢侈品。材料二 1492年8月,哥伦布率领由3艘帆船、90名水手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出发,驶入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茫茫航行,他们连陆地的影子都没看到,就在几乎绝望的时刻,船上的守望者突然发现了一个黑点,黑点越来越大,原来是一个海岛。大家高兴得犹如绝处逢生,一同登岸。哥伦布到达古巴和海地后就返航西班牙。1502年,他进行了第四次航行,但还是没有看到中国的影子。1497年7月.达·伽马率领4艘帆船(共载有160人)从葡萄牙起航,向南航行,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岸航行,再横渡印度洋,于1498年5月到达印度洋。达·伽马在印度卖出他从葡萄牙带来的商品—小型物件及毛织品之后,便买进胡椒、肉桂等香料,于1499年返回葡萄牙。这批货物的卖价,为这次航海费用的60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从西欧绕非洲来到东方的航行,从而开辟了当时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1)根据材料一、二,完成下表。(A选项目填写,至少填3个)历史事件项目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哥伦布 达 伽马时间 1405-14331492-1502 1497-1499船只数人数次数成就(2)根据上表,说说与新航路开辟相比,郑和下西洋有什么特点。(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目的分别是什么。(4)郑和远洋航行的壮举最终被当成“弊政”而遭废止。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郑和下西洋是否应该被废止 请说明理由。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材料二:郑和下西洋,并没有刺激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没有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这种贸易,对国计民生关系不大。明政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强大与富有,贸易背后巨大的耗费给人民增添了巨大的负担,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材料三:新航路的开辟,在商业领域引起了革命性变化。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欧洲各国掀起了占有亚洲物产和美洲资源的竞争热,殖民浪潮从此愈演愈烈。……从事商业的人大发横财,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愈益增长……。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资产阶级渴望谋取政治地位,从而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到来。 ——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与材料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发现美洲的是谁?(2)中国明朝哪位皇帝最早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什么地区?(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目的有何不同?(4)郑和下西洋和材料一中所体现的事件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从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来看,你认为哪个更大?结合材料二,三说明你的理由。13.(2017八下·常山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材料二 图一: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图二: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1)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作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一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什么?(2)材料二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观点不同的原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解析】【分析】此题考察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点。新航路开辟主要是经济动机,故AC说的都是新航路开辟的目的。B首次环球航行是欧洲人麦哲伦,它也不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也可排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宣扬明朝国威,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力,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故答案是D。【点评】知道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点。2.【答案】D【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本题可以使用排除法,ABC所描述的都是正确的,D项中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支持力量应该是西班牙王室,而不是葡萄牙王室。故选D。【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的支持者、条件和影响。3.【答案】D【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内容,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误认为是亚洲的印度,还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麦哲伦是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1497一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率航队到达印度。题文提到“绕东南亚航行到印度”,郑和是中国明朝的航海家,对于中国船队在沟通亚非航线方面作出的贡献,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它们绕东南亚航行到印度;有些船继续西航达亚丁和波斯湾口;而个别船则驶入非洲东岸的一些港口。我们应该记得,在这期间,葡萄牙人只是刚刚开始沿非洲海岸探寻航路,直到1445年才抵达佛得角。” 与题对应,故答案选D。【点评】掌握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美洲的相关知识。4.【答案】D【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通过对题干的分析可知,原产美洲的玉米传到亚洲和欧洲等地,说明了世界各地经济联系加强。故答案选D。其余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不选。【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的意义。5.【答案】A【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解析】【分析】此题考察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共同之处。寻找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机,郑和航海主要是为宣扬国威,故④排除;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很庞大,有时甚至是上万人出行。相比之下,新航路的开辟的出行船队规模很小,因此③不是两者的共同之处,可排除③。正确的答案是A。【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共同之处。6.【答案】D【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通过对题干的分析,抓住“环球航行”的关键词,直接得出答案为D。【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的人物及其路线。7.【答案】C【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对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屠杀大批印第安人,印第安文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故答案选C。其余选项都不符合题意。【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的影响。8.【答案】A【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通过对题干中“经济根源”可知,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当时西欧人去东方寻找最有价值的黄金。故答案选A。其余选项都不是经济根源,故不选。【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的原因。9.【答案】B【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中关键信息“绕过了非洲的最南端”“取名‘风暴角’”可知“他”应是迪亚士,故选B项。【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的过程。10.【答案】C【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解析】【分析】此题考察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对比。新航路的开辟的主要是经济动机,是寻找黄金,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原始的资本;而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动因,是为宣扬明朝的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因此郑和下西洋不会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得到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国王的支持,郑和下西洋得到了明成祖的支持,都使用了指南针,都加强了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故ABD是两者的共同点,答案选择C。【点评】11.【答案】(1)历史事件项目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哥伦布 达 伽马时间 1405-1433 1492-1502 1497-1499船只数 62 3 4人数 27800 90 160次数 7 4 1成就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发现美洲新大陆 从西欧绕非洲来到东方(2)时间早、船只大、人数多、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在印度洋等。(3)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加强友好往来等;新航路开辟:寻找到达东方的新航路;掠取金银、香料等商品。(4)如:应该被废止,因为郑和的远航活动没有和贸易有效结合。赠予海外诸国大量财富,换来了供朝廷享用的奢侈品,与海外诸国建立了形式上的藩属关系。但国家财政因此开支巨大,“库藏为虚”。这是一种劳民伤财的活动。又如:不应该被废止,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加强了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可以开展平等互利的贸易,以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减少政府的支出等。【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在1405-1433年间,郑和下西洋时有62艘船,人数最多时达到27800人,前后历经7次,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哥伦布在1492-1502年间,率领3艘船,90名水手,前后4次远航,其贡献主要是发现了新大陆;达 伽马在1497-1499年间带领4艘船,160名水手,从西欧绕非洲来到东方的印度。(2)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船队的认识。与新航路开辟相比,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有:时间早、船只大、人数多、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在印度洋等。(3)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友好往来等;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是寻找到达东方的新航路;掠取金银、香料等商品。(4)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的有关知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如:应该被废止,因为郑和的远航活动没有和贸易有效结合。赠予海外诸国大量财富,换来了供朝廷享用的奢侈品,与海外诸国建立了形式上的藩属关系。但国家财政因此开支巨大,“库藏为虚”。这是一种劳民伤财的活动。又如:不应该被废止,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加强了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可以开展平等互利的贸易,以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减少政府的支出等。【点评】本题难度较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对比分析理解能力。12.【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2)明成祖(朱棣);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3)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往来;新航路开辟是为了开拓新航路,寻找黄金和香料,传播天主教(意思相近即可);前者主要是政治军事目的;后者主要受利益驱使。(4)新航路的开辟;郑和下西洋采取的是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这种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给明朝带来巨大财政负担,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国政治经济革新;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促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物种交流;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到来。【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可知,此一事件是指新航路的开辟;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2)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的有关知识。中国明成祖朱棣最早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3)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军事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往来;新航路开辟是经济目的,受利益驱使,寻找黄金和香料,传播天主教(意思相近即可)。(4)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郑和下西洋采取的是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这种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给明朝带来巨大财政负担,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国政治经济革新;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促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物种交流;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到来。所以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更大。【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理解能力。13.【答案】(1)哥伦布贡献: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动机:寻找黄金(2)欧洲人赞美哥伦布是因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之后,欧洲人从美洲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美洲印第安人抵抗哥伦布是因为: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印第安人却惨遭种族屠杀,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美洲)。分析材料一可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动机是为了寻找黄金。(2)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人赞美哥伦布,因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之后,欧洲人从美洲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美洲印第安人抵抗哥伦布,因为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印第安人却惨遭种族屠杀,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影响的识记。1 / 1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19八下·诸暨期中)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不同的是( )A.促进资本主义发展B.进行环球航行C.进行殖民掠夺D.扩大政治影响,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答案】D【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解析】【分析】此题考察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点。新航路开辟主要是经济动机,故AC说的都是新航路开辟的目的。B首次环球航行是欧洲人麦哲伦,它也不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也可排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宣扬明朝国威,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力,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故答案是D。【点评】知道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点。2.下列有关新航路开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财富是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动力B.航海家们的探索和冒险精神为新航路的开辟起了推动作用C.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客观条件D.葡萄牙王室是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支持力量【答案】D【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本题可以使用排除法,ABC所描述的都是正确的,D项中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支持力量应该是西班牙王室,而不是葡萄牙王室。故选D。【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的支持者、条件和影响。3.“他们绕东南亚航行到印度,有些船继续西航到亚丁和波斯湾口,而个别船则驶入非洲东岸的一些港口。我们应该记得,在这一时期,葡萄牙人只是刚刚开始沿非洲海岸探寻航路。”“他们”是指谁率领的船队(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郑和【答案】D【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内容,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误认为是亚洲的印度,还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麦哲伦是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1497一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率航队到达印度。题文提到“绕东南亚航行到印度”,郑和是中国明朝的航海家,对于中国船队在沟通亚非航线方面作出的贡献,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它们绕东南亚航行到印度;有些船继续西航达亚丁和波斯湾口;而个别船则驶入非洲东岸的一些港口。我们应该记得,在这期间,葡萄牙人只是刚刚开始沿非洲海岸探寻航路,直到1445年才抵达佛得角。” 与题对应,故答案选D。【点评】掌握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美洲的相关知识。4.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许多物产传动到欧亚大陆,如玉米传播到中国、非洲及东南欧。这客观上反映了( ) A.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殖民掠夺 B.欧洲贸易中心发生变化C.欧洲封建制度加速解题 D.世界各地经济联系加强【答案】D【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通过对题干的分析可知,原产美洲的玉米传到亚洲和欧洲等地,说明了世界各地经济联系加强。故答案选D。其余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不选。【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的意义。5.(2020·天台模拟)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共同之处有( )①都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②都使用了中国发明的指南针③规模都很庞大 ④都以寻找黄金为目的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A【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解析】【分析】此题考察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共同之处。寻找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机,郑和航海主要是为宣扬国威,故④排除;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很庞大,有时甚至是上万人出行。相比之下,新航路的开辟的出行船队规模很小,因此③不是两者的共同之处,可排除③。正确的答案是A。【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共同之处。6.小明最近读了一本名为《归来没有统帅》的传记,记述欧洲航海家环球航行的事迹,其主人公肯定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答案】D【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通过对题干的分析,抓住“环球航行”的关键词,直接得出答案为D。【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的人物及其路线。7.由于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受到毁灭性打击的人类文明是( ) A.中华文明 B.东方文明 C.印第安文明 D.玛雅文明【答案】C【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对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屠杀大批印第安人,印第安文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故答案选C。其余选项都不符合题意。【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的影响。8.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欧洲人狂热地追求黄金和货币C.航海、造船技术发达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阻碍【答案】A【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通过对题干中“经济根源”可知,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当时西欧人去东方寻找最有价值的黄金。故答案选A。其余选项都不是经济根源,故不选。【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的原因。9.(2021八下·诸暨月考)“航行半年后,船队突然遭遇了一次罕见的风暴,在被风暴裹挟、被动地向东南方漂泊了13个昼夜之后,他意外地发现:船队已经绕过了非洲的最南端,为纪念这次九死一生的传奇经历,他给这个海角取名‘风暴角’。”文中的“他”是指( ) 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答案】B【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中关键信息“绕过了非洲的最南端”“取名‘风暴角’”可知“他”应是迪亚士,故选B项。【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的过程。10. 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与郑和下西洋相比,不同点是( )A.得到统治者支持 B.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C.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加强了与海外诸国的联系【答案】C【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解析】【分析】此题考察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对比。新航路的开辟的主要是经济动机,是寻找黄金,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原始的资本;而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动因,是为宣扬明朝的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因此郑和下西洋不会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得到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国王的支持,郑和下西洋得到了明成祖的支持,都使用了指南针,都加强了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故ABD是两者的共同点,答案选择C。【点评】二、材料分析题11.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是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以下是小明同学课后收集到的资料、整理的读书笔记及提出的问题。请你一起参与他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材料一 明成祖即位后,欲向海外炫耀中国的富强,决定派人出使西洋。1405年6月.郑和首次奉命出使西洋。他率领一支有62艘船,载有将士27800人和大量金、帛、货物的船队出海。据史载,郑和的宝船,船身最大者长约44丈,宽18丈。1405-1433年间,郑和率舰队先后7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在后期的几次远航中,郑和的船队载有前来朝贡的各国使节,还携有赠送各国国君的礼品,明朝赠予和交换的物品大多为丝绸、珠宝、瓷器等,换回的是大量的琥珀、珊瑚、珍珠、玛瑙、药材等,多数是供达官显贵享用的奢侈品。材料二 1492年8月,哥伦布率领由3艘帆船、90名水手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出发,驶入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茫茫航行,他们连陆地的影子都没看到,就在几乎绝望的时刻,船上的守望者突然发现了一个黑点,黑点越来越大,原来是一个海岛。大家高兴得犹如绝处逢生,一同登岸。哥伦布到达古巴和海地后就返航西班牙。1502年,他进行了第四次航行,但还是没有看到中国的影子。1497年7月.达·伽马率领4艘帆船(共载有160人)从葡萄牙起航,向南航行,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岸航行,再横渡印度洋,于1498年5月到达印度洋。达·伽马在印度卖出他从葡萄牙带来的商品—小型物件及毛织品之后,便买进胡椒、肉桂等香料,于1499年返回葡萄牙。这批货物的卖价,为这次航海费用的60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从西欧绕非洲来到东方的航行,从而开辟了当时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1)根据材料一、二,完成下表。(A选项目填写,至少填3个)历史事件项目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哥伦布 达 伽马时间 1405-14331492-1502 1497-1499船只数人数次数成就(2)根据上表,说说与新航路开辟相比,郑和下西洋有什么特点。(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目的分别是什么。(4)郑和远洋航行的壮举最终被当成“弊政”而遭废止。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郑和下西洋是否应该被废止 请说明理由。【答案】(1)历史事件项目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哥伦布 达 伽马时间 1405-1433 1492-1502 1497-1499船只数 62 3 4人数 27800 90 160次数 7 4 1成就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发现美洲新大陆 从西欧绕非洲来到东方(2)时间早、船只大、人数多、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在印度洋等。(3)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加强友好往来等;新航路开辟:寻找到达东方的新航路;掠取金银、香料等商品。(4)如:应该被废止,因为郑和的远航活动没有和贸易有效结合。赠予海外诸国大量财富,换来了供朝廷享用的奢侈品,与海外诸国建立了形式上的藩属关系。但国家财政因此开支巨大,“库藏为虚”。这是一种劳民伤财的活动。又如:不应该被废止,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加强了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可以开展平等互利的贸易,以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减少政府的支出等。【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在1405-1433年间,郑和下西洋时有62艘船,人数最多时达到27800人,前后历经7次,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哥伦布在1492-1502年间,率领3艘船,90名水手,前后4次远航,其贡献主要是发现了新大陆;达 伽马在1497-1499年间带领4艘船,160名水手,从西欧绕非洲来到东方的印度。(2)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船队的认识。与新航路开辟相比,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有:时间早、船只大、人数多、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在印度洋等。(3)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友好往来等;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是寻找到达东方的新航路;掠取金银、香料等商品。(4)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的有关知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如:应该被废止,因为郑和的远航活动没有和贸易有效结合。赠予海外诸国大量财富,换来了供朝廷享用的奢侈品,与海外诸国建立了形式上的藩属关系。但国家财政因此开支巨大,“库藏为虚”。这是一种劳民伤财的活动。又如:不应该被废止,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加强了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可以开展平等互利的贸易,以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减少政府的支出等。【点评】本题难度较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对比分析理解能力。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材料二:郑和下西洋,并没有刺激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没有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这种贸易,对国计民生关系不大。明政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强大与富有,贸易背后巨大的耗费给人民增添了巨大的负担,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材料三:新航路的开辟,在商业领域引起了革命性变化。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欧洲各国掀起了占有亚洲物产和美洲资源的竞争热,殖民浪潮从此愈演愈烈。……从事商业的人大发横财,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愈益增长……。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资产阶级渴望谋取政治地位,从而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到来。 ——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与材料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发现美洲的是谁?(2)中国明朝哪位皇帝最早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什么地区?(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目的有何不同?(4)郑和下西洋和材料一中所体现的事件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从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来看,你认为哪个更大?结合材料二,三说明你的理由。【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2)明成祖(朱棣);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3)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往来;新航路开辟是为了开拓新航路,寻找黄金和香料,传播天主教(意思相近即可);前者主要是政治军事目的;后者主要受利益驱使。(4)新航路的开辟;郑和下西洋采取的是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这种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给明朝带来巨大财政负担,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国政治经济革新;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促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物种交流;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到来。【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可知,此一事件是指新航路的开辟;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2)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的有关知识。中国明成祖朱棣最早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3)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军事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往来;新航路开辟是经济目的,受利益驱使,寻找黄金和香料,传播天主教(意思相近即可)。(4)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郑和下西洋采取的是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这种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给明朝带来巨大财政负担,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国政治经济革新;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促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物种交流;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到来。所以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更大。【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理解能力。13.(2017八下·常山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材料二 图一: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图二: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1)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作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一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什么?(2)材料二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观点不同的原因。【答案】(1)哥伦布贡献: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动机:寻找黄金(2)欧洲人赞美哥伦布是因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之后,欧洲人从美洲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美洲印第安人抵抗哥伦布是因为: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印第安人却惨遭种族屠杀,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美洲)。分析材料一可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动机是为了寻找黄金。(2)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人赞美哥伦布,因为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之后,欧洲人从美洲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美洲印第安人抵抗哥伦布,因为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印第安人却惨遭种族屠杀,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影响的识记。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