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秦汉时期斗技文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国家的统一 ②生产的发展 ③各民族之间的交往④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印度教 C.道教 D.佛教3.某同学想利用假期去游览道教圣地,他应该去( )A.山东五莲山 B.四川青城山C.洛阳白马寺 D.洛阳龙门石窟4.佛教在中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遍布全国各地的佛教寺院是令许多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在( )A.陕西西安 B.陕西咸阳C.河南洛阳 D.江苏南京5.与“千手观音” “普度众生”等词语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6.俗语“人人阿弥陀,家家观世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佛教传人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A.秦朝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7.《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 )A.纪传体通史 B.纪传体断代史C.编年体通史 D.编年体断代史8.如果你对商朝的历史感兴趣,想印证甲骨文所反映的商王活动和当时的社会情况,应参考下列哪部史书( )A.《春秋》 B.《后汉书》C.《史记》 D.《汉书》9.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创作的史书被认为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这里的“他”是( )A.孔子 B.司马迁C.杜甫 D.司马光10.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纪传体通史是( )A.《史记》 B.《汉书》C.《后汉书》 D.《资治通鉴》11.右图所示邮票纪念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他的著作是( )A.《史记》 B.《水经注》C.《伤寒杂病论》 D.《齐民要术》12.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史记》C.《梦溪笔谈》 D.《天工开物》13.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资治通鉴》 B.《水经注》C.《天工开物》 D.《史记》14.能够通过右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②文景之治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③④⑤15.《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商鞅变法 ④赤壁之战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6.(2019八上·江山期中)史学巨著《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巨著的体例是( )A.编年体通史 B.编年体断代史C.纪传体通史 D.纪传体断代史17.右图所示是初三小李同学在历史复习课上作的笔记,其中“4.”后面空白处应填写的历史人物是( )A.祖冲之 B.顾恺之 C.司马迁 D.贾思勰18.下图中的体操图片与下列哪位人物有关?( )A.华佗 B.扁鹊 C.张衡 D.张仲景19.现代临床医学中,若要给患者做手术,一般会在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局部或全身麻醉。世界上最早制成全身麻醉药剂的人是( )A.张仲景 B.华佗 C.扁鹊 D.李时珍20.河南省南阳市有一著名景点——“医圣祠”,纪念的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这位医学家是( )A.张仲景 B.华佗 C.蔡伦 D.孙思邈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时期我国古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在他十五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带他到太史署去看一批藏书。这批藏书有一万三千多卷,皇上要求司马迁的父亲尽快整理出来。这可难办了,这一万多卷书中,有的已残缺不全,有的只有上卷无下卷,有的竹简的牛皮韦编也断了。因此,要整理就必须通过阅读进行筛选和补充,而且还必须是有学问、有毅力的人来做。听到这事后,司马迁就自告奋勇地说:“这些书我能读完。”父亲问:“你说说怎么个读法 ”“一万三千多卷,乍看是大得吓人的数字,但是,我算了一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如果每天读十卷,那读四年,也差不多读完了。”从此,司马迁按自己所说的去做,每天坚持读十卷,直到把这批书读完。这就是“读万卷书”典故的由来。材料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请回答:(1)材料说的是哪部著作?(2)著作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人?(3)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著作是什么体裁?为什么叫这个体裁?(5)如何评价这部著作?(6)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作为一个史学家应具有哪些精神品质?22.阅读下列材料:“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请回答:(1)以上材料是谁的言论?(2)这段材料出自他的什么著作?(3)他的这部著作的核心思想是什么?(4)你认为他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材料二 见右图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判断右图中的人物是谁?(2)他撰写的史学名著是什么?(3)该书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24.阅读下列材料:“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班固(1)材料说的是哪部著作?(2) 著作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人?(3) 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著作是什么体裁?为什么叫这个体裁。(5)如何评价这部著作?25.下图是著名的洛阳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读图讨论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佛教何时传入我国的?为什么很快受到我国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2)能否举出一些实例,谈谈佛教对我国文化产生的影响。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昌盛的秦汉文化考点的理解。秦汉时期科技文化的发展原因有: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生产)的发展;各民族的交往;文化教育的发展,对外交流频繁。而秦汉科技书本上本没有提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既是有,也是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结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选择A。【点评】要求学生昌盛的秦汉文化的成因。2.【答案】C【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东汉时期的文化及世界主要宗教的诞生地。基督教诞生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印度教和佛教均是诞生于古代印度。只有道教是诞生于我国的本土宗教。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东汉时期的文化及世界主要宗教的诞生地3.【答案】B【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昌盛的秦汉文化的了解。山东五莲山、洛阳白马寺和龙马石窟是佛教的宗教文化景观。四川青城山是道教的宗教文化景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选择B。【点评】要求学生了解昌盛的秦汉文化——道教的宗教文化景观。4.【答案】C【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佛教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情况。中国最早的寺庙是白马寺,是汉明帝于河南洛阳所建,所以,答案为C。【点评】 了解佛教在我的传播与发展。5.【答案】A【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世界上主要宗教教义的了解。从题干中“观音”、”普度众生“等信息可知与佛教有关,因为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而且佛教以慈悲为怀,尽力救济百姓以便登上彼岸,即普度众生,由此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点评】了解世界上主要宗教的教义。6.【答案】B【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的认知。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而公元25年,东汉建立,公元1世纪即两汉时期,即答案B。【点评】知道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及所处朝代。7.【答案】A【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史记》知识点的考查。《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因此答案选A。【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史记》的历史地位。8.【答案】C【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中史学成就的相关知识。《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因此在《史记》可以查阅商朝的历史。而《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汉书》记载了西汉王朝一朝的历史,《春秋》按年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前 722~前481或前479)的历史大事,都查阅不到关于商朝的资料。【点评】了解昌盛的秦汉文化中有关史书的记载时间和记录内容。9.【答案】B【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中史学成就的相关知识。司马迁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创作的《史记》被认为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故选B。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杜甫是唐朝著名的诗人,被称为“诗圣”;司马光是北宋著名史学家,著有《资治通鉴》。【点评】了解《史记》的,理解其对后世的史学界,文学界和思想界影响深远。10.【答案】A【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中史学成就的相关知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指司马迁的《史记》。“史家之绝唱”是说其历史学成就。司马迁参酌古今,创造出史书撰写的新体例。“无韵之《离骚》”是说其文学成就。司马迁著史绝非局限于文献的收集、整理、考证,也不是以一种冷漠的态度从外部客观地观察历史,他是带着深切的痛苦去理解笔下人物的奋斗和成败,所以笔端常饱含着悲愤。此题答案选A。【点评】了解司马迁和《史记》等知识。11.【答案】A【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中史学成就的相关知识。司马迁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创作的《史记》被认为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故选A。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史事,所以“通古今之变”中的“古”指黄帝时期,“今”是指汉武帝时期。“成一家之言”指的是成就自己的独立完善的理论著述,也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体例。 【点评】了解《史记》的相关内容,理解后人赞誉司马迁的理由。12.【答案】B【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中史学成就的相关知识。《史记》 重点考查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因文笔生动,史料翔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点评】了解《史记》 的文学地位。13.【答案】D【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中史学成就的相关知识。《史记》 重点考查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因文笔生动,史料翔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点评】了解《史记》 的文学地位。14.【答案】B【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中史学成就的相关知识。《史记》 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和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时的历史,所以《史记》中无从考证。【点评】了解《史记》的概况,知道该书所记载的历史时间范畴。15.【答案】C【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中史学成就的相关知识。《史记》 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西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④赤壁之战 ”是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前发生的历史事件,所以在《史记》中无从考证。【点评】了解《史记》所记载得历史时间范畴。16.【答案】C【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中史学成就的相关知识。《史记》 重点考查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因文笔生动,史料翔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点评】了解《史记》编写格式,即体例,区别纪传体,编年体,通史,断代史。17.【答案】C【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的相关知识。《史记》 是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根据课本所学,该书作者是司马迁。其他答案:A 祖冲之的圆周率,B 顾恺之的绘画,D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北魏一部综合性农书。【点评】了解古代秦汉的文化成就,历史上古代名人及其作品。18.【答案】A【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成就的相关知识。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的活动姿态,编成“五禽之戏”,传授给人们,以锻炼身体。五禽戏是以体育活动为主,与气功结合的健身运动。扁鹊善于运用问闻望切四诊法;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专著。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和文学家,最突出的成就是地动仪的发明。【点评】了解秦汉文化的杰出历史名人和他们的代表成就,学会区分医学界的主要人物及其成就。19.【答案】B【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中医学成就的相关知识。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的民间“神医“,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手术前让病人和酒服下,待病人失去知觉后,再进行开刀等外科手术,如腹腔肿瘤的摘除,胃肠缝合等大手术。麻沸散的创制成功不仅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重大发明,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这项发明比西方早一千七百多年。【点评】了解华佗的医学成就--“麻沸散”的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医学界的贡献。20.【答案】A【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中医学成就的相关知识。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市西南)人,当时连年战乱,疾病流行,为使人民解除病痛,挽救病人的生命,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写成了举世闻名的《伤寒杂病论》。这是我国第一部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专著,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对以后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张仲景是中国古代卓有贡献的医学家,后世尊称他为“医圣”。【点评】了解秦汉时期我国医学成就的相关知识,知道张仲景的主要医学成就及其对后世医学界的贡献。21.【答案】(1)《史记》(2)司马迁、西汉(3)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4)纪传体。因为“本纪“和“纪传”是书的主体,所以称为纪传体。(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严谨的史学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6)提示:勤奋学习,博览古今书籍;不怕困难,多参加社会实践;不畏权贵,敢于秉笔直书。等等。(可自由发挥)【知识点】《史记》与司马迁【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该题考查了司马迁撰写的《史记》的内容和影响以及司马迁治史的态度的现实意义。学生通过答题,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同时又提高了自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点评】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22.【答案】(1)王充。(2)《论衡》。(3)世界上是没有鬼神存在的。(4)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斗争的精神。【知识点】中国古代科学著作【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充的成就,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点评】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应加强训练。23.【答案】(1)司马迁(2)《史记》(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知识点】《史记》与司马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司马迁及其成就,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点评】考查学生分析和识图能力。24.【答案】(1)《史记》。(2)司马迁;西汉。(3)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4)纪传体;因为“本纪“和“纪传”是书的主体,所以称为纪传体。(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严谨的史学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知识点】《史记》与司马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司马迁及其成就,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点评】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应加强分析能力的训练。25.【答案】(1)佛教是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的,东汉才得到广泛传播,它所以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是因为佛教宣称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它使人们为了幸福便会忍受现世的一切苦难,而不去反抗、斗争。这正迎合了封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反对封建剥削和压迫斗争的需要。(2)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艺术方面,随着佛教传播,兴起了建塔造像的佛教艺术。洛阳白马寺就是其中一个。世界闻名的龙门、云冈、敦煌等石窟,就是我国雕塑艺术的宝库。还有许多塔寺建筑,不少保存至今,成为我国一些地区的风景名胜。【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佛教与道教【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佛教的知识,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点评】考查学生分析和识图能力。1 / 1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秦汉时期斗技文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国家的统一 ②生产的发展 ③各民族之间的交往④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A【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昌盛的秦汉文化考点的理解。秦汉时期科技文化的发展原因有: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生产)的发展;各民族的交往;文化教育的发展,对外交流频繁。而秦汉科技书本上本没有提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既是有,也是科技文化迅速发展的结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选择A。【点评】要求学生昌盛的秦汉文化的成因。2.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印度教 C.道教 D.佛教【答案】C【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东汉时期的文化及世界主要宗教的诞生地。基督教诞生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印度教和佛教均是诞生于古代印度。只有道教是诞生于我国的本土宗教。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东汉时期的文化及世界主要宗教的诞生地3.某同学想利用假期去游览道教圣地,他应该去( )A.山东五莲山 B.四川青城山C.洛阳白马寺 D.洛阳龙门石窟【答案】B【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昌盛的秦汉文化的了解。山东五莲山、洛阳白马寺和龙马石窟是佛教的宗教文化景观。四川青城山是道教的宗教文化景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选择B。【点评】要求学生了解昌盛的秦汉文化——道教的宗教文化景观。4.佛教在中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遍布全国各地的佛教寺院是令许多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在( )A.陕西西安 B.陕西咸阳C.河南洛阳 D.江苏南京【答案】C【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佛教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情况。中国最早的寺庙是白马寺,是汉明帝于河南洛阳所建,所以,答案为C。【点评】 了解佛教在我的传播与发展。5.与“千手观音” “普度众生”等词语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答案】A【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世界上主要宗教教义的了解。从题干中“观音”、”普度众生“等信息可知与佛教有关,因为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而且佛教以慈悲为怀,尽力救济百姓以便登上彼岸,即普度众生,由此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点评】了解世界上主要宗教的教义。6.俗语“人人阿弥陀,家家观世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佛教传人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A.秦朝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答案】B【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的认知。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而公元25年,东汉建立,公元1世纪即两汉时期,即答案B。【点评】知道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及所处朝代。7.《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 )A.纪传体通史 B.纪传体断代史C.编年体通史 D.编年体断代史【答案】A【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史记》知识点的考查。《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因此答案选A。【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史记》的历史地位。8.如果你对商朝的历史感兴趣,想印证甲骨文所反映的商王活动和当时的社会情况,应参考下列哪部史书( )A.《春秋》 B.《后汉书》C.《史记》 D.《汉书》【答案】C【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中史学成就的相关知识。《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因此在《史记》可以查阅商朝的历史。而《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汉书》记载了西汉王朝一朝的历史,《春秋》按年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前 722~前481或前479)的历史大事,都查阅不到关于商朝的资料。【点评】了解昌盛的秦汉文化中有关史书的记载时间和记录内容。9.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创作的史书被认为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这里的“他”是( )A.孔子 B.司马迁C.杜甫 D.司马光【答案】B【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中史学成就的相关知识。司马迁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创作的《史记》被认为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故选B。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杜甫是唐朝著名的诗人,被称为“诗圣”;司马光是北宋著名史学家,著有《资治通鉴》。【点评】了解《史记》的,理解其对后世的史学界,文学界和思想界影响深远。10.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纪传体通史是( )A.《史记》 B.《汉书》C.《后汉书》 D.《资治通鉴》【答案】A【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中史学成就的相关知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指司马迁的《史记》。“史家之绝唱”是说其历史学成就。司马迁参酌古今,创造出史书撰写的新体例。“无韵之《离骚》”是说其文学成就。司马迁著史绝非局限于文献的收集、整理、考证,也不是以一种冷漠的态度从外部客观地观察历史,他是带着深切的痛苦去理解笔下人物的奋斗和成败,所以笔端常饱含着悲愤。此题答案选A。【点评】了解司马迁和《史记》等知识。11.右图所示邮票纪念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他的著作是( )A.《史记》 B.《水经注》C.《伤寒杂病论》 D.《齐民要术》【答案】A【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中史学成就的相关知识。司马迁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创作的《史记》被认为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故选A。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史事,所以“通古今之变”中的“古”指黄帝时期,“今”是指汉武帝时期。“成一家之言”指的是成就自己的独立完善的理论著述,也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体例。 【点评】了解《史记》的相关内容,理解后人赞誉司马迁的理由。12.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史记》C.《梦溪笔谈》 D.《天工开物》【答案】B【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中史学成就的相关知识。《史记》 重点考查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因文笔生动,史料翔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点评】了解《史记》 的文学地位。13.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资治通鉴》 B.《水经注》C.《天工开物》 D.《史记》【答案】D【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中史学成就的相关知识。《史记》 重点考查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因文笔生动,史料翔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点评】了解《史记》 的文学地位。14.能够通过右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②文景之治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③④⑤【答案】B【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中史学成就的相关知识。《史记》 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和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时的历史,所以《史记》中无从考证。【点评】了解《史记》的概况,知道该书所记载的历史时间范畴。15.《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商鞅变法 ④赤壁之战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C【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中史学成就的相关知识。《史记》 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西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④赤壁之战 ”是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前发生的历史事件,所以在《史记》中无从考证。【点评】了解《史记》所记载得历史时间范畴。16.(2019八上·江山期中)史学巨著《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巨著的体例是( )A.编年体通史 B.编年体断代史C.纪传体通史 D.纪传体断代史【答案】C【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中史学成就的相关知识。《史记》 重点考查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因文笔生动,史料翔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点评】了解《史记》编写格式,即体例,区别纪传体,编年体,通史,断代史。17.右图所示是初三小李同学在历史复习课上作的笔记,其中“4.”后面空白处应填写的历史人物是( )A.祖冲之 B.顾恺之 C.司马迁 D.贾思勰【答案】C【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的相关知识。《史记》 是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根据课本所学,该书作者是司马迁。其他答案:A 祖冲之的圆周率,B 顾恺之的绘画,D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北魏一部综合性农书。【点评】了解古代秦汉的文化成就,历史上古代名人及其作品。18.下图中的体操图片与下列哪位人物有关?( )A.华佗 B.扁鹊 C.张衡 D.张仲景【答案】A【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成就的相关知识。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的活动姿态,编成“五禽之戏”,传授给人们,以锻炼身体。五禽戏是以体育活动为主,与气功结合的健身运动。扁鹊善于运用问闻望切四诊法;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专著。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和文学家,最突出的成就是地动仪的发明。【点评】了解秦汉文化的杰出历史名人和他们的代表成就,学会区分医学界的主要人物及其成就。19.现代临床医学中,若要给患者做手术,一般会在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局部或全身麻醉。世界上最早制成全身麻醉药剂的人是( )A.张仲景 B.华佗 C.扁鹊 D.李时珍【答案】B【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中医学成就的相关知识。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的民间“神医“,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手术前让病人和酒服下,待病人失去知觉后,再进行开刀等外科手术,如腹腔肿瘤的摘除,胃肠缝合等大手术。麻沸散的创制成功不仅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重大发明,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这项发明比西方早一千七百多年。【点评】了解华佗的医学成就--“麻沸散”的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医学界的贡献。20.河南省南阳市有一著名景点——“医圣祠”,纪念的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这位医学家是( )A.张仲景 B.华佗 C.蔡伦 D.孙思邈【答案】A【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中医学成就的相关知识。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市西南)人,当时连年战乱,疾病流行,为使人民解除病痛,挽救病人的生命,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写成了举世闻名的《伤寒杂病论》。这是我国第一部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专著,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对以后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张仲景是中国古代卓有贡献的医学家,后世尊称他为“医圣”。【点评】了解秦汉时期我国医学成就的相关知识,知道张仲景的主要医学成就及其对后世医学界的贡献。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时期我国古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在他十五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带他到太史署去看一批藏书。这批藏书有一万三千多卷,皇上要求司马迁的父亲尽快整理出来。这可难办了,这一万多卷书中,有的已残缺不全,有的只有上卷无下卷,有的竹简的牛皮韦编也断了。因此,要整理就必须通过阅读进行筛选和补充,而且还必须是有学问、有毅力的人来做。听到这事后,司马迁就自告奋勇地说:“这些书我能读完。”父亲问:“你说说怎么个读法 ”“一万三千多卷,乍看是大得吓人的数字,但是,我算了一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如果每天读十卷,那读四年,也差不多读完了。”从此,司马迁按自己所说的去做,每天坚持读十卷,直到把这批书读完。这就是“读万卷书”典故的由来。材料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请回答:(1)材料说的是哪部著作?(2)著作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人?(3)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著作是什么体裁?为什么叫这个体裁?(5)如何评价这部著作?(6)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作为一个史学家应具有哪些精神品质?【答案】(1)《史记》(2)司马迁、西汉(3)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4)纪传体。因为“本纪“和“纪传”是书的主体,所以称为纪传体。(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严谨的史学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6)提示:勤奋学习,博览古今书籍;不怕困难,多参加社会实践;不畏权贵,敢于秉笔直书。等等。(可自由发挥)【知识点】《史记》与司马迁【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该题考查了司马迁撰写的《史记》的内容和影响以及司马迁治史的态度的现实意义。学生通过答题,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同时又提高了自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点评】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22.阅读下列材料:“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请回答:(1)以上材料是谁的言论?(2)这段材料出自他的什么著作?(3)他的这部著作的核心思想是什么?(4)你认为他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答案】(1)王充。(2)《论衡》。(3)世界上是没有鬼神存在的。(4)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斗争的精神。【知识点】中国古代科学著作【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充的成就,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点评】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应加强训练。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材料二 见右图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判断右图中的人物是谁?(2)他撰写的史学名著是什么?(3)该书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答案】(1)司马迁(2)《史记》(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知识点】《史记》与司马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司马迁及其成就,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点评】考查学生分析和识图能力。24.阅读下列材料:“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班固(1)材料说的是哪部著作?(2) 著作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人?(3) 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著作是什么体裁?为什么叫这个体裁。(5)如何评价这部著作?【答案】(1)《史记》。(2)司马迁;西汉。(3)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4)纪传体;因为“本纪“和“纪传”是书的主体,所以称为纪传体。(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严谨的史学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知识点】《史记》与司马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司马迁及其成就,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点评】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应加强分析能力的训练。25.下图是著名的洛阳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读图讨论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佛教何时传入我国的?为什么很快受到我国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2)能否举出一些实例,谈谈佛教对我国文化产生的影响。【答案】(1)佛教是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的,东汉才得到广泛传播,它所以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是因为佛教宣称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它使人们为了幸福便会忍受现世的一切苦难,而不去反抗、斗争。这正迎合了封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反对封建剥削和压迫斗争的需要。(2)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艺术方面,随着佛教传播,兴起了建塔造像的佛教艺术。洛阳白马寺就是其中一个。世界闻名的龙门、云冈、敦煌等石窟,就是我国雕塑艺术的宝库。还有许多塔寺建筑,不少保存至今,成为我国一些地区的风景名胜。【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佛教与道教【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佛教的知识,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点评】考查学生分析和识图能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