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正确行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5课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正确行使

资源简介

第25课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正确行使
要点梳理
一、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2.公民义务:指的是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所必须承担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某种责任。广义的义务,既包括法定义务,又包括道德义务。
3.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具体表现在:
(1)制约性。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和自由,要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受义务的制约。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如果一味滥用权利,不依法履行义务,就必然会损害国家的、集体的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导致种种社会问题。
(2)合一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互相依存、彼此结合、不可分割的。如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这对子女来说是一种权利;宪法又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对父母来说也是一种权利。在某些条件下,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如受教育、劳动等。
(3)对等性。权利是通过公民为社会所尽的义务来确定的,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 求权利的实现。在我国,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有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各方面的权利,才能激起公民的积极性,使公民更加自觉地履行义务。例如,只有保障了公民的劳动权,才能为公民尽自己的责任奉献于社会创造条件。反之,公民自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必然为自己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二、学会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1.我国公民权利的特点
(1)平等性。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广泛性。表现在享受权利的主体极为广泛和公民享受的权利极为广泛。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大致分为九类。
(3)真实性。一是在权利的确认上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二是在权利的实现上国家在法律上、制度上、物质上提供保障。
2.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要求
(1)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法律确认的权利是赋予每个公民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每个公民都有同样的权利。我们应该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满足自己的需要。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为所欲为的权利。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社会、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有国家、集体的利益得到维护和发展,公民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和充分的实现。
(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在我国,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要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而不能超越其范围,否则,就会侵害他人和公共利益,自己所追求的权利也会落空。
(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并不能随心所欲,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否则,会损害国家和他人的利益,甚至构成违法犯罪。
3.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要求
(1)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有益于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行为。对法律所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自觉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相互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我们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我国法律对公民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领域中应该履行的各项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于这些规定,我们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而不能不做。
(3)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为了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是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的又一重要体现。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制裁。
例题解析
【例l】(2012·江西南昌)2011年12月28日,江西省某市三位市民因在禁烟区吸烟,被依法行政拘留5日。对此,有人不理解:“吸烟是他们的自由和权利,为什么要处罚他们呢?”你会这样告诉他 ( )
A.吸烟有害自己的身体健康
B.在禁烟区吸烟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
C.公民要多履行义务,少享受权利
D.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分析】本题以“公共场合禁烟”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的认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吸烟对于生命健康权的危害以及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反行为,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选择题。抓住“题眼”——“爱国是他们的自由和权利”,联系书本知识以及时政热点“禁烟令”可知:公民在禁烟区吸烟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也可以采用排除法。吸烟不仅有害自己的身体健康在公共场合吸烟还危害他人的生命健康,A选项排除;“行政拘留5日”,可见吸烟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或行政违法行为),不是严重违法行为,B选项排除;至于C选项,“多履行义务,少享受权利”本身表述有误,与权利义务的一致性有悖,也应予排除。
【答案】D
【例2】(2011·福建厦门)欣赏漫画《厚此薄彼》,图中人物的做法 ( )
①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②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利
③没有正确履行义务
④不正确,但可以原谅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分析】本趣以漫画的形武考查学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这一考点的正确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解答漫画题,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是阅读漫画中的文字,漫画中标示“权利”“义务”。
标题是“厚此薄彼”,显然是讽刺当今一些人对待权利和义务截然不同的态度,这是对权利和义务一致性关系的割裂。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特别是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
【答案】A
【例3】(2012·湖南衡阳)中学生小刚路过一家旅行社时,发现门口摆放的广告牌上写有“赴港澳台出国旅游”的字样,小刚走进这家旅行社,向他们指出其中的错误。这表明 ( )
A.小刚在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B.小刚在行使揭发检举权
C.小刚在行使执法权
D.小刚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公民履行义务的理解以及行使权利的理解,审题时抓住题眼“港澳台出国旅游”。港、澳、台都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小刚向他们指出其中的错误是在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也可以采用排除法,揭发检举权是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的失职行为,B项排除;执法权是执法机关的权力,小刚没有权利行使,C项排除;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这也不是小刚力所能及的义务,故D项也排除。
【答案】A
【例4】(2011·山东烟台)某电脑公司职员陈某在网上发帖称:日本核电站爆炸对山东海域有影响,要储备盐和干海带。该消息被网民转发后,引起部分市民的恐慌,纷纷加入“抢盐”大军。警方依法对陈某作出行政拘留和罚款的处罚。针对这一事件,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陈某依法行使了言论自由
B.在网络上公民的言论是不受限制的
C.我国公民言论自由还未得到充分实现
D.公民要在法律的范围内规范自己的言行
【分析】本题以日本核电站爆炸这一时政热点为背景村料,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正确行使权利的认识。A、B、C三个选项与公民正确行使权利有悖,损害了国家的、集体的、他人的合法权益。公民行使权利要在法律的范围内并以合法的形式进行,哪怕在网络上也一样要受到法律的限制。
【答案】D
【例5】(2012·浙江宁波)2012年4月11日,上海浦东机场二十余名乘客因航班延误,航空公司没有给予及时、合理的解释和赔偿而情绪失控,冲人跑道逼停飞机,上演了“拦机维权”一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拦机乘客】拦机是为了维护我们的合法权利。
【其他乘客】“拦机维权”不可思议,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机毁人亡。
【机场公安】拦机乘客违反了航空安全保卫条例,处以治安处罚。
【民航局】航空公司对该事件处置不当,暂停该航线的经营。
(1)在上述事件中,航空公司侵犯了乘客的哪些合法权利?
(2)你认为“拦机维权”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有哪些危害?
(3)从乘客维权反而受到处罚的教训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分析】本题“拦机维权”事件为背景材料,考查的是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合法的维权方式和途径以及不合法维权的危害,落脚点在于考生从“拦机维权”事件得到的启示。
【答案】(1)知情权、依法求偿权、公平交易权。(2)乘客“拦机维权”是一般违法行为(或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危及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破坏了公共秩序,损害了公共利益。(3)启示:公民既要享受权利,又要履行义务;我们要树立法制意识,依法维权;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例6】(2011·广东)背景材料:当今社会,有些人成了“借钱皇帝”,有借不想还。漫画中老王为了追回老刚久借不还的钱,将老刚关了起来。
请你从权利和义务相互关系的角度,对漫画中老王的言行进行辨析。
【分析】本题是一道漫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要求学生从权利和义务相互关系的角度进行辨析。解答辨析题,一般要做到以下几个步骤:一要做判断,即对漫画中老王的言行正确与否先做个判断;二要回归教材知识,即针对题目要求,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基础知识方面作答;三要紧扣材料(漫画),即结合漫画,运用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如果结尾再加上一句对中学生日常生活具有指导意义的话则更是锦上添花。
【答案】①漫画中老王的言行是错误的。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每个人既是权利的主体(享有者),又是义务的主体(承担者)。每个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做到: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每个公民在履行义务时应做到: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③漫画中老王有权利要求老刚归还欠款,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老王没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而是将老刚关了起来,这样做既侵犯了老刚的人身自由权,又没有自觉履行尊重他人权利的义务。所以漫画中老王的言行是错误的。④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还要增强义务意识,做到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考点23: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对公民的法定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A.两者具有一致性,权利即义务
B.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C.两者相互独立,没有任何联系
D.所有的权利和义务都具有真实性
2.以下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是 ( )
A.依法纳税 B.平等权
C.宗教信仰自由 D.政治权利和自由
3.下列属于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有 ( )
①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②弘扬艰苦创业精神
③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④关爱他人生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⑤
4.在我国,一些人因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而致富,一些人因见义勇为而获得很高的荣誉,有人因科研成就卓著而受到重奖,还有人因热心为人民服务而成为人大代表。这都表明在我国 ( )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B.有些人享有权利,有些人没有权利
C.权利靠公民自己努力去争取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分开的
5.右图漫画中的人物( )
A.只愿多享受权利,不愿多履行义务
B.具有很强的权利义务观念
C.认识到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D.认识到权利和义务密不可分
6.晚上就寝时,小陈同学还在大声朗读英语。室友多次劝阻,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不能干涉。”小陈同学的言行 ( )
A.是正确行使权利的表现
B.是依法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表现
C.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D.强调了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
*7.正在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草案)》强调子女应给予老人更多精神关怀,将“常回家看看”纳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和下图漫画告诉我们,孝亲敬长 ( )
①不仅是子女的道德义务,更是法定义务
②不仅要求子女做到物质上赡养,还要精神上安慰
③这一传统美德只要有法律保障就一定能发扬光大
④就是要求子女做到对父母处处尊重、事事顺从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8.某艺人因醉驾行为在庭审中忏悔道:“我一直以为喝酒是人的自由,现在因为喝酒失去了自由。”这句话告诉我们 ( )
A.享有自由会侵害别人权利
B.履行义务必须享有权利
C.权利与义务都由宪法规定
D.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9.“上学是我的权利,不上学是我的自由。”七年级同学小张的这一想法错在没有正确认识 ( )
①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特征
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③受教育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④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父母给了我们一个家,让我们在这片蓝天下长大,成熟的臂膀给了我们飞翔的希望。直到有一天,当你想要飞出那房檐的时候,请不要忘记衔一口泥,叼一根草,替父母补补巢。滴滴眼泪是爱的流淌,暂时的离别是开始的梦想。只要你记住,你的根扎在这里,你努力升高,是为了将根扎得更牢……
(1)已经长大的我们,学会了理解、感谢父母。母亲节这天,请为母亲呈上心语。(不得出现自己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等)
从法律和道德角度分析,“直到有一天,当你想要飞出那房檐的时候,请不要忘记衔一口泥,叼一根草,替父母补补巢”说明了哪些道理。
11.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老师,帮助我们掌握知识,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父母和老师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和尊重。可在日常生活中,不时有以下情景或观念闪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情景一:七年级小凡对同学说:“我们现在就是应该享受父母的爱,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必做。”
情景二:八年级学生小鲁和老师发生矛盾后,一气之下离开了学校,从此不再上学。
(1)请你从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对小凡的观点进行评析。
(2)小鲁同学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请简要说明理由。
*1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们既享有权利又履行义务。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框架图。
① 举例:西安市教育局严禁学校给思想品德较差
我享有权利 的学生带绿领巾的行为
智力成果权 举例: ②
③ 举例:坚决反对菲律宾企图霸占我国黄岩岛的言行 ⑤
我履行义务 是一致的
受教育权 举例: ④
用工业明胶制作的“毒胶囊”具有严重的致癌性,因此生产、销售有毒胶囊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司法机关查封涉案企业,严打生产、销售毒胶囊的行为体现了我国的什么 方略?
由上述内容可知,公民应树立哪些意识?
考点24 学会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13.下列属于乐乐自觉履行公民法定义务的是 ( )
A.作品发表获得稿酬后自觉缴纳个人所得税
B.网络聊天时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
C.公共汽车上主动给孕妇让座
D.“5·15”慈善公益活动中捐出了自己的压岁钱
14.下列行为符合我国法律关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规定的有 ( )
①小刘未经同意就拿走小周的运动服
②小亮把小刚的笔赠送给生活贫困的小余
③小伟制止了小莉采摘某农场牡丹花的行为
④小敏发现有人正在偷盗施工现场的水泥,便立刻 拨打“110”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有 ( )
①学生张某向有关部门提出关于环保的建议
②学生陈某叫哥哥把欺负自己的高年级同学打伤
③学生李某购物时向店主索要税务发票
④学生林某初中毕业后与他人合伙开赌场
A.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6.小王过去常以上学时间紧为由骑车闯红灯,在他学习了有关权利和义务的知识后,开始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再闯红灯了。对小王的转变起积极作用的知识是 ( )
A.我国公民的权利是法律赋予的
B.我国公民有行使自己权利的自由
C.保护自己的安全很重要
D.公民要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17.对于右边漫画中制造网络谣言的行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纯属个人言论自由,法律无权干涉
②污染网络环境,危害社会稳定
③影响公民的正常生活,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没有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所谓晒客,指的是那些热衷于用文字、照片和视频等方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生活经历放在网上曝光、与人分享的网友。“晒客”族的一个口号就是:“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这种观点 ( )
A.正确,网络是一片无拘无束的天空
B.错误,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C.正确,公民享有言论自由
D.错误,公民的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19.“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这句谚语的寓意有 ( )
①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
②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
③公民只履行义务不享有权利
④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义务体现着社会对个人、国家对公民的要求。下列属于未成年人依法履行义务的是 ( )
A.定期购买嘉兴《南湖晚报》
B.国家法定节假日出游
C.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D.因观看球赛逃学在家
*21.“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段话说明 ( )
①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②行使权利要受到一定限制
③权利与义务都可以放弃
④履行义务要受到一定限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小军和校外网友聊天对,在同学小丽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她的住址、电话、QQ等信息告诉了对方。小丽为此多次遭到对方骚扰,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小丽得知此事因小军而起,便找小军评理,要求小军赔礼道歉,并制止其网友的行为。小军却说,公民有言论自由,任何人无权干涉。小丽一怒之下,找了一帮朋友,把小军痛打了一顿。
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别对小军和小丽的言行进行评析。
23.下面是某校九年级小张同学在学校生活中的两段经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的行为
我的认识
①昨天好好过了把言论自由瘾,在校园网论坛上,把经常管束我的班长羞辱了一番
事后想想,这样做很不应该,真是感到内疚
②这学期我自觉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成绩提高很快
老师、同学都夸我进步大,这让我觉得自己很棒
(1)运用公民权利、义务知识,简要评析小张同学的行为。
(2)结合小张的认识,说说他在认识自我过程中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24.安全重于泰山!在学校生活中通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安全事件。请结合下列情境,将解决问题的正确做法或理由填在表格中。
安全因素
情境
正确做法
理由
人身安全
鲁宁因拒绝高年级学生王某收取“保护费”而遭殴打,便想从社会上找人报复王某
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
助,按照法律的要求讨回公道
(1)
药品安全
鲁宁感冒了,而他正在服用的感冒胶囊,却是省药监局通报的不合格批次
(2)
消费者要增强防范意
识,提高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并积极同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网络安全
看到有人在校园论坛上传播“近期发生地震”的虚假信息,鲁宁感到十分恐慌
(3)
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
范围内行使权利,我国法律依法制裁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
校车安全
为了节省开支,爸爸安排鲁宁他们乘坐有安全隐患的“黑校车”
拒绝乘坐,并将上述情况反馈给学校和上级有关部门
(4)
参考答案
第25课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正确行使
1.B 2.A 3.B 4.A 5.A 6.C 7.B 8.D 9.D l0.(1)示例:感谢您多年来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在做人方面给予我的帮助和教导。(能体现母亲对自己的抚养
和教育均可)我决心努力学习,积极上进,来回报您对我的爱!(能体现对母亲的回报之情即可) (2)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赡养、扶助父母,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11.(1)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国,公民既享有权利,又履行义务。在享有权利的时候,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不允许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②小凡在家里只想享受权利,不愿履行义务。因此,他的想法是错误的。(2)①小鲁和老师发生矛盾后,要学会冷静思考,通过恰当的方式与老师坦诚交流,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小鲁离校不上学违反了国家法律规定,对个人、家庭和国家都是有害的,他应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l2.①人格尊严权 ②示例:专利、发明、创造、学生自己撰写的文章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④示例:努力学习、遵守校纪校规、完成义务教育、尊重老师⑤权利和义务 (2)违法行为。依法治国。(3)法律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监督意识、安全意识、生命意识等。 13.A l4.B l5.B 16.D l7.D l8.D l9.B 20.C 21.A 22.小军未经小丽同意,将小丽的个人信息透露给他人是错误的,因为他侵犯了小丽的隐私权。小军说公民有言论自由,任何人无权干涉,也是错误的,因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或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小丽找小军,要求小军赔礼道歉,并制止其网友骚扰的评理方式是正确的,因为她有权用正当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小丽找朋友痛打小军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她没有以合法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侵犯了小军的生命健康权。 23.(1)行为①:小张没有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时,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小张的行为侵犯了班长的人格尊严权。行为②: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小张同学珍惜了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 (2)小张能够及时通过自我观察(自我探索)反省自己的缺点。他还善于从他人和集体的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优点。 24.(1)公民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运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依法维权,不能采取非法手段。或: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2)及时举报;与生产、销售者协商解决;要求生产、销售者退换;依法求偿;等等。 (3)通知网络管理人员及时辟谣;向老师、学校和有关部门反映。 (4)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