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历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家住平原》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初中历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家住平原》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初中历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家住平原》同步练习
一、稻作文化的印记
1.湄公河平原地区水稻生产影响着(  )
①人口分布 ②日常饮食 ③人际关系 ④生产效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下列各项内容与湄公河平原人们生产、生活风俗不符的是 (  )
A.插秧和收割的季节,田野里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
B.这里有渠道、河流、大片的稻田和村庄,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
C.村民们彼此相隔较远,各干各的
D.这里的许多文化活动都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
3.下列为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产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的有(  )
①高温多雨 ②足够的水分 ③深厚而肥沃的土壤 ④众多的人口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湄公河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 (  )
A.小麦 B.水稻 C.玉米 D.大豆
5.如果你去湄公河流域旅游,以下不太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
A.水网密布
B.大面积的麦田
C.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的房子
D.各种米制食品
6.下列各项内容与湄公河平原人们生产、生活风俗不符的是 (  )
A.
A.插秧和收割的季节,田野里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
B.这里有渠道、河流、大片的稻田和村庄,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
C.村民们彼此相隔较远,各干各的
D.这里的许多文化活动都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
7.湄公河平原水稻耕作的良好自然条件包括 (  )
①土壤深厚、肥沃 ②高温多雨 ③水网密布 ④人口稠密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下列平原中,有稻作文化印记的是 (  )
A.东欧平原 B.东北平原
C.湄公河平原 D.亚马孙平原
二、用机械种庄稼
9.美国中部大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这里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和小麦 B.小麦和玉米 C.玉米和水稻 D.小麦和高粱
10.美国大农场农业的特点有(  )
①商品性农业 ②机械化作业 ③生产效率高 ④人均产量低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下列地区中,农业耕作以大型农用机械为主的是(  )
A.日本关东平原地区 B.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C.美国中部平原地区 D.湄公河平原地区
12.下列描述不属于美国中部平原的是 (  )
A.水渠、河流环绕稻田和村庄 B.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
C.人们生活水平较高 D.人们居住比较分散,来往不多
13.(2017七上·柯桥期末)下列不属于美国中部平原生活特点的是(  )
A.人们居住比较分散
B.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劳动人手不多
C.人们生活水平较高
D.人们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
14.读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图,结合相关知识,图中农业带的形成,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高度机械化 B.地区生产专业化
C.生产过程自动化 D.商品化
15.下列有关美国自然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部分国土都在温带
B.平原面积广,耕地面积大
C.年降水量东部多,西部少
D.河流、湖泊很少,内河航运不发达
16.下列关于美国大平原的描述,正确的有 (  )
①鸡犬相闻,房屋大片
②地广人稀
③是美国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重要产地
④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和灌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三、综合探究
17.世界上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平原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比较内容 湄公河平原 美国大平原
主要农作物
人口密度
科技发展程度
生产方式
农田类型
传统民居
(1)请对比湄公河平原和美国大平原,完成下列表格。
(2)你家乡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请从气候、水文、地形、土壤等方面分析家乡种植该作物的原因。
(3)说说水稻的生产与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
18.(2017七上·泰顺月考)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5 美国本土部分简图
图6 圣路易斯的位置
图7 圣路易斯的气候
(1)美国本土位于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西临B:   洋,东临C:   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美国属于   国家。
(2)根据图5,说说密西西比河干流的流向是   。
(3)结合图6,判断中部城市圣路易斯的经度是   ,纬度是   。圣路易斯位于首都华盛顿的   方向。
(4)美国中部大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请结合以上材料,说说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
【解析】【分析】湄公河平原居民的日常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形成典型的稻作文化。无论在人口分布,日常饮食,还是在人际关系方面都与水稻生产密切相关。但由于水稻生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效率低。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湄公河平原人口密集,为水稻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高产的水稻满足了众多的人口需要,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这里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水分充足;当地的传统民居是高脚屋,以木、竹为主要材料,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以适应炎热的气候;文化生活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如柬埔寨的御耕节,水利工程的修建,维护等农活都是人们协作完成的。在协作的过程中人们团结互助,关爱弱者,共渡难关。
2.【答案】C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
【解析】【分析】湄公河平原地区人们以种植水稻为主,插秧和收割的季节,田野里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这里有渠道、河流、大片的稻田和村庄,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人口密集,为水稻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村民们彼此相隔较近,农忙时节相互帮助;这里的许多文化活动都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湄公河流域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这里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劳动力丰富,且需求量大,这里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有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水稻单产高。这里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形成典型的稻作文化。
3.【答案】C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
【解析】【分析】 湄南河平原位于湄南河下游, 地形平坦开阔,有湄南河携带的泥沙冲积而成的。这里有深厚而肥沃的土壤,加上高温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较多,湄南河河水的灌溉,当地的人们依靠优越的自然条件很早就在这里发展水稻生产。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
4.【答案】B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关于湄公河平原的相关知识。湄公河平原位于热带的中南半岛,纬度较低,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且雨热同期。适宜喜湿热的水稻生长。故需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均是旱作物。故选B。
【点评】本题需掌握湄公河平原的主要农作物
5.【答案】B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湄公河平原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湄公河平原地处热带,这里高温多雨,水网密布,适合种植水稻。人们住的是防潮效果好的吊脚屋,使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的。因为产大米,所以各种米制品较多。大面积的麦田在美国中部大平原看到,在湄公河平原不太可能看到,故答案是B。
【点评】知道湄公河平原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6.【答案】C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状况。湄公河平原主要种植水稻,而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特别是插秧和收割季节,田野里到处可见忙碌的身影。人们住的吊脚屋分布在渠道、河流的旁边,住的都比较近也方便在生产上协作。水稻的生产还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这里的很多文化活动都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水利工程的修建、维护等很多农活都需要村民协作完成,因此人们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C的说法是指美国大平原上的生产,故答案是C。
【点评】知道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状况。
7.【答案】D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湄公河平原的相关知识。湄公河平原水稻耕作的良好自然条件包括①土壤深厚、肥沃; ②高温多雨; ③水网密布。人口稠密属于社会条件范畴。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点评】区别湄公河平原水稻耕作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8.【答案】C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
【解析】【分析】本体考查世界主要平原的自然环境及人们的生产活动。湄公河平原位于热带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所以具有到做文化印记的是湄公河平原。选C。东欧平原和东北平原均位于北温带,气温相对较低,降水也不是太丰沛。所以适合旱作物的生产。这两大平原均以小麦为主要作物。亚马孙平原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并非农业区。
【点评】掌握世界主要平原的自然环境及其主要生产状况
9.【答案】B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 美国中部大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这里绝大部分是位于北温带,气候属于半干旱的气候,不能发展水稻生产,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美国中央大平原,位于美国中部,是世界上著名的平原之一,外貌平整,缓缓向东倾斜。气候属于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地带性植物类型为草原型植被。美国大平原土壤肥沃,适于农业耕作,有机质含量很高。美国重要的粮食出口基地。
10.【答案】D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大农场处于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域辽阔, 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 ,必须依靠机械化来完成,所以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人均产量高,人少地多,所生产的农产品大部分要作为商品卖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农业。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邻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生产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
11.【答案】C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 日本关东平原地区 , 农业生产水平非常高,能用小型农机具进行小型机械化生产;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河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发展水稻种植业,一般是家庭经营,规模较小,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进行精耕细作;美国中部平原地区,地广人稀,地势平坦开阔,适合机械化生产;湄公河平原地区,人口密集,发展水稻种植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各自优势和不足。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千差万别,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可以使人们充分生产各自的优势产品,从而提高当地的经济。
12.【答案】A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域辽阔, 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 ,必须依靠机械化来完成,所以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美国农民拥有大面积的土地,生产的产品大部分用于销售,获取高收益,生活水平较高;农场面积广阔,农场主之间居住相距较远,比较分散,来往不多;大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河流水渠较少,主要农作物是小麦或玉米。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生产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美国中央大平原外貌平整,缓缓向东倾斜,气候属于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 适宜种小麦和玉米,形成典型的玉米带和小麦带。
13.【答案】D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美国中部平原是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小麦和玉米,机械化水平高,劳动人手不多;经济发达,人们生活水平较高;地广人稀,人们居住比较分散 ;而在湄南河平原人们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美国中部平原的生活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14.【答案】B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美国每个地区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重点发展一种和几种农产品的专门化生产,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带,这充分体现了美国农业的地区生产专业化特点。故选:B。
【点评】美国是世界农业大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都相当高,玉米、小麦、大豆、棉花、肉类产量居世界前列。
15.【答案】D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美国大部分国土都在温带;美国平原面积广,耕地面积大;美国年降水量东部多,西部少;美国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内河航运发达,根据题意。故选:D。
【点评】掌握美国的自然条件。
16.【答案】D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关于美国大平原的相关知识。美国大平原地广人稀,所以农场住房之间间隔很远,所以①中鸡犬相闻是错误的。②是正确的。美国主要位于北温带,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以旱作物为主,并不需要大料灌渠。所以③是正确的。④是错误的。选D。
【点评】本题掌握美国大平原关于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
17.【答案】(1)
比较内容 湄公河平原 美国大平原
主要农作物 水稻 小麦等
人口密度 高 不高
科技发展程度 不高 高
生产方式 精耕细作的人工劳动为主 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
农田类型 水田 旱田
传统民居 高脚屋,居住密集 现代化房屋,居住分散
(2)示例:以浙江为例,农作物主要是水稻。水稻是喜热喜湿的作物,浙江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对水稻的生长极为有利;浙江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网密布,水源充足,便于水稻的灌溉;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基地“。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方,悠久的种植历史,使水稻咸为浙江人民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3)①水稻生产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人们的文化活动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 如柬埔寨的御耕节、越南的水上木偶戏等。②大量灌溉和水利工程的修建、维护,每年的播种、插秧和收割都需要全村人协作完成,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团结互助、关爱弱者的品质。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平原与美国中部大平原生产生活等情况,以及我们家乡的生产等情况。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平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特点适宜种植水稻,人口密度高,因为是发展中国家,故科技发展程度不高,主要是精耕细作的人工劳动为主,耕作的是水田。因终年气温较高,降水丰沛,故当地人们居住高脚屋,且居住密集,邻里关系紧密。美国中部大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种植小麦等旱田作物,因为是发达国家,故科技发展水平高,主要是大规模得到机械化作业,耕作的是旱田。人们居住现代化的房屋,且居住分散。家乡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应该根据自己家乡的实际情况来说明了。以浙江为例,农作物主要是水稻。水稻是喜热喜湿的作物,浙江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对水稻的生长极为有利;浙江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水 网密布,水源充足,便于水稻的灌溉;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基地“。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 方,悠久的种植历史,使水稻咸为浙江人民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生产与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①水稻生产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人们的文化活动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 如柬埔寨的御耕节、越南的水上木偶戏等。②大量灌溉和水利工程的修建、维护,每年的播种、插秧和收割都需要全村人协作完成,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团结互助、关爱弱者的品质。
【点评】知道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平原与美国中部大平原生产生活等情况,以及我们家乡的生产等情况。
18.【答案】(1)西;北;太平;大西;发达
(2)由北往南
(3)90°W;38°N;西南
(4)①位置:美国本土大部分位于温带和亚热带,热量充足;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广大,土壤肥沃;③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雨热同期;④水文: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1)美国本土位于西半球,北半球;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美国属于发达国家。
(2)密西西比河干流的流向是由北往南;
(3)结合图6,圣路易斯的经度是90°W,纬度是38°。根据经纬度判定方向,圣路易斯位于首都华盛顿的西南方向。
(4)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位置:美国本土大部分位于温带和亚热带,热量充足;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广大,土壤肥沃;③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雨热同期;④水文: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点评】本题结合美国的地形图考查美国的相关信息。
1 / 1初中历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家住平原》同步练习
一、稻作文化的印记
1.湄公河平原地区水稻生产影响着(  )
①人口分布 ②日常饮食 ③人际关系 ④生产效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
【解析】【分析】湄公河平原居民的日常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形成典型的稻作文化。无论在人口分布,日常饮食,还是在人际关系方面都与水稻生产密切相关。但由于水稻生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效率低。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湄公河平原人口密集,为水稻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高产的水稻满足了众多的人口需要,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这里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水分充足;当地的传统民居是高脚屋,以木、竹为主要材料,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以适应炎热的气候;文化生活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如柬埔寨的御耕节,水利工程的修建,维护等农活都是人们协作完成的。在协作的过程中人们团结互助,关爱弱者,共渡难关。
2.下列各项内容与湄公河平原人们生产、生活风俗不符的是 (  )
A.插秧和收割的季节,田野里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
B.这里有渠道、河流、大片的稻田和村庄,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
C.村民们彼此相隔较远,各干各的
D.这里的许多文化活动都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
【答案】C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
【解析】【分析】湄公河平原地区人们以种植水稻为主,插秧和收割的季节,田野里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这里有渠道、河流、大片的稻田和村庄,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人口密集,为水稻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村民们彼此相隔较近,农忙时节相互帮助;这里的许多文化活动都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湄公河流域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这里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劳动力丰富,且需求量大,这里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有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水稻单产高。这里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形成典型的稻作文化。
3.下列为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产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的有(  )
①高温多雨 ②足够的水分 ③深厚而肥沃的土壤 ④众多的人口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
【解析】【分析】 湄南河平原位于湄南河下游, 地形平坦开阔,有湄南河携带的泥沙冲积而成的。这里有深厚而肥沃的土壤,加上高温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较多,湄南河河水的灌溉,当地的人们依靠优越的自然条件很早就在这里发展水稻生产。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
4.湄公河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 (  )
A.小麦 B.水稻 C.玉米 D.大豆
【答案】B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关于湄公河平原的相关知识。湄公河平原位于热带的中南半岛,纬度较低,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且雨热同期。适宜喜湿热的水稻生长。故需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均是旱作物。故选B。
【点评】本题需掌握湄公河平原的主要农作物
5.如果你去湄公河流域旅游,以下不太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
A.水网密布
B.大面积的麦田
C.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的房子
D.各种米制食品
【答案】B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湄公河平原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湄公河平原地处热带,这里高温多雨,水网密布,适合种植水稻。人们住的是防潮效果好的吊脚屋,使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的。因为产大米,所以各种米制品较多。大面积的麦田在美国中部大平原看到,在湄公河平原不太可能看到,故答案是B。
【点评】知道湄公河平原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6.下列各项内容与湄公河平原人们生产、生活风俗不符的是 (  )
A.
A.插秧和收割的季节,田野里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
B.这里有渠道、河流、大片的稻田和村庄,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
C.村民们彼此相隔较远,各干各的
D.这里的许多文化活动都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
【答案】C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状况。湄公河平原主要种植水稻,而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特别是插秧和收割季节,田野里到处可见忙碌的身影。人们住的吊脚屋分布在渠道、河流的旁边,住的都比较近也方便在生产上协作。水稻的生产还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这里的很多文化活动都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水利工程的修建、维护等很多农活都需要村民协作完成,因此人们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C的说法是指美国大平原上的生产,故答案是C。
【点评】知道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状况。
7.湄公河平原水稻耕作的良好自然条件包括 (  )
①土壤深厚、肥沃 ②高温多雨 ③水网密布 ④人口稠密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湄公河平原的相关知识。湄公河平原水稻耕作的良好自然条件包括①土壤深厚、肥沃; ②高温多雨; ③水网密布。人口稠密属于社会条件范畴。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点评】区别湄公河平原水稻耕作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8.下列平原中,有稻作文化印记的是 (  )
A.东欧平原 B.东北平原
C.湄公河平原 D.亚马孙平原
【答案】C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
【解析】【分析】本体考查世界主要平原的自然环境及人们的生产活动。湄公河平原位于热带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所以具有到做文化印记的是湄公河平原。选C。东欧平原和东北平原均位于北温带,气温相对较低,降水也不是太丰沛。所以适合旱作物的生产。这两大平原均以小麦为主要作物。亚马孙平原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并非农业区。
【点评】掌握世界主要平原的自然环境及其主要生产状况
二、用机械种庄稼
9.美国中部大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这里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和小麦 B.小麦和玉米 C.玉米和水稻 D.小麦和高粱
【答案】B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 美国中部大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这里绝大部分是位于北温带,气候属于半干旱的气候,不能发展水稻生产,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美国中央大平原,位于美国中部,是世界上著名的平原之一,外貌平整,缓缓向东倾斜。气候属于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地带性植物类型为草原型植被。美国大平原土壤肥沃,适于农业耕作,有机质含量很高。美国重要的粮食出口基地。
10.美国大农场农业的特点有(  )
①商品性农业 ②机械化作业 ③生产效率高 ④人均产量低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大农场处于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域辽阔, 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 ,必须依靠机械化来完成,所以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人均产量高,人少地多,所生产的农产品大部分要作为商品卖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农业。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邻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生产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
11.下列地区中,农业耕作以大型农用机械为主的是(  )
A.日本关东平原地区 B.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C.美国中部平原地区 D.湄公河平原地区
【答案】C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 日本关东平原地区 , 农业生产水平非常高,能用小型农机具进行小型机械化生产;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河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发展水稻种植业,一般是家庭经营,规模较小,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进行精耕细作;美国中部平原地区,地广人稀,地势平坦开阔,适合机械化生产;湄公河平原地区,人口密集,发展水稻种植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各自优势和不足。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千差万别,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可以使人们充分生产各自的优势产品,从而提高当地的经济。
12.下列描述不属于美国中部平原的是 (  )
A.水渠、河流环绕稻田和村庄 B.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
C.人们生活水平较高 D.人们居住比较分散,来往不多
【答案】A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域辽阔, 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 ,必须依靠机械化来完成,所以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美国农民拥有大面积的土地,生产的产品大部分用于销售,获取高收益,生活水平较高;农场面积广阔,农场主之间居住相距较远,比较分散,来往不多;大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河流水渠较少,主要农作物是小麦或玉米。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生产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美国中央大平原外貌平整,缓缓向东倾斜,气候属于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 适宜种小麦和玉米,形成典型的玉米带和小麦带。
13.(2017七上·柯桥期末)下列不属于美国中部平原生活特点的是(  )
A.人们居住比较分散
B.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劳动人手不多
C.人们生活水平较高
D.人们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
【答案】D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美国中部平原是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小麦和玉米,机械化水平高,劳动人手不多;经济发达,人们生活水平较高;地广人稀,人们居住比较分散 ;而在湄南河平原人们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美国中部平原的生活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14.读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图,结合相关知识,图中农业带的形成,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高度机械化 B.地区生产专业化
C.生产过程自动化 D.商品化
【答案】B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美国每个地区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重点发展一种和几种农产品的专门化生产,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带,这充分体现了美国农业的地区生产专业化特点。故选:B。
【点评】美国是世界农业大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都相当高,玉米、小麦、大豆、棉花、肉类产量居世界前列。
15.下列有关美国自然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部分国土都在温带
B.平原面积广,耕地面积大
C.年降水量东部多,西部少
D.河流、湖泊很少,内河航运不发达
【答案】D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美国大部分国土都在温带;美国平原面积广,耕地面积大;美国年降水量东部多,西部少;美国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内河航运发达,根据题意。故选:D。
【点评】掌握美国的自然条件。
16.下列关于美国大平原的描述,正确的有 (  )
①鸡犬相闻,房屋大片
②地广人稀
③是美国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重要产地
④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和灌渠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关于美国大平原的相关知识。美国大平原地广人稀,所以农场住房之间间隔很远,所以①中鸡犬相闻是错误的。②是正确的。美国主要位于北温带,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以旱作物为主,并不需要大料灌渠。所以③是正确的。④是错误的。选D。
【点评】本题掌握美国大平原关于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
三、综合探究
17.世界上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平原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比较内容 湄公河平原 美国大平原
主要农作物
人口密度
科技发展程度
生产方式
农田类型
传统民居
(1)请对比湄公河平原和美国大平原,完成下列表格。
(2)你家乡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请从气候、水文、地形、土壤等方面分析家乡种植该作物的原因。
(3)说说水稻的生产与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
【答案】(1)
比较内容 湄公河平原 美国大平原
主要农作物 水稻 小麦等
人口密度 高 不高
科技发展程度 不高 高
生产方式 精耕细作的人工劳动为主 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
农田类型 水田 旱田
传统民居 高脚屋,居住密集 现代化房屋,居住分散
(2)示例:以浙江为例,农作物主要是水稻。水稻是喜热喜湿的作物,浙江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对水稻的生长极为有利;浙江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网密布,水源充足,便于水稻的灌溉;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基地“。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方,悠久的种植历史,使水稻咸为浙江人民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3)①水稻生产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人们的文化活动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 如柬埔寨的御耕节、越南的水上木偶戏等。②大量灌溉和水利工程的修建、维护,每年的播种、插秧和收割都需要全村人协作完成,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团结互助、关爱弱者的品质。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平原与美国中部大平原生产生活等情况,以及我们家乡的生产等情况。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平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特点适宜种植水稻,人口密度高,因为是发展中国家,故科技发展程度不高,主要是精耕细作的人工劳动为主,耕作的是水田。因终年气温较高,降水丰沛,故当地人们居住高脚屋,且居住密集,邻里关系紧密。美国中部大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种植小麦等旱田作物,因为是发达国家,故科技发展水平高,主要是大规模得到机械化作业,耕作的是旱田。人们居住现代化的房屋,且居住分散。家乡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应该根据自己家乡的实际情况来说明了。以浙江为例,农作物主要是水稻。水稻是喜热喜湿的作物,浙江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对水稻的生长极为有利;浙江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水 网密布,水源充足,便于水稻的灌溉;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基地“。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 方,悠久的种植历史,使水稻咸为浙江人民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生产与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①水稻生产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人们的文化活动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 如柬埔寨的御耕节、越南的水上木偶戏等。②大量灌溉和水利工程的修建、维护,每年的播种、插秧和收割都需要全村人协作完成,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团结互助、关爱弱者的品质。
【点评】知道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平原与美国中部大平原生产生活等情况,以及我们家乡的生产等情况。
18.(2017七上·泰顺月考)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5 美国本土部分简图
图6 圣路易斯的位置
图7 圣路易斯的气候
(1)美国本土位于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西临B:   洋,东临C:   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美国属于   国家。
(2)根据图5,说说密西西比河干流的流向是   。
(3)结合图6,判断中部城市圣路易斯的经度是   ,纬度是   。圣路易斯位于首都华盛顿的   方向。
(4)美国中部大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请结合以上材料,说说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答案】(1)西;北;太平;大西;发达
(2)由北往南
(3)90°W;38°N;西南
(4)①位置:美国本土大部分位于温带和亚热带,热量充足;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广大,土壤肥沃;③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雨热同期;④水文: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1)美国本土位于西半球,北半球;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美国属于发达国家。
(2)密西西比河干流的流向是由北往南;
(3)结合图6,圣路易斯的经度是90°W,纬度是38°。根据经纬度判定方向,圣路易斯位于首都华盛顿的西南方向。
(4)美国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位置:美国本土大部分位于温带和亚热带,热量充足;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广大,土壤肥沃;③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雨热同期;④水文: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点评】本题结合美国的地形图考查美国的相关信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