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自汉朝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对新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下列选项中与此有关的有(  )
①设置西域都护 ②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③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 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1916年,朝鲜平壤附近的古墓中出了大批汉代文物,其中有一批蜀郡和广汉郡的竹木漆器,其早的印记为西汉纪年。这说明了(  )
①朝鲜在汉朝时和中国来往密切 ②汉朝的经济和文化对朝鲜有重要影响
③朝鲜和中国往来比日本要早 ④朝鲜和蜀郡有直接的贸易往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汉朝时传到朝鲜的技术有(  )
①火药 ②印刷术 ③铸铜 ④制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汉朝的使者商人沿路西行 B.朝鲜派遣大批使节来中国
C.中国的丝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奇珍异宝不断输入
5.在历史上,古丝绸之路是(  )
①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③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④横跨亚欧的洲际铁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汉代丝绸之路兴盛的根本原因是(  )
A.汉代中西交通畅通 B.汉代经济文化发达
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7.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
A.咸阳和西亚 B.洛阳和欧洲
C.长安和印度 D.长安和欧洲
8.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身份开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世,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
A.张骞 B.班超 C.蒙恬 D.玄奘
9.两汉时期与中国交往的亚洲国家有(  )
A.日本和朝鲜 B.朝鲜和大秦
C.大秦和阿拉伯帝国 D.日本和大秦
10.李明和历史小组的同学利用暑假去实地探访古代的“丝绸之路”,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  )
①西安 ②银川 ③河西走廊 ④敦煌 ⑤太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
11.公元前1世纪,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恺撒穿的丝袍是经一条西汉时开辟的中西方重要陆上交通路线运去的。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的起点是今天的(  )
A.苏州 B.西安 C.杭州 D.广州
12.中国与欧洲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最早是通过下列哪种途径进行的(  )
A.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 B.丝绸之路
C.新航路的开辟 D.郑和下西洋
13.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西方的桥梁。这里的“西方”的最远地域是(  )
A.西域 B.中亚 C.西亚 D.欧洲
14.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发表的题为“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演讲中提到“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你知道下列人物中与丝绸之路有直接关系的是(  )
A.李斯 B.董仲舒 C.张骞 D.张仲景
15.下图是丝绸之路示意图,图中的第一个方框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它是(  )
A.长安 B.洛阳 C.成都 D.杭州
16.“大一统的汉帝国扩展了汉民族文化圈。而汉武帝所具有超越历史的雄才大略,使其成为一位战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体现汉武帝“外交设计的奇才”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17.“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中国的冶铁技术传到西方
B.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葡萄传入中国
18.“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为它的开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A.鉴真 B.张骞
C.郑和 D.玄奘
19.2013年3月4日,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六省区签署了一份联合协定,用于保护一条具有千年历史,沟通中西方交通的陆上要道。这条交通要道是指(  )
A.丝绸之路 B.玄奘西游之路
C.鉴真东渡之路 D.郑和下西洋之路
20.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1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于2013年6月6日在昆明启幕。我国与南亚地区的交往源远流长,从图一可以看出,我国与南亚地区的交往开始于(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古代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穿中国的丝绸衣服,成为古罗马贵族的社会时尚。公元1世纪左右,在罗马城的豪华市区,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市场。
请回答:
(1)最早能够穿上中国丝绸衣服的罗马人所生活的时期相当于中国的哪一个朝代?
(2)他们能穿着中国华丽的丝绸衣服,最应该感谢的人是谁?
(3)在古代西域,为丝绸贸易提供保护的政府机构是什么?
(4)中国丝绸是通过什么路线运往欧洲的?
22.材料分析题
(1)观察上图,请将下列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区:河西走廊
B.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区:葱岭
(2)上图是我国古代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商道图。这条商道是在哪个朝代开辟的?它的开辟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考点的掌握。2、4是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措施。1是西汉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措施。3是清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措施。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措施。
2.【答案】A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汉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秦汉之际,“燕、齐、赵人往避地者数万人。”两汉时期,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曾多次派人赴汉,先后会见了汉武帝和汉光武帝,加强了双方的联系。其中的辰韩,引进中国的先进文化,“嫁娶以礼”,语言和称谓与秦类似,有人称之为“秦韩”。那时中国与朝鲜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朝鲜特产的檀弓、果下马等输入中国,中国的铜镜、漆器等工艺品,以及铁质生产工具等输出朝鲜。资料中没有出现汉代与日本交流,没有比较早晚,所以③不对, ④中直接贸易有错误。所以A正确。
【点评】了解汉代与朝鲜交流相关事实。
3.【答案】C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汉朝与朝鲜的往来 :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对朝鲜文化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辰韩就有“秦韩”之称;中朝之间的贸易发展中,中国的铁器、铜器、漆器等输往朝鲜; 朝鲜的特产檀弓、果下马等输入中国。火药在元朝向外传播,印刷术是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所以根据知识点分析C正确。
【点评】了解汉朝与朝鲜等对外交往的史实。
4.【答案】B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汉朝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从长安出发,向西经河西走廊、敦煌、西域、葱岭、中亚、西亚、到大秦,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B答案中朝鲜的地理位置在中国的东面,所以不是通过丝绸之路相互交流。
【点评】了解汉代的对外交流,知道丝绸之路沿岸经过的地区和国家等概况,了解这条商路上人员来往和物产的交流。
5.【答案】A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历史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而当今一条被称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的横跨亚欧大陆的洲际铁路叫新亚欧大陆桥故④不对,答案选择A。
【点评】理解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作用。
6.【答案】B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题干中的根本原因就是指内在推动的因素。题目中的丝绸之路,本身是商品向外出口的一个途径。逻辑应该是这样的:由于汉代经济文化的发达导致商品样式独特,质量优良;又由于商品的样式独特,质量优良导致商品受外国消费者的欢迎程度高;由于受到外国消费者的欢迎才导致了丝绸之路最终迅速发展起来。而中西交通畅通、西域都护府的设置、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发展,所以此题选择B。
【点评】了解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并且要求学生区分根本原因,知道内因才是根本因素。
7.【答案】D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查阅教材可知,陆上丝绸之路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到达大秦(古罗马)。当时的大秦即今天的欧洲,故此题答案应选择D。
【点评】了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止地点等概况。
8.【答案】A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汉朝的中外交流中,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联合西域各国抗击匈奴的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形成了连接亚洲、非洲、欧洲的古代陆上上商业贸易路线,造福当世,泽及后人。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非常特殊的历史意义。张骞成为大一统王朝使臣身份开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故选A。
【点评】了解张骞出使西域及开辟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
9.【答案】A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根据题意,要选择亚洲国家,故根据所学知道两汉时期的大秦指的是古罗马,属欧洲,因此可以排除BCD,而A中日本和朝鲜,根据所学知道,两汉时期,朝鲜是乐浪郡、带方郡、临屯郡、玄菟郡,属幽州刺史部。东汉时期,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受到光武帝的赠赐“汉委奴国王”金印。故此题选择A。
【点评】了解汉朝对外交流有关史实,分清区域,了解两汉时期与中国交往的亚洲国家、欧洲国家。
10.【答案】B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主要是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中丝绸之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汉代,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向西经河西走廊、敦煌、西域、葱岭、中亚、西亚、到大秦,连接亚洲、非洲,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
【点评】了解丝绸之路沿岸经过的地区和国家,以及这条商路上人员来往和物产的交流。
11.【答案】B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主要是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中丝绸之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西汉,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向西经河西走廊、敦煌、西域、葱岭、中亚、西亚、到大秦,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
【点评】了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的史实,了解沿岸经过的地区和国家和物产的交流。
12.【答案】B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了解。汉朝和西域沟通之后,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益活跃。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河西走廊、今天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欧洲与西亚的商品也沿着这条道路抵达中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而汉武帝与匈奴的战争是汉族与匈奴的民族关系。明朝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因此,答案选择B
【点评】要求学生了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过程,能够按时间先后排序相关的历史事件。
13.【答案】D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主要是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中丝绸之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西汉,从长安出发,向西经河西走廊、敦煌、西域、葱岭、中亚、西亚、到大秦,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最远到达欧洲的大秦(古罗马)。
【点评】了解丝绸之路沿岸经过以及到达的地区和国家。
14.【答案】C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主要是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中丝绸之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开辟出来的,从长安出发,向西经河西走廊、敦煌、西域、葱岭、中亚、西亚、到大秦,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成为中外合作交流的桥梁。
【点评】了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的史实。
15.【答案】A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主要是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中丝绸之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开辟出来的,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向西经河西走廊、敦煌、西域、葱岭、中亚、西亚、到大秦,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成为中外合作交流的桥梁。
【点评】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止地点等相关知识。
16.【答案】A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主要是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中的开辟的相关知识。汉朝的中外交流中,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恐怕是汉武帝所始料不及的。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非常特殊的历史意义。
【点评】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影响等相关史实。
17.【答案】B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主要是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中丝绸之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开辟出来的,从长安出发,向西经河西走廊、敦煌、西域、葱岭、中亚、西亚、到大秦,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成为中外合作交流的桥梁。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通史爸中国内地先进的技术传到西域各国,如凿井,冶铁技术等。朝鲜与中国的交往主要在中国的东面方向,不需要经过丝绸之路,所以选项B不恰当。
【点评】了解丝绸之路上中西交流的概况,理解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贡献。
18.【答案】B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主要是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中丝绸之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依据教材,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都是唐代在传播佛教文化上的贡献;郑和下西洋到达的西亚和非洲,而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形成了“丝绸之路”,故此题选择B。
【点评】理解张骞出使西域以及开辟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
19.【答案】A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探究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丝绸之路考点的掌握。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今天新疆境内,再到西亚,最后到达欧洲。这条路线的国内部分包括了题干中的六省区。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达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点评】掌握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
20.【答案】B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该图选自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课本第68页图3-35丝绸之路示意图。丝绸之路形成于汉朝,因此答案选择A。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丝绸之路的形成时间(朝代)。
21.【答案】(1)汉朝。
(2)张骞。
(3)西域都护府。
(4)“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越过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的商路。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汉朝开辟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越过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的商路。公元前139年,张骞首次从长安出使西域,到达楼兰、龟兹、于阗等地,其副手更远至安息国,身毒国等。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今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汉宣帝时期,其标志是西域都护的设置,为过往的商旅提供保护。
【点评】了解张骞出使西域及开辟了丝绸之路的史实,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加强对西北的管辖等知识。
22.【答案】(1)左框B右框A.
(2)它是在汉朝开辟的。
它的开辟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中西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开疆拓土和对外交流方面的相关知识。汉朝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越过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的商路。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今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点评】了解西汉开辟的丝绸之路史实,知道丝绸之路的概况,掌握分析丝绸之路在当时所起到的作用。
1 / 1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自汉朝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对新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下列选项中与此有关的有(  )
①设置西域都护 ②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③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 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答案】D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考点的掌握。2、4是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措施。1是西汉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措施。3是清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措施。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措施。
2.1916年,朝鲜平壤附近的古墓中出了大批汉代文物,其中有一批蜀郡和广汉郡的竹木漆器,其早的印记为西汉纪年。这说明了(  )
①朝鲜在汉朝时和中国来往密切 ②汉朝的经济和文化对朝鲜有重要影响
③朝鲜和中国往来比日本要早 ④朝鲜和蜀郡有直接的贸易往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汉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秦汉之际,“燕、齐、赵人往避地者数万人。”两汉时期,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曾多次派人赴汉,先后会见了汉武帝和汉光武帝,加强了双方的联系。其中的辰韩,引进中国的先进文化,“嫁娶以礼”,语言和称谓与秦类似,有人称之为“秦韩”。那时中国与朝鲜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朝鲜特产的檀弓、果下马等输入中国,中国的铜镜、漆器等工艺品,以及铁质生产工具等输出朝鲜。资料中没有出现汉代与日本交流,没有比较早晚,所以③不对, ④中直接贸易有错误。所以A正确。
【点评】了解汉代与朝鲜交流相关事实。
3.汉朝时传到朝鲜的技术有(  )
①火药 ②印刷术 ③铸铜 ④制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汉朝与朝鲜的往来 :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对朝鲜文化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辰韩就有“秦韩”之称;中朝之间的贸易发展中,中国的铁器、铜器、漆器等输往朝鲜; 朝鲜的特产檀弓、果下马等输入中国。火药在元朝向外传播,印刷术是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所以根据知识点分析C正确。
【点评】了解汉朝与朝鲜等对外交往的史实。
4.“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汉朝的使者商人沿路西行 B.朝鲜派遣大批使节来中国
C.中国的丝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奇珍异宝不断输入
【答案】B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汉朝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从长安出发,向西经河西走廊、敦煌、西域、葱岭、中亚、西亚、到大秦,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B答案中朝鲜的地理位置在中国的东面,所以不是通过丝绸之路相互交流。
【点评】了解汉代的对外交流,知道丝绸之路沿岸经过的地区和国家等概况,了解这条商路上人员来往和物产的交流。
5.在历史上,古丝绸之路是(  )
①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③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④横跨亚欧的洲际铁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历史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而当今一条被称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的横跨亚欧大陆的洲际铁路叫新亚欧大陆桥故④不对,答案选择A。
【点评】理解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作用。
6.汉代丝绸之路兴盛的根本原因是(  )
A.汉代中西交通畅通 B.汉代经济文化发达
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答案】B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题干中的根本原因就是指内在推动的因素。题目中的丝绸之路,本身是商品向外出口的一个途径。逻辑应该是这样的:由于汉代经济文化的发达导致商品样式独特,质量优良;又由于商品的样式独特,质量优良导致商品受外国消费者的欢迎程度高;由于受到外国消费者的欢迎才导致了丝绸之路最终迅速发展起来。而中西交通畅通、西域都护府的设置、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发展,所以此题选择B。
【点评】了解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并且要求学生区分根本原因,知道内因才是根本因素。
7.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
A.咸阳和西亚 B.洛阳和欧洲
C.长安和印度 D.长安和欧洲
【答案】D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查阅教材可知,陆上丝绸之路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到达大秦(古罗马)。当时的大秦即今天的欧洲,故此题答案应选择D。
【点评】了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止地点等概况。
8.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身份开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世,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
A.张骞 B.班超 C.蒙恬 D.玄奘
【答案】A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汉朝的中外交流中,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联合西域各国抗击匈奴的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形成了连接亚洲、非洲、欧洲的古代陆上上商业贸易路线,造福当世,泽及后人。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非常特殊的历史意义。张骞成为大一统王朝使臣身份开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故选A。
【点评】了解张骞出使西域及开辟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
9.两汉时期与中国交往的亚洲国家有(  )
A.日本和朝鲜 B.朝鲜和大秦
C.大秦和阿拉伯帝国 D.日本和大秦
【答案】A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根据题意,要选择亚洲国家,故根据所学知道两汉时期的大秦指的是古罗马,属欧洲,因此可以排除BCD,而A中日本和朝鲜,根据所学知道,两汉时期,朝鲜是乐浪郡、带方郡、临屯郡、玄菟郡,属幽州刺史部。东汉时期,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受到光武帝的赠赐“汉委奴国王”金印。故此题选择A。
【点评】了解汉朝对外交流有关史实,分清区域,了解两汉时期与中国交往的亚洲国家、欧洲国家。
10.李明和历史小组的同学利用暑假去实地探访古代的“丝绸之路”,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  )
①西安 ②银川 ③河西走廊 ④敦煌 ⑤太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主要是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中丝绸之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汉代,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向西经河西走廊、敦煌、西域、葱岭、中亚、西亚、到大秦,连接亚洲、非洲,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
【点评】了解丝绸之路沿岸经过的地区和国家,以及这条商路上人员来往和物产的交流。
11.公元前1世纪,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恺撒穿的丝袍是经一条西汉时开辟的中西方重要陆上交通路线运去的。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的起点是今天的(  )
A.苏州 B.西安 C.杭州 D.广州
【答案】B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主要是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中丝绸之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西汉,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向西经河西走廊、敦煌、西域、葱岭、中亚、西亚、到大秦,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
【点评】了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的史实,了解沿岸经过的地区和国家和物产的交流。
12.中国与欧洲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最早是通过下列哪种途径进行的(  )
A.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 B.丝绸之路
C.新航路的开辟 D.郑和下西洋
【答案】B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了解。汉朝和西域沟通之后,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益活跃。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河西走廊、今天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欧洲与西亚的商品也沿着这条道路抵达中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而汉武帝与匈奴的战争是汉族与匈奴的民族关系。明朝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因此,答案选择B
【点评】要求学生了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过程,能够按时间先后排序相关的历史事件。
13.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西方的桥梁。这里的“西方”的最远地域是(  )
A.西域 B.中亚 C.西亚 D.欧洲
【答案】D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主要是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中丝绸之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西汉,从长安出发,向西经河西走廊、敦煌、西域、葱岭、中亚、西亚、到大秦,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最远到达欧洲的大秦(古罗马)。
【点评】了解丝绸之路沿岸经过以及到达的地区和国家。
14.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发表的题为“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演讲中提到“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你知道下列人物中与丝绸之路有直接关系的是(  )
A.李斯 B.董仲舒 C.张骞 D.张仲景
【答案】C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主要是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中丝绸之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开辟出来的,从长安出发,向西经河西走廊、敦煌、西域、葱岭、中亚、西亚、到大秦,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成为中外合作交流的桥梁。
【点评】了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的史实。
15.下图是丝绸之路示意图,图中的第一个方框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它是(  )
A.长安 B.洛阳 C.成都 D.杭州
【答案】A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主要是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中丝绸之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开辟出来的,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向西经河西走廊、敦煌、西域、葱岭、中亚、西亚、到大秦,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成为中外合作交流的桥梁。
【点评】了解丝绸之路的起止地点等相关知识。
16.“大一统的汉帝国扩展了汉民族文化圈。而汉武帝所具有超越历史的雄才大略,使其成为一位战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体现汉武帝“外交设计的奇才”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通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答案】A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主要是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中的开辟的相关知识。汉朝的中外交流中,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之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恐怕是汉武帝所始料不及的。因而,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便具有非常特殊的历史意义。
【点评】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影响等相关史实。
17.“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中国的冶铁技术传到西方
B.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葡萄传入中国
【答案】B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主要是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中丝绸之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开辟出来的,从长安出发,向西经河西走廊、敦煌、西域、葱岭、中亚、西亚、到大秦,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成为中外合作交流的桥梁。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通史爸中国内地先进的技术传到西域各国,如凿井,冶铁技术等。朝鲜与中国的交往主要在中国的东面方向,不需要经过丝绸之路,所以选项B不恰当。
【点评】了解丝绸之路上中西交流的概况,理解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贡献。
18.“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为它的开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A.鉴真 B.张骞
C.郑和 D.玄奘
【答案】B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主要是汉朝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中丝绸之路的开辟的相关知识。依据教材,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都是唐代在传播佛教文化上的贡献;郑和下西洋到达的西亚和非洲,而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形成了“丝绸之路”,故此题选择B。
【点评】理解张骞出使西域以及开辟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
19.2013年3月4日,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六省区签署了一份联合协定,用于保护一条具有千年历史,沟通中西方交通的陆上要道。这条交通要道是指(  )
A.丝绸之路 B.玄奘西游之路
C.鉴真东渡之路 D.郑和下西洋之路
【答案】A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探究丝绸之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丝绸之路考点的掌握。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今天新疆境内,再到西亚,最后到达欧洲。这条路线的国内部分包括了题干中的六省区。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达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点评】掌握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
20.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1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于2013年6月6日在昆明启幕。我国与南亚地区的交往源远流长,从图一可以看出,我国与南亚地区的交往开始于(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B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该图选自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课本第68页图3-35丝绸之路示意图。丝绸之路形成于汉朝,因此答案选择A。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丝绸之路的形成时间(朝代)。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古代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穿中国的丝绸衣服,成为古罗马贵族的社会时尚。公元1世纪左右,在罗马城的豪华市区,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市场。
请回答:
(1)最早能够穿上中国丝绸衣服的罗马人所生活的时期相当于中国的哪一个朝代?
(2)他们能穿着中国华丽的丝绸衣服,最应该感谢的人是谁?
(3)在古代西域,为丝绸贸易提供保护的政府机构是什么?
(4)中国丝绸是通过什么路线运往欧洲的?
【答案】(1)汉朝。
(2)张骞。
(3)西域都护府。
(4)“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越过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的商路。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汉朝开辟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越过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的商路。公元前139年,张骞首次从长安出使西域,到达楼兰、龟兹、于阗等地,其副手更远至安息国,身毒国等。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今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汉宣帝时期,其标志是西域都护的设置,为过往的商旅提供保护。
【点评】了解张骞出使西域及开辟了丝绸之路的史实,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加强对西北的管辖等知识。
22.材料分析题
(1)观察上图,请将下列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区:河西走廊
B.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区:葱岭
(2)上图是我国古代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商道图。这条商道是在哪个朝代开辟的?它的开辟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1)左框B右框A.
(2)它是在汉朝开辟的。
它的开辟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中西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知识点】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开疆拓土和对外交流方面的相关知识。汉朝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越过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的商路。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今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点评】了解西汉开辟的丝绸之路史实,知道丝绸之路的概况,掌握分析丝绸之路在当时所起到的作用。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