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八上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三框 南宋与金的和战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社八上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三框 南宋与金的和战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历社八上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三框 南宋与金的和战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南宋开始 B.1141年宋金达成协议
C.郾城大捷 D.南宋收复建康
2.南宋著名的抗金队伍是(  )
A.戚家军 B.岳家军 C.杨家军 D.湘军
3.南宋抗金将领中最著名的是(  )
A.戚继光 B.岳飞 C.寇准 D.韩世忠
4.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
A.赵高 B.李林甫 C.秦桧 D.杨国忠
5.(2019八上·江山期中)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黄袍加身 B.澶渊之盟 C.宋金议和 D.郾城大捷
6.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
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的“杭州”在当时的名称是(  )
A.东京 B.临安 C.应天 D.建康
8.南宋抗金斗争的性质是(  )
A.反对民族压迫的正义斗争 B.反对统治阶级压迫的斗争
C.反对外来侵略的正义斗争 D.统治阶级争夺权利的斗争
9.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
A.赞美杭州的繁华 B.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10.下列关于阿骨打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是女真族的杰出首领 ②统一女真各部
③12世纪初在会宁称帝 ④在位期间,提倡“女真旧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品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材料二: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贡送银25万两,绢25万匹。这样形成了宋金对峙的局面。
(1)材料一中的“忠骨”和“佞臣”分别指的是谁?这副对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2)材料二中的“宋”指的是哪个朝代?你怎样看待这个和议?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来看,你有何感受?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5年,宋辽达成和议。宋真宗应允每年向辽输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规定:一、宋高宗向金称臣,并要“世世孙孙谨守臣节”。二、宋金两国,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间的唐、邓两州皆属金国。三、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1)上述两则材料中的“宋”分别指哪个政权?
(2)材料二中的“和议”在当时造成了怎样的割据局面?
(3)上面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两个盟约的内容?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两个盟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岳飞班师后,1141年南宋与金最终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故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宋金达成和议。
ACD三项都不是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不符合题意;
B项1141年宋金达成协议是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金和议及学生的识记能力。知道1141年南宋与金最终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2.【答案】B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1140年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南宋抗金斗争中,最著名的抗金将领是岳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
3.【答案】B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1140年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南宋抗金斗争中,最著名的抗金将领是岳飞。
ABC三项都不是南宋抗金斗争中,最著名的抗金将领,不符合题意;
D项岳飞是南宋抗金斗争中,最著名的抗金将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
4.【答案】C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南宋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受到人民的尊敬,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被后人唾弃。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的是秦桧。故C符合题意;
赵高、李林甫、杨国忠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南宋偏安的有关知识。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岳飞率领南宋军民英勇抗击金军,曾经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但最终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岳飞死后,人们将岳飞埋葬于西子湖畔,人们并在坟前塑造了秦桧等人的铜像。
5.【答案】C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岳飞班师后,1141年南宋与金最终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故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宋金达成和议。
C项宋金议和是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宋金和议的识记能力,知道1141年南宋与金最终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6.【答案】A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靖康之耻。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等人,并掠走典籍、天文仪器以及大批珍宝器物,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耻”。故选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靖康之耻的识记。
7.【答案】B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宋的有关知识。诗中的“杭州”在当时的名称是临安。北宋被金灭掉,南宋建立,都城定在临安,又偏安江南,统治者无心收复失地,所以才有题目诗句“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南宋林升的《题临安邸》。这首诗针对南宋统治阶级苟且偷安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想感情。故选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南宋都城临安的识记。
8.【答案】A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宋抗金斗争的有关知识。岳飞是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他坚持抗金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他坚持抗击少数民族政权金掠夺和袭扰的战争是正义斗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受到拥戴。反对民族压迫的正义战争是南宋抗金的性质。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南宋抗金斗争的理解。
9.【答案】D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宋的有关知识。题干中的诗句出自林升的《题林安邸》,诗中作者讽刺了对南宋统治者的腐败无能,醉生梦死,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南宋史实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0.【答案】B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金统治者的情况的识记。阿骨打是金政权的建立者,1115年,在会宁称帝。而统一女真各部是女真完颜部在11世纪逐渐完成的,故不是阿骨打的事迹。提倡“女真旧风”是金世宗在位时提出的, 也排除。故而答案为B。
【点评】了解金统治者的概况,知道阿骨打的主要事迹。
11.【答案】(1)岳飞、秦桧。表达了人民对岳飞抗金的正义之举的肯定和对岳飞的尊敬、怀念;对秦桧等人残害忠良行为的唾骂。
(2)南宋。这一和议对南宋来说是一个屈辱条约(或不平等条约),因为它是在抗金取得重大胜利的情况下签订的,加重了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宋金之争毕竟是兄弟民族之间的纷争,和议结束了战争,换来了两国的和平相处和安宁以及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
(3)岳飞抗金保护了南宋人民尤其是中原地区人民生命财产不受威胁,保护了中原文化不受破坏,而南宋政府腐朽投降,苟且偷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但也形成了宋金对峙的局面。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岳飞抗金的有关知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中的忠骨是岳飞,佞臣是秦桧。岳飞是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不断壮大,害怕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以所谓的“谋反”罪杀害了岳飞。这副对联表达了人民对岳飞抗金的正义之举的肯定和对岳飞的尊敬、怀念;对秦桧等人残害忠良行为的唾骂。
(2)本题考查的是宋金对峙。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宋”指的是南宋。这一和议对南宋来说是一个屈辱条约(或不平等条约),因为它是在抗金取得重大胜利的情况下签订的,加重了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宋金之争毕竟是兄弟民族之间的纷争,和议结束了战争,换来了两国的和平相处和安宁以及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
(3)本题考查的是宋金对峙。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岳飞抗金保护了南宋人民尤其是中原地区人民生命财产不受威胁,保护了中原文化不受破坏,而南宋政府腐朽投降,苟且偷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但也形成了宋金对峙的局面。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岳飞抗击事迹的识记,对宋金对峙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2.【答案】(1)材料一指北宋,材料二指南宋。
(2)南宋和金对峙的局面。
(3)“澶渊之盟”南宋与金订立的盟约。两次议和的盟约都是在宋军获胜的情况下签订的,反映了宋朝统治者的妥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但议和后形势相对和平,宋辽、宋金之间贸易和文化往来颇繁,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经济和文化生活。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澶渊之盟和宋金和约的相关史实。本题是基础题。材料一是说宋和辽的和约。应该是北宋。材料二是宋和金的和约,应该是南宋。宋和金的和约造成了怎样的南宋和金对峙的局面。“澶渊之盟”南宋与金订立的盟约。两次议和的盟约都是在宋军获胜的情况下签订的,反映了宋朝统治者的妥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但议和后形势相对和平,宋辽、宋金之间贸易和文化往来颇繁,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经济和文化生活。
【点评】本题掌握澶渊之盟和宋金和约的相关史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历社八上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三框 南宋与金的和战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南宋开始 B.1141年宋金达成协议
C.郾城大捷 D.南宋收复建康
【答案】B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岳飞班师后,1141年南宋与金最终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故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宋金达成和议。
ACD三项都不是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不符合题意;
B项1141年宋金达成协议是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金和议及学生的识记能力。知道1141年南宋与金最终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2.南宋著名的抗金队伍是(  )
A.戚家军 B.岳家军 C.杨家军 D.湘军
【答案】B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1140年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南宋抗金斗争中,最著名的抗金将领是岳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
3.南宋抗金将领中最著名的是(  )
A.戚继光 B.岳飞 C.寇准 D.韩世忠
【答案】B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1140年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南宋抗金斗争中,最著名的抗金将领是岳飞。
ABC三项都不是南宋抗金斗争中,最著名的抗金将领,不符合题意;
D项岳飞是南宋抗金斗争中,最著名的抗金将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岳飞抗金的相关史实。
4.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
A.赵高 B.李林甫 C.秦桧 D.杨国忠
【答案】C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南宋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受到人民的尊敬,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被后人唾弃。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的是秦桧。故C符合题意;
赵高、李林甫、杨国忠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南宋偏安的有关知识。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岳飞率领南宋军民英勇抗击金军,曾经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但最终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岳飞死后,人们将岳飞埋葬于西子湖畔,人们并在坟前塑造了秦桧等人的铜像。
5.(2019八上·江山期中)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黄袍加身 B.澶渊之盟 C.宋金议和 D.郾城大捷
【答案】C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岳飞班师后,1141年南宋与金最终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标志着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故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宋金达成和议。
C项宋金议和是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宋金和议的识记能力,知道1141年南宋与金最终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6.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
【答案】A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靖康之耻。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等人,并掠走典籍、天文仪器以及大批珍宝器物,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耻”。故选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靖康之耻的识记。
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的“杭州”在当时的名称是(  )
A.东京 B.临安 C.应天 D.建康
【答案】B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宋的有关知识。诗中的“杭州”在当时的名称是临安。北宋被金灭掉,南宋建立,都城定在临安,又偏安江南,统治者无心收复失地,所以才有题目诗句“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南宋林升的《题临安邸》。这首诗针对南宋统治阶级苟且偷安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想感情。故选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南宋都城临安的识记。
8.南宋抗金斗争的性质是(  )
A.反对民族压迫的正义斗争 B.反对统治阶级压迫的斗争
C.反对外来侵略的正义斗争 D.统治阶级争夺权利的斗争
【答案】A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宋抗金斗争的有关知识。岳飞是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他坚持抗金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他坚持抗击少数民族政权金掠夺和袭扰的战争是正义斗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受到拥戴。反对民族压迫的正义战争是南宋抗金的性质。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南宋抗金斗争的理解。
9.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
A.赞美杭州的繁华 B.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答案】D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宋的有关知识。题干中的诗句出自林升的《题林安邸》,诗中作者讽刺了对南宋统治者的腐败无能,醉生梦死,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南宋史实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0.下列关于阿骨打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是女真族的杰出首领 ②统一女真各部
③12世纪初在会宁称帝 ④在位期间,提倡“女真旧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B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于金统治者的情况的识记。阿骨打是金政权的建立者,1115年,在会宁称帝。而统一女真各部是女真完颜部在11世纪逐渐完成的,故不是阿骨打的事迹。提倡“女真旧风”是金世宗在位时提出的, 也排除。故而答案为B。
【点评】了解金统治者的概况,知道阿骨打的主要事迹。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品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材料二: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贡送银25万两,绢25万匹。这样形成了宋金对峙的局面。
(1)材料一中的“忠骨”和“佞臣”分别指的是谁?这副对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2)材料二中的“宋”指的是哪个朝代?你怎样看待这个和议?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来看,你有何感受?
【答案】(1)岳飞、秦桧。表达了人民对岳飞抗金的正义之举的肯定和对岳飞的尊敬、怀念;对秦桧等人残害忠良行为的唾骂。
(2)南宋。这一和议对南宋来说是一个屈辱条约(或不平等条约),因为它是在抗金取得重大胜利的情况下签订的,加重了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宋金之争毕竟是兄弟民族之间的纷争,和议结束了战争,换来了两国的和平相处和安宁以及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
(3)岳飞抗金保护了南宋人民尤其是中原地区人民生命财产不受威胁,保护了中原文化不受破坏,而南宋政府腐朽投降,苟且偷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但也形成了宋金对峙的局面。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岳飞抗金的有关知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中的忠骨是岳飞,佞臣是秦桧。岳飞是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不断壮大,害怕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以所谓的“谋反”罪杀害了岳飞。这副对联表达了人民对岳飞抗金的正义之举的肯定和对岳飞的尊敬、怀念;对秦桧等人残害忠良行为的唾骂。
(2)本题考查的是宋金对峙。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宋”指的是南宋。这一和议对南宋来说是一个屈辱条约(或不平等条约),因为它是在抗金取得重大胜利的情况下签订的,加重了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宋金之争毕竟是兄弟民族之间的纷争,和议结束了战争,换来了两国的和平相处和安宁以及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
(3)本题考查的是宋金对峙。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岳飞抗金保护了南宋人民尤其是中原地区人民生命财产不受威胁,保护了中原文化不受破坏,而南宋政府腐朽投降,苟且偷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但也形成了宋金对峙的局面。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岳飞抗击事迹的识记,对宋金对峙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5年,宋辽达成和议。宋真宗应允每年向辽输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规定:一、宋高宗向金称臣,并要“世世孙孙谨守臣节”。二、宋金两国,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间的唐、邓两州皆属金国。三、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1)上述两则材料中的“宋”分别指哪个政权?
(2)材料二中的“和议”在当时造成了怎样的割据局面?
(3)上面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两个盟约的内容?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两个盟约?
【答案】(1)材料一指北宋,材料二指南宋。
(2)南宋和金对峙的局面。
(3)“澶渊之盟”南宋与金订立的盟约。两次议和的盟约都是在宋军获胜的情况下签订的,反映了宋朝统治者的妥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但议和后形势相对和平,宋辽、宋金之间贸易和文化往来颇繁,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经济和文化生活。
【知识点】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澶渊之盟和宋金和约的相关史实。本题是基础题。材料一是说宋和辽的和约。应该是北宋。材料二是宋和金的和约,应该是南宋。宋和金的和约造成了怎样的南宋和金对峙的局面。“澶渊之盟”南宋与金订立的盟约。两次议和的盟约都是在宋军获胜的情况下签订的,反映了宋朝统治者的妥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但议和后形势相对和平,宋辽、宋金之间贸易和文化往来颇繁,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经济和文化生活。
【点评】本题掌握澶渊之盟和宋金和约的相关史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