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公民的人身权利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3课 公民的人身权利

资源简介

第23课 公民的人身权利
要点梳理
一、学会用法律捍卫生命健康权
1.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
生命健康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和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
2.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国家法律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都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加以保护。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1)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2)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得到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
(3)受到非法伤害时要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4)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4.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1)义务:任何人都负有不得伤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
(2)内容: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即使大义灭亲也不能,因为这是侵害生命健康权的行为;任何人不得故意或者过失造成他人受伤、生病,因为这是侵害健康权的行为。
(3)要求:要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远离暴力,做一个既遵守纪律又乐于助人的人。
二、懂得法律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
1.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任何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它表现为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
2.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集中表现为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和隐私权。其他人格权如生命健康权、自由权等均从不同方面维护、保证人的尊严。人格尊严不可辱,侮辱者必将受到社会道义的谴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维护名誉权
人的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的尊严。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都属于侮辱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是诽谤行为。
4.维护肖像权
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不过,未成年人在使用肖像和获得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害,否则构成侵权行为。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提起诉讼以讨还公道。
5.维护姓名权
姓名是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包括正式姓名、笔名、艺名等,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年满l8周岁的成年人都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或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监护人代为行使。盗用、冒用他人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权的两种具体表现。无论是盗用还是冒用他人姓名,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被侵权者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姓名权。
6.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隐私权的真谛是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
7.保护公民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1)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
(2)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如不公开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3)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对自己的信件、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开。
8.要求: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尊重他人的隐私,一是要树立隐私意识;二是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个人隐私里无不包含着两种最忠实的守护——责任和信誉。
9.依法维护隐私权
侵害他人的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当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则不属于侵权行为。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与侵权人协商、请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例题解析
【例l】 (2012·湖北黄冈)漫画《校车猛于虎》,表明校车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 ( )
A.人身自由权 B.生命健康权
C.财产所有权 D.受教育权
【分析】本题以时政热点——校车安全为背景材料,以漫画的形式呈现,旨在考察学生对生命健康权的珍惜,属于容易题。读漫画标题“校车猛于虎”,看漫画校车的承载情况,其寓意在于表达某些“校车”严重超载,视学生生命如儿戏。这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生命安全。
【答案】B
【例2】(2012·陕西)实名制越来越广泛地进入我们的生活。银行开户、购买火车票、网上开微博等都要使用真实的个人身份信息。实名制的推行 ( )
①是为了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②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③需要国家建立健全有关公民信息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
④需要公民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防止个人信息被盗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隐私权的认识以及如何维护个人隐私的掌握。网络世界纷繁复杂,美丑共生,推行实名制有利于遏制利用互联网犯罪,进而有效维护社会秩序,观点①正确。实名制的推行另一方面加大了人民隐私泄露的几率,这就需要政府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公民隐私,公民个人也要采取必要措施,加强隐私保护意识,防止信息泄露,故观点③④正确,应入选。观点②过于偏激,只要公民自身与提供服务的另一方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实名制的推行并不会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答案】C
【例3】右边漫画所反映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 ( )
A.姓名权
B.肖像权
C.名誉权
D.隐私权
【分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人格尊严权利中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漫画中有一个关键词“冒名顶替”,可以看出公民的姓名被他人盗用了,所以是侵犯了姓名权。
【答案】A
【例4】(2011·江苏连云港)某初中生热衷于利用黑客软件侵入他人的QQ加密空间,以获取他人私密信息为乐。对此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
A.是侵犯他人隐私的违法行为
B.做黑客不需要遵守网络规则
C.这是个人的自由,无可厚非
D.能提高生活情趣,值得肯定
【分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隐私权的实际分析和理解的能力。隐私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QQ加密空间,涉及个人秘密信息,利用黑客软件侵入他人加密空间,既违背了网络道德准则,也是侵犯他人隐私的违法行为。公民的自由要在不侵害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获得,也不是提高生活情趣的行为。因此,BCD选项均是错误的。
【答案】A
【例5】(2012·河北)燕秀中学九年级(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珍惜权利,感受尊严”主题探究活动。探究由下列对话展开:
李明:我家刚买了车,就不断有人上门推销保险,真烦人!
张思:前些日子,我妈刚办了一张银行卡,就收到一些陌生人理财短信的骚扰,都郁闷死了!
为使更多的人参与探究,该小组开通了网络论坛,提出了探究问题。请你以“燕赵明月”为网名参与探究。
【分析】本题采用新颖的网络论坛的形式设题,题目贴近学生生活,既联系实际,又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极易提高学生的答题兴趣,不失为一道新课程概念下的好题。探究一,分析题干材料可知,李明和张思的烦恼均来自个人信息的外泄,李明受到上门推销保险的烦恼肯定是由于个人的家庭地址信息外泄;张思办理银行卡后受到陌生人理财短信骚扰肯定是由于个人的通信号码外泄。探究二要求回答法律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回顾教材知识,不难作答,法律赋予了公民权利,公民权利受法律保护,公民行使权利需要依法、守法,维护自身的权利也要依法、守法。回答时要答出二者之间的关系,而不能仅答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的内容。探究三具有开放性,只有回答出一项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即可,然后围绕如何尊重该项权利展开叙述,回答时首先要考虑自己最有把握得分的方面。
【答案】探究一:车辆信息、住宅地址、银行卡信息、电话号码等。探究二:法律赋予(或规定)公民权利;公民权利受法律保护;依法行使权利;依法维护权利。探究三:示例一:隐私权。不泄露同学的个人信息、不偷看同学日记等。示例二:生命健康权。不打架、不伤害同学等。示例三:人格尊严权。不辱骂同学、不给同学起侮辱性绰号等。
【例6】李东与王平是非常要好的同学,两人可谓是“无话不说”。后来,两人因种种原因闹僵了,关系逐渐疏远,甚至相互怨恨。一天晚上,李东把王平家庭中的一些矛盾打印成传单在校园里到处张贴,传单上不仅复制了王平的相片,还写了一些侮辱性的文字,一时闹得全校沸沸扬扬,给王平造成了极大的精神伤害。
(1)李东的行为侵犯了王平的哪些人格尊严权?
(2)你认为王平怎样才能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3)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的?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分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材料中的李东把王平不愿公开的家庭中的一些矛盾公开了,这样做侵犯了王平的隐私权;李东还复制了王平的照片并侮辱了他,侵犯了王平的肖像权、名誉权;给王平造成了极大的精神伤害,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但这不属于人格尊严权,所以回答第(1)题时不要回答。第(2)题当王平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第(3)题符合题意即可。
【答案】(1)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2)①要对方停止侵害行为,并要求赔礼道歉或赔偿损失;②请求有关部门来调解,如学校、居(村)委会;③必要时,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权。(3)略。
强化训练
考点l7:学会用法律捍卫生命健康权
1.2011年,福建武夷山景区公馆大桥突然坍塌,造成l死22伤的惨剧。死伤者受到侵害的是 ( )
A.姓名权 B.生命健康权 C.肖像权 D.受教育权
2.暑假里,不少同学选择外出旅游或远足郊游,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以下行为可能会危害我们的生命与健康的是 ( )
A.关心天气预报,选择晴好天气
B.采食林中野果,饮用溪涧清泉
C.带足食品、饮用水和一些必备的物品
D.结伴而行,有计划有组织地出游
3.古人云,棍棒底下出孝子。现在有人将其改为“棍棒底下出状元”。这种教育方式 ( )
A.是培养人才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B.是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C.侵犯了孩子的生命健康权
D.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成才
4.右面漫画《功夫教师》中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 )
A.生命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受教育权
5.2011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飙车、醉驾列为犯罪行为。“醉驾、飙车人刑”( )
①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②有效提升了公民生命的价值
③启示我们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④彰显了法律对公民生命的尊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一直受到传染病的威胁。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对传染病认识的深入,人类不断探索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能力
B.加强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染病的传播
D.因为打针怕痛,不参加接种疫苗
*7.炎炎夏日,大街小巷的珍珠奶茶店生意红火。然而某些商家为了让“珍珠”更有“嚼头”,更加弹性十足,在“珍珠”里添加了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这已是行业内心照不宣的秘密。吃“珍珠”等于在吃塑料。这些商家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 ( )
A.生命健康权 B.名誉权
C.人格尊严权 D.人身自由权
*8.湖州市“德清校车”被评为2012年度浙江省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校车由县政府出资购买,为学生量身定做,安全性能强,行驶中给予优先通行权,该县的做法 ( )
①有利于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权
②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③有利于保护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④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以下属于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行为的是 ( )
A.当身患重病时,为了给别人减少负担,勇敢地放弃自己的生命
B.当自身的生命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时,依法自卫或请求他人的保护
C.小明因害怕迟到而骑车闯红灯
D.青少年见义勇为,敢于独自一人同歹徒进行殊死搏斗
10.当前,校园安全越来越让人忧虑。有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危害校园安全的因素主要有:安全措施不完备的校园设施和危险建筑倒塌引起的伤害;学校忽视安全教育,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加上部分学校管理不力而造成意外伤害;火灾、爆炸、食物中毒、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校外侵害;校园暴力等。为了保护每一个孩 子,把意外伤害减少到最低限度,150多名人大代表呼吁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切实保障师生安全。
(1)你身边有哪些安全隐患或危害学生的现象?
(2)受到意外伤害,你认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什么?理由何在?
(3)你认为怎样才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请你设计两条校园安全的警示语。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1月,柴先生和妻子一起去某超市购物,就某食品的生产日期标注错误与超市服务员发生了争执,争执中柴先生被多名超市服务员打趴在地。经120急救,柴先生被送进某市第一医院。事后公安机关通过调查,对殴打柴先生的主要责任人依法进行逮捕。2012年2月,柴先生对该超市提起诉讼,2012年5月,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决殴打柴先生的主要责任人有期徒刑一年半、超市对柴先生进行精神损害赔偿和经济赔偿共计7.5万元。
(1)请你对材料中超市(殴打柴先生的超市服务员)的做法进行评析。
(2)我国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12.课间,九年级男生王军玩水球时不小心将球扔到了林志身上,此举引起了林志的不满。放学后,林志纠集了几个同学在校外殴打王军。被同学殴打后,王军胆子变得很小,还经常头痛、呕吐。事后王军在家长帮助下将林志等人告上法庭。结合材 料回答下列问题。
(1)王军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
(2)你如何评价王军最后的做法?
考点l8:懂得法律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
13.村民小辉因为对村干部张某心怀不满,就捏造张某贪污受贿的事实并通过微博散布,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小辉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 ( )
A.姓名权 B.肖像权
C.名誉权 D.隐私权
最近,小菊在学校里遇到了一些烦心事:一些调皮的同学给她取了个侮辱性绰号;同桌小强偷看了她的日记,并将她的秘密在同学中传播。据此回答第l4~15题。
14.上述材料中列举的行为,侵犯了小菊的 ( )
①荣誉权 ②名誉权 ③隐私权 ④肖像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对此小菊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 )
A.找人“收拾”取绰号的同学
B.散布小强有偷窃行为,予以报复
C.听之任之,不予理睬
D.报告老师,请求帮助
16.下列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 )
A.新闻摄影报道中出现某人的形象
B.将名人、伟人的照片挂在教室里
C.在“希望工程”宣传画中使用了大眼睛姑娘苏明娟的半身像
D.某商场在广告中擅自使用了110米栏奥运冠军刘翔的照片
17.一项有关“l8岁时,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的调查显示,70%的青少年“想拥有一间真正独立的房间”。这表明青少年特别渴望维护自己的 ( )
A.隐私权 B.肖像权
C.生命健康权 D.名誉权
18.钱某因索债无果而将债务人赖某关在自己家里。钱某的行为 ( )
①侵犯了赖某的财产所有权
②侵犯了赖某的人身自由权
③属于非法拘禁,应承担法律责任
④依法维护了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某超市在醒目的地方贴出告示:为了维护本超市的合法经济利益不被侵害,本店保安人员有权对有偷窃嫌疑的顾客进行检查。这则告示 ( )
A.是合法的,它是为了维护超市的合法权益
B.是非法的,它侵犯了公民的人格权
C.是非法的,它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D.是合法的,这是保安人员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20.小刚参加一个“有奖调查”活动,填写了父亲的姓名、电话等基本信息。不久,他的父亲在外地接到电话,听说小刚正在医院紧急抢救,需要两万元,急忙向对方账户汇款,最后发现被骗了。这件事告诉我们不要 ( )
①接受任何形式的问卷调查
②轻易向陌生人透露家庭信息
③轻易相信来历不明的电话或短信
④向陌生的银行账户汇款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1.八年级(3)班学生王伟长得矮胖,同学刘勇给他取了个“武大郎”的外号。刘勇的言行 ( )
A.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B.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
C.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D.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
22.以下四位同学的话都涉及了人格尊严,请具体分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经过协商,照相馆使用了我的照片,并付给了我个人报酬。”
乙:“我现在开始写作了,笔名就叫‘晨阳’。”
丙:“他长得胖头胖脑的,我叫他‘小胖猪’。”
丁:“我们班的小叶真机灵,早晨上学迟到了,硬是告诉值班门卫自己是小平。”
(1)请你分别指出以上四位同学所享受的权利或侵犯了他人的哪些权利。
(2)当你的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时,应该如何做?
张三与李四因一件小事发生冲突,张三一记重拳,打掉了李四的一颗门牙。李四怀恨在心,偷偷将张三的身体缺陷在同学间散布。请你从法律角度对张三、李四的行为进行评价。
*24.2011年岁末,一场“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泄密事件”呼啸而来,席卷了天涯社区、网易等几十个知名网站,公开暴露的网络账户及密码超过一亿个。
(1)该泄密事件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2)法律保护公民的这项权利有何意义?
(3)假如此类侵权行为发生在你身上,你应该怎样做?
参考答案
第23课 公民的人身权利
1.B 2.B 3.C 4.A 5。B 6.D 7.A 8.D 9.B l0.(1)校外小商贩泛滥,食品安全和交通安全令人担忧,学校的安全设施不够完善;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缺乏;校外敲诈勒索;校园暴力等。 (2)当受到意外伤害时,应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理由:当受到意外伤害时,不能自认倒霉,忍气吞声,也不能鲁莽行事,采取非法报复;而应该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去对待。(3)①国家加强法制建设,为校园安全提供条件和保障;②社会确保学校各类设施的质量,整治校园周边环境;③学校开设安全教育课,加强与家庭教育的配合,完善安全设施,消除安全隐患;④每个学生应不断掌握安全自救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并勇于同危害校园安全的行为作斗争。 (4)示例:①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②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健康③关爱生命,远离暴力④让人就是让己,害人就是害己⑤利人就是利己、亏人就是亏己 ll.(1)超市(殴打柴先生的超市服务员)侵犯了柴先生的生命健康权(安全权),是一种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是公民的首要的人身权利。12.(1)生命健康权。(2)①王军的做法是正确的,是具有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表现。②我国的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本案中林志等人殴打王军,造成王军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严重侵害,王军有权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以讨还公道和获得赔偿。③王军这种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l3。C l4.B l5.D l6.D l7.A l8.B 19.B 20.B 21.B 22.(1)甲同学享有肖像权;乙同学享有著作权中的姓名权;丙同学侵犯了他人人格尊严权中的名誉权和姓名权;小叶侵犯了小平的姓名权。 (2)当面申明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立即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向老师、父母以及公安司法人员求助;必要时可提起诉讼。 23.张三、李四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张三侵犯了李四的生命健康权,李四侵犯了张三的隐私权;双方都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都不是用正确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4.(1)隐私权。 (2)①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维护了个人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个人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②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3)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