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书籍中属于明朝人编著的是(  )
①《齐民要术》 ②《农政全书》 ③《梦溪笔谈》 ④《天工开物》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答案】A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考点的掌握。《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所做的农书。《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所著。明朝后期,徐光启编写了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明末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明朝的科学贡献。
2.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图5是根据相关史实制作的示意图,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知识点】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北宋与辽、西夏并列;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此题是一道综合题,用图示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情况。①所示的是我国三国鼎立的格局。220-222年三国相继建立,标志着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按方位来看,魏国定都洛阳,位置主要在我国的北方地区;蜀国定都成都,位置主要在我国的四川和云南等地;吴国定都建业,位置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图示①中吴国和蜀国位置颠倒有误。④所示的是20世纪初期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三国协约是英法俄,方位正确。但是三国同盟的意大利和奥匈帝国方位颠倒有误。故排除①④,答案是B。
【点评】知道三国鼎立、北宋与辽、西夏的并列、南宋与金的对峙以及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等知识,会用地图解答此类题目。
3.下列统一王朝中,定都长安的有(  )
①秦朝 ②西汉 ③西晋 ④东汉 ⑤隋朝 ⑥唐朝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答案】D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隋的兴亡;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中国古代主要朝代的概况的了解。秦朝定都咸阳,不符合。西汉定都长安,符合。西晋、东汉定都洛阳,不符合。隋唐定都长安,符合,故而答案为D。
【点评】知道我国古代主要朝代的都城。
4.下列人物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王羲之 ②祖冲之 ③司马迁 ④孔子 ⑤韩非子 ⑥张仲景
A.②①③⑥④⑤ B.③⑥②④⑤①
C.⑤①④⑥③② D.④⑤③⑥①②
【答案】D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我国古代重要历史人物概况的识记以及对于我国朝代更替的了解。根据题干中关键词“先后”可知人物按时间从早到晚进行排列,王羲之是东晋人,祖冲之位于南朝,司马迁是西汉人,孔子是春秋时期人,韩非子位于战国,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而我国历史朝代更替情况为: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因此,正确答案为D。
【点评】知道我国古代重要历史人物的概况,掌握我国历史朝代更替情况。
5.下列科技成就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望、闻、问、切四种诊病方法问世 ②《伤寒杂病论》成书
③用麻做纸 ④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答案】C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考点的了解。第一项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发明的。第二项是东汉末年的张仲景的著作。第三项与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有关。第四项是南朝祖冲之的贡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点评】要求学生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科技代表。
6.下列关于石窟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B.包含外来艺术特色
C.不仅限于雕刻艺术 D.佛教盛行的结果
【答案】A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了解。石窟艺术在我国南北朝时大力发展,此时,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大力扶持佛教,不仅修建寺庙,还开凿石窟。这些石窟,不仅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的艺术传统,而且吸收了外来佛教艺术的特点。因此,根据题干中关键词”不正确“,选项中只有A是不正确,答案也为A。
【点评】了解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艺术的概况。
7.南北朝时开凿的最著名的石窟有(  )
①云冈石窟 ②龙门石窟 ③敦煌莫高窟 ④麦积山石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概况的了解。敦煌莫高窟开凿于十六国时期的前秦,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秦,云岗石窟与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北魏是北朝时期的国家,因此,正确答案为A。
【点评】了解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概况。
8.古代被尊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
A.陶渊明 B.王羲之
C.王献之 D.顾恺之
【答案】B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我国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的识记。AD并非书法家,B王羲之是我国著名书法家,后人尊称他为“书圣”。故答案为B。
【点评】了解我国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
9.下列作品属于东晋时期的有(  )
①《兰亭序》 ②《女史箴图》 ③《洛神赋图》
④《齐民要术》 ⑤《金匮要略》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⑤
【答案】B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概况的识记。《兰亭序》为东晋王羲之作品,《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为东晋顾恺之作品,《齐民要术》为北朝贾思勰作品,根据题干中关键词“东晋”可排除《齐民要术》。选项要求五选三,根据排除法,只有选项B没有4,故为正确答案。
【点评】掌握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概况。
10.当时人称其为“才绝、画绝、痴绝”的是(  )
A.王羲之 B.祖冲之 C.顾恺之 D.王献之
【答案】C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人概况的识记。王羲之和王献之为著名书法家,祖冲之为我国南朝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顾恺之多才多艺,会绘画,文章和诗也写得很好,做事又极其认真,因此被”才绝、画绝、痴绝“。所以,正确答案为C。
【点评】掌握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的概况。
11.《齐民要术》是一部(  )
A.地理学著作 B.农学著作
C.中医学著作 D.数学著作
【答案】B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相关知识。《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步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故正确答案为B.
【点评】了解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的文化成就。
12.贾思勰的著作是(  )
A.《神农本草经》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九章算术》
【答案】C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概况的识记。贾思勰为我国北朝时期著名的农学家,著是《齐民要术》一书。《神农本草经》为医学著作,《水经注》为地理著作,《九章算术》为我国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故正确答案为C。
【点评】知道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概况。
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其中最为突出的有(  )
①祖冲之 ②毕昇 ③贾思勰 ④张仲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时期的主要科学家。毕昇为北宋时期人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故答案为1和3,选C。
【点评】了解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科学家。
14.2013年4月9日,记者从云冈石窟研究院获悉,为了弘扬我国石窟艺术的创新精神,由该院出品的《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特种邮票纪念册》正式出版发行。云冈石窟坐落在今天的(  )
A.河南省 B.山西省
C.甘肃省 D.陕西省
【答案】B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的相关知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纷纷信仰佛教,统治者也大力扶持,佛教兴盛起来,出现众多石窟,最著名的有山西的云冈石窟和河南的龙门石窟。故正确答案为B。
【点评】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石窟艺术。
15.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被称为“圣人”。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是(  )
A.王羲之 B.苏轼 C.关汉卿 D.曹雪芹
【答案】A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相关知识。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擅长楷书、行书、草书,当时人评论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后人尊他为“书圣”。故正确答案为A。
【点评】了解三国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成就。
16.图3中的人物是我国北朝时期著名的农学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他介绍的农业生产经验全部来源于走访
B.他写了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
C.他的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D.他在书中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答案】A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相关知识。本题为逆推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北朝的贾思勰写下了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他在书中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等。该书不仅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而根据图片和其中的文字“贾思勰种植农作物”可知其农业生产经验并非全部来源于走访。故正确答案为A。
【点评】掌握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
17.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  )
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水经注》
【答案】B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相关知识。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是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而《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的医学著作,《天工开物》是明朝宋应星的科学技术著作,《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的地理著作。故正确答案为B。
【点评】了解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
18.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位科学家是(  )
A.贾思勰 B.祖冲之 C.张衡 D.郦道元
【答案】B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相关知识。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他在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故正确答案为B。
【点评】了解三国魏晋南北朝的数学成就。
19.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民族交往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答案】A
【知识点】北方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我国民族融合情况,以及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图片的标题”胡人汉服图“、”汉人胡食图“中可知此题与”汉“、”服“有关,”汉“指汉族,”服“指我国少数民族,可知答案为A。
【点评】学会读图,从中猎取有效信息;了解我国民族融合情况。
20.下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某皇帝施政政策要点。这些政策产生的结果应是(  )

A.推进大一统格局 B.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C.加快江南经济开发 D.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答案】D
【知识点】北方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概况的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有迁都、统一使用汉语、改鲜卑族姓氏为汉族姓氏、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规定官员与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等内容,图片中的政策要点就是对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概况,所以我们可确定此题涉及北魏孝文帝改革,而此次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整合的步伐,即正确答案为D。
【点评】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二、问答题
21.《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部著作有什么历史地位?
【答案】主要内容:系统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
历史地位: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齐民要术的内容与地位的识记。根据教材可知,齐民要术是北朝的贾思勰所作,书中系统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这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点评】了解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与历史地位。
22.祖冲之最突出的科学成就是什么?
【答案】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祖冲之的科学成就。祖冲之是南朝的数学家与天文学家,他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点评】了解祖冲之的科学成就。
23.说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答案】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大发展。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时期政治社会动荡,在北方形成了民族大融合,而南方地区因为资源人口南迁,而得到开发。以上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点评】本题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2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大分裂的时期,你能将魏、蜀、吴、十六国、西晋、东晋、南朝、北朝等对号入座,填入下面的图表中吗?

【答案】
【知识点】北方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演变情况。220年魏国建立,东汉结束,三国开始,221汉建立,222吴建立,266年西晋建立,317东晋建立,5世纪初到6世纪末为南北朝时期。可知第一个图形内为魏蜀吴,再根据三个政权的地理位置,确定魏在北方,蜀在西南,吴在东南。第二个图形为西晋,这是一个统一的朝代。第三个图形为东晋,北方为十六国。第四个图形为南北朝,北方为北朝,南方为南朝。
【点评】掌握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演变情况。
三、材料分析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魏主”是谁?上文反映了他的什么主张?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1)北魏孝文帝。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2)穿汉服、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迁都洛阳等。
【知识点】北方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情况。1.根据题干中“魏主”及“断北语、从正音”可知此材料涉及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一知识点,所以,”魏主“为北魏孝文帝。”断北语、从正音“可知指措施中的”统一使用汉语。孝文帝改革在统一黄河流域后,目的为更好地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2.根据教材记载,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具体措施,但依关键词”还采取“须排除题干所提”统一使用汉语“。
【点评】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情况。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书籍中属于明朝人编著的是(  )
①《齐民要术》 ②《农政全书》 ③《梦溪笔谈》 ④《天工开物》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2.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图5是根据相关史实制作的示意图,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列统一王朝中,定都长安的有(  )
①秦朝 ②西汉 ③西晋 ④东汉 ⑤隋朝 ⑥唐朝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4.下列人物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王羲之 ②祖冲之 ③司马迁 ④孔子 ⑤韩非子 ⑥张仲景
A.②①③⑥④⑤ B.③⑥②④⑤①
C.⑤①④⑥③② D.④⑤③⑥①②
5.下列科技成就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望、闻、问、切四种诊病方法问世 ②《伤寒杂病论》成书
③用麻做纸 ④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6.下列关于石窟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B.包含外来艺术特色
C.不仅限于雕刻艺术 D.佛教盛行的结果
7.南北朝时开凿的最著名的石窟有(  )
①云冈石窟 ②龙门石窟 ③敦煌莫高窟 ④麦积山石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古代被尊称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
A.陶渊明 B.王羲之
C.王献之 D.顾恺之
9.下列作品属于东晋时期的有(  )
①《兰亭序》 ②《女史箴图》 ③《洛神赋图》
④《齐民要术》 ⑤《金匮要略》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⑤
10.当时人称其为“才绝、画绝、痴绝”的是(  )
A.王羲之 B.祖冲之 C.顾恺之 D.王献之
11.《齐民要术》是一部(  )
A.地理学著作 B.农学著作
C.中医学著作 D.数学著作
12.贾思勰的著作是(  )
A.《神农本草经》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九章算术》
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其中最为突出的有(  )
①祖冲之 ②毕昇 ③贾思勰 ④张仲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2013年4月9日,记者从云冈石窟研究院获悉,为了弘扬我国石窟艺术的创新精神,由该院出品的《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特种邮票纪念册》正式出版发行。云冈石窟坐落在今天的(  )
A.河南省 B.山西省
C.甘肃省 D.陕西省
15.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被称为“圣人”。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是(  )
A.王羲之 B.苏轼 C.关汉卿 D.曹雪芹
16.图3中的人物是我国北朝时期著名的农学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他介绍的农业生产经验全部来源于走访
B.他写了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
C.他的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D.他在书中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17.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  )
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水经注》
18.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位科学家是(  )
A.贾思勰 B.祖冲之 C.张衡 D.郦道元
19.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民族交往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20.下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某皇帝施政政策要点。这些政策产生的结果应是(  )

A.推进大一统格局 B.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C.加快江南经济开发 D.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二、问答题
21.《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部著作有什么历史地位?
22.祖冲之最突出的科学成就是什么?
23.说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2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大分裂的时期,你能将魏、蜀、吴、十六国、西晋、东晋、南朝、北朝等对号入座,填入下面的图表中吗?

三、材料分析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魏主”是谁?上文反映了他的什么主张?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考点的掌握。《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所做的农书。《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所著。明朝后期,徐光启编写了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明末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明朝的科学贡献。
2.【答案】B
【知识点】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北宋与辽、西夏并列;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此题是一道综合题,用图示法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情况。①所示的是我国三国鼎立的格局。220-222年三国相继建立,标志着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按方位来看,魏国定都洛阳,位置主要在我国的北方地区;蜀国定都成都,位置主要在我国的四川和云南等地;吴国定都建业,位置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图示①中吴国和蜀国位置颠倒有误。④所示的是20世纪初期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三国协约是英法俄,方位正确。但是三国同盟的意大利和奥匈帝国方位颠倒有误。故排除①④,答案是B。
【点评】知道三国鼎立、北宋与辽、西夏的并列、南宋与金的对峙以及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等知识,会用地图解答此类题目。
3.【答案】D
【知识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大一统的汉朝;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隋的兴亡;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中国古代主要朝代的概况的了解。秦朝定都咸阳,不符合。西汉定都长安,符合。西晋、东汉定都洛阳,不符合。隋唐定都长安,符合,故而答案为D。
【点评】知道我国古代主要朝代的都城。
4.【答案】D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我国古代重要历史人物概况的识记以及对于我国朝代更替的了解。根据题干中关键词“先后”可知人物按时间从早到晚进行排列,王羲之是东晋人,祖冲之位于南朝,司马迁是西汉人,孔子是春秋时期人,韩非子位于战国,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而我国历史朝代更替情况为: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因此,正确答案为D。
【点评】知道我国古代重要历史人物的概况,掌握我国历史朝代更替情况。
5.【答案】C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考点的了解。第一项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发明的。第二项是东汉末年的张仲景的著作。第三项与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有关。第四项是南朝祖冲之的贡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点评】要求学生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科技代表。
6.【答案】A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了解。石窟艺术在我国南北朝时大力发展,此时,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大力扶持佛教,不仅修建寺庙,还开凿石窟。这些石窟,不仅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的艺术传统,而且吸收了外来佛教艺术的特点。因此,根据题干中关键词”不正确“,选项中只有A是不正确,答案也为A。
【点评】了解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艺术的概况。
7.【答案】A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概况的了解。敦煌莫高窟开凿于十六国时期的前秦,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后秦,云岗石窟与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北魏是北朝时期的国家,因此,正确答案为A。
【点评】了解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概况。
8.【答案】B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我国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的识记。AD并非书法家,B王羲之是我国著名书法家,后人尊称他为“书圣”。故答案为B。
【点评】了解我国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
9.【答案】B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概况的识记。《兰亭序》为东晋王羲之作品,《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为东晋顾恺之作品,《齐民要术》为北朝贾思勰作品,根据题干中关键词“东晋”可排除《齐民要术》。选项要求五选三,根据排除法,只有选项B没有4,故为正确答案。
【点评】掌握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概况。
10.【答案】C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人概况的识记。王羲之和王献之为著名书法家,祖冲之为我国南朝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顾恺之多才多艺,会绘画,文章和诗也写得很好,做事又极其认真,因此被”才绝、画绝、痴绝“。所以,正确答案为C。
【点评】掌握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的概况。
11.【答案】B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相关知识。《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步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故正确答案为B.
【点评】了解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的文化成就。
12.【答案】C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概况的识记。贾思勰为我国北朝时期著名的农学家,著是《齐民要术》一书。《神农本草经》为医学著作,《水经注》为地理著作,《九章算术》为我国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故正确答案为C。
【点评】知道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概况。
13.【答案】C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时期的主要科学家。毕昇为北宋时期人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故答案为1和3,选C。
【点评】了解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科学家。
14.【答案】B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的相关知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纷纷信仰佛教,统治者也大力扶持,佛教兴盛起来,出现众多石窟,最著名的有山西的云冈石窟和河南的龙门石窟。故正确答案为B。
【点评】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石窟艺术。
15.【答案】A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相关知识。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擅长楷书、行书、草书,当时人评论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后人尊他为“书圣”。故正确答案为A。
【点评】了解三国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成就。
16.【答案】A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相关知识。本题为逆推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北朝的贾思勰写下了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他在书中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等。该书不仅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而根据图片和其中的文字“贾思勰种植农作物”可知其农业生产经验并非全部来源于走访。故正确答案为A。
【点评】掌握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
17.【答案】B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相关知识。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是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而《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的医学著作,《天工开物》是明朝宋应星的科学技术著作,《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的地理著作。故正确答案为B。
【点评】了解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
18.【答案】B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相关知识。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他在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故正确答案为B。
【点评】了解三国魏晋南北朝的数学成就。
19.【答案】A
【知识点】北方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我国民族融合情况,以及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图片的标题”胡人汉服图“、”汉人胡食图“中可知此题与”汉“、”服“有关,”汉“指汉族,”服“指我国少数民族,可知答案为A。
【点评】学会读图,从中猎取有效信息;了解我国民族融合情况。
20.【答案】D
【知识点】北方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概况的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有迁都、统一使用汉语、改鲜卑族姓氏为汉族姓氏、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规定官员与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等内容,图片中的政策要点就是对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概况,所以我们可确定此题涉及北魏孝文帝改革,而此次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整合的步伐,即正确答案为D。
【点评】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21.【答案】主要内容:系统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
历史地位: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齐民要术的内容与地位的识记。根据教材可知,齐民要术是北朝的贾思勰所作,书中系统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这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点评】了解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与历史地位。
22.【答案】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祖冲之的科学成就。祖冲之是南朝的数学家与天文学家,他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点评】了解祖冲之的科学成就。
23.【答案】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大发展。
【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时期政治社会动荡,在北方形成了民族大融合,而南方地区因为资源人口南迁,而得到开发。以上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点评】本题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24.【答案】
【知识点】北方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演变情况。220年魏国建立,东汉结束,三国开始,221汉建立,222吴建立,266年西晋建立,317东晋建立,5世纪初到6世纪末为南北朝时期。可知第一个图形内为魏蜀吴,再根据三个政权的地理位置,确定魏在北方,蜀在西南,吴在东南。第二个图形为西晋,这是一个统一的朝代。第三个图形为东晋,北方为十六国。第四个图形为南北朝,北方为北朝,南方为南朝。
【点评】掌握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演变情况。
25.【答案】(1)北魏孝文帝。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2)穿汉服、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迁都洛阳等。
【知识点】北方的民族融合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情况。1.根据题干中“魏主”及“断北语、从正音”可知此材料涉及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一知识点,所以,”魏主“为北魏孝文帝。”断北语、从正音“可知指措施中的”统一使用汉语。孝文帝改革在统一黄河流域后,目的为更好地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2.根据教材记载,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具体措施,但依关键词”还采取“须排除题干所提”统一使用汉语“。
【点评】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情况。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