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社八上4.1.4《璀璨的科技与艺术》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少年派说自己叫“派”的理由是因为自己能背诵圆周率(π)。历史上最早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的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刘勰 D.张衡【答案】A【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设计制造指南车,运用刘徽的方法,在世界上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约1000年。A项祖冲之最早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祖冲之的识记能力。2.下列人物与成就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王旋之——《齐民要术》 B.顾恺之——《兰亭集序》C.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D.贾思勰——《洛神赋图》【答案】C【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祖冲之是我国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数学家,科学家。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在数学方面,他写了《缀术》一书,祖冲之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A项王旋之——《齐民要术》搭配不正确,《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的作品,不符合题意;B项顾恺之——《兰亭集序》搭配不正确,《兰亭集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不符合题意;C项祖冲之——推算圆周率搭配正确,符合题意;D项贾思勰——《洛神赋图》搭配不正确,《洛神赋图》是东晋著名的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祖冲之的成就。3.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A.《缀术》 B.《水经注》C.《兰亭序》 D.《齐民要术》【答案】D【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这是关于农业方面的著作。《农政全书》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所著,书中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欧洲的水利技术,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故选D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齐民要术》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知识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语句“农业科学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掌握《齐民要术》的相关史实,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4.如图摘自一位学生的读书笔记,这部分内容反映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比前代( )A.农业技术发展更加缓慢 B.农业发展更受重视C.农业技术发展水平更高 D.文学成就更加卓著【答案】C【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其中涉及垄作法、肥料施用、精耕细作、代田法、选种育种等技术在北方的应用。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材料中的“《齐民要术》包括了土壤整治、肥料使用、精耕细作……”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北魏时期的农业技术发展水平更高。5.假如你想要了解北朝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可以阅读(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C.《大明历》 D.《水经注》【答案】B【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学家,著有《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的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书中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易错点是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平时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6.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该“书”指( )A.《缀术》 B.《水经注》C.《论衡》 D.《齐民要求》【答案】D【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农书,中国古代五大农书之首,记述了黄河流域下游地区,即今山西东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山东中北部的农业生产,概述农、林、牧、渔、副等部门的生产技术知识。A项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部算经;B项《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D项《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结合所学可知,《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的农学著作,符合题意。7.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书圣”的是( )A.顾恺之 B.王羲之 C.范缜 D.张衡【答案】B【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他的字被赞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集书法之大成,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选项B符合题意;顾恺之是东晋时的著名画家;范缜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无神论者;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所以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王羲之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知识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语句“书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掌握王羲之的成就,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8.“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它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复杂的社会现象记录下来,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哪位书法家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A.钟繇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欧阳询【答案】B【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钟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王羲之所作楷、行、草尤为精湛,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颜真卿、欧阳询都是唐朝著名书法家,都是以端正的楷书著称,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来判断。解答时,要抓住题干中关键语句,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回答,注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记忆。9.魏晋南北朝时期,他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创作了这一时期代表作《兰亭集序》的书法家是( )A.钟繇 B.胡昭 C.顾恺之 D.王羲之【答案】D【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飘若浮云,矫若蛟龙”,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D项王羲之的代表作有《兰亭集序》,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王羲之的书法艺术。10.周杰伦创作了下列“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歌词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与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A.锺繇 B.司马迁 C.顾恺之 D.王羲之【答案】D【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周杰伦创作了下列“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歌词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王羲之有关。东晋的王羲之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楷、行、草书尤为精湛。当时的人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D项王羲之与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歌词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周杰伦创作了下列“中国风”歌曲为依托,考查王羲之的成就。11.“他的绘画题材广泛,尤擅人物画,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曾给人画肖像却不点眼睛,就怕点了眼睛画中的人会说话,”引文叙述的这位画家及其生活时代是( )A.西晋、顾恺之 B.东晋、王羲之C.西晋、王羲之 D.东晋、顾恺之【答案】D【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后迁居会稽,写下《兰亭集序》,晚年隐居,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王羲之是西晋的,顾恺之是东晋的。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魏晋南北朝文化知识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东晋顾恺之的作品风格,以此排除其它选项最终确定答案。12.以下是四位同学看到下面这幅名画发出的感慨,表达最准确的是( )A.人物鲜明、史家典范 B.治病救人、泽被后世C.线条活泼、人物传神 D.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答案】C【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题干给出的是顾恺之的绘画作品,对其表述最准确的是线条优美,活泼传神。东晋顾恺之的绘画题材非常广泛,佛教故事、历史故事、人物山水、飞禽走兽无所不画。他尤其擅长人物画,他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主要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画。结合所学可知,给出的是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顾恺之的人物画线条活泼,人物传神。13.有关顾恺之的论述,正确是( )①西晋画家②绘画题材非强广泛③笔下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④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答案】C【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绘画题材非常广泛,笔下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他的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因此只有选项②③④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顾恺之的成就范围,学生要从人物的各个方面来排查干扰选项。14.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且与佛教盛行相关的是( )A.王義之的字 B.顾恺之的画 C.石窟艺术 D.青铜器【答案】C【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为了宣传佛教,南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石窟艺术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这些宏伟精巧的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的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且与佛教盛行相关”,结合所学可知,石窟艺术体现了绘画特点,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15.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中,最能体现中外文化交融的是( )A.石窟 B.书法 C.山水画 D.诗歌【答案】A【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这些宏伟精巧的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的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中,最能体现中外文化交融的是石窟艺术。A项石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中,最能体现中外文化交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16.龙门石窟中的宾阳中洞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具有明显的汉文化特点。影响这一特点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 B.孝文帝改革C.文成公主入藏 D.郑和下西洋【答案】B【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通过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北魏迁都洛阳后”“具有明显的汉文化特点”等可判断相关事件为孝文帝改革。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17.三国两晋南北朝科学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的客观因素包括( )①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②江南经济的开发 ③佛教的盛行 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C【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客观因素。通过阅读题干及分析,①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②江南经济的开发符合题干要求,故选C。【点评】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1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促使科学文化异彩纷呈的原因不包括( )A.经济恢复和发展 B.胡汉民族的交融C.中外文化的交流 D.统一局面的形成【答案】D【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西晋东晋和南北朝很多政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少数民族的迁移又促进了民族融合,故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促使科学文化异彩纷呈的原因不包括统一局面的形成。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对事件原因的理解识记。易错点是理解记忆不到位,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抓住题干要求“不包括”,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19.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后人称之为“遒媚劲健,绝代更无”,该作品是( )A.《兰亭序》 B.《女史箴图》C.《颜氏家庙碑》 D.《玄秘塔碑》【答案】A【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人称之为“遒媚劲健,绝代更无”,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故选A。【点评】知道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的特点。二、问答题20.《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部著作有什么历史地位?【答案】主要内容:系统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历史地位: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齐民要术的内容与地位的识记。根据教材可知,齐民要术是北朝的贾思勰所作,书中系统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这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点评】了解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与历史地位。三、材料分析题21.请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300多年间,大多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然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1)农业方面,这一时期,北朝贾思勰撰写的农学著作是什么?(2)科学方面,南朝时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突破的科学家是谁?(3)书法方面,王羲之是东晋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他被后人誉为什么?(4)从中华民族璀璨的科技文化中,你获得了什么感受?【答案】(1)《齐民要术》。(2)祖冲之。(3)《兰亭集序》,书圣。(4)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1)北魏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2)南朝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突破。(3)王羲之是东晋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故答案为:(1)《齐民要术》(2)祖冲之(3)《兰亭集序》,书圣。(4)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北朝农业著作相关知识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贾思勰撰写的农学著作。(2)本题主要考查对南朝科技成就相关知识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南朝科技重大突破的科学家。(3)本题主要考查对东晋书法相关知识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王羲之代表作及称誉。(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22.南北朝时期,凿窟造像之风盛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南北朝时期凿窟造像之风盛行的背景是什么?(2)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石窟有哪些?它们分别位于我国现在的哪个省境内?【答案】(1)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一种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为摆脱现实苦难,人们纷纷信仰佛教。随着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兴盛,石窟艺术也发展起来。(2)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山西省和河南省。【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南北朝时期佛教石窟的相关知识。本题是基础题,南北朝时期凿窟造像之风盛行的背景是社会动荡不安,为摆脱现实苦难,人们纷纷信仰佛教。随着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兴盛,石窟艺术也发展起来。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石窟有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分别位于山西省和河南省。【点评】掌握南北朝时期佛教石窟的相关知识1 / 1历社八上4.1.4《璀璨的科技与艺术》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少年派说自己叫“派”的理由是因为自己能背诵圆周率(π)。历史上最早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的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刘勰 D.张衡2.下列人物与成就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王旋之——《齐民要术》 B.顾恺之——《兰亭集序》C.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D.贾思勰——《洛神赋图》3.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A.《缀术》 B.《水经注》C.《兰亭序》 D.《齐民要术》4.如图摘自一位学生的读书笔记,这部分内容反映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比前代( )A.农业技术发展更加缓慢 B.农业发展更受重视C.农业技术发展水平更高 D.文学成就更加卓著5.假如你想要了解北朝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可以阅读(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C.《大明历》 D.《水经注》6.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该“书”指( )A.《缀术》 B.《水经注》C.《论衡》 D.《齐民要求》7.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书圣”的是( )A.顾恺之 B.王羲之 C.范缜 D.张衡8.“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它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复杂的社会现象记录下来,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哪位书法家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A.钟繇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欧阳询9.魏晋南北朝时期,他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创作了这一时期代表作《兰亭集序》的书法家是( )A.钟繇 B.胡昭 C.顾恺之 D.王羲之10.周杰伦创作了下列“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歌词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与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A.锺繇 B.司马迁 C.顾恺之 D.王羲之11.“他的绘画题材广泛,尤擅人物画,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曾给人画肖像却不点眼睛,就怕点了眼睛画中的人会说话,”引文叙述的这位画家及其生活时代是( )A.西晋、顾恺之 B.东晋、王羲之C.西晋、王羲之 D.东晋、顾恺之12.以下是四位同学看到下面这幅名画发出的感慨,表达最准确的是( )A.人物鲜明、史家典范 B.治病救人、泽被后世C.线条活泼、人物传神 D.飘若浮云、矫若惊龙13.有关顾恺之的论述,正确是( )①西晋画家②绘画题材非强广泛③笔下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④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14.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且与佛教盛行相关的是( )A.王義之的字 B.顾恺之的画 C.石窟艺术 D.青铜器15.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中,最能体现中外文化交融的是( )A.石窟 B.书法 C.山水画 D.诗歌16.龙门石窟中的宾阳中洞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具有明显的汉文化特点。影响这一特点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 B.孝文帝改革C.文成公主入藏 D.郑和下西洋17.三国两晋南北朝科学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的客观因素包括( )①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②江南经济的开发 ③佛教的盛行 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1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促使科学文化异彩纷呈的原因不包括( )A.经济恢复和发展 B.胡汉民族的交融C.中外文化的交流 D.统一局面的形成19.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后人称之为“遒媚劲健,绝代更无”,该作品是( )A.《兰亭序》 B.《女史箴图》C.《颜氏家庙碑》 D.《玄秘塔碑》二、问答题20.《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部著作有什么历史地位?三、材料分析题21.请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300多年间,大多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然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1)农业方面,这一时期,北朝贾思勰撰写的农学著作是什么?(2)科学方面,南朝时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突破的科学家是谁?(3)书法方面,王羲之是东晋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他被后人誉为什么?(4)从中华民族璀璨的科技文化中,你获得了什么感受?22.南北朝时期,凿窟造像之风盛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南北朝时期凿窟造像之风盛行的背景是什么?(2)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石窟有哪些?它们分别位于我国现在的哪个省境内?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设计制造指南车,运用刘徽的方法,在世界上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约1000年。A项祖冲之最早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祖冲之的识记能力。2.【答案】C【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祖冲之是我国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数学家,科学家。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在数学方面,他写了《缀术》一书,祖冲之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A项王旋之——《齐民要术》搭配不正确,《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的作品,不符合题意;B项顾恺之——《兰亭集序》搭配不正确,《兰亭集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不符合题意;C项祖冲之——推算圆周率搭配正确,符合题意;D项贾思勰——《洛神赋图》搭配不正确,《洛神赋图》是东晋著名的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祖冲之的成就。3.【答案】D【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这是关于农业方面的著作。《农政全书》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所著,书中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欧洲的水利技术,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故选D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齐民要术》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知识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语句“农业科学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掌握《齐民要术》的相关史实,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4.【答案】C【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其中涉及垄作法、肥料施用、精耕细作、代田法、选种育种等技术在北方的应用。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材料中的“《齐民要术》包括了土壤整治、肥料使用、精耕细作……”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北魏时期的农业技术发展水平更高。5.【答案】B【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学家,著有《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的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书中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易错点是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平时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6.【答案】D【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农书,中国古代五大农书之首,记述了黄河流域下游地区,即今山西东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山东中北部的农业生产,概述农、林、牧、渔、副等部门的生产技术知识。A项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部算经;B项《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D项《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结合所学可知,《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的农学著作,符合题意。7.【答案】B【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他的字被赞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集书法之大成,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选项B符合题意;顾恺之是东晋时的著名画家;范缜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杰出的无神论者;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所以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王羲之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知识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语句“书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掌握王羲之的成就,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8.【答案】B【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钟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王羲之所作楷、行、草尤为精湛,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颜真卿、欧阳询都是唐朝著名书法家,都是以端正的楷书著称,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来判断。解答时,要抓住题干中关键语句,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回答,注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记忆。9.【答案】D【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飘若浮云,矫若蛟龙”,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D项王羲之的代表作有《兰亭集序》,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王羲之的书法艺术。10.【答案】D【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周杰伦创作了下列“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歌词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王羲之有关。东晋的王羲之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楷、行、草书尤为精湛。当时的人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D项王羲之与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歌词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关,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周杰伦创作了下列“中国风”歌曲为依托,考查王羲之的成就。11.【答案】D【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后迁居会稽,写下《兰亭集序》,晚年隐居,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王羲之是西晋的,顾恺之是东晋的。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魏晋南北朝文化知识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东晋顾恺之的作品风格,以此排除其它选项最终确定答案。12.【答案】C【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题干给出的是顾恺之的绘画作品,对其表述最准确的是线条优美,活泼传神。东晋顾恺之的绘画题材非常广泛,佛教故事、历史故事、人物山水、飞禽走兽无所不画。他尤其擅长人物画,他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主要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画。结合所学可知,给出的是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顾恺之的人物画线条活泼,人物传神。13.【答案】C【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绘画题材非常广泛,笔下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他的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因此只有选项②③④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顾恺之的成就范围,学生要从人物的各个方面来排查干扰选项。14.【答案】C【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为了宣传佛教,南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石窟艺术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这些宏伟精巧的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的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且与佛教盛行相关”,结合所学可知,石窟艺术体现了绘画特点,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15.【答案】A【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这些宏伟精巧的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的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中,最能体现中外文化交融的是石窟艺术。A项石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中,最能体现中外文化交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16.【答案】B【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通过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北魏迁都洛阳后”“具有明显的汉文化特点”等可判断相关事件为孝文帝改革。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17.【答案】C【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客观因素。通过阅读题干及分析,①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②江南经济的开发符合题干要求,故选C。【点评】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18.【答案】D【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西晋东晋和南北朝很多政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少数民族的迁移又促进了民族融合,故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促使科学文化异彩纷呈的原因不包括统一局面的形成。故答案为:D。【点评】此题考查对事件原因的理解识记。易错点是理解记忆不到位,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抓住题干要求“不包括”,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19.【答案】A【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人称之为“遒媚劲健,绝代更无”,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故选A。【点评】知道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的特点。20.【答案】主要内容:系统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历史地位: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齐民要术的内容与地位的识记。根据教材可知,齐民要术是北朝的贾思勰所作,书中系统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这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点评】了解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与历史地位。21.【答案】(1)《齐民要术》。(2)祖冲之。(3)《兰亭集序》,书圣。(4)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1)北魏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2)南朝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突破。(3)王羲之是东晋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故答案为:(1)《齐民要术》(2)祖冲之(3)《兰亭集序》,书圣。(4)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北朝农业著作相关知识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贾思勰撰写的农学著作。(2)本题主要考查对南朝科技成就相关知识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南朝科技重大突破的科学家。(3)本题主要考查对东晋书法相关知识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王羲之代表作及称誉。(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22.【答案】(1)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一种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为摆脱现实苦难,人们纷纷信仰佛教。随着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兴盛,石窟艺术也发展起来。(2)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山西省和河南省。【知识点】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南北朝时期佛教石窟的相关知识。本题是基础题,南北朝时期凿窟造像之风盛行的背景是社会动荡不安,为摆脱现实苦难,人们纷纷信仰佛教。随着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兴盛,石窟艺术也发展起来。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石窟有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分别位于山西省和河南省。【点评】掌握南北朝时期佛教石窟的相关知识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社八上4.1.4《璀璨的科技与艺术》同步试卷(学生版).docx 历社八上4.1.4《璀璨的科技与艺术》同步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