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二课 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 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小明对如图所示的工程和农具进行了研究.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发明B.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C.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D.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答案】D【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解析】【分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唐朝农民创制的筒车是灌溉工具,利用水流自行灌溉,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都江堰和筒车.掌握都江堰和筒车的相关知识.2.2013年4月,江苏扬州发现了隋炀帝杨广的陵墓。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①建立隋朝 ②设置进士科 ③下令开凿大运河 ④开创“开元盛世”局面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答案】B【知识点】隋的兴亡;科举制的创立【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隋炀帝的主要事迹。1隋朝的建立是隋文帝杨广,排除。4开元盛世是唐玄宗统治前期,排除。故而答案为B。【点评】了解隋炀帝的历史功绩。3.隋朝建立的时间是( )A.581年 B.587年 C.589年 D.618年【答案】A【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隋朝建立概况的识记。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灭亡陈朝,统一全国。618年,唐朝建立。故而答案为A。【点评】了解隋朝建立时间。4.(2018八上·浙江期中)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 )A.遣唐使来华 B.鉴真东渡日本C.玄奘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答案】D【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唐朝的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积极发展与吐蕃族的友好关系,出现文成公主入藏和金城公主入藏。而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 、遣唐使来华都与开放的对外政策有关,与“开明的民族政策”无关。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点评】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的知识。5.诗歌作品被后人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柳宗元【答案】B【知识点】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唐代主要诗人的相关知识。D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是诗仙,C的诗通俗易懂。B生活在唐由盛转衰时期,他的诗反映时代特点,被后人称为“诗史”,故答案为B。【点评】了解我国唐代的主要诗人。6.下列叙述,不属于隋朝灭亡的原因的是A.多次发动对外战争 B.酷虐残暴的统治C.大兴土木工程 D.国家财政困难,军费不足【答案】D【知识点】隋的兴亡;贞观之治【解析】【分析】隋炀帝统治时期,继承了开皇之治盛世局面的基础,社会经济繁荣。国家财政困难,军费不足与历史实际不符,不是隋朝灭亡的原因,故选D。【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7.在2014年6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与丝绸之路双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历史上,大运河开凿于(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答案】B【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故选B项。【点评】掌握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8.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C.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D.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答案】C【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唐朝对外交流密切的认识,根据题干唐朝出图土的大量的大食金币,波斯撒珊银币和东罗马金币来看,唐朝时期和大食,波斯和东罗马国家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体现了唐朝的中外贸易十分繁盛,A,B,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唐朝时期,政治清明,文化发达,民族关系和谐,对外交往繁盛,对于唐朝时期和外国的关系,同学们要注意识记和掌握。9.“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④马可 波罗来中国经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知识点】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解析】【分析】题目给出的马可 波罗来中国经商发生在元朝,与唐朝无关,据此所有含④的BCD三个选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唐朝开放的交往.解答组合选择题,排除法是比较好用的,一般题目排除一个即可获取正确答案.10.以下有关唐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交往联系的史实,叙述不确切的是( )A.唐太宗时在西突厥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B.唐太宗先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C.唐玄宗册封过回鹘、粟末靺鞨的首领D.“和同为一家”是吐蕃赞普在给唐朝皇帝的上书中的话【答案】B【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本题是一道是非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交往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的是唐中宗,故选B。【点评】考查和同为一家的相关知识。二、问答题11.列举唐朝时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至少写出两例)【答案】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玄奘西游天竺,写成《大唐西域记》。【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唐朝对外交往的代表人物。朝对外交往的代表人物有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玄奘西游天竺,写成《大唐西域记》。【点评】本题了解唐朝对外交流的代表人物三、材料分析题12.读下面两首诗,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胡曾在《汴水》一诗中的观点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2)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的观点是否符合史实?为什么?(3)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答案】(1)胡曾的观点是运河的开通导致隋朝的灭亡。认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隋朝亡于隋扬帝的暴政.并非亡于运河本身。(2)皮日休的观点是符合史实的。他不但指出了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场帝开通大运河的功绩,同时也指出了巡游江都的腐化,作者看间题比较全面,辩证地认识问题,是正确的。(3)用“好”与“坏”来评价大运河的开通太片面了,上述皮日休的观点是比较全面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当然有不同的结论。应该说“好”是看到了其主要方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在开凿运河中,的确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有徭役负担。【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运河的影响及正确评价大运河的开通。要求学生运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点,从社会发展的长远角度来评价大运河。胡曾的观点是运河的开通导致隋朝的灭亡。认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隋朝亡于隋扬帝的暴政.并非亡于运河本身。皮日休的观点是符合史实的。他不但指出了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场帝开通大运河的功绩,同时也指出了巡游江都的腐化,作者看间题比较全面,辩证地认识问题,是正确的。用“好”与“坏”来评价大运河的开通太片面了,上述皮日休的观点是比较全面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当然有不同的结论。应该说“好”是看到了其主要方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在开凿运河中,的确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有徭役负担。【点评】本题掌握大运河的影响及正确评价大运河的开通13.(2016八上·鄞州期末)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题。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唐太宗开创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历史上称之为什么?(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你说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的名称。(3)唐朝时期,国家体制也进行了创新,下图的政治体制称为什么?并将该图表填写完整。(4)吐蕃人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简述这一事件造成的影响。(5)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概括两点唐朝繁荣发展的原因。【答案】(1)以民为本的思想(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贞观之治(2)曲辕犁;筒车(3)三省六部制;①尚书省;②户部(4)藏族;影响:对加强唐蕃友好和发展吐蕃经济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5)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大都重视发展生产;重视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等。【知识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三省六部制【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唐太宗开创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2)本题考查的是开元盛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开始广泛使用曲辕犁和筒车。(3)本题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所示制度为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替皇帝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对诏令的内容进行审核,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负责政令的执行。(4)本题考查的是文成公主入藏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唐蕃友好和发展吐蕃经济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5)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繁荣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繁荣发展的原因有: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大都重视发展生产;重视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三省六部制、文成公主入藏的识记。1 / 1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二课 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 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小明对如图所示的工程和农具进行了研究.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发明B.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C.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D.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2.2013年4月,江苏扬州发现了隋炀帝杨广的陵墓。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①建立隋朝 ②设置进士科 ③下令开凿大运河 ④开创“开元盛世”局面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3.隋朝建立的时间是( )A.581年 B.587年 C.589年 D.618年4.(2018八上·浙江期中)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 )A.遣唐使来华 B.鉴真东渡日本C.玄奘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5.诗歌作品被后人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柳宗元6.下列叙述,不属于隋朝灭亡的原因的是A.多次发动对外战争 B.酷虐残暴的统治C.大兴土木工程 D.国家财政困难,军费不足7.在2014年6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与丝绸之路双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历史上,大运河开凿于(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8.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C.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D.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9.“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④马可 波罗来中国经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0.以下有关唐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交往联系的史实,叙述不确切的是( )A.唐太宗时在西突厥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B.唐太宗先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C.唐玄宗册封过回鹘、粟末靺鞨的首领D.“和同为一家”是吐蕃赞普在给唐朝皇帝的上书中的话二、问答题11.列举唐朝时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至少写出两例)三、材料分析题12.读下面两首诗,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胡曾在《汴水》一诗中的观点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2)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的观点是否符合史实?为什么?(3)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13.(2016八上·鄞州期末)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题。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唐太宗开创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历史上称之为什么?(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你说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的名称。(3)唐朝时期,国家体制也进行了创新,下图的政治体制称为什么?并将该图表填写完整。(4)吐蕃人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简述这一事件造成的影响。(5)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概括两点唐朝繁荣发展的原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解析】【分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唐朝农民创制的筒车是灌溉工具,利用水流自行灌溉,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都江堰和筒车.掌握都江堰和筒车的相关知识.2.【答案】B【知识点】隋的兴亡;科举制的创立【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隋炀帝的主要事迹。1隋朝的建立是隋文帝杨广,排除。4开元盛世是唐玄宗统治前期,排除。故而答案为B。【点评】了解隋炀帝的历史功绩。3.【答案】A【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隋朝建立概况的识记。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灭亡陈朝,统一全国。618年,唐朝建立。故而答案为A。【点评】了解隋朝建立时间。4.【答案】D【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唐朝的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的相关知识。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积极发展与吐蕃族的友好关系,出现文成公主入藏和金城公主入藏。而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 、遣唐使来华都与开放的对外政策有关,与“开明的民族政策”无关。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点评】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的知识。5.【答案】B【知识点】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唐代主要诗人的相关知识。D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是诗仙,C的诗通俗易懂。B生活在唐由盛转衰时期,他的诗反映时代特点,被后人称为“诗史”,故答案为B。【点评】了解我国唐代的主要诗人。6.【答案】D【知识点】隋的兴亡;贞观之治【解析】【分析】隋炀帝统治时期,继承了开皇之治盛世局面的基础,社会经济繁荣。国家财政困难,军费不足与历史实际不符,不是隋朝灭亡的原因,故选D。【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 。7.【答案】B【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故选B项。【点评】掌握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8.【答案】C【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唐朝对外交流密切的认识,根据题干唐朝出图土的大量的大食金币,波斯撒珊银币和东罗马金币来看,唐朝时期和大食,波斯和东罗马国家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体现了唐朝的中外贸易十分繁盛,A,B,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唐朝时期,政治清明,文化发达,民族关系和谐,对外交往繁盛,对于唐朝时期和外国的关系,同学们要注意识记和掌握。9.【答案】A【知识点】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解析】【分析】题目给出的马可 波罗来中国经商发生在元朝,与唐朝无关,据此所有含④的BCD三个选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唐朝开放的交往.解答组合选择题,排除法是比较好用的,一般题目排除一个即可获取正确答案.10.【答案】B【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本题是一道是非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交往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的是唐中宗,故选B。【点评】考查和同为一家的相关知识。11.【答案】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玄奘西游天竺,写成《大唐西域记》。【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唐朝对外交往的代表人物。朝对外交往的代表人物有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玄奘西游天竺,写成《大唐西域记》。【点评】本题了解唐朝对外交流的代表人物12.【答案】(1)胡曾的观点是运河的开通导致隋朝的灭亡。认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隋朝亡于隋扬帝的暴政.并非亡于运河本身。(2)皮日休的观点是符合史实的。他不但指出了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场帝开通大运河的功绩,同时也指出了巡游江都的腐化,作者看间题比较全面,辩证地认识问题,是正确的。(3)用“好”与“坏”来评价大运河的开通太片面了,上述皮日休的观点是比较全面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当然有不同的结论。应该说“好”是看到了其主要方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在开凿运河中,的确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有徭役负担。【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大运河的影响及正确评价大运河的开通。要求学生运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点,从社会发展的长远角度来评价大运河。胡曾的观点是运河的开通导致隋朝的灭亡。认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隋朝亡于隋扬帝的暴政.并非亡于运河本身。皮日休的观点是符合史实的。他不但指出了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场帝开通大运河的功绩,同时也指出了巡游江都的腐化,作者看间题比较全面,辩证地认识问题,是正确的。用“好”与“坏”来评价大运河的开通太片面了,上述皮日休的观点是比较全面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当然有不同的结论。应该说“好”是看到了其主要方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在开凿运河中,的确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有徭役负担。【点评】本题掌握大运河的影响及正确评价大运河的开通13.【答案】(1)以民为本的思想(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贞观之治(2)曲辕犁;筒车(3)三省六部制;①尚书省;②户部(4)藏族;影响:对加强唐蕃友好和发展吐蕃经济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5)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大都重视发展生产;重视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等。【知识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三省六部制【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唐太宗开创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2)本题考查的是开元盛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开始广泛使用曲辕犁和筒车。(3)本题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所示制度为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替皇帝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对诏令的内容进行审核,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负责政令的执行。(4)本题考查的是文成公主入藏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唐蕃友好和发展吐蕃经济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5)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繁荣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繁荣发展的原因有: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大都重视发展生产;重视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三省六部制、文成公主入藏的识记。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二课 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 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二课 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 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