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历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初中历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初中历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同步练习
一、带着地形图去越野
1.读下列四张图幅相同的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四幅图中ab段坡度最缓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幅图中ab段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下列关于这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的等高距不同
B.四幅图中只有丙是洼地
C.图乙的ab段是山脊
D.图甲最适合进行有挑战性的登山活动
2.(2018七上·秀洲月考)图中字母C代表的地形部位(  )
A.山谷 B.鞍部 C.山脊 D.山顶
3.(2018七上·绍兴月考)张明与爷爷一起去登山望远,登山前张明查阅了下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上图被称为(  )
A.政区图 B.交通图
C.导游图 D.等高线地形图
(2)甲处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是(  )
A.跳水运动 B.攀岩运动 C.滑雪运动 D.跳伞运动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  )
A.山峰 B.陡坡 C.缓坡 D.峭壁
4.(2018九下·金华月考)下图是两幅图幅相同、等高距相等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D处的坡度比EF处缓 B.乙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甲图大
C.EF处的实际距离比CD大 D.CD的坡度和EF一样大
5.(2017七上·常山月考)下列选项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同的是(  )
A.①山谷;②鞍部;③山脊;④山顶
B.①山谷;②山顶;③鞍部;④山脊
C.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
D.①山脊;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6.(2017七上·常山月考)读下图“某地等高线(米)地形示意图”,完成小题。
(1)甲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脊 B.山谷 C.陡崖 D.山峰
(2)若乙地气温为25℃,丙地的气温为(  )
A.26.2℃ B.26.8℃ C.23.8℃ D.23.2℃
7.(2017七上·湖州期中)读下图,回答小题。
(1)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是(  )
A.500米 B.500~600米之间
C.550米 D.600~700米之间
(2)某班学生计划分成四个登山活动小组,目标是图中所示的山峰,沿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方向进行攀登。其中一组想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攀登方式,其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带着地图去旅行
8.(2018七上·天台月考)观察下图中,林地在耕地的(  )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正北方向 D.东南方向
9.(2018七上·绍兴月考)读某校平面图,运动场在教学楼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正南方向
10.(2018七上·绍兴月考)已知台湾位于北京的东南方,那么北京位于台湾的(  )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11.(2018七上·绍兴月考)早晨,我们迎着太阳来学校,有微风吹来,令你的红领巾飘向你的左手边。你认为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
A.晴,有偏东风 B.晴,有偏南风
C.晴,有偏西风 D.晴,有偏北风
12.(2018七上·绍兴月考)早上,小明背着书包,迎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去上学,小明的学校在他家的(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13.(2017七上·台州期中)在地图上,普遍采用的定向方法是(  )
A.一般定向法 B.指向标定向法
C.经纬网定向法 D.实物定向法
14.元朝时,温州人周达观奉命随外交使团远赴真腊(今柬埔寨)。回国后,他把自己的见闻写成了《真腊风土记》。结合图片,回答。
该使团船队远赴真腊的航行方向是(  )
A.由南往北 B.由北往南
C.由西北往东南 D.由东北往西南
三、材料探究
15.(2018七上·湖州期末)有一种称呼叫“驴友”,是对户外自助自主旅行爱好者的爱称。下图为某“驴友”提供的一幅活动区域图,读图,完成问题。
(1)第一站:进入A地,发现A地的地形类型是   ,理由是   。
(2)第二站:在a、b两条支流中,想选择一条水流较急的河流进行探险,应选择   (填字母),理由是   。
(3)第三站:探险过程中迷路了,不知不觉走到了乙村,查看地图后,想由乙村回到甲村,路线①和②哪条比较省力?为什么?
16.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的地形是     ,B点的海拔为     米。
(2)图中河流流向大致是     ,说明河流经过的地方地势     高     低。
(3)如果①②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有河流流过,则小河有可能位于哪处?请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D
(2)D
(3)C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 (1)四幅图中ab段坡度最缓的是丁图。因为在图幅相同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应越小,内容越详细,坡度越大.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水往低处流,由此可以推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四幅图中ab段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丁图。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3) 图中给出的等高距都是100米,A错误;四幅图中,只有丁是洼地,其余是山顶,B错误;图乙的ab段是山脊,C正确; 最适合进行有挑战性的登山活动应该选择在坡度大的陡崖处,D错误;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一定相同;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称为等高距,同一幅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
2.【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分析,C处等高线比较稀疏,两边等高线对称分布,属于两座山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说明是鞍部。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答案】(1)D
(2)B
(3)C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 (1)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由此可知,上图被称为等高线地形图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规律可知,甲处有多条等高线在此相交,说明是陡崖,所以,甲处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是攀岩运动。但是由于海拔不是太高,周围没有水域,不适合其他运动。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坡度比较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坡度比较陡。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4.【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图信息的判读,同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度大,地图包括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所以乙图反应的实际范围比甲图小,B不符合题意;CD和EF的图上坡度一样,但EF所表示的范围比CD大,所以CD处的坡度比EF处大,C符合题意,A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地形的内容,通过分析题干中的图片,考查学生对于等高线的对比。
5.【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从图中看出,A处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是山谷,B处位于两山顶之间比较低洼的地方是鞍部,C处的等高线向海拔低凸是山脊,D处四周低中间高是山顶.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延伸方向、数值大小,可判断出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
6.【答案】(1)C
(2)A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线重合处,必为峭壁。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2)乙地的海拔高度是500米,丙地的海拔是300米,两地相差200米,温度相差1.2 ℃。丙地比乙地低,气温高,25+1.2=26.2 ℃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1)C;(2)A。
【点评】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一定相同;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称为等高距,同一幅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
7.【答案】(1)B
(2)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有关知识。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0米,最高的等高线的海拔500米,所以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是500~600米之间。故选B。
(2)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等高线稀疏,地势平缓。②路线处等高线最密集,地势陡峭,适合攀登,具有挑战性。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8.【答案】C
【知识点】方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方向的判断。此图采用指向标定向法,所以林地在耕地的正北方向。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方向的判断。
9.【答案】D
【知识点】方向
【解析】【分析】图中左上角有指向标,是指向标地图。指向标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根据指向标的方向可知, 运动场在教学楼的正南方向。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一是经纬网判断法,二是指向标判断法,三是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法,一般范围较小的地图都有指向标,习惯上规定指向标统一指向北。
10.【答案】C
【知识点】方向
【解析】【分析】 已知台湾位于北京的东南方,那么北京位于台湾的西北方向。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11.【答案】B
【知识点】方向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早晨迎着太阳,说明是晴天;有风吹来,使红领巾飘向左手边,根据日出在东边,又是迎着太阳走,说明向东走,左手边是北边,风从南边吹来,是偏南风。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就是指空气自北向南流动。风向一般用8个方位表示。分别为: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
12.【答案】A
【知识点】方向
【解析】【分析】据题分析,日出东方,小明迎着太阳上学,说明朝东走,小明从家出发向东走到学校,学校在他家的东方。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13.【答案】A
【知识点】方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定向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地图上,普遍采用的定向方法是一般定向法。故选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定向法的识记。
14.【答案】D
【知识点】方向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由一般定向法判定该船队的航行方向是由东北往西南。
【点评】知道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
15.【答案】(1)盆地;因为等高线基本是闭合的,数值是外面大里面小,说明海拔是外高里低
(2)a;a处比b处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比b处陡,水流也比较急
(3)路线②;等高距不大,经过坡度和缓的地形,避免陡坡和爬坡。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A地的地形类型是盆地,理由: 等高线基本是闭合的,数值是外面大里面小,说明海拔是外高里低 。中间低,四周高是盆地。
(2)河流的流速与地势的高低有关,落差大,坡度大,流速大。 a处比b处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比b处陡,水流也比较急 。
(3) 路线①和②比较, 路线②比较省力,甲乙两地相对高度不大, 路线①行走的过程中需要爬坡,比较费力, 路线②经过坡度和缓的地形,避免陡坡和爬坡。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6.【答案】(1)山峰;400
(2)自北向南;北;南
(3)①处。因为①处为山谷,容易集水成河。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图为载体,要求学生掌握等高线地图的判读以及不同的地形等高线图。山顶(山峰):等高线 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容易形成河流。图中采用一般定向法确定方向的,由图中的海拔高度可知地势北高南低,所以河流是自北向南。
【点评】本题目要求学生掌握等高线地图的判读以及不同的地形等高线图,主要注重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有用信息的能力。
1 / 1初中历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同步练习
一、带着地形图去越野
1.读下列四张图幅相同的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四幅图中ab段坡度最缓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幅图中ab段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下列关于这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的等高距不同
B.四幅图中只有丙是洼地
C.图乙的ab段是山脊
D.图甲最适合进行有挑战性的登山活动
【答案】(1)D
(2)D
(3)C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 (1)四幅图中ab段坡度最缓的是丁图。因为在图幅相同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应越小,内容越详细,坡度越大.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水往低处流,由此可以推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四幅图中ab段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丁图。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3) 图中给出的等高距都是100米,A错误;四幅图中,只有丁是洼地,其余是山顶,B错误;图乙的ab段是山脊,C正确; 最适合进行有挑战性的登山活动应该选择在坡度大的陡崖处,D错误;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一定相同;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称为等高距,同一幅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
2.(2018七上·秀洲月考)图中字母C代表的地形部位(  )
A.山谷 B.鞍部 C.山脊 D.山顶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分析,C处等高线比较稀疏,两边等高线对称分布,属于两座山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说明是鞍部。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2018七上·绍兴月考)张明与爷爷一起去登山望远,登山前张明查阅了下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上图被称为(  )
A.政区图 B.交通图
C.导游图 D.等高线地形图
(2)甲处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是(  )
A.跳水运动 B.攀岩运动 C.滑雪运动 D.跳伞运动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  )
A.山峰 B.陡坡 C.缓坡 D.峭壁
【答案】(1)D
(2)B
(3)C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 (1)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由此可知,上图被称为等高线地形图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规律可知,甲处有多条等高线在此相交,说明是陡崖,所以,甲处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是攀岩运动。但是由于海拔不是太高,周围没有水域,不适合其他运动。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坡度比较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坡度比较陡。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4.(2018九下·金华月考)下图是两幅图幅相同、等高距相等的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D处的坡度比EF处缓 B.乙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甲图大
C.EF处的实际距离比CD大 D.CD的坡度和EF一样大
【答案】C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地图信息的判读,同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度大,地图包括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所以乙图反应的实际范围比甲图小,B不符合题意;CD和EF的图上坡度一样,但EF所表示的范围比CD大,所以CD处的坡度比EF处大,C符合题意,A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地形的内容,通过分析题干中的图片,考查学生对于等高线的对比。
5.(2017七上·常山月考)下列选项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同的是(  )
A.①山谷;②鞍部;③山脊;④山顶
B.①山谷;②山顶;③鞍部;④山脊
C.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
D.①山脊;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答案】A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从图中看出,A处的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是山谷,B处位于两山顶之间比较低洼的地方是鞍部,C处的等高线向海拔低凸是山脊,D处四周低中间高是山顶.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延伸方向、数值大小,可判断出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
6.(2017七上·常山月考)读下图“某地等高线(米)地形示意图”,完成小题。
(1)甲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脊 B.山谷 C.陡崖 D.山峰
(2)若乙地气温为25℃,丙地的气温为(  )
A.26.2℃ B.26.8℃ C.23.8℃ D.23.2℃
【答案】(1)C
(2)A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地面越高,等高线条数越多。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线重合处,必为峭壁。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2)乙地的海拔高度是500米,丙地的海拔是300米,两地相差200米,温度相差1.2 ℃。丙地比乙地低,气温高,25+1.2=26.2 ℃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1)C;(2)A。
【点评】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一定相同;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称为等高距,同一幅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
7.(2017七上·湖州期中)读下图,回答小题。
(1)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是(  )
A.500米 B.500~600米之间
C.550米 D.600~700米之间
(2)某班学生计划分成四个登山活动小组,目标是图中所示的山峰,沿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方向进行攀登。其中一组想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攀登方式,其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B
(2)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有关知识。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0米,最高的等高线的海拔500米,所以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是500~600米之间。故选B。
(2)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等高线稀疏,地势平缓。②路线处等高线最密集,地势陡峭,适合攀登,具有挑战性。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二、带着地图去旅行
8.(2018七上·天台月考)观察下图中,林地在耕地的(  )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正北方向 D.东南方向
【答案】C
【知识点】方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方向的判断。此图采用指向标定向法,所以林地在耕地的正北方向。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方向的判断。
9.(2018七上·绍兴月考)读某校平面图,运动场在教学楼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正南方向
【答案】D
【知识点】方向
【解析】【分析】图中左上角有指向标,是指向标地图。指向标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根据指向标的方向可知, 运动场在教学楼的正南方向。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有三种方法,一是经纬网判断法,二是指向标判断法,三是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法,一般范围较小的地图都有指向标,习惯上规定指向标统一指向北。
10.(2018七上·绍兴月考)已知台湾位于北京的东南方,那么北京位于台湾的(  )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答案】C
【知识点】方向
【解析】【分析】 已知台湾位于北京的东南方,那么北京位于台湾的西北方向。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11.(2018七上·绍兴月考)早晨,我们迎着太阳来学校,有微风吹来,令你的红领巾飘向你的左手边。你认为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
A.晴,有偏东风 B.晴,有偏南风
C.晴,有偏西风 D.晴,有偏北风
【答案】B
【知识点】方向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早晨迎着太阳,说明是晴天;有风吹来,使红领巾飘向左手边,根据日出在东边,又是迎着太阳走,说明向东走,左手边是北边,风从南边吹来,是偏南风。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就是指空气自北向南流动。风向一般用8个方位表示。分别为: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
12.(2018七上·绍兴月考)早上,小明背着书包,迎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去上学,小明的学校在他家的(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答案】A
【知识点】方向
【解析】【分析】据题分析,日出东方,小明迎着太阳上学,说明朝东走,小明从家出发向东走到学校,学校在他家的东方。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13.(2017七上·台州期中)在地图上,普遍采用的定向方法是(  )
A.一般定向法 B.指向标定向法
C.经纬网定向法 D.实物定向法
【答案】A
【知识点】方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定向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地图上,普遍采用的定向方法是一般定向法。故选A。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定向法的识记。
14.元朝时,温州人周达观奉命随外交使团远赴真腊(今柬埔寨)。回国后,他把自己的见闻写成了《真腊风土记》。结合图片,回答。
该使团船队远赴真腊的航行方向是(  )
A.由南往北 B.由北往南
C.由西北往东南 D.由东北往西南
【答案】D
【知识点】方向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由一般定向法判定该船队的航行方向是由东北往西南。
【点评】知道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
三、材料探究
15.(2018七上·湖州期末)有一种称呼叫“驴友”,是对户外自助自主旅行爱好者的爱称。下图为某“驴友”提供的一幅活动区域图,读图,完成问题。
(1)第一站:进入A地,发现A地的地形类型是   ,理由是   。
(2)第二站:在a、b两条支流中,想选择一条水流较急的河流进行探险,应选择   (填字母),理由是   。
(3)第三站:探险过程中迷路了,不知不觉走到了乙村,查看地图后,想由乙村回到甲村,路线①和②哪条比较省力?为什么?
【答案】(1)盆地;因为等高线基本是闭合的,数值是外面大里面小,说明海拔是外高里低
(2)a;a处比b处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比b处陡,水流也比较急
(3)路线②;等高距不大,经过坡度和缓的地形,避免陡坡和爬坡。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A地的地形类型是盆地,理由: 等高线基本是闭合的,数值是外面大里面小,说明海拔是外高里低 。中间低,四周高是盆地。
(2)河流的流速与地势的高低有关,落差大,坡度大,流速大。 a处比b处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比b处陡,水流也比较急 。
(3) 路线①和②比较, 路线②比较省力,甲乙两地相对高度不大, 路线①行走的过程中需要爬坡,比较费力, 路线②经过坡度和缓的地形,避免陡坡和爬坡。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6.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的地形是     ,B点的海拔为     米。
(2)图中河流流向大致是     ,说明河流经过的地方地势     高     低。
(3)如果①②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有河流流过,则小河有可能位于哪处?请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答案】(1)山峰;400
(2)自北向南;北;南
(3)①处。因为①处为山谷,容易集水成河。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图为载体,要求学生掌握等高线地图的判读以及不同的地形等高线图。山顶(山峰):等高线 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容易形成河流。图中采用一般定向法确定方向的,由图中的海拔高度可知地势北高南低,所以河流是自北向南。
【点评】本题目要求学生掌握等高线地图的判读以及不同的地形等高线图,主要注重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有用信息的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