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课件)(共35张PPT)(全一课)+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课件)(共35张PPT)(全一课)+教案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7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五年级下册同步课件
第一课时
打开中国大门的鸦片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一七九九年
一八二○年
一八二四年
一八二五年
一八二九年
一八三○年
一八三四年
一八三五年
一八三八年
一八三九年
4000多箱
7889箱
12576箱
20331箱
35445箱
40200箱
鸦片战争前40年: 中国白银外流大约三四亿银元以上。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
林则徐上道光帝折中指出: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
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想一想:当时中国鸦片泛滥到什么程度?如果鸦片长期泛滥下去,将会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鸦片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毒品,它使无数中国人因染上毒瘾而丧失劳动力、战斗力。英国强盗向中国大肆倾销鸦片是要掠夺我们的钱财,使我国陷入危难之中。
无畏的禁烟行动
林则徐从小发奋读书,志向远大。他为官清廉、爱国爱民,不仅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民族英雄,也是我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在清朝闭关自守的年代,林则徐却放眼世界,聘请精通外文的人才编译了《四洲志》,其中记载了许多国家的地理、历史情况。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他令人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将生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经过20多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
在国难当头之际,林则徐坚决反抗外敌,虎门销烟之举销毁的不仅仅是鸦片,更是“东亚病夫”的形象,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为中华民族扬威,令国人扬眉吐气,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及强烈的爱国之情。
我们的顽强抵抗
鸦片战争:林则徐在虎门销毁2万箱鸦片,打击了英国走私贩的嚣张气焰,同时影响到了英国的利益。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1840年6月,英军舰船40余艘、陆军4000人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誓与炮台共存亡
关天培是广东水师提督(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英军进攻虎门炮台时,他亲临战场指挥,点燃火炮攻击敌人。他说:“人在炮台在,不离炮台半步!”他们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大部分士兵壮烈牺牲。关天培身负重伤,仍坚持与英军战斗,终因伤势过重,壮烈殉国。
小组分享交流:
鸦片战争中,还有许多与侵略者抗争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让我们来一起搜集相关资料。
我了解到鸦片战争中的故事是:
我的感受是:
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之后,1842年,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1、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领土完整
2、赔款:巨额赔偿(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
——相当于年收入的1/3多,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3、五口通商:五口通商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的中心。
——进行经济掠夺
4、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无法保护自己国家的经济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得寸进尺,变本加厉,他们不满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从中国掠夺的利益,又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1997年7月1日
香港的前世今生
小讲坛:历史的昨天和今天,给你留下了哪些思考?
历史的昨天与今天:从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到振奋人心的香港回归,再到今天我们可以鉴定而强硬地向世界宣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分割”。只有民族振兴、国家强盛,我们才能够安居乐业。
第二课时
圆明园的毁灭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宝岛,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雨果
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现在却只留下这些残垣断壁。那么,你知道圆明园在哪儿吗?大家知道圆明园毁灭于哪一次战争吗?圆明园的毁灭带来了怎样的伤害?
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他们见物就抢,拿不动的就砸得粉碎。无数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以及珍贵的艺术品被他们洗劫一空。为了销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竟下令焚烧圆明园。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园林艺术杰作、世界上最豪华瑰丽的宫殿之一 ,就这样被侵略者焚毁了……
惋惜圆明园的毁灭
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谁?圆明园的遭遇使你想到了什么?
圆明园的诉说
“有人提议重建圆明园,希望重现昔日皇家园林风采,供人们游览;也有人主张保留旧址原貌,以警示后人”,想一想,说一说自己更赞同哪种观点。
数据说明:
据估计,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大约有150万件,有秦代的青铜器,还有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文物被抢的故事?从文物的流失和回归中,你想到了什么?
铜虎首 铜猴首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文物被抢的故事?从文物的流失和回归中,你想到了什么?
老师小结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圆明园的美、侵略军的无耻以及清政府的昏庸,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同学们,历史虽然过去,但是警钟依然长鸣,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用心铭记这段耻辱的过去,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让我们行动起来努力建设我们强大的祖国,让圆明园从此不在哭泣。
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和政策由来已久,到19世纪末,更是凭借国力的不断强盛,加紧扩军备战的步伐,妄图称霸亚洲。1894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一年正是中国旧历甲午年,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风云
甲午战争故事会
邓世昌(1849-1894年),广东番禺人。福州船政学堂的首届毕业生,后入北洋舰队,曾两次去英国购买军舰,北洋海军建立后,他任中营副将,他深入钻研海军战术,严格训练士卒,厌恶清朝海军的腐败习气。他是中日甲午海战中的民族英雄。
研讨:为什么邓世昌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我们应该向邓世昌学习什么?
小组谈论:这些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黄海大战对中国的危害是什么?
屈辱的《马关条约》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翻开中国近代史,从中英《南京条约》的民族屈辱,到中日《马关条约》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饱受磨难而不断抗争。历史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面对外国侵略者的轮番欺凌,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英勇顽强地斗争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它警示我们: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近代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和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认识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清楚《南京条约》是丧权辱国条约,感受香港的割让与回归的影响。
学习在鸦片战争中民族英雄不甘屈辱、英勇抗争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理解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分析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用。中国如何一步一步的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等
相关资源
图片资源、场景照片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打开中国大门的鸦片
反馈指导:1.课堂导入:播放虎门销烟的视频,请同学们谈一谈林则徐为什么要在虎门销烟。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活动园”的材料,让同学们了解当时中国鸦片泛滥到什么程度,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鸦片长期泛滥下去,将会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教师总结:中国的近代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一部血泪史,清政府的落后无能,世界列强的蚕食掠夺,使中华民族成为了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鸦片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已经到了不禁烟不行的地步了,在一些主张禁烟的清朝官员中态度最坚决的就是林则徐。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简单了解虎门销烟的过程。从资料中的数据加深理解鸦片的危害,为什么禁烟。
活动二:无畏的禁烟行动
反馈指导: 1.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阅读角”,让同学们说一说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课件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烧鸦片》,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虎门销烟。 3. 阅读教材“相关链接”,进一步了解林则徐。
教师总结: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反抗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设计意图:进一步了解林则徐,感受林则徐身上爱国爱民的优秀品质。
活动三: 我们的顽强抵抗
反馈指导: 1. 课件出示鸦片战争博物馆图片,请同学们分享课前搜集的关于鸦片战争的资料。 2.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阅读角”《誓与炮台共存亡》,感受人民的英勇抗争。
教师总结: 走私鸦片受到中国的抵制,英国怎么能甘心,他们决定发动侵略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面对西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中国人民英勇无畏,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设计意图: 感悟英烈们的爱国情怀,了解当时官兵的顽强战斗精神。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在鸦片战争中民族英雄不甘屈辱、英勇抗争的爱国精神,突破教学重点。
活动四: 历史的昨天与今天
反馈指导: 1.出示教材所呈现的《南京条约》的部分条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中英《南京条约》是丧权辱国条约。 2. 播放视频《香港回归》珍贵资料,分组讨论观看后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谈一谈历史的昨天和今天给你留下了哪些思考。
教师总结:历史的昨天与今天:从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到振奋人心的香港回归,再到今天我们可以鉴定而强硬地向世界宣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分割”。只有民族振兴、国家强盛,我们才能够安居乐业。
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阅读知道《南京条约》的重要影响,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树立远大志向,为国争光。
课堂小结:虎门销烟壮举是振奋人心的!但鸦片战争失败后的灾难还远远没有截止,中英《南京条约》虽然仅是个开始,但中华儿女不会甘愿一直承受屈辱,作为祖国未来的我们,要努力学习、积极锻炼,争取在未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板书设计: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烟毒泛滥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奋勇抗争
中英《南京条约》
香港回归 殖民统治结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了解甲午战争的经过,了解《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明白《马关条约》是亡国条约。
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
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近代中国的耻辱。
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坚定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决心。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等
相关资源
图片资源、场景照片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圆明园的毁灭
反馈指导: 1.课堂导入:课件出示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以及圆明园复原图,提问学生是否去过北京见过圆明园,现在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 2.请同学们谈一谈圆明园毁灭于哪一次战争,圆明园的毁灭带来了怎样的伤害。 3.出示教材“活动园”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谁?圆明园的遭遇使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圆明园是位于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前后修建了150年,园内收藏着不计其数的奇珍异宝、文物典籍和各种艺术品,被誉为“万园之园”。但是,就是这样美的皇家园林,却被西方的殖民侵略者给破坏了,实在是令人感到惋惜。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导入,让学生意识到法国大作家也表示对英法联军的可耻行为憎恨,达到共情目的,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毁灭的遗憾。
活动二: 圆明园的诉说
反馈指导: 1.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阅读角”,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对于圆明园的毁灭有什么样的感受。 2. 辨析活动:“有人提议重建圆明园,希望重现昔日皇家园林风采,供人们游览;也有人主张保留旧址原貌,以警示后人”,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赞同哪种观点,说一说理由。 3.分组讨论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文物被抢的故事,从文物的流失和回归中,自己想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历史价值。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文物一旦损坏,就永远不能复原,没有众多的文物史迹,文明古国也就名存实亡,失去其传统的风采和内涵。文物的流失,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衰落和耻辱,而文物的回归见证的是一个国家的兴盛。而国家的未来的兴盛,还需要国家的未来一代的努力!
设计意图:各抒己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但无论如何,提示学生铭记历史的教训。懂得文物回归的意义,感受祖国强大的重要性。
活动三: 甲午风云
反馈指导: 1.简单介绍甲午中日战争,让学生明白1894年发生了什么,谁战败了,结果是什么。 2.课件出示北洋水师奋勇抵抗的图片,请同学们分享一下对于这些为民族、为国家英勇顽强斗争的英雄,你想说些什么。 3.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民族英雄邓世昌》,分组讨论为什么邓世昌的故事一直被世人传颂,分享在课前搜集的其他为国捐躯的将士的资料。
教师总结:体制的腐朽、政治的腐败、军备国防的松懈……导致了晚清政府一败再败,受尽外国侵略者的欺辱。提高国家实力、建设更加强大的中国刻不容缓。我们要向那些英勇的民族英雄学习,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为国争光。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阅读角”,了解邓世昌的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有助于学生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突破教材难点。
活动四: 屈辱的《马关条约》
反馈指导: 1.课件介绍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出示《马关条约》主要内容。 2.分组讨论:从中英《南京条约》的民族屈辱,到中日《马关条约》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饱受磨难而不断抗争。历史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教师总结: 1888年,北洋水师建成之时,堪称世界第八,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曾经让日本退避三舍,却在1894至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被打得全军覆没,我们也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间,我们更是签订了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它警示我们: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设计意图:通过甲午战争战败的原因,反思在国家建设中的问题,立志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坚定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的决心。
课堂小结: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磨难。面对外国侵略者的轮番欺凌,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解放英勇顽强地斗争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它警示我们:落后就会挨打,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板书设计: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誉为“万园之园”
圆明园的诉说
圆明园的毁灭 英法联军 \
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邓世昌
甲午风云
《马关条约》 亡国条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