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西班牙向西走”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新航路开辟过程中,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航海家的路线。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向西走”的航海家有(  )
①达·伽马 ②哥伦布 ③迪亚士 ④麦哲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曾说:“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其中“发现美洲”的航线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3.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路线与传统商道相比有何变化(  )
①欧洲贸易重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跨大西洋贸易活跃
③欧洲贸易重心从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沿岸 ④玉米、马铃薯从亚洲传入美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第一次由相互隔离、孤立的状态逐渐走向一个整体。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没有到达印度洋的航海家有(  )
①达·伽马 ②哥伦布 ③迪亚士 ④麦哲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5.《萍州可谈》一书记录了北宋航船上使用指南针的情况。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航海使用指南针的最早记载。据此判断,以下历史活动可能被史料记载使用到指南针的有(  )
①麦哲伦环球航行 ②郑和七下西洋 ③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读图,比较甲、乙两次远洋航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航海时间相差了一个多世纪 B.乙的航海规模大于甲的规模
C.都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交流 D.都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
7.假如你穿越时空,跟随下列航海家的船队航行,最先到达东方的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达·伽马
8.美国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命名为哥伦布日,这一决定遭到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强烈反对。印第安人之所以强烈反对是因为(  )
A.哥伦布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印第安人不适应现代文明
B.哥伦布远航加强了美洲与其他各大洲的联系
C.哥伦布发现美洲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哥伦布把欧洲殖民者带到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厄运从此开始
9.下面对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405~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
B.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C.最远航行到红海沿岸和地中海沿岸
D.比西欧人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10.(2020·天台模拟)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共同之处有(  )
①都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②都使用了中国发明的指南针
③规模都很庞大 ④都以寻找黄金为目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出海人数多
B.船只数量多
C.目的是扩大海外贸易
D.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2.哥伦布曾说:“如果我能得到他们(君主)一些小小的援助,我将把他们想要的任何数量的黄金,还有香料、棉花……都奉送给他们。”这段话反映了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为了(  )
A.获得财富 B.传播文化
C.倾销商品 D.和平交往
13.(2019八下·诸暨期中)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不同的是(  )
A.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进行环球航行
C.进行殖民掠夺
D.扩大政治影响,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14. 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与郑和下西洋相比,不同点是(  )
A.得到统治者支持 B.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C.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加强了与海外诸国的联系
15.下列世界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②郑和下西洋
③达·伽马到达印度 ④哥伦布到达古巴、海地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16.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共同作用是(  )
A.发现了美洲大陆 B.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
C.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D.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17.哥伦布航海的目的是(  )
A.学与东方的先进文化
B.追寻东方的财富,获取商业利益
C.证明地球是圆的
D.探索研究,确立自然科学体系
18.“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这副对联主要称颂的应该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郑和下西洋 D.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
19.新航路开辟是地理大发现的重大成果,哥伦布航行的路线是 (  )
A.沿非洲西海岸经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B.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海地
C.沿非洲西海岸,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D.由大西洋西行经太平洋、印度洋返回西班牙
二、问答题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文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 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归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引自《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英里长的小西班牙牙岛(指海地岛)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引自《哥伦布的遗言》
材料三: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引自《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请回答:
(1)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2)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和三看,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你怎样认识材料三中“公平贸易”?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点1:在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年的纪念日,波士顿的一家博物馆用实物、图表显示,从15世纪以来,有三千多万印第安人被入侵者杀害,一位印第安人领袖谴责说:“这是灭绝种族和悲痛的500年,哥伦布纪念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悼念日,是一个十分黑暗的日子。”
观点2:19世纪的美国教科书这样写道:“哥伦布是一个庄重的人,谦恭有礼、言行谨慎,他的道德无可指责,是一个堪称楷模的教徒。”在美国哥伦布被给予全美洲“移民之父”的尊称。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互相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1这是两种对哥伦布的不同评价,你赞同谁的观点?你是如何评价哥伦布的?
(2)材料2反映了新航路开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哥伦布等航海家身上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材料二:“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果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1)哥伦布为何“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西班牙国王派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什么?
(3)哥伦布在新航路开辟中有何重大发现?
(4)请简要写出哥伦布航行的路线。
23.下面内容是对哥伦布开辟欧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路的不同评价。你认为他们的说法有没有道理?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材料分析题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见闻述成一本书,叫做《马可 波罗行纪》,该书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改编自华师大课标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材料二 ……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蒙古军队在大举争战的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及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
— —华师大课标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请完成:
(1)材料一中提及的“意大利商人”是谁
(2)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古代文明交往的哪一种方式
(3)请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史实。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两位航海家是哥伦布与麦哲伦,他们从西班牙出发向西走,开辟新航路。故答案选C。
【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知道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及航行的方向。
2.【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图中④是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线。正确答案是:D。
【点评】知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路线。
3.【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重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使得大西洋沿岸贸易活动活跃。故①②符合题意,正确答案是A。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理解。
4.【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和航海家的识记。考查学生清晰说出四条航线经过的海域,符合课标要求描述开辟新航路的路线图。哥伦布到了美洲,迪亚士到达了好望角,这两人没有到达印度,故正确答案是B。
【点评】掌握新航路开辟的的具体情况。
5.【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之一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的时间的识记。学生要知道指南针的出现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明朝郑和下西洋,唐朝鉴真东渡。故正确答案是A。
【点评】掌握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
6.【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哥伦布航海与郑和下西洋的对比认识。图中甲路线是郑和下西洋,乙路线是哥伦布航海路线。郑和下西洋比新航路的开辟早半个多世纪,故A排除;甲的航海规模远远大于乙的规模,B排除;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排除。但是哥伦布航海和郑和下西洋都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故正确答案是C。
【点评】知道哥伦布航海与郑和下西洋的异同点。
7.【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开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和路线的识记。四条航线经过的地点和路线需要识记清楚才能选出正确答案。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达·伽马到达印度。正确答案是D。
【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文物和路线。
8.【答案】D
【知识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考点的理解。本题的答题角度是印第安人强烈反对哥伦布日的角度,而B、C是赞成角度,不符合题干要求,因此,B、C错误。根据八下《历史与社会》第55页,在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年的纪念日,美国波士顿的一家博物馆用实物、图表和数据显示,从15世纪以来,有3000多万印第安人被入侵者杀害。一位印第安人领袖谴责说:“这是灭绝种族和悲痛的500年。”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哥伦布发现美洲对印第安人的影响。
9.【答案】C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此题考察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从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人迪亚士(1487年)航海早了半个多世纪。C中的”地中海沿岸不正确。故答案是C。
【点评】知道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
10.【答案】A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此题考察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共同之处。寻找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机,郑和航海主要是为宣扬国威,故④排除;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很庞大,有时甚至是上万人出行。相比之下,新航路的开辟的出行船队规模很小,因此③不是两者的共同之处,可排除③。正确的答案是A。
【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共同之处。
11.【答案】C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此题考察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郑和受到明成祖的派遣,先后七次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主要目的是政治动机,不是经济动机,故答案是C。
【点评】知道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
12.【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新航路开辟考点的理解。材料中的黄金、香料、棉花是哥伦布从美洲大陆上殖民掠夺得到的,从中可以看出哥伦布航海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商业利益,获得更多的财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13.【答案】D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此题考察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点。新航路开辟主要是经济动机,故AC说的都是新航路开辟的目的。B首次环球航行是欧洲人麦哲伦,它也不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也可排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宣扬明朝国威,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力,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故答案是D。
【点评】知道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点。
14.【答案】C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此题考察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对比。新航路的开辟的主要是经济动机,是寻找黄金,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原始的资本;而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动因,是为宣扬明朝的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因此郑和下西洋不会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得到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国王的支持,郑和下西洋得到了明成祖的支持,都使用了指南针,都加强了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故ABD是两者的共同点,答案选择C。
【点评】
15.【答案】B
【知识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考点的掌握。1405年-1433南,郑和七下西洋。1492年,哥伦布到达古巴、海地。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1522年,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时间。
16.【答案】B
【知识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郑和没有,因此,A错误。在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形成。因此,C错误。新航路的开辟中,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而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因此,D错误。而两者都加强了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新航路的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异同。
17.【答案】B
【知识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哥伦布航海考点的掌握。根据八下《历史与社会》书本54页,哥伦布航海的动力是为了获取商业利益,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新的活动空间。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哥伦布航海的目的。
18.【答案】C
【知识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郑和下西洋考点的掌握。对联中的张是指张骞,班是指班超,哥是指哥伦布,麦是指麦哲伦。该对联歌颂的人事是在这些人之间的时间。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早于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C。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时间。
19.【答案】B
【知识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新航路开辟考点的掌握。哥伦布从西欧出发,经大西洋,到达古巴、海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路线。
20.【答案】(1)奥斯曼帝国控制地中海东岸后,东西方旧商路受阻;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认为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
(2)材料一所述的目的了解东方风土人情并使东方人归依基督教;材料二、三说明他们的目的是建立海外殖民统治,掠夺黄金。
(3)显然西方殖民者图谋扩张和掠夺,并已在美洲的某些地区建立起殖民统治,强迫殖民地人民纳贡,因此根本不可能存在什么“公平贸易”。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评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能举例说明新航路开辟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了解欧洲一些国家的殖民扩张史;认识亚非拉美长期落后的原因,用历史眼光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此题用具体的情景材料,在现历史现象,让学生从中去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影响,帮助学生树立辩证评价历史事件的意识和史论结合的学习习惯。材料中可以看出新航道的原因是奥斯曼帝国控制地中海东岸后,东西方旧商路受阻,条件是地圆学说。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传教和寻找金银,他们的交易当然不公平,西方殖民者图谋扩张和掠夺,并已在美洲的某些地区建立起殖民统治,强迫殖民地人民纳贡。
【点评】掌握开辟新航道的相关史实
21.【答案】(1)赞同观点1,理由: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贩卖奴隶,犯下滔天罪行。赞同2,理由: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基础。评价哥伦布要全面、一分为二地评价。
(2)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3)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能否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课标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意义作为重点。历史与社会学科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一分为二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作为基本学科思想和学习方法。一方面,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贩卖奴隶,犯下滔天罪行。另一方面,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基础。评价哥伦布要全面、一分为二地评价。此题从史料为背景,帮助学生树立辩证评价历史人物的意识和开放性地学科思想。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世界开始走向整体。哥伦布等航海家身上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点评】分析对哥伦布的不同评价,能够做到史论结合,一分为二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22.【答案】(1)奥斯曼帝国控制地中海东岸后,东西方旧商路受阻;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认为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21·cn·jy·com
(2)为了获得黄金。
(3)发现了美洲大陆。
(4)西班牙—大西洋—美洲。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描述开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和路线图,评析开辟新航路原因和意义。新航路开辟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操纵了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还有就是欧洲人对黄金的强烈需求。本题通过材料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描述新航路开辟的路线。
【点评】本题掌握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
23.【答案】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恶魔,理由是他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破坏和灾难。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功臣,理由是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加强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从而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历史评价要求全面、客观、公正,哥伦布远航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但在客观上,掠夺的财富部分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其进步性。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历史影响。本题中印第安人和欧洲人的看法都是从自身立场出发,都有一定道理,又都是片面的。历史评价要求全面、客观、公正,哥伦布远航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但在客观上,掠夺的财富部分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其进步性。
【点评】掌握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历史影响
24.【答案】(1)马可 波罗。
(2)材料一:和平交流;材料二:暴力冲突。
(3)遣唐使;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中国四大文明的传播等。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解析】【分析】材料一通过马可 波罗来华反映人类文明之间和平交流的方式,材料二通过蒙古军队的西征反映人类文明间暴力冲突的方式。
【点评】考查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西班牙向西走”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新航路开辟过程中,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航海家的路线。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向西走”的航海家有(  )
①达·伽马 ②哥伦布 ③迪亚士 ④麦哲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两位航海家是哥伦布与麦哲伦,他们从西班牙出发向西走,开辟新航路。故答案选C。
【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知道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及航行的方向。
2.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曾说:“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其中“发现美洲”的航线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图中④是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线。正确答案是:D。
【点评】知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路线。
3.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路线与传统商道相比有何变化(  )
①欧洲贸易重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跨大西洋贸易活跃
③欧洲贸易重心从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沿岸 ④玉米、马铃薯从亚洲传入美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重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使得大西洋沿岸贸易活动活跃。故①②符合题意,正确答案是A。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理解。
4.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第一次由相互隔离、孤立的状态逐渐走向一个整体。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没有到达印度洋的航海家有(  )
①达·伽马 ②哥伦布 ③迪亚士 ④麦哲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和航海家的识记。考查学生清晰说出四条航线经过的海域,符合课标要求描述开辟新航路的路线图。哥伦布到了美洲,迪亚士到达了好望角,这两人没有到达印度,故正确答案是B。
【点评】掌握新航路开辟的的具体情况。
5.《萍州可谈》一书记录了北宋航船上使用指南针的情况。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航海使用指南针的最早记载。据此判断,以下历史活动可能被史料记载使用到指南针的有(  )
①麦哲伦环球航行 ②郑和七下西洋 ③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之一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的时间的识记。学生要知道指南针的出现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明朝郑和下西洋,唐朝鉴真东渡。故正确答案是A。
【点评】掌握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
6.读图,比较甲、乙两次远洋航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航海时间相差了一个多世纪 B.乙的航海规模大于甲的规模
C.都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交流 D.都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
【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哥伦布航海与郑和下西洋的对比认识。图中甲路线是郑和下西洋,乙路线是哥伦布航海路线。郑和下西洋比新航路的开辟早半个多世纪,故A排除;甲的航海规模远远大于乙的规模,B排除;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排除。但是哥伦布航海和郑和下西洋都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故正确答案是C。
【点评】知道哥伦布航海与郑和下西洋的异同点。
7.假如你穿越时空,跟随下列航海家的船队航行,最先到达东方的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达·伽马
【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开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和路线的识记。四条航线经过的地点和路线需要识记清楚才能选出正确答案。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达·伽马到达印度。正确答案是D。
【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文物和路线。
8.美国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命名为哥伦布日,这一决定遭到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强烈反对。印第安人之所以强烈反对是因为(  )
A.哥伦布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印第安人不适应现代文明
B.哥伦布远航加强了美洲与其他各大洲的联系
C.哥伦布发现美洲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哥伦布把欧洲殖民者带到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厄运从此开始
【答案】D
【知识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考点的理解。本题的答题角度是印第安人强烈反对哥伦布日的角度,而B、C是赞成角度,不符合题干要求,因此,B、C错误。根据八下《历史与社会》第55页,在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年的纪念日,美国波士顿的一家博物馆用实物、图表和数据显示,从15世纪以来,有3000多万印第安人被入侵者杀害。一位印第安人领袖谴责说:“这是灭绝种族和悲痛的500年。”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哥伦布发现美洲对印第安人的影响。
9.下面对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405~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
B.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C.最远航行到红海沿岸和地中海沿岸
D.比西欧人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答案】C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此题考察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从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人迪亚士(1487年)航海早了半个多世纪。C中的”地中海沿岸不正确。故答案是C。
【点评】知道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
10.(2020·天台模拟)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共同之处有(  )
①都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②都使用了中国发明的指南针
③规模都很庞大 ④都以寻找黄金为目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此题考察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共同之处。寻找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机,郑和航海主要是为宣扬国威,故④排除;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很庞大,有时甚至是上万人出行。相比之下,新航路的开辟的出行船队规模很小,因此③不是两者的共同之处,可排除③。正确的答案是A。
【点评】知道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共同之处。
11.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出海人数多
B.船只数量多
C.目的是扩大海外贸易
D.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答案】C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此题考察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郑和受到明成祖的派遣,先后七次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主要目的是政治动机,不是经济动机,故答案是C。
【点评】知道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
12.哥伦布曾说:“如果我能得到他们(君主)一些小小的援助,我将把他们想要的任何数量的黄金,还有香料、棉花……都奉送给他们。”这段话反映了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为了(  )
A.获得财富 B.传播文化
C.倾销商品 D.和平交往
【答案】A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新航路开辟考点的理解。材料中的黄金、香料、棉花是哥伦布从美洲大陆上殖民掠夺得到的,从中可以看出哥伦布航海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商业利益,获得更多的财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13.(2019八下·诸暨期中)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不同的是(  )
A.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进行环球航行
C.进行殖民掠夺
D.扩大政治影响,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答案】D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此题考察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点。新航路开辟主要是经济动机,故AC说的都是新航路开辟的目的。B首次环球航行是欧洲人麦哲伦,它也不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也可排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宣扬明朝国威,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力,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故答案是D。
【点评】知道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点。
14. 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与郑和下西洋相比,不同点是(  )
A.得到统治者支持 B.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C.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加强了与海外诸国的联系
【答案】C
【知识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此题考察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对比。新航路的开辟的主要是经济动机,是寻找黄金,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原始的资本;而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动因,是为宣扬明朝的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因此郑和下西洋不会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得到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国王的支持,郑和下西洋得到了明成祖的支持,都使用了指南针,都加强了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故ABD是两者的共同点,答案选择C。
【点评】
15.下列世界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②郑和下西洋
③达·伽马到达印度 ④哥伦布到达古巴、海地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答案】B
【知识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考点的掌握。1405年-1433南,郑和七下西洋。1492年,哥伦布到达古巴、海地。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1522年,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时间。
16.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共同作用是(  )
A.发现了美洲大陆 B.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
C.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D.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答案】B
【知识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郑和没有,因此,A错误。在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形成。因此,C错误。新航路的开辟中,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而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因此,D错误。而两者都加强了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新航路的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异同。
17.哥伦布航海的目的是(  )
A.学与东方的先进文化
B.追寻东方的财富,获取商业利益
C.证明地球是圆的
D.探索研究,确立自然科学体系
【答案】B
【知识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哥伦布航海考点的掌握。根据八下《历史与社会》书本54页,哥伦布航海的动力是为了获取商业利益,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新的活动空间。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哥伦布航海的目的。
18.“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这副对联主要称颂的应该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郑和下西洋 D.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
【答案】C
【知识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郑和下西洋考点的掌握。对联中的张是指张骞,班是指班超,哥是指哥伦布,麦是指麦哲伦。该对联歌颂的人事是在这些人之间的时间。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早于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C。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时间。
19.新航路开辟是地理大发现的重大成果,哥伦布航行的路线是 (  )
A.沿非洲西海岸经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B.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海地
C.沿非洲西海岸,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D.由大西洋西行经太平洋、印度洋返回西班牙
【答案】B
【知识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新航路开辟考点的掌握。哥伦布从西欧出发,经大西洋,到达古巴、海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路线。
二、问答题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文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 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归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引自《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英里长的小西班牙牙岛(指海地岛)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引自《哥伦布的遗言》
材料三: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引自《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请回答:
(1)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2)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和三看,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你怎样认识材料三中“公平贸易”?
【答案】(1)奥斯曼帝国控制地中海东岸后,东西方旧商路受阻;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认为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
(2)材料一所述的目的了解东方风土人情并使东方人归依基督教;材料二、三说明他们的目的是建立海外殖民统治,掠夺黄金。
(3)显然西方殖民者图谋扩张和掠夺,并已在美洲的某些地区建立起殖民统治,强迫殖民地人民纳贡,因此根本不可能存在什么“公平贸易”。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评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能举例说明新航路开辟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了解欧洲一些国家的殖民扩张史;认识亚非拉美长期落后的原因,用历史眼光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此题用具体的情景材料,在现历史现象,让学生从中去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影响,帮助学生树立辩证评价历史事件的意识和史论结合的学习习惯。材料中可以看出新航道的原因是奥斯曼帝国控制地中海东岸后,东西方旧商路受阻,条件是地圆学说。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传教和寻找金银,他们的交易当然不公平,西方殖民者图谋扩张和掠夺,并已在美洲的某些地区建立起殖民统治,强迫殖民地人民纳贡。
【点评】掌握开辟新航道的相关史实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点1:在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年的纪念日,波士顿的一家博物馆用实物、图表显示,从15世纪以来,有三千多万印第安人被入侵者杀害,一位印第安人领袖谴责说:“这是灭绝种族和悲痛的500年,哥伦布纪念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悼念日,是一个十分黑暗的日子。”
观点2:19世纪的美国教科书这样写道:“哥伦布是一个庄重的人,谦恭有礼、言行谨慎,他的道德无可指责,是一个堪称楷模的教徒。”在美国哥伦布被给予全美洲“移民之父”的尊称。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互相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1这是两种对哥伦布的不同评价,你赞同谁的观点?你是如何评价哥伦布的?
(2)材料2反映了新航路开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哥伦布等航海家身上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答案】(1)赞同观点1,理由: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贩卖奴隶,犯下滔天罪行。赞同2,理由: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基础。评价哥伦布要全面、一分为二地评价。
(2)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3)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能否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课标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意义作为重点。历史与社会学科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一分为二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作为基本学科思想和学习方法。一方面,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贩卖奴隶,犯下滔天罪行。另一方面,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基础。评价哥伦布要全面、一分为二地评价。此题从史料为背景,帮助学生树立辩证评价历史人物的意识和开放性地学科思想。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世界开始走向整体。哥伦布等航海家身上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点评】分析对哥伦布的不同评价,能够做到史论结合,一分为二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材料二:“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果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1)哥伦布为何“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西班牙国王派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什么?
(3)哥伦布在新航路开辟中有何重大发现?
(4)请简要写出哥伦布航行的路线。
【答案】(1)奥斯曼帝国控制地中海东岸后,东西方旧商路受阻;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认为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21·cn·jy·com
(2)为了获得黄金。
(3)发现了美洲大陆。
(4)西班牙—大西洋—美洲。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描述开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和路线图,评析开辟新航路原因和意义。新航路开辟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操纵了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还有就是欧洲人对黄金的强烈需求。本题通过材料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描述新航路开辟的路线。
【点评】本题掌握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
23.下面内容是对哥伦布开辟欧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路的不同评价。你认为他们的说法有没有道理?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答案】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恶魔,理由是他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破坏和灾难。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功臣,理由是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加强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从而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历史评价要求全面、客观、公正,哥伦布远航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但在客观上,掠夺的财富部分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其进步性。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历史影响。本题中印第安人和欧洲人的看法都是从自身立场出发,都有一定道理,又都是片面的。历史评价要求全面、客观、公正,哥伦布远航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但在客观上,掠夺的财富部分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其进步性。
【点评】掌握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历史影响
三、材料分析题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见闻述成一本书,叫做《马可 波罗行纪》,该书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改编自华师大课标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材料二 ……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蒙古军队在大举争战的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及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
— —华师大课标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请完成:
(1)材料一中提及的“意大利商人”是谁
(2)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古代文明交往的哪一种方式
(3)请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史实。
【答案】(1)马可 波罗。
(2)材料一:和平交流;材料二:暴力冲突。
(3)遣唐使;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中国四大文明的传播等。
【知识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解析】【分析】材料一通过马可 波罗来华反映人类文明之间和平交流的方式,材料二通过蒙古军队的西征反映人类文明间暴力冲突的方式。
【点评】考查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