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诚信经营 依法纳税(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诚信经营 依法纳税(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8.2诚信经营 依法纳税 教案
一、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
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权益;依法纳税是义务
关键能力:
1.掌握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性和意义,了解经营者应保护消费者哪些权益。
2.明确依法纳税是公民个人或者企业均应当履行的义务,了解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主要税种。
二、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我国重视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贯彻依法治国。
科学精神: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必要性以及重大意义。
法治意识:树立诚信意识,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消费者要树立法治意识,遵守税法。
公共参与: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树立依法纳税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法律对经营者和消费者关系的平衡。
2.个人和企业的依法纳税义务。
教学难点
1.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不对等的地位。
2.个人所得税调整的意义。
四、课前准备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022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多家企业,曝光部分名单如下:
(1)“女主播喊老公”背后的秘密,主播领域乱象,涉事企业包括:聚享互娱传媒公司、华亿播商贸有限公司、沈阳亿泰;
(2)曝光翡翠直播卖假乱象,涉事企业包括:永德祥玉器店、承泽珠宝公司、腾冲市罗旺珠宝行、那火直播;
(3)网络水军刷屏、水军操纵口碑问题,涉事企业包括:英迈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牛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刻羽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顶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企航科技有限公司;
(4)多个“免费WIFI”软件为砸广告链接、手机用户信息、推送弹窗广告等,涉事企业为广州越豹科技;
(5)专坑小学生的“抽奖”,涉事门店包括:益阳市满嘴零食等;
……
思考:阅读上述曝光名单,作为消费者,你觉得自己哪些权利受到了侵犯?
2、新课讲授
(一)诚信经营 保护消费者
探究与分享1
材料一 很多消费者都有这样的经历:网购一件衣服,到货后发现尺码合适质量也可以,但就是不喜欢。想退货,但没有合理的退货理由。自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后,消费者就不用再为此烦恼了,网购商品可以七天无理由退货。
材料二 王某到某超市购买了一台微波炉,王某向售货员询问微波炉的使用方法,售货员未作解释,说:“说明书很清楚,自己看就是。”王某将微波炉拿回家,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没几天,微波炉发生爆炸,炸伤了自己和妻子。当王某向商家要求赔偿时,超市以种种理由予以拒绝。
思考:(1)国家为什么要制定专门法律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结合材料,回答超市的做法恰当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点拨:(1)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呈现一种“信息不对称”状态,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其利益容易受到损害。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用以平衡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2)①超市的做法不恰当。
②a.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超市没有这样做,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消费的权利。
b.对消费者就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提出的询问,经营者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王某向售货员询问微波炉的使用方法,售货员未作解释,没有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知识总结:1.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性和意义
(1)必要性: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上商品种类的不断增多,消费者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分辨商品的实际品质。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呈现一种“信息不对称”状态,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其利益容易受到损害
(2)意义: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不仅有利于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助于守法诚信的经营者扩大市场,并最终增进社会整体福祉。
2.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经营者应当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
①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②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
(2)经营者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①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②对消费者就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提出的询问,经营者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
③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还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
探究与分享2
近日,不少市民反映:花钱打的遭遇“植入式”广告。这些广告植入在空车灯中,只要一打表,你不听也得听。广告分两次播,分别是乘客上下车时。“我们花钱消费,出租车有义务为乘客提供让人身心愉悦的服务,不能把这种商业性质的广告强加给乘客。”
思考:出租车“植入式”广告侵犯了乘客什么权利?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点拨:出租车“植入式”广告侵犯了乘客自主选择权。乘客出钱打车,“植入式”广告不得不听,属于“强迫接受服务”,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知识总结:经营者应当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①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
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利挑选。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过渡:根据上述探究结合生活实际,当消费者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消费者可以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消费者还可以通过仲裁或者诉公的方式解决与经营者之间的争议。
(二)依法纳税是义务
材料:小禾一家的收入
爷爷奶奶:小禾的爷爷奶奶在老家务农,主要收入来源是地里收获的庄稼和饲养的家畜。
爸爸妈妈:小禾的爸爸妈妈在某城市工作。小禾的爸爸与人合伙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小禾的妈妈在一家大型中外合资电子公司当工人。
小禾:小禾在一所中学上学。小禾学习成绩不错,还在全国中学生作文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奖金2000元。
思考: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什么是税收?小禾一家的收入可能涉及哪些税种。
点拨: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小禾的爸爸需要缴纳增值税,如果小禾的妈妈工资超过月免税额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过渡: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个人或者企业均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纳税人自觉履行纳税义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企业依法诚信纳税,既是企业信用的最好体现,也是企业最好的市场名片。(依法纳税的原因)
知识总结:主要税种
主要税种 增值税 ①含义:以商品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 ②征税对象:增值额就是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期间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③作用:增值税的最大特点是减少重复征税,有利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企业所得税 ①含义: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②适用范围:除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外,其他企业统一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 ①含义:针对居民个人在境内外取得的收入或者非居民个人从境内取得的收入而依法征收的一种税 ②改革:由最初的注重效率转变为更加关注公平 ③作用: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增强公民纳税意识和法治观念
相关链接: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我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我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
3、结束新课
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经营者应当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权利,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作为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个人或者企业均应当依法履行纳税的义务。纳税人自觉履行纳税义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企业依法诚信纳税,既是企业信用的最好体现,也是企业最好的市场名片。
4、课堂小结
本课借助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引导学生认识市场经济需遵循法律规则和诚信经营原则。同时加强学生对国家税收政策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
诚信经营 依法纳税
(一)诚信经营 保护消费者
(二)依法纳税是义务
七、课后作业
完成本框同步课时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